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2022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10-12 浏览次数:68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烹饪成为中小学劳动课程的重要内容。下列烹饪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清水淘米 B . 择菜冲洗 C . 煎炒鸡蛋 D . 水果摆盘
  • 2. (2021·枣庄) 2021年3月29日是第26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下列标识与安全无关的是(   )
    A . B . C . D .
  • 3. 守护蓝天白云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物质不属于限制排放的是(   )
    A . NO2 B . N2 C . SO2 D . 可吸入颗粒物
  • 4. 肠粉是一种有名的广东美食,下列制作肠粉的原料中富含糖类的是(   )
    A . 米浆 B . 肉馅 C . 食盐 D . 植物油
  • 5. 在“天宫课堂”第二课上,航天员王亚平展示的“太空冰雪实验”实际上是过饱和CH3COONa形核、结晶的过程。关键物质CH3COONa属于(   )
    A . 氧化物 B . C . D .
  • 6.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干燥O2 B . 连接仪器 C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 蒸发食盐水
  • 7.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 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 可以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 . 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氧气
  • 8. 下列物质性质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
    A .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B . 干冰易升华,用于人工降雨 C . 金属钨的熔点高,可用作灯丝 D . 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光,常用作有色光源
  • 9. 下列用微粒观点解释错误的是(   )
    A . 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 . 吹胀气球:分子的体积增大 D . 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溶液中都含有H+
  • 10. 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 霉变大米经高温蒸煮后食用 B . 甲醛溶液浸泡海鲜防腐 C . 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D . 焙制面包时加入适量小苏打
  • 11. 为探究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以下四组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
    A . 将Zn分别加入FeCl2、CuCl2溶液中 B . 将Zn、Fe分别加入CuCl2溶液中 C . 将Zn、Fe分别加入稀盐酸中 D . 将Fe分别加入ZnCl2和CuCl2溶液中
  • 12. 如图是甲和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1℃时,等质量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 .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甲和乙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C . T2℃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 D . 将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 13.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实验方案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氧化铜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B

    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Ca(OH)2

    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过滤

    C

    鉴别稀盐酸和NaCl溶液

    取样,分别加入AgNO3溶液,观察现象

    D

    鉴别CO和H2

    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现象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在密闭装置中点燃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 一定量的氧化铜和炭粉在空气中灼烧 C .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 . 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的NaCl溶液蒸发适量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二、填空题
  • 16. 2022年2月北京举办了冬奥会,北京成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

    1. (1) 如图-甲,冬奥场馆的直饮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很低,属于(填“硬水”或“软水”)。
    2. (2) 如图-乙,“冰丝带”由3360块玻璃共同拼成。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是NaxSiO3。已知NaxSiO3中硅元素化合价为+4价,则x的数值为
    3. (3) 如图-丙,冬奥会火炬“飞扬”采用氢气作为燃料,实现“零排放”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火炬传递结束后,采用关闭燃气阀门的方式熄灭火炬,所涉及的灭火原理是
    4. (4) 如图-丁,“冰墩墩”的外材料为纯羊毛,内充PET(聚酯塑料)。塑料属于(填“金属”“合成”或“复合”)材料,鉴别羊毛和PET的简单方法是
  • 17. 化学发展史上,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很多伟大成就。
    1. (1) 国际标准贡献者: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的相对原子质量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图中x=,铟原子形成的铟离子是(填符号)。

      ②铟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其相对原子质量是

    2. (2) 人工合成先锋者:2021年9月,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合成路线简图如图所示:

      ①淀粉(C6H10O5)n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②写出上图中①中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③人工合成的淀粉与天然淀粉非常接近,该项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不包括(填字母)。

      A.可以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B.能缓解人类粮食短缺问题

      C.可以节约耕地资源                                     D.能减少白色污染

三、综合题
  • 1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据下图回答问题。

    1. (1) 仪器①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实验开始就把发生装置与F连接,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原因是
    3. (3) 实验室常用C装置制取CO2 , 该装置有一处明显不正确是
    4. (4) 用A装置制取氢气时,使反应停止的便捷操作是,该装置的功能与装置B~E中的(填字母)功能相同。
    5. (5) 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H~J所示装置对氨气的性质进行探究。

      ①装置I中的现象是

      ②根据氨气的性质,J处应选择的最佳收集装置为(填“K”“L”或“M”)。

  • 19. 同学们在实验课上发现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瓶口有白色粉末。他们对该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1. (1) 【猜想与假设】猜想I:白色粉末是碳酸钠;

      猜想Ⅱ:白色粉末是氢氧化钠;

      猜想Ⅲ:白色粉末是

    2. (2) 【查阅资料】CaCl2溶液、Ca(NO32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取白色粉末溶于水形成溶液A,设计实验如图所示:

      由上述实验可知,猜想肯定不成立,沉淀C的化学式是

    3. (3) 操作①产生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操作③的X溶液不能用以下的____(多选,填字母)。
      A . CaCl2溶液 B . Ca(OH)2溶液 C . Ba(OH)2溶液 D . Ca(NO32溶液
    5. (5) 操作⑤的实验如下:

      方案

      现象

      结论

      方案一:吸取少量溶液D于试管中,滴入CuSO4溶液

      猜想I成立

      方案二:在洁净的玻璃片上放一片pH试纸,用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

      pH>7

      猜想成立

  • 20. 用硫酸渣吸收含氯废气来制备氯化铁晶体,不仅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其工艺流程如下:(查阅资料:硫酸渣主要成分为SiO2、Fe2O3、FeO、CaO等;含氯废气主要含有HCl和Cl2

    1. (1) 浆料吸收含氯废气后pH(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该吸收过程中,硫酸渣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①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其中氧化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操作I的名称是,此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滤液1中除了H+、Cl-外,还存在较多的离子是Fe3+(填离子符号)。
    3. (3) 根据10℃时CaSO4的溶解度为0.24g,在降低含钙量的过程中加入硫酸铁发生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经操作Ⅲ可以从滤液2中获得FeCl3晶体,操作方法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蒸发浓缩、 、过滤、洗涤、干燥。
四、计算题
  • 21. 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并对反应后固体剩余物进行回收、利用,实验操作流程及数据记录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KCl溶液可作化肥使用,你认为它属于肥。
    2. (2) 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g。
    3. (3) 计算所得K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4. (4) 在图中画出氯酸钾分解生成KCl和O2的质量关系图。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