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娄底市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更新时间:2022-08-31 浏览次数:81 类型:中考真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 1. 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那______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

    ②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______。

    ③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______,美不胜收。

    ④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______。

    A . ①gèn   ②yú  ③花团锦簇  ④轻歌曼舞 B . ①gèng  ②yǔ  ③花团锦蔟  ④轻歌蔓舞 C . ①gèn   ②yǔ  ③花团锦簇   ④轻歌蔓舞 D . ①gèng  ②yú  ③花团锦蔟  ④轻歌曼舞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飞船发射升空,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员各司其职 , 开启了他们的太空之旅。 B . 五一长假,天气晴好,同学们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家乡周边的浮光掠影令人陶醉。 C . 开学第一堂语文课,九4班新来的老师强聒不舍 , 出众的口才征服了全班同学,课堂上气氛非常活跃。 D . 1936年2月,毛主席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后,写下了栩栩如生的经典之作《沁园春•雪》。
  •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娄底“材料谷”拥有规模以上材料企业247家,去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526亿元左右。 B . 阅读课堂不但要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而且要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C . 是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育优秀教师队伍的关键。 D . 为了防止溺水事故不再发生,一入夏季,各校迅速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防溺水宣传活动。
  •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他景况也很不如意……”母亲说着,便向房外看:“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 B .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诗经》、《礼记》、《周易》、《尚书》、《春秋》合称“四书五经”。 C . 大雨过后,云雾缭绕的九峰山吸引了一大批游客。见到如此美景,游客们不禁感叹道:“多美啊,雨后的九峰山!” D . 从“雪游龙”到“雪如意”,再到“雪飞燕”“冰丝带”……等每一座冬奥场馆,都是一处与众不同的景观。
  • 5.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树树海棠,枝枝红梅,在雨中绽开或红或粉的笑颜,细雨滋润后的锦官城,穿越千年光阴而来,将春的信息写在枝头、湖畔,似乎在向踏春者招手。

    ②亭南,鹭雁飞掠,鸳鸯戏水,一壶清甜的暖茶入胃,即便不懂诗的人们,也会一不留神滑入那些瑰丽多姿的唐诗意境。

    ③春日的雨,笼盖住湖边的桃红柳绿,用温情的方式催促它们成长,让这些花花草草在雨中更加清脆欲滴。

    ④邀上三五好友,在湖畔寻一茶亭坐下,梨花枝头白,树下盖碗绿,真乃人生一大惬意之事。

    ⑤在成都赏雨,真有诗和远方的感悟。

    A . ②⑤③①④ B . ③②①④⑤ C . ③①④②⑤ D . ②④③⑤①
  • 6. 填空。
    1. (1) 《登飞来峰》中,表现王安石变法革新的远大抱负和大无畏精神的诗句是:“。”
    2. (2) 《桃花源记》描绘的小农社会,体现老老少少生活安康、心情舒畅的语句是:“。”
    3. (3) 鲁迅告别挚友,赴异域途中见到“日暮里”驿站名时,兴起了去国怀乡的览物之情,这与崔颢《黄鹤楼》中“”的感触与深情是一致的。
    4. (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是苏轼的美好祝愿,熔古铸金,堪称奇绝。
    5. (5) 《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心有所乐而不知生活之窘的语句是:“。”
  • 7. 从下列三个语段中,找出你喜欢的一段,并说出你的理由(至少三点),不超80字。

    ①行者接水在手,念动真言,望那虎劈头一口喷上,退了妖术,解了虎气。长老(唐僧)现了原身,定性睁睛,才认得是行者,一把搀住道:“悟空!你从那里来也?”沙僧侍立左右,把那请行者降妖精,救公主,解虎气,并回朝上项事,备陈了一遍。三藏谢之不尽道:“贤徒,亏了你也!亏了你也!这一去,早诣西方,径回东土,奏唐王,你的功劳第一。”行者笑道:“莫说莫说!但不念那话儿(紧箍咒),足感爱厚之情也。”

