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2-08-31 浏览次数:133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18 分)
  • 1. 【文化之美】学校举行以“寻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寻美台州文化。请按要求完成任务。

    探寻“和合之美”

    台州“七山一水二分田”,是山、海、水和谐的生态福地。台州人依山造屋,逐水 (zhù)        居,努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台州是和合文化的 (A.发现    B.发祥) 地。人们尝试从和合文化 (yùn)       含 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中寻找解 决问题的方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和合文化绵延数千载,它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1.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逐水(zhù)  居        (yùn)  含

    2. (2) 填入文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发现 B . 发祥
    3. (3) 加点字“载”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 )
      A . zǎi B . zài
  • 2. 【诗文之美】

    寻美古诗文。请根据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

    诗文之美

    古诗文名句

    出 处

    诗中有画:百花争艳

     , 。

    《晚春》(韩愈)

    诗中用典:借史讽今

     ,

    《泊秦淮》(杜牧)

    诗中含情:灯下约故

     ,

    《约客》(赵师秀)

    诗中抒怀:勇攀高峰

     ,

    《望岳》(杜甫)

    诗中寓理:放眼长远

     ,

    《登飞来峰》(王安石)

    文中言志:君子品格

    予独爱莲之 ,

    《爱莲说》(周敦颐)

  • 3. 【名士之美】寻美台州名士。下面是有关“台州文教始祖——郑虔”的故事,请认真阅读,按要求完 成任务。

    郑虔弱冠(20 岁) 时, 困居长安的慈恩寺,每天拿寺内的柿叶练习书法,  日复一日, 落下来的柿叶都被写光了。他曾将自己的画题上诗,献给唐玄宗皇帝。皇帝非常赞赏,在画上批了“郑虔三绝”这四个字。

    请回答:  “郑虔三绝”指郑虔的           达到了极高水平。

    A . 琴、书、画 B . 书、画、乐 C . 诗、御、画 D . 诗、书、画
二、阅读 (52 分)
  • 4. 【好书推荐】按要求完成好书推荐任务。
    1. (1) 请你为下面三部名著选择合适的推荐语,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名  著

      ①《红岩》  ②《基地》③《哈利 ·波特与死亡圣器》

      推荐语

      A 伟瑰丽的未来图景,令人神往的文明形态。

      B 神奇独特的魔法,精彩惊险的故事。

      C 取自由的革命斗士,永世传承的革命精神。

    2. (2) 请从下面备选名著中任选一部,撰写推荐语。

      备选名著:A《海底两万里》         B《创业史》

      我选择 (填序号),推荐语:

  • 5.  【感悟分享】

    老舍在《骆驼祥子》中评论道:“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你认同这一观点吗?请结合《骆驼祥子》中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 6.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空 座

    李海燕

    ①葫城 20 路公交车,行走的是城市主干线,每天都很拥挤,尤其早高峰。为了挤上第 一班车去上学,我每天都要提前十分钟抵达站点,今天也不例外。

    ②车裹着一层晨曦,从东边驶了过来,停在起始站的第三个站点。我被身后的人挤拥着 上了车,刷完卡向里面移动。突然,我眼前一亮,竟然还有一个空座位,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从城东到城西第六中学,将近一个小时的车程,能有个座位是我求之不得的。

    ③我拼命向那个座位挤去,生怕没挤到位,就被别人占据了。等挤到空座跟前才发现, 我的担心是多余的,那个座位还空着,似乎还被人们留有一定的空隙,生怕贴着那个座位似 的。

    ④这有点儿不合乎情理。我老爸老妈曾告诫过我,遇事不可鲁莽行事,要多问几个为什 么,以防遇到什么意外伤了自己。其实不用他们说,我已经是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了,遇事有 自己的思考。

