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2-10-24 浏览次数:3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据《吕氏春秋》记载,鲁惠公(前768年~前723年在位)曾派人向周天子请教郊庙之礼,史角奉周桓王之命前去传授,并一直留在鲁国,墨子也在鲁国曾跟随史角的后人学习过。《汉书·艺文志》亦载“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掌管宗庙的官职)”。材料可用来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 . 百家争鸣的盛况 B . 学术下移的趋势 C . 墨家思想的精髓 D . 人才流动的活跃
  • 2. 汉初,为避免地方叛乱,刘邦废黜所有异姓王,改封同姓诸王;汉景帝时,源自宗室的吴、楚等国公然兴兵对抗中央,国家为平乱不得已向商人借款。有鉴于此,汉武帝(    )
    A . 崇尚黄老思想,“与民休息” B . 削减王国封地,统一铸币权 C . 颁布推恩令,实施盐铁官营 D . 取消郡县制,创立刺史制度
  • 3. 东晋时期,士族门阀与皇室“共天下”一以贯之;进入南朝以后,各政权纷纷采取了“皇子镇要藩”“寒人掌机要”“武士执兵柄”等举措。推此可推知,南朝时(    )
    A . 选官权被士族把持 B . 军功成为选官的依据 C . 科举制已开始萌芽 D . 九品中正制受到冲击
  • 4. 唐玄宗天宝年间(742年~756年),由扬州中转输入关中的税粮占全国税粮(稻米实物税)的半数。中唐盐法改革后,扬州作为海盐的集散地,每年上缴的盐税高达600万缗。这说明唐朝中后期的扬州(    )
    A . 经济地位愈发凸显 B . 百姓受到残酷剥削 C . 是全国最大的城市 D . 成为重要外贸口岸
  • 5. 北宋立国之初,朱太祖将诸镇节度(使)召集到京城;并以高爵厚禄将他们留在京城;地方上改由中央派出文臣出任地方长官,称“知州军事”。宋太祖的这举措(    )
    A . 加剧了冗官冗费现象 B . 实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化 C . 得到了节度使的支持 D . 加强了文武官员的制衡
  • 6. 明清时期,典卖契约和买卖契约按照是否允许赎回的标准,被加以严格区分。这两类契约关系的维权在司法实践中被区别对待。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利于(    )
    A . 民间典卖的高效化 B . 资金融通的便利化 C . 经济立法的体系化 D . 商业交易的规范化
  • 7. 下表所示为清代江南贡生的社会成分。据表可知,清代江南地区(    )

    人数

    直系三代出高级功名或相应官职

    直系三代仅出低级功名

    直系三代未出功名但生活于城市

    直系三代未出功名且生活于市镇

    直系三代未出功名且生活于农村

    家庭背景不详

    来自城市/市镇/农村

    578

    346(60%6)

    200(34.6%)

    10(1.7%)

    10(1.7%)

    6(1%)

    6(1%)

    城市359/市镇141/农村48/( 30人不详)

    A . 阶层固化倾向显著 B . 农民入仕受到限制 C . 察举机制注重公平 D . 城乡经济差距较大
  • 8. 下图所示是1842年7月21日,英国海军攻陷镇江当天,某军官绘制的版画《镇江西门》。版画中配文说:“它有30英尺高,5英尺厚坚固城墙保护。”画面中,在硝烟弥漫的城墙下,一队队英军正登上江岸,冲向周边的民居。该图可以用来探究(    )

    A . 英国侵略中国的罪恶行程 B . 清军战败的历史必然性 C . 清朝国防工事的年久失修 D . 英军战时的欺骗性宣传
  • 9.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不久,清政府开始“借师助剿”。但当英国拟调印度兵助剿时,清廷“谕曾国藩等迅克金陵、苏、常,以杜现覦”。同时,当俄国愿出兵助剿时,也谕示“准俄兵船上在上海助剿,毋入江”。这体现出清政府(    )
    A . 已经沦为列强的统治工具 B . 与帝国主义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C . 警惕列强借出兵扩大侵略 D . 注重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
  • 10.   1875年,左宗棠获得慈禧授权,以商人胡雪岩的个人名义向英国汇丰银行借款,所借款项用于支付西征军军饷及购买德国军火。力主海防的李鸿章默许下属故意拖延拨款为胡雪岩还债,并向慈禧举报胡雪岩挪用借款私下牟利,朝廷很快将胡雪岩查办。这一事件表明(    )
    A . 列强利用金融资本欺压中国 B . 朝廷重臣存在国防理念分歧 C . 慈禧对洋务派既拉拢又防范 D . 清廷仍坚持严格的抑商政策
  • 11. 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其启动资本为白银500万两,分作5万股,先收股本250万两,由盛宣怀、严信厚等大股东认招,其余款项来自华商公开认募和户部的借款。该行成立伊始就被朝廷授子发行银元、银两的特权。据此推知,中国通商银行的经营模式最可能是(    )
    A . 私人商办 B . 政府主办 C . 中外合办 D . 官督商办
  • 12.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中国第一家啤酒厂在哈尔滨建成;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东北地区出现第一家比较完备的西餐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大连、哈尔滨等地相继出现日本餐馆;20世纪的前10年里,汽水、酸奶制品、冰棍、冰糕、冰淇淋等制造厂也开始在东北大量出现。据此可知,清末(    )
    A . 西餐文化开始传入东北 B . 东北冷饮产业发展迅速 C . 东北饮食文化发生变化 D . 东北民族工业领先全国
  • 13. (2022·山东模拟) 1912年9月11日(农历八月初一),原清朝皇室亲贵宴请北上来京的孙中山、黄兴等人,爱新觉罗·溥伦代表皇族致辞时表示:“从来有非常之人,始能建非常之功,其孙中山先生之谓乎……固由孙中山先生及诸位先生之功,亦由我皇太后皇上至公无私、以天下之政权公诸天下。”这说明,辛亥革命( )
    A . 彻底推翻了封建制度 B . 借鉴了法国的共和制度 C . 具有一定的妥协色彩 D . 带来了社会观念的剧变
  • 14. 下表所示呈现了1912~1919年中国煤矿生产(不包括帝国主义控制下的各矿产量)中官僚资本的发展状况(开采产量单位:吨)。其中“名义上为商办”是当时掌权的大宫僚以私人名义投资创办的。据此可以说明,这一时期(    )