    (吴承恩《西游记》第31回《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②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傅雷《傅雷家书》)

    ③只听隶卒又说道:“老兄以高货讨贱价,反说小弟克己,岂不失了‘忠恕之道’?凡事总要彼此无欺,方为公允。试问那个腹中无算盘,小弟又安能受人之愚哩。”谈之许久,卖货人执意不增。隶卒赌气,照数付价,拿了一半货物,刚要举步,卖货人那里肯依,只说“价多货少”,拦住不放。路旁走过两个老翁,作好作歹,从公评定,令隶卒照价拿了八折货物,这才交易而去。唐、多二人不觉暗暗点头。

    (李汝珍《镜花缘》第11回《观雅化闲游君子邦 慕仁风误入良臣府》)

  • 8. 口语交际。

    九年级1班开展了“班干部与学习”的辩论主题活动,正方观点是“当班干部不会影响学习”,反方观点是“当班干部会影响学习”。假如你是正方,请陈述至少一条反驳的理由。

  • 9. 请看下图,按要求作答。
    1. (1) 概述画面的内容。
    2. (2) 谈谈漫画的寓意。

       

二、阅读(60分)
  • 10. 文言类。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

    1. (1) 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 伐/竹取道 B . 其岸势/犬牙差互 C . 教然后/知困 D . 今齐地方/千里
    2.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 日光下(清澈) B . 百许头(可以) C . 神寒骨(凄凉) D . 不动(……的样子)
    3. (3)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写下了备受后人推崇的“永州八记”。 B . 第①段开头寥寥数语便颇有情致地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点出了小石潭的位置、环境,更重要的是写出了作者探幽的浓厚兴味。 C . 文章②③④三段中采用定点观察的方式对小石潭周围的景物进行了细致描绘,渲染出幽僻凄清的氛围。 D . 柳宗元在游览小石潭的过程中,寓情于景,奇丽的小石潭风光中始终流淌着喜悦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永州山水的热爱。
    4. (4) 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 (5) 小石潭本是永州一无名小潭,却因柳宗元诗情画意的笔调而闻名古今。结合全文说说柳宗元描写山水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 11. 古诗类。

    燕子来舟中作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注释】①此诗为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杜甫漂泊在潭州(今长沙)附近的湘江上所作。②两度新:杜甫来到潭州已是第二个春天。

    1. (1) 请赏析颈联“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加点叠词的表达效果。
    2. (2) 从形象描写和感情表达两个角度,说说你对“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的理解。
  • 12. 说明类。

    【材料一】截至2020年底,中国在运在建特高压线路总长度4.8万公里。在我国,特高压是指交流1000千伏及以上和直流正负800千伏及以上的输电技术。1000千伏输电线路的自然输送功率约为现有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的4—5倍,输电距离增加了2—3倍,电阻损耗只有其25%—40%,而且可节约线路走廊土地资源约2/3,具有大容量、长距离、低损耗、占地少等特点,可以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对电力的需要。特高压已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优先主题之一。

    【材料二】特高压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效益明显。与输煤输电相比,西部北部大型煤电基地的电力通过特高压输送到东中部负荷中心,到网电价比当地煤电标杆上网电价低0.06—0.13元/千瓦时。从2009年我国第一条特高压投运至今,充分验证了特高压的安全性,在特高压电网的有力支撑下,我国电网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没有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特大型电网。另外,特高压输电工程的电磁环境指标均符合国标要求,噪声明显低于500千伏输电工程。

    【材料三】中国76%的煤炭、80%的风能、90%的太阳能分布在西部北部,80%的水能分布在西南部,70%以上的电力消费集中在东中部地区,能源富集地区距离东中部电力需求中心1000到4000公里。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化石能源资源有限与需求快速增长、煤电运输紧张与能源资源配置能力不足、清洁能源发展与消纳困难等矛盾?自称“电工班班长”的刘振亚亮出“高招”:建设“电力高速公路”——特高压电网。未来特高压的发展将有良好的前景,对减少装机容量、节约电源建设投资等起到明显效果。

