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雷州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

更新时间:2022-09-13 浏览次数:6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19八上·耒阳月考) 关节既牢固又灵活,与此功能特点无关的是(    )
    A . 关节面上覆盖一层光滑软骨 B . 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分泌的滑液 C . 关节囊周围的肌肉能够收缩 D . 关节囊及外面的韧带有一定的伸展性
  • 2. (2017八下·东莞期中) 举手、转头等任何一个随意的动作都包括:①骨绕关节转动②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等步骤.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③④②① D . ④③①②
  • 3. 苏炳添是我国著名的短跑名将,他的奔跑速度可与袋鼠等擅跑的动物媲美。发令枪响,苏炳添如离弦之箭向终点跑去,关于此时人体的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剧烈运动时,呼吸运动会加深加快,以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求 B . 肌肉收缩是受到体内神经传来的刺激而产生的 C . 除运动系统外,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都密切配合,加强了其生理功能 D . 运动员眼睛注视终点线,奔跑过程中其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
  • 4. 图表示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 结构③中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B . 骨与骨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 C . 结构②是关节囊 D . 肌腹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 5. (2019·黔江) 模型构建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有效策略。图示某同学利用木板、松紧带、螺丝等材料制作的一个肌肉牵连骨运动的模型。木板、松紧带、螺丝分别代表运动中的(    )

    A . 骨、肌腱、关节 B . 骨、肌腹、骨连结 C . 骨、骨骼肌、关节 D . 骨、骨骼肌、骨连结
  • 6. 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 B . 鸟类飞行需要的能量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 C . 动物的运动对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重要意义 D . 能在空中飞行的动物只有鸟类和昆虫
  • 7. (2020八上·北京期中) 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动物通过运动扩大了活动范围 B . 所有动物运动都依赖肌肉和骨骼 C . 动物运动时都需要消耗能量 D . 动物的运动方式与环境相适应
  • 8. 下列动物与其运动方式对应正确的是(  )
    A . 青蛙---奔跑 B . 蛇---行走 C . 鲤鱼---跳跃 D . 蝴蝶---飞行
  • 9. 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袋鼠不能像鲫鱼在水中自由游动,所以鲫鱼比袋鼠生活的空间更大 B . 骨是一个器官,它由骨膜、骨密质和骨松质三个部分组成 C . 躯体运动的形成是由骨、关节和骨骼肌三部分共同完成的 D . 中轴骨位于骨骼的中央部位,包括椎骨、肋骨、胸骨和肩胛骨
  • 10. (2020九下·北京开学考) 股骨头是骨坏死发生率最高的部位。严重时表现为股骨头塌陷,边缘增生,关节间隙融合或消失,髋关节半脱位。对晚期患者普遍认为唯有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这种治疗方法才有效。下图甲所示为正常的髋关节,乙为股骨头坏死的髋关节,丙为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髋关节。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A为关节窝,B为关节头 B . 乙图中发生病变的部位为髋关节 C . 置换结构的C模拟的是结构A,D模拟的是结构B D . 结构A与结构B紧密联系在一起,中间没有空隙
  • 11. (2019八上·珠海月考)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下列有关人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运动能使肌肉收缩,协调能力增强 B . 运动能使呼吸得到锻炼,促进肺活量增长 C . 运动能增强心脏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D . 饭后运动能使消化系统得到充分锻炼,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
  • 12. 下列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 . 心脏跳动 B . 螳螂捕蝉 C . 鸟类育雏 D . 蜜蜂采蜜
  • 13. 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 )
    A . 乌贼遇到危险时喷出墨汁 B . 蜜蜂发现蜜源后跳舞 C . 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 D . 黑长尾猴遇险时发出叫声警示同伴
  • 14. (2021八上·顺城期末) 下列动物的行为与其行为类型不相符的是(  )
    A . 野兔竖起耳朵听周围的动静——防御行为 B . 两只狗为争夺食物而争斗——攻击行为 C . 散养的鸡聚集在山间觅食——社群行为 D . 雄狮在领域边界撒尿做标记——领域行为
  • 15. 壁虎遇险时会断尾求生,对壁虎的这种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这是一种典型的先天性行为 B . 这种行为由壁虎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C . 这是壁虎为了适应环境的一种后天学习行为 D . 从行为的目的看,这属于防御行为
  • 16. (2020九上·石城竞赛)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及其目的描述,错误的是(   )