    ⑤我看着那个空座位,没有一个人试图去坐。好端端的一个空座,为什么没人坐?还给 空座位留有空间,好像上面坐着一个什么特殊人物似的。我摘掉眼镜,揉揉眼睛,座位确实 空着,座位上灰蓝格子的小垫子,色彩分明,且铺得平平展展,上面没有任何污物。这不是 有点儿不合乎情理,而是很不合乎情理。我在坐与不坐之间犹豫了一会儿, 最后决定放弃这 个座位。如果真有什么蹊跷,我岂不成为全车人的一个笑话。

    ⑥好奇心在作祟,即使离开座位一段距离,我的眼睛也一直不肯放过那个座位。脑子也 不肯善罢甘休,问题会不会出在垫子下面?我的眼前晃荡着一个晕车者,我看不清他的脸, 也不知道是男是女,只听见他或她的干呕声。我晃了几下头,把这个幻象赶跑。

    ⑦车在棉麻公司站停了下来,公交车的前后门像两张嘴,吞进来一群人,又吐出去一群 人,车厢里依然很拥挤。一个高个儿的大姐姐如我一样,看到那个空座位时,眼睛流光一闪, 之后便奋力向空座位发起进攻,等挤到空座位跟前,她也站住了。她扫视一下四周,当碰到 我的目光时,她迅速扭过头去,装作没事人的样子,越过空座位,向后边挤去。两站地后, 大姐姐下了车,我的眼睛跟着她的背影走了几秒钟,她的鞋跟足有十厘米高。

    ⑧就在那个大姐姐下车的站点,拥挤的人群把一个大哥哥挤到空座位跟前,他身子前倾, 眼看就要趴在空座位上了。他用两只长胳膊支在空座位的靠背上, 大声喊着,别挤了,我快 趴下了。喊罢他身子一挺,两只胳膊离开了空座位,身后响起一声尖叫,哎呀,我的脚!大 哥哥非常狼狈地说了声对不起,挤到旁边去了。

    ⑨那个座位经过了五六个站点,依然空着。

    ⑩到红星路站,上来一位盲人大哥,几乎每天他都是乘这趟车去光明按摩院。我猜想他 应该是光明按摩院的师傅。他手里的导盲杆有节奏地点着车厢地板,人们自动给他腾出一定 的空间,让他顺利走进车厢里。他停在空座前,本能让他知道面前有空座位。他用手摸了一 下空座位,嘴里说着“谢谢好心人”,便坐了上去。

    ⑪我知道盲人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心比明眼人还亮堂,如果垫子下面有东西,他一定会 察觉,但一直到终点站,他就那么坦然地坐着,瘪着的双眼里,除了笑意,没有别的表情。

    ⑫车到了终点站,盲人大哥从座位上站起来,回手抚平了被他坐皱的小垫子,然后点着 导盲杆下了车。我特别想掀开那个神秘的小垫子, 看看下面究竟有没有藏着什么。但在众目 睽睽之下,我还是随着人流下了车。但我敢肯定,跟我有同样想法的人肯定不少,我看见很 多人离开车厢时都看了那个座位一眼。

    ⑬那一整天,我不时地想起那个空座位,脑海里给它编织了几种结局。

    ⑭第一种结局,盲人大哥在座位上站起来的时候, 身下的小垫子被带了下来,座位是干 净的,什么东西也没有,所有人都想多了。然而这个结局是不靠谱的,因为每个小垫子都用 带子固定在座位上,掉到地上的可能性不大。

    ⑮第二种结局,盲人大哥明明知道自己坐在一堆污物上, 人生的际遇让他有了非常人的 隐忍性,能够一言不发地坚持到最后。我想起时下最走心的一句话,看破不说破,那是做人 的最高境界。但是,假如那个座位上真有什么,在我一丝不苟的窥视中,盲人大哥不可能不 露出一点儿端倪。

    ⑯第三种结局,是我亲自问盲人大哥,听盲人大哥怎么说。每天下车后,我们有一百米 的同行路程。可我该怎么问呢?每天车上都有人给他让座,这个世界在他心里,是善良而美 好的,我忍心去破坏吗?