    年份

    全国机械开采产量

    官僚资本控制下

    名义上为官办

    名义上为官商合办

    名义上为商办

    合计

    在全国机械开采产量中所占的百分比%

    1912

    416568

    72270

    20000

    250000

    342270

    82.2

    1914

    826006

    378977

    18000

    248424

    645401

    78.1

    1916

    1876008

    584454

    448627

    455371

    1488452

    79.3

    1918

    2522023

    694807

    454635

    760179

    1906621

    75.7

    1919

    3122237

    684174

    893126

    861507

    2438807

    78.1

    A . 南京国民政府掌握经济命脉 B .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 . 中国近代机器工业逐步兴起 D . 民族资本主义取得较大发展
  • 15.   1940年春,在陕甘宁边区的绥德分区、陇东分区和鄺县聘请参议员时,聘请的党外人土(非中共党员)超过了三分之二。在基层政权机关的选举中,共产党员在部分政权机关中只占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这表明,陕甘宁边区的基层政权(    )
    A . 具有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 B . 贯彻无产阶级专政的要求 C . 接受国民党中央政府领导 D . 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
  • 16. 下图所示是翁逸之于1956年创作的宣传画《感谢农民兄弟的支援,使我们生产有了保证》。该作品(    )

    A . 凸显了劳动妇女的担当精神 B . 讴歌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 C . 体现了不同产业的协调配合 D . 唤醒了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
  • 17. 1958年,毛主席嘱咐即将赴柬埔寨履职的外交宵,不要宣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从此,新中国驻柬埔寨大使从不和东方人员谈论自己的意识形态。不久后,在柬埔寨举行的一次中国经济成就展上,中国驻柬大使授意将解说词中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改为“在中国政府的领导下”。这体现出当时中柬外交关系的发展( )
    A . 深受“左”倾思想影响 B . 以东方利益为出发点 C . 贯彻了求同存异方针 D . 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 18.   1996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从1992年的14.2%回落到9.7%;物价涨幅比1994年回落了15.6%;此后,我国宏观经济开始进入适度快速和相对平稳的发展轨道,我国的“宏观调控”首战告捷。这一成就的取得(    )
    A . 打破了人们对公有制的迷信 B . 提振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信心 C . 得益于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D . 为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
  • 19. 下表所示为公元前5世纪末至公元前4世纪时,两名古希腊著名思想家的观点。由此可知,两人都(    )