    实验名称

    操作步骤

    操作目的

    A蚂蚁的通讯

    实验前将蚂蚁饥饿处理

    积极找食

    B小鼠走迷宫

    在迷宫隔板上盖玻璃板

    防止翻越,便于观察

    C观察酵母菌

    滴加碘液

    染色,便于观察

    D观察草履虫

    在载玻片上放棉花纤维

    提供营养

    A . A B . B C . C D . D
  • 17. 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中主要运用观察法的是(  )
    A . 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 B . 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 C . 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 D . 劳伦兹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
  • 18. 处在繁殖时期的雄三刺鱼,当把几个模型放在水里,哪怕模型与它非常相像,它也只会对涂上红颜色的三刺鱼模型发起猛烈攻击,这是因为(  )
    A . 模型的形状与真鱼不相像 B . 模型的大小与真鱼不相像 C . 雄三刺鱼辨别对方的依据是颜色 D . 模型的大小、形状、颜色与真鱼不相像
  • 19. (2019·天水) 为了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我国建立了(    )
    A .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B .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C . 卧龙自然保护区 D . 青海湖自然保护区
  • 20. (2019·天水)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合理的是(    )
    A . 外来物种入侵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B . 森林能涵养水源、调节气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作用 C .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 D . 对栖息地不复存在的野生动物应该采用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形式加以保护
  • 21. (2019八上·泰安月考)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仿生的是(    )
    A . 蝙蝠的回声定位与雷达 B . 长颈鹿的皮肤与抗荷服 C . 蝇的复眼与蝇眼相机 D . 虎皮与沙发垫
  • 22. 以下对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在温室大棚中放养蜜蜂 B . 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C . 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面下 D . 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 23. 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本质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细菌有细胞壁,真菌没有细胞壁 B . 都进行分裂生殖 C .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
  • 24. (2015八上·福田期末) 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培养的过程,培养步骤正确的是(  )

    A . 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冰箱 B . 配制培养基→接种→高温灭菌→冰箱 C . 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30℃恒温箱 D . 配制培养基→接种→30℃恒温箱→观察
  • 25. 下图表示一个常见的食物网。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 B . 该食物网有的食物链包括5个环节 C . 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能量不可能减少 D . 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
  • 26. (2015八上·丹东期末) 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哪项作用(  )

    A . 维持生态平衡 B . 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C . 帮助植物传粉 D .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 27. (2021·五华模拟) 麻雀曾被认定为主要害鸟,20世纪50-60年代,我国曾开展过大规模的“剿灭麻雀”运动,现在又发出了保护麻雀的呼声,对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现在的麻雀被人们的“剿灭行动”吓怕了,变乖了,不啄食和糟蹋农作物。 B . 现在认识到麻雀只是在食物非常稀缺时或繁殖季节才危害农作物,平时也啄食害虫。 C . 现在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麻雀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D . 大量捕杀麻雀,破坏了食物网的稳定,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
  • 28. (2021八上·梅河口期末) 有这样一个情景,一名和尚在月光下轻轻推开寺门,该和尚在推门的过程中,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发生的变化分别是(   )
    A . 收缩→舒张,舒张→收缩 B . 舒张→收缩,收缩→舒张 C . 收缩→舒张,收缩→舒张 D . 舒张→收缩,舒张→收缩
  • 29. (2022八下·济南开学考) 某草场为保护牛羊大量猎杀狼,狼的减少使野兔数量大增,致使牧草被过度啃食,草场退化,牧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威胁。该事例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是(   )
    A .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 . 为人类提供食物和毛皮 C . 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 . 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 30. 炎热的夏季,蒸熟的馒头很容易变馊.引起食物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    )
    A . 夏天空气潮湿,化学物质的污染严重 B . 夏季温度较高,食物中的细菌、真菌大量繁殖 C . 夏季阳光太强,食物容易分解 D . 夏天天气炎热,食物中的水分蒸发过快
二、综合题
  • 31. 读图并按要求填空,如下图是人体上臂的两组肌肉协调活动及关节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如图B所示,每一块骨骼肌它由组成的。
    2. (2) 图A中①收缩时产生动力,会牵拉骨绕(关节名称)活动,完成动作。图A中②所示肌肉的名称是。手提重物时,①处于状态(收缩或舒张)。
    3. (3) 如图C所示,是哺乳动物运动系统中的关节,在运动中起作用。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3关节腔,2三部分。
    4. (4) 图C中能使关节运动更灵活的是和关节腔内的滑液。
  • 32. 阅读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把章鱼和虾放在大鱼缸里,中间放一块玻璃板,使章鱼能从鱼缸的一侧越过玻璃板游向另一侧,当它刚看见食物时,只是扑向玻璃板,在玻璃板上乱碰,不会绕过玻璃板去捕捉食物,多次碰撞后,才能越过玻璃板去捕捉小虾。