    ⑰所以,那个空座位,成了我心中的一个疑难杂症。

    (选自《小小说月刊》) 

    1. (1) 细读第⑦段画横线的语句,请从修辞和用词两个角度品析其表达效果。
      公交车的前后门像两张嘴,吞进来一群人,又吐出去一群人,车厢里依然很拥挤。
    2. (2) 第⑦段写到一个高个儿的大姐姐,“挤到空座位跟前,她也站住了”,请揣摩这位大姐姐此时的心理活动,并以第一人称进行心理描写。
    3. (3) 班里两位同学阅读了这个故事后, 兴致勃勃地交流感受。请你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将 他们的对话内容补充完整。

      小语:哎!这什么结局呀,说了和没说一样!我心里也多了个疑难杂症!你说这空座位 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小文:这你都没读出来,不是很明显的嘛!

      小语:快别卖关子了!赶紧说给我听听!

      小文:

       小语:啊?不会吧?这能说得通吗?

      小文:怎么说不通!其实作者早在前文埋下了好几处伏笔。我这就找两处来分析——

      小语:确实有很多伏笔,那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在结尾将空座位的原委写出来呢?

      小文:

  • 7.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天宫课堂”是为发挥中国空间站的综合效益,推出的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 牌。“天宫课堂”结合载人飞行任务,贯穿中国空间站建造和在轨运营系列化推出,呈现丰 富、精彩的内容。

    2021 年 12 月 9 日 15 时 40 分,“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这次太空授课活动在中 国科技馆设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中国香港设 3 个地面分课堂。约 60 分钟 的授课中,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 生活场景,演示了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 科学原理。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2022 年 3 月 23 日 15 时 40 分,“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继续采用 天地对话方式进行。本次太空授课活动在中国科技馆设地面主课堂,在西藏拉萨、新疆乌鲁 木齐设 2 个地面分课堂。 约 45 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 光富相互配合,生动演示微重力环境下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 太空抛物实验,深入浅出地讲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同时展示了部分空间科学设施, 介绍了空间站的工作生活情况。

    【材料二】传道授业天上来,全球最有“高度”的“太空教师”在 400 公里天外的“最 高讲台”,于浩瀚太空的“最高学府”将宇宙专属的科学魅力实时双向同步呈现在千万学子 面前。“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天宫课堂”是最生动的科学课堂,把星辰 大海带入孩子们的眼里、心里,燃起青少年心中的航天梦,激发青少年探索未知的奋进力量, 中国航天、国家科技领域才能生生不息,不断进步。

    “天宫课堂”闪耀着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九天揽月、五洋捉鳖”的志气、骨气、底气。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就富有想象力和探索精神。譬如“女娲补天”“牛郎 织女”“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等诸多神话,还有《嫦娥》《七夕》《水调歌头》等诸多 词赋,更有付诸实践的“万户火箭”“张衡浑天说”等,无不彰显着我们先人对太空的敬畏 和向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世界 惊叹的伟大成就,如“东方红”号卫星、“神舟”系列飞船、“嫦娥”奔月、“北斗”指路、 “天宫”遨游、“祝融”探火、“羲和”探日等。中国航天不断刷新高度,从无到有、从小 到大、从弱到强,这其中所承载的奋斗历程、所激发的壮志豪情,映射着我们一代代航天人 拼搏进取、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铸就了载入我们精神谱系的“两弹一星”精神、“东风精 神”和载人航天精神。

    近年来,神舟飞天创造了“中国高度”,上海磁悬浮列车跑出了“中国速度”,蛟龙潜 海刷新了“中国深度”, 中国天眼 FAST 拓宽了“中国维度”,  “墨子”号量子通讯卫星划 出了“中国弧度”……这一个个大国重器展现了中国科技发展的“加速度”,让我国在国际 舞台上的影响力、竞争力与日俱增。

    “天宫课堂”饱含着“中国骄傲”,见证着中国航天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中国科技工作者 自强不息的身影,更是中国科技自信和中国道路自信的体现。科学无止境,征途且漫漫。让 我们仔细品味“天宫课堂”背后中国自信的精神密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 不懈努力吧!

