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22-09-06 浏览次数:4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安培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根据这一假说,电子绕核运动可等效为一环形电流。设氢原子核外电子以速率v绕原子核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电子电荷量为e。其形成环形电流的大小为(   )
    A . B . C . D .
  • 2. 在地球赤道上进行实验时,用磁传感器测得赤道上P点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将一条形磁铁固定在P点附近的水平面上,让N极指向正北方向,如图所示,此时用磁传感器测得P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现将条形磁铁以P点为轴旋转90°,使其N极指向正东方向,此时用磁传感器测得P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应为(可认为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北、南极重合)(   )

    A . B1-B0 B . B1+B2 C . D .
  • 3. 如图示,AB是水平面上一个圆的直径,在过AB的竖直平面内有一根通电导线CD,已知CD∥AB。当CD竖直向上平移时,电流磁场穿过圆面积的磁通量将(   )

    A . 逐渐增大 B . 逐渐减小 C . 始终为0 D . 不为0但保持不变
  • 4.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下滑动时,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I、U1、U2和U3表示,电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ΔI、ΔU1、ΔU2和ΔU3表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ΔU1|<|ΔU2|,|ΔU2|>|ΔU3| B . 不变,变小 C . 变大,变大 D . 变大,变大
  • 5. (2018高一上·玉山月考) 如图所示,其中电流表A的量程为0.6A,表盘均匀划分为30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0.02A;R1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阻值的一半;R2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2倍。若用电流表A的表盘刻度表示流过接线柱1的电流值,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4A B . 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2A C . 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6A D . 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1A
  • 6. (2020高二上·镇江月考) 如图所示,三根通电长直导线P、Q、R互相平行且通过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条导线中通入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垂直纸面向里;通过直导线产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kI / r,I为通电导线的电流大小,r为距通电导线的垂直距离,k为常量;则通电导线R受到的磁场力的方向是( )

    A . 垂直R,指向y轴正方向 B . 垂直R,指向y轴负方向 C . 垂直R,指向x轴正方向 D . 垂直R,指向x轴负方向
  • 7. 在如图所示的U-I图线上,a、b、c各点均表示该电路中有一个确定的工作状态,在b点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在a点时电源有最大输出功率 B . 在b点时电源的总功率最大 C . 从a→b,β角增大,电源的总功率和输出功率都将增大 D . 从b→c,β角增大,电源的总功率和输出功率都将减小
  • 8. (2020·咸阳模拟) 如图所示,两平行导轨 竖直放置在匀强磁场中,匀强磁场方向竖直向上,将一根金属棒 放在导轨上使其水平且始终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现在金属棒 中通以变化的电流 ,同时释放金属棒 使其运动.已知电流 随时间 变化的关系式为 为常数, ),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定.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下面关于棒的速度 、加速度 随时间 变化的关系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有(   )

    A . B . C . D .
  • 9. (2021高二下·普宁期末) 如图所示,一轻质绝缘横杆两侧各固定一金属环,横杆可绕中心点自由转动,老师拿一条形磁铁插向其中一个小环,后又取出插向另一个小环,同学们看到的现象及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 磁铁插向左环,横杆发生转动 B . 磁铁插向右环,横杆发生转动 C . 磁铁插向左环,左环中不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D . 磁铁插向右环,右环中不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二、多选题
  • 10. 如图所示为回旋加速器示意图,利用回旋加速器对粒子进行加速,此时D形盒中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D形盒缝隙间电场变化周期为T。忽略粒子在D形盒缝隙间的运动时间和相对论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保持B和T不变,该回旋加速器可以加速质子 B . 保持B和T不变,该回旋加速器可以加速粒子,加速后的最大速率与粒子的相等 C . 保持B和T不变,该回旋加速器可以加速粒子,且在回旋加速器中运动的时间与粒子的相等 D . 保持B和T不变,该回旋加速器可以加速粒子,加速后的最大动能与粒子的相等
  • 11. 如图,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值为r,R1是滑动变阻器,R2是定值电阻器,C是平行板电容器,MN是电路中导线上的两个点,将单刀双掷开关S掷到a且电路稳定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将R1的滑动触头向右移动,电容器上的电荷量将变小 B . 将R1的滑动触头向右移动,电容器上的电荷量将变大 C . 在将S由a掷到b的瞬间,导线MN中有从N向M的电流 D . 在将S由a掷到b的瞬间,导线MN中有从M向N的电流
  • 12.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一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有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束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沿平行于直径MN的方向以不同速率从P点进入匀强磁场,入射点P到直径MN的距离 , 不计粒子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粒子恰好能从N点射出,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B . 若粒子射出磁场时的速度方向恰好与其入射方向相反,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C . 若粒子恰好能从N点射出,则粒子的速度为 D . 若粒子恰好能从M点射出,则粒子在磁场中偏转的半径为
三、实验题
  • 13. 在“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需要测出其长度L、直径d和电阻R

