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7 回忆我的母亲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回忆我的母...

更新时间:2022-08-26 浏览次数:59 类型:同步测试
一、<b >字词书写</b>
  • 1. 改正下列加点字的拼音或书写的错误。

    死(ruò)     不(zhuì)   劳(lǜ)

    农(diàn)   私(shú)     任劳任

  • 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 , 记录着激动人心的国家大事,也记录着波斓不惊的生活小事。历史记住了诺贝尔奖的首次发,记住了中国航母舰载机在浩大海上的首次成功着舰,也记住了那位平凡母亲的劳禄身影。

    1. (1) 请将文段中画横线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 (2) 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发( ) 浩( )

    3. (3) 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改为

二、<b >选择题</b>
  • 3.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生活中不少食物都有预防大脑衰老,如核桃、葡萄、黑巧克力等等。(在“衰老”的后面加上“的功效”) B . 为了解决人口过多、交通拥堵、生态环境等“大城市病”,使京沪相继提出了人口控制和疏解的政策。(删去“使”) C . 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体验阅读的快乐、感受阅读的力量,对于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十分重要。(将“体验”和“感受”对调) D . “给爸爸放天假”亲子活动吸引了来自附近的1000多个家庭,近一千多名爸爸携孩子参加。(删去“近”或者“多”)
  • 4. 把下面的句子还原到文中的位置,正确的一处是()

    句子:比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说得是何等的好!
     

    现在人们注重用传统经典来教育下一代,(A)一些家训和幼年启蒙读物重新受到关注。(B)其中有的是对行为举止的强调,今天看来虽然较为严格,但能有效规范人们的行为;有的是对道德情操的熏陶,意旨深远,直指伟大民族的精神源头。(C)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让人产生了敬畏之心。(D)可喜的是,不少人已经有了这样的认识。

    A . A B . B C . C D . D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莱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够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提取主干是“生活是艰苦的”。 B . “聪明”是形容词,“我们”是代词。 C . “却”是副词,“滋味”是名词。 D . “染了颜色”是动宾短语,“老二老三”是并列短语。
  • 6. 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定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比喻) B . 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重复) C . 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排比) D . 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对比)
三、<b >综合性学习</b>
  • 7. 你所在的班级准备于下周班会课上召开一次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参加下列活动,完成相应任务。
    1. (1) (活动一)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
    2. (2) (活动二)主题班会上,老师先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一则材料:调查显示,我校中学生清楚自己、明星、好友、母亲生日是哪月哪天的人数比例依次为100%、62%、40%、8%。请概括材料关键信息,并谈谈你的感想。
    3. (3) (活动三)在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纷纷发言,感恩母亲。甲说:“母亲是一缕灿烂的阳光,温暖我的心灵。”乙说:“母爱是一片宽广的大海,包容我的错误。”你接着说:“母爱是”请仿照甲、乙两人的发言形式,续写完成你的发言。
  • 8. 下列词语中,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
    A . 厌恶(wù)管束(sù)广漠(mò)质问(zhì) B . 责罚(zé)眼翳(yì)调度(diào)轻薄(bó) C . 庶祖母(zhé)嬉戏(xī)抽屉(tì)野蛮(mán) D . 文绉绉(zōu)绰号(chuò)牢骚(sāo)宽恕(shù)
  • 9. 为下列句子选择一个准确的词语,将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我母亲待人最(A、慈详 B、仁慈 C、仁义),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②在这(A、广漠 B、茫茫 C、广大)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A、约束 B、管理 C、管束)过我。

    ③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A、请 B.找 C.央)一位邻舍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

四、<b >语言表达</b>
  • 10. 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1000多人为朱德的母亲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为领袖的母亲开追悼会,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唯一的一次。毛主席也送了一副挽联,上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请你根据课文内容,拟写出下联。
五、<b >现代文阅读</b>
  • 11. 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1. (1) 简要概括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2. (2) “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能不能并作“这是我一定能做到的”?为什么?
    3. (3) 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思想感情?“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对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 12. 阅读

    (A)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选自朱德《我的母亲》)

    (B)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挨家搜索财物鸡鸭,我们被搜两次。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街门是开着的。"鬼子"进门,一剥刀先把老黄狗刺死,而后入室搜索。他们走后,母亲把破衣箱搬起,才发现了我。假若箱子不空,我早就被压死了。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得不去,正象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廿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选自老舍《我的母亲》)

    1. (1) 朱德认为,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有:
    2. (2) 下面对选文(A)(B)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两篇选文的语言质朴无华而又饱含深情,都表达了作者对母亲逝世感到悲痛,抒发了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B . 选文(A)中的“创造了”指已经创造,“创造着”指正在创造,两个词有时间先后的顺序,不可调换,否则就不合逻辑。 C . 选文(A)中的两个"尽忠"体现了作者感情的升华,由爱母亲升华到爱民族、爱人民、爱中国共产党,表达了献身于革命事业的决心。 D . 选文(B)中,老舍认为母亲不仅给了自己生命,还传给他软而硬的个性,在做人做事,革命生活等方面深刻影响了自己。
    3. (3) 两位作者都善于在记叙中穿插精当的议论。请从选文(B)中找一处议论性的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