    【材料四】在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特高压电网已成为中国“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的能源运输“主动脉”,破解了能源电力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实现了能源从就地平衡到大范围配置的根本性转变,有力推动了清洁低碳转型。未来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将推动全球清洁能源开发。

    (贤集网、机电之家网,有删改)

    1. (1) 下列各句的表述,与选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特高压可以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对电力的需要,将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优先主题之一。 B . 从2009年至今,在特高压电网的有力支撑下,我国电网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没有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特大型电网。 C . 我国存在化石能源资源有限与需求快速增长、煤电运输紧张与能源资源配置能力不足、清洁能源发展与消纳困难等矛盾。 D . 特高压电网已经成为中国“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的能源运输“主动脉”,有力推动了清洁低碳转型。
    2. (2) ①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我国特高压的特点。

      ②阅读材料三和材料四,说说我国特高压的发展前景。

  • 13. 议论类。

    让事业激励人才

    ①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实践证明,推进事业、谋划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雄厚的人才实力。新春已至,许多行业在聚才引才兴才上出真招实招,为虎年的奋斗铆劲蓄力。

    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无论是回溯历史还是观照现实,干事创业离不开人才,成就伟业更仰赖于大批人才涌现。与此同时,人才成长也离不开事业所提供的舞台。事业与人才,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③事业是磁场,吸引汇聚人才。志存高远的优秀人才,往往拥有澎湃的家国情怀、远大的理想抱负,自觉将报效祖国与实现人生价值紧密联结在一起。伟大的事业具有强大吸引力、感召力,让天下英才同向汇聚。建设新中国的伟大愿景,吸引着朱光亚、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投身祖国建设。振兴中华的伟大梦想,召唤黄大年等优秀科学家坚定理想追求、矢志科技报国。大有可为的新时代,为发挥才智、绽放光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推动各类人才奔赴干事创业的星辰大海,成就了“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的气象。

    ④事业如沃土,孕育培养人才。人才如粒粒种子,事业似广袤沃土;种子离不开土壤,向上生长需要悉心栽培。厚植事业发展的土壤,遍洒阳光雨露,才能更好助力人才成长。“两弹一星”事业,培养出中国“氢弹之父”于敏等众多科技领军人才;载人航天工程,造就了大量专门人才。纵横的现代交通网络,震撼的大型基建工程……成就的背后,是一批批优秀人才的接力奋斗、茁壮成长。如今,“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正值人才辈出、尽显其能的伟大时代。

    ⑤事业似熔炉,考验锻造人才。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干事创业往往意味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也是淬炼能力、增长才干的过程。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多少崇山峻岭需要跋涉,有多少风险挑战需要攻克,有多少矛盾难题需要破解。艰苦创业的环境,磨砺出无数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李保国不求名利、不畏辛劳,把科技成果和论文写在太行山上;毛相林敢向绝壁要“天路”,成为带领群众脱贫的时代楷模:黄文秀回乡奉献,用生命诠释初心和使命。“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不凡的征程、艰苦的创业,历练着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时代英才。

    ⑥“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深刻理解人才发展与事业发展的辩证关系,准确把握人才与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们必能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为团结奋斗、同心筑梦汇聚磅礴力量。

    (2022年02月09日《人民日报》第04版,有删改)

    1. (1) 请简述选文第④段的论证过程。
    2. (2) 文章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3. (3) 下列链接材料,作哪一段的论据最恰当,请说说理由。

      【链接材料】作出“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坚定回答的彭桓武,为我国第一代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研究与设计作出重要贡献;抱定“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信念的华罗庚,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 14. 叙事类。

    在春天里启程

    ①组长来电了,叫我捎一些米面回来。我说:“是不是给乡福的?”他很惊讶:“你怎么知道的?”我说:“我猜的,听乡亲说,他受了一点伤。”