    1. (1) 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直径时读数如图甲,则金属丝的直径为mm.
    2. (2) 若用图乙测金属丝的电阻,则测量结果将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
    3. (3)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金属丝的电压和电流时读数如图丙、丁,则电压表的读数为V,电流表的读数为A.
  • 14. 某兴趣小组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原理图,如图甲所示,现提供的器材如下∶

    A.待测电源(电动势约为3V);

    B.电压表(量程为0~3V,内阻约为3kΩ);

    C.电压表(量程为0~6V,内阻约为10kΩ);

    D.定值电阻R1=10Ω;

    E.定值电阻R2=1000Ω;

    F.电阻箱R(0~99.9Ω);

    G.开关和导线若干

    ①如果要准确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电压表应选择。定值电阻R0应选择。(均填写器材前的字母序号)

    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记录对应电压表的示数U,作出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图线与横、纵坐标轴的截距已在图中标出,则该电源的电动势为V、内阻为。(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 15. 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是6V,内阻是0.5Ω,小电动机M的线圈电阻为0.5Ω,限流电阻R0为3Ω,若理想电压表的示数为3V,试求:

    1. (1) 电源的总功率和电源的输出功率;
    2. (2)  电动机消耗的功率和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
    3. (3) 电动机消耗的功率和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
  • 16. (2020高二上·河南月考) 两个相同的全长电阻为36Ω的均匀光滑圆环,固定于一个绝缘的水平台面上,两环分别在两个互相平行的,相距为20cm的竖直面内,两环的圆心连线恰好与环面垂直,两环面间有方向竖直向下的磁感应强度 的匀强磁场(未画出),两环的最高点A和C间接有一内阻为0.5Ω的电源,连接导线的电阻不计。今有一根质量为10g,电阻为1.5Ω的棒置于两环内侧且可沿环滑动,而棒恰好静止于如图所示的水平位置,它与圆弧的两接触点P、Q和圆弧最低点间所夹的弧对应的圆心角均为 ,取重力加速度 。试求此电源电动势E的大小。

  • 17. 如图,绝缘粗糙的竖直平面左侧同时存在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电场强度大小为 , 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 一质量为、电荷量为的带正电的小滑块从点由静止开始沿下滑,到达点时离开做曲线运动.两点间距离为 , 重力加速度为

    1. (1) 求小滑块运动到点时的速度大小
    2. (2) 求小滑块从点运动到点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3. (3) 若点为小滑块在电场力、洛伦兹力及重力作用下运动过程中速度最大的位置,当小滑块运动到点时撤去磁场,此后小滑块继续运动到水平地面上的点.已知小滑块在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 从点运动到点的时间为 , 求小滑块运动到点时速度的大小.
  • 18. 如图所示,两个相邻的匀强磁场区域Ⅰ和Ⅱ,区域Ⅰ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区域Ⅱ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AB、CD、EF为相互平行的直边界,区域Ⅰ和区域Ⅱ的宽度均为d。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从P点以速度v垂直于边界线CD进入区域Ⅰ;粒子第一次穿过边界线CD时,速度方向相对P点的速度偏转了30°,进入区域Ⅱ,恰好不能从边界线EF穿出区域Ⅱ,不计粒子的重力。求:

    1. (1) 区域Ⅰ内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1的大小; 
    2. (2) 求粒子从P点出发到第二次通过CD边界所用的时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