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2021-2022学年七年...

更新时间:2022-08-27 浏览次数:29 类型:期末考试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共28分)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cáo)     (lì)临       (qǐ)人忧天       咄(duó)逼人 B . (shān)    滑(jí)       畏罪(qiǎn)逃     (niān)轻怕重 C . (hè)      狭(yì)       (cēn)差不齐     人迹(hān)至 D . (sǒng)恿    抽(yē)       人声(dǐng)沸    花团锦(cù)
  • 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秕谷          笨绌             嗔怪              神采奕奕 B . 倜傥          酝酿             粗犷              见异思迁 C . 蜷伏          温驯             坍塌              麻木不人 D . 憔悴          惭愧             缥缈              骇人听文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入集体焦虑。 B . 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纠正过来了。 C . 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这“新四大发明”,是中国送给世界的礼物,它们塑造了中国的创新形象,引领了全球创新的新趋势。 D . 童话《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2021年房价会降吗?这些专家的看法竟大相径庭 B .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一个有英雄而不知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 C . 学习应该精益求精 , 只有拥有这样的态度,才能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 D . 他是一个喜欢随声附和的人,总是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 5. 下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损人利己”和“大小粗细”的感情色彩相同。 B . “扇下面是一幅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句中两个加点的“画”字词性相同。 C . “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作者的虚构?”这句话的标点符号运用有误。 D . “听到爸爸的脚步声,弟弟马上从屋里飞了出来。”这个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 6. 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曲牌名”是曲的音乐谱式。如《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就是曲牌名。 B . “杨花”即柳絮,“子规”即杜鹃鸟,都是古诗词中含有飘零之感和离别之恨的意象。 C . 《春》选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 D . 古代的称谓是很有讲究的,“尊君”“令尊”“令堂”都是尊称别人的父亲。
  • 7. 诗文默写。
    1. (1) 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
    2. (2)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 (3) 曹操在《观沧海》中描写海岛草木茂盛,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的诗句是:
    4. (4)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写景逼真,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同时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的诗句是:
    5. (5) 古人常用明月寄相思之意,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有诗句“”,希望明月送去自己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
    6. (6) 写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完整的诗(词)句(本题中出现的除外):

  • 8. 名著阅读
    1. (1) 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孙悟空忍受不了女儿国中二仙童的毁骂,一气之下,径到人参园,推倒人参果树。 B . 《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回忆性散文集,共十篇。有的侧重写人,有的侧重写事。 C . 《五猖会》一文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庙会的急切、兴奋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D . 《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将封建社会家喻户晓的“二十四孝”分为可以效仿的、令人怀疑的、使人不解甚至于反感的三类,体现了他读书不迷信、敢怀疑、勇批判的精神。
    2. (2)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

      这段文字节选自(人名)创作的小说《》(作品)。文段中的“裙钗”指的是。她“为子怀仇恨泼猴”,她的儿子是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共5分)
  • 9. 为丰富班级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七年级1班将举行“书香班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要求参与下面的活动。
    1. (1) 班级准备举办“读书写作交流会”,你是组委会主要成员,请设计两个活动项目。

      活动项目一:

      活动项目二:

    2. (2) 下周三下午大课间时间组委会准备在本班教室开一次班刊编辑例会,主要讨论“班刊如何体现班级特色”的问题,准备邀请语文李老师做讨论指导。如果你去邀请李老师,你会怎么说?
    3. (3) 班内布置了一个“文学阅览角”,想悬挂一副对联,最合适的一副是(     )
      A . 宾至如归,稍安勿躁。 B . 室雅无须大,书香不在多。 C .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D . 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共27分)
  • 10. 文言文阅读     阅读《<论语>十二章》,回答问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⑥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⑧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⑨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⑩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⑪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⑫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 (1) 填空:《论语》是家经典著作,是记录言行的一部书。它与(《》)《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2.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①不亦乎?        说:

      ②博学而志        笃:

    3.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 (4) 谈“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5. (5) 唐太宗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孔子《论语》中的话:
    6. (6) 学了《<论语>十二章》,你有什么收获?
  • 11.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回答问题。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 ,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 (1) 请给选文第二段拟一个小标题。
    2. (2) 选文中写了泥墙根一带哪四件有趣味的事?请简要概括(每件不超过四个字)。
    3. (3)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欣赏下面句子。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 12. 阅读《笨笨的童年》,回答问题

    笨笨的童年

    我小时候在很多人眼里是不折不扣的笨小孩。别人六岁就读书,我七岁才上小学。第一天放学回家,母亲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思索良久,才吞吞吐吐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不解,便问和我一起回来的同班同学。同学言辞清晰地回答:“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旁人听到了,都朝我大笑。

    又一天,我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我起先打算把碎片藏起来,经过激烈的心理斗争,终于打消此念,把碎片扫到客厅中央,搬张小凳老老实实地坐着等。母亲回来之后,生气地责问。我委屈地说:“老师说要做诚实的孩子,但没有说,诚实了会挨骂。”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小时候家里不宽裕,父母很少给我零用钱。有一次,我偷偷从储蓄罐里拿了些硬币去买荸荠吃,回到家却忘了这荸荠来路不正,乐呵呵地拿去给父母吃。他们问是哪来的,我心慌了,结巴半天才小声回答:“是……路上捡的。”幸而父母念及一片孝心,只罚我跪洗衣板一个钟头。

    也许由于智商有限,读书又不怎么用心,我虽然升上小学三年级,成绩却不大理想。人家的父母见了面总是夸自己的孩子如何了得,我父母只能一边讪讪而笑,一边借机脱身,回到家就互相安慰说:“这孩子老实,心眼又好,读书也自觉,就别逼她了。”那时我真想把课本煮汤喝。