    资料二:准备适当的食物,设置好障碍物,鸡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学会绕道取食。换用狗做测试,比鸡容易获取食物。

    1. (1) 章鱼的捕食行为是行为,是由章鱼体内的决定的。
    2. (2) 章鱼、鸡与狗越过障碍而获取食物的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都属于 行为。这是动物在的基础上,通过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
    3. (3) 上述实验证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学会某种行为的过程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行为越复杂,越能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4. (4) 以上资料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是
  • 33. 如图一是“生物多样性之间关系”的图示,A、B、C三项共同组成了生物多样性;如图二所示是一个生态系统中三种生物的关系图,D、E、F分别指生态系统中三种生物成分;请据图分析回答([  ]内填图中字母,横线填名称):

    1. (1) 走进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是我们对生物多样性最直观的认识。这是指图一中[]多样性。
    2. (2) 可爱的狗狗们长相各异,属于不同的品种,这是由图一中[]多样性造成的。
    3. (3) 图一中C指的是多样性。
    4. (4)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农田的小鸟属于组成生态系统中的D、E、F三种成分中的[],在农田田间道路旁的树木上搭建鸟巢,以便于鸟类取食和生殖,这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中的保护。除了这个措施外还有另外两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的措施是:。洋县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就是保护
    5. (5)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D、E、F是组成成分之一,其中属于组成该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是(只填字母序号)。
三、实验探究题
  • 34. 实验探究题

    为探究蚂蚁的取食行为,小王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蚂蚁一星期后,设计并开展探究活动,活动步骤如下:

    ①取一个玻璃槽,放入干湿适当的土壤;

    ②捕捉10只蚂蚁放入槽内,进行饥饿处理24小时;

    ③分别用蜂蜜、醋、苦味药水、盐水泡过的馒头依次放入槽内四个角落;

    ④每隔30min观察并记录停留在每种食物附近的蚂蚁数目,连续10次。

    所得数据的平均值如下表。请分析。

    处理馒头的材料

    蜂蜜

    苦味药水

    盐水

    停留的蚂蚁平均数量

    7

    1

    1

    1

    1. (1) 进行探究活动前,小王提出的问题:蚂蚁?
    2. (2) 步骤②中,捕捉10只蚂蚁而不是1、2只蚂蚁,目的是
    3. (3) 步骤③分别用蜂蜜、醋、苦味药水、盐水泡过的馒头的量要。这样是为了遵循
    4. (4) 步骤④连续记录10次数据再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5. (5) 分析表格数据可得出结论:
    6. (6) 蚂蚁群中有工蚁、兵蚁、雄蚁、蚁后等,分工明确,这种各司其职的行为从功能和获得方式上看分别属于。请列出两个也具有此种行为的生物
    7. (7) 实验完毕后,如何处理蚂蚁?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