    (摘编自百度网站)

    1. (1) 下面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天宫课堂”是贯穿中国空间站建造和在轨运营系列化推出的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载人飞行任务。 B .   “天宫课堂”由中国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在 400 公里天外的“最高讲台”,进 行实时双向同步授课。 C . 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富有探索精神, 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 导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世界惊叹的伟大成就。 D . 近年来,接连创造了“中国高度”“中国速度”“中国深度”“中国维度”“中国弧 度”……这一切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竞争力与日俱增。
    2. (2) “天宫课堂”第一课和第二课,在授课形式和内容上有哪些共同点?
    3. (3) 小文认为“天宫课堂”空耗人力、物力,是“面子工程”。他的观点遭到了同学们的一 致反对,请你结合上述材料阐述理由。
  • 8.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各题。

    【甲】宿夹江寺

    ﹝明﹞方孝孺

    窗开觉山近,院凉知雨足。淡月透疏棂① ,流萤深竹。

    心空虑仍澹② ,神清梦难熟。起坐佛灯前, 闲抽易书读。

    【注释】①棂:窗棂,窗户的格子。   ②澹:动荡起伏。

    【 乙 】 方孝孺

    方孝孺,字希直,宁海人。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洪武十五年,以吴沉、揭枢荐,召见。太祖喜其举止端整,谓皇太子曰: “此庄士,当老其才。”礼遣还。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及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 明年迁①侍讲学士, 国家大政事辄咨之。临朝奏事, 臣僚面议可否,或命孝孺扆②前批答。 时修《太祖实录》及《类要》诸书,孝孺皆为总裁。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③ 皆出其手。

    乙丑,燕兵入, 帝④ 自焚。是日,孝孺被执⑤ 下狱。先 , 成祖发北平,姚广孝(    )孝孺为托, 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

     (选自《明史• 方孝孺传》, 有删改)

    【注释】①迁:官职调动,此指升职。   ②扆(yǐ):宫殿内设在门和窗之间的大屏风。   ③檄:古 代官府用以征召、晓喻或声讨的文书。   ④帝:指明成祖朱元璋。    ⑤执:捉拿,逮捕。

    1. (1) 运用表格中提供的方法,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需解释的词

      方  法

      示  例

      释  义

      流萤深竹

      查阅字典

      ﹝dù﹞①气度;②越过; ﹝duó﹞③估计;④砍伐。

      度: (填序号)

      读书日

      联系成语

      热泪眶  (成语)

      盈:

      或命孝孺扆前批答

      勾连课文

      火炀之(《活板》)

      就:

      , 成祖发北平

      联系语境

      根据上下文推断

      是:

    2. (2) 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3. (3)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 2 处))

      城 下 之 日 彼 必 不 降 幸 勿 杀 之 。

    4. (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

    5. (5) 【甲】诗、【乙】文中,方孝孺形象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文内容简要分析。

        同: 异:

三、写作(46 分)
  • 9. 根据要求写话。

    2022 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特别强调要“弘扬中华革命文化”。小文觉 得红色革命时代已是过去式,他不能理解为什么现在还要这样做。

    请你以好友小语的口吻,劝说小文要正确理解红色文化的意义。

    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表达得体,100 字左右。

  • 10.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造就真正的人——就是在号召做一个美的人。”

    ——〔苏〕苏霍姆林斯基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

    ——〔法〕罗丹

    请以“蓦然回首,  ▲   时的我真美”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文体自选,诗歌 除外;④不少于 600 字;⑤文中不要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