    ②乡福有一个三轮车,但不方便骑车进城了。他的左腿,不怎么听话了,走起路来,点头晃脑的。

    ③春节前,他和响应号召的村民一起平整小组里的大面积土地。冬天天黑得早,夜说来就来了,乡亲们都说笑着回家了。猫头鹰掠过,发出几声怪叫,把乡福吓得不轻。做了一辈子的庄稼人,他能忍耐这些。土地是他的人生依托,在土地上每向前走一步,他都充满了希望。他绝不惜力,想多干一会儿,但隆冬的风发起了大脾气,一下揪起了他,他滚下一个小坡。骨缝里撕裂的感觉,紧抓着他,让他进入更深的夜色里。他心想:“我是副组长,能为村民做点事,也值得了。”

    ④我在小城里从事文艺管理工作,但周末常常是回到村里的。节假里,更多地深入到老农中间,我身上的乡土味,一直伴随至今。今天,我又回到了村里。此时的乡福低低地不知说着什么。他一笑,脸就大了,上面满是幸福的文字,有着浓浓的乡土的味道

    ⑤“腿好了吗?”我问。

    ⑥像竹筒倒豆子,他急急地答:“好了,腿也忙着要过年,急急地好了。这次又麻烦你了,帮我捎米面。”说着,他已经伸出了双手,不好意思的模样。

    ⑦女儿远菲打开后备厢,我轻推了一下乡福:“你的腿刚好了些,我给你搬。”

    ⑧他快人快语:“腿疼一下,没事的,哈哈,只要腿还在……”

    ⑨乡福是镇子里有名的勤快人,他的腿,被节令追赶着,从没有闲下来,自家承包地的庄稼,总是把深秋的枝头压弯。他还配合着组长,忙大伙儿的事,跑小组,跑村里,跑镇里,小组的面貌眼看着俊俏了许多,发展的路子愈来愈宽阔了。

    ⑩他捏了一下,看着不怎熟悉的袋子:“不是米面吧?”

    ⑪我说:“不是。”

    ⑫他惊慌了:“那怎弄呀?还准备给老墩一家人,他们这几天回来,不准备在内蒙古那儿了。”

    ⑬我稳稳地说:“一会儿就到。同兴老板的车快要回来了,给你买上了。”

    ⑭他放下心来:“噢!那就好。”

    ⑮我说:“这是种子。”

    ⑯“种子?我已经备好了,估计够了。”

    ⑰“我这个,是从咱神木种子公司买来的。”

    ⑱乡福一下子醒了过来:“那好哇,还是种子公司的!”他连声“谢谢”,从柜子里拿出一瓶酒,抿着嘴说:“正月了,老哥给你喝点酒吧。”我说:“不能了,我开车,单位还有事。”我们说了乡村的一些喜气事,说着说着,不觉就是正午了。

    ⑲窗外是雨声,轻轻的,像一个农人的倾诉,伴着土腥味。

    ⑳乡福紧贴着窗眼,是滚烫的话语:“老弟,你赶快出发吧,湿漉漉的,不然路滑就不好下山了。”㉑握着他的手,我说:“谢谢老哥!那我们启程吧!”

    (2022年03月2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 (1) 解释选文第⑨段加点词语的含义。

      他还配合着组长,忙大伙儿的事,跑小组,跑村里,跑镇里,小组的面貌眼看着俊俏了许多,发展的路子愈来愈宽阔了。

    2. (2) 请赏析第④段划线的语句。

      他一笑,脸就大了,上面满是幸福的文字,有着浓浓的乡土的味道。

    3. (3) 文章结尾段写到“谢谢老哥!那我们启程吧”,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4. (4) 简析选文中乡福的形象特点。
三、写作(60分)
  • 15. 按要求作文。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青春年少的你,何以抒写自己的青春灿烂,请以“以青春为笔”为题,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