    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那年,春花开得特别灿烂,尤其是我家向阳的窗台下更是花团锦簇,红似火,白胜雪。我一直想采些花做个漂亮的花环,让父母惊喜一下。终于等到星期天,双亲都去百货商店上班,七岁的小妹妹也去了外婆家,我便关上屋门,战战兢兢爬上窗台。那片姹紫嫣红就在眼前,我喜而忘形,一手扳窗,一手摘花,却忘了窗子没有插锁。突然间那窗子开了。我随即像球一样从二楼掉了下去,狠狠摔在地上,眼冒金星,只觉得脑子乱哄哄的,接着就晕过去了。

    母亲闻讯脸色变得苍白如纸,身体支撑不住,当即昏倒在柜台内。好不容易慢慢苏醒过来,喊了一声:“我的孩子”就泪如泉涌,跌跌撞撞往医院跑。父亲得知我出了事,骑上单车就跑,心慌意乱中竟撞到了水泥电线杆,还跌倒在水洼里,一身是泥。他爬起来,车子也不要了,拔腿就往前冲。到了医院,他气喘吁吁地问护士我在哪里,声音都哽咽了。

    医生给我下了病危通知单。医生担心脑内可能有淤血,警告说必须设法让我一直保持清醒,否则有生命危险。于是父母每隔一个小时便忐忑不安地唤我一次,一声声呼唤既柔和却又有力,平稳却又充满焦虑,还搀杂着心疼与希冀。两天后,我终于清醒过来,回到了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我在医院住了半个月,父母一直轮流守在我身旁,昼夜不离。医院没有多余床位,父母就窝在椅子里或靠在床头过夜。我看着他们一天比一天瘦,眼睛里的血丝一天比一天多,心里萌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内疚感觉。父母要照顾我,又要兼顾工作,已经疲惫不堪,昂贵的医疗费更是几乎花光了他们的积蓄。尽管这样,他们依然给我买来了各种各样的好东西,例如以往过年才有得吃的零食,我一直想要的那件漂亮衣服以及漫画书。

    一天,母亲抱着一个会笑的布娃娃进来,我当时就哭了。我问:“妈妈,你就从来不嫌我笨吗?”她说:“你是妈妈最疼爱的小孩。”我看着母亲慈爱的眼睛,认真地说:“我不要这些东西,我只想上学。”母亲起初不肯,但我一再坚持,她终于点头了。由于我尚未完全康复,有许多天须由父亲背我去上学。我趴在父亲背上,望着平时不喜欢的学校,觉得它变得亲切又美丽,我喜欢上它了。以往我上课总是心猿意马,如今安静下来了,很轻易就进入了崭新的学习世界。上课也变得专注了,而且发现数学公式原来是这么有趣。

    我的学业不断进步,渐渐变得自信开朗,连教师都感到惊讶。但我一直没告诉父母我学业成绩今非昔比,他们也善意地从不过问。那学年结束时,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名。但我不动声色,回家吃完晚饭,才从口袋里取出成绩单递给父亲。父亲接过成绩单时安慰我说:“没关系,你的头受过伤。”他展开成绩单一看,眼睛睁大了,双手更微微颤抖,连声喊母亲出来。母亲把湿手在围裙上擦干,接过成绩单。那一瞬间她眼睛的闪亮泪水,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他们把好消息告诉了一直关心我的邻居大妈,邻居大妈笑着说,我那一摔非但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想不到还让我开了窍,变聪明了。然而只有我自己知道,让我一下子长大的,是在那48小时的昏迷中模模糊糊听见的母亲带泪的呼唤,在晕眩中感知父亲紧握着我的手,一睁开眼就看见他们憔悴的面容上满是喜悦,眼眶里则满是泪水。住医院的那半个月,让我知道在父母心里我是那么重要。泪水冲洗掉蒙蔽我心灵的灰尘,日益深刻的爱让我有了一个愿望----我要好好读书,答谢父母。后来读书竟然成了我的嗜好,一直读到研究生。我至今仍不知道自己的智商是高还是低。其实,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的爱。从懵懂到明事,只有一桥之隔;而这座桥,就是父母深深的爱。再笨的小孩,只要有父母的爱和呵护,一样可以成才的。

    1. (1) 文章开篇“我小时候在很多人眼里是不折不扣的笨小孩”,作者通过哪几件事来体现她的“笨的”?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其中的两件。
    2. (2) 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母亲闻讯脸色变得苍白如纸,身体支撑不住,当即昏倒在柜台内。好不容易慢慢苏醒过来,喊了一声:“我的孩子”就泪如泉涌,跌跌撞撞往医院跑。

    3. (3) 从“那时我真想把课本煮汤喝”到“后来读书竟然成了我的嗜好,一直读到研究生”,让我发生如此大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四、<b >写作表达(40分)</b>
  • 13. 按要求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同学们,进入中学后,你又认识了新同学、新老师,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是怎么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请你自拟题目写出来,让大家都认识认识她(他)好吗?

    题目二:岁月不居,时光静好。每天我们身边都会有一些事情发生:有的让我们开心,有的教我们做人,有的令我们深思,有的促我们勤奋……请选择一件你记忆最深的事情,以《那件事        》为题作文。

    要求:⒈立意健康,内容自定,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请认真选择写作对象,确保内容充实,如果选择题目一,先拟好题目再作文。如选择题目二,将题目补充完整再流畅写作。

    ⒉写人、叙事要清楚,安排好详略、结构。

    ⒊可以借助景物描写、细节描写表达真情实感,突出中心。

    ⒋注意锤炼语言,力争准确、连贯、生动。

    ⒌字迹清楚,无涂、划现象。不得套写、抄袭。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500字以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