    思想家

    观点

    希庇亚斯

    法律的强制性违背了人的自然天性

    柏拉图

    只有受人民认同的法律才能取得好的治理效果

    A . 反对法律的绝对权威 B . 具有浓厚的人本思想 C . 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 D . 强调城邦的利益至上
  • 20. 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立外事裁判官,专门处理涉及非罗马自由民的事务。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取消“罗马公民”"和“非罗马自由民”的差别,外事裁判官在数百年间积累的判例,为全国性法律体系的建立提供了重要条件。由此可知,外事裁判官的设立(    )
    A . 推动了罗马法的不断完善 B . 拓展了罗马共和国的疆域 C . 反映了奴隶制的本质要求 D . 增强了罗马帝国的扩张性
  • 21.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序言中宣称:“由于古人认为在研究自然事物时力学最为重要,而今人则舍弃其实体形状和隐蔽性质而力图以数学定律说明自然现象,因此我在这本书中,也致力于用数学来探讨有关的哲学问题。”据此可知,牛顿(    )
    A . 试图说明人类社会进化规律 B . 注重对古代力学成果的传承 C . 假借科学之名传播启蒙思想 D . 强调数学对科学探究的作用
  • 22.   1761年,英国的粮食产量较1700年增长了24%,粮食出口量占到了粮食产量的4%;1851年,英国的粮食产量达到1700年的272%,粮食净进口量却创出新高。这一变化主要缘于英国(    )
    A . 农业人口的大规模增长 B . 海外市场的扩大 C .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 D . 高产作物的引进
  • 23.   1919年,苏俄纺织业因缺少原料而几乎完全停顿,棉纺织业产能仅为一战前的4.7%,亚麻工业的产量为战前的29%。在重工业方面,1919年全部高炉熄火,其他行业所需钢铁均靠存货维持;1920年,有15座高炉投产,产量为沙俄全盛时期的3%。基于此,苏俄(    )
    A . 建立起斯大林模式 B . 制定工业发展战略 C . 实施实物配给制度 D . 调整经济发展政策
  • 24.   1961年,肯尼迪就任美国总统,他提出以美援为手段,加快达成在除古巴以外的所有美洲国家推行经济社会改革的协定的目标。1962年,美国侦察机擅自侵人古巴领空并拍下了古巴导弹发射场建设的现场照片,古巴导弹危机爆发。这最适于说明,当时美国(    )
    A . 致力于推行冷战政策 B . 寻求改善与拉美国家的关系 C . 积极援助发展中国家 D . 扼杀了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
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25~2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7~2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武帝萧衍为了“孤幼有归,华发不匮”,于普通二年(521年),在都城建康(今南京)创办了“孤独园”,这被视为中国“养老院”的肇始。“孤独园”之名,来源于佛教的“给孤独园”,取自慈善家“给孤独”善行善举的故事。“养老院”制度在唐代逐渐推广,武则天时开设了主收贫、病、孤、疾者的“悲田养病院”。宋代把“养老院”制度进一步发扬光大。各地建立的“福田院”“居养院”“养济院”,都是官方的具有慈善性质的养老院,收留民间孤贫老人。同时,民间养老院也普遍兴起,如苏轼在杭州任职时,就曾在城中筹集款项并自己资财若干创设“安乐坊”,以救济贫病之人,受助者中也不乏老人。

    ——摘编自孙津华《中国古代养老制度及启示》

    材料二:19世纪末,英国老年人口比例持续增长,老年人口的贫困问题开始引起社会的关注。1906年上台执政的自由党,面对民众的强烈要求,同意出台法律以确保免费养老金保障制度的原则。1908年,自由党政府通过《1908年老年养老金法》,该法规定,70岁以上,年收入,低于31英镑的老年人可以获得政府提供的每周5先令(0.6英镑)的养老金。免费荞老金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1925年,英国政府张伯伦内阁颁布《寡妇、孤儿和老年人纳款性养老金法案》,该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的免费的公共养老金制度宣告结束,缴费型的养老金制度得以确立。1929~1937年,英国政府又数次放宽养老金受益的对象,逐步确立了繳纳和领取权责一致的原则,逐渐奠定了英国战后全民养老保险的基础。

    ——摘编自赵立新《英国养老保障制度》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朗建立“养老院"制度的背景,并分析唐宋时期发展和完善“养老院”制度的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上半叶英国养老保障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中国共产党创建时的国内发起组织有六个:上海、北京、广州、武汉、长沙、济南。上海小组是主要发起组,北京和广州是重要性仅次于上海小组的两个小组。而武汉和长沙的小组虽然在规模上比较小,却有独特而雄厚的组织基础,对中国共产党后来的发展产生了关键性影响。右图为某学者根据中国共产党组织的起始地点绘制的《中共组织兴起的示意图(1920——1921)》。

    ——摘编自应星等《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地理学视角(1921-1945)》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以上几个城市中选取一个或多个,围绕“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自拟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正确,史论结合,阐释合理;答题结构为城市的选择、论题、阐释。)

  • 27.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洪武年间,国都尚未迁到北京,在粮长制度下,国家不再派官吏收粮,而是通过乡村德高望重的“粮长”率领乡民,将四方漕粮沿着长江运输到南京。永乐年间,明成祖迁都北京,因路途遥远、困难险阻重重,明成祖逐于永乐十三年推行支运法:各地农民先将漕粮运至运河沿岸由官方指定的淮安、徐州、临清德州四仓,再由运军(专门负责运粮的军队)分程接运至通州和北京二仓。支运法包括支粮和运粮两个独立环节,淮安等四大仓储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漕粮先上仓后支领。时人谓之:“支者,不必出当年之民纳,纳者不必供当年之军支。”正常年份,浙江嘉兴、湖州、杭州与(南)直隶苏州、松江、常州、镇江等地漕粮民运到淮安仓交收,运军用3000只漕船支领淮安仓粮运到济宁仓,再用2000只漕船支领济宁仓粮运到通州仓。

    ——摘鳊自张程娟《明代中后期漕运派兑改革与卫所分帮机制》

    1. (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永乐年间实施支运法的原因,并说明支运法的主要特点。
    2. (2)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明永乐年间实施支运法的影响。
  • 28.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53年,艾森豪威尔总统入主白宫时,中东国家普遍存在反西方的民族主义情绪,苏联也增加了在中东地区的活动。1954年7月23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定了名为《美国在近东(中东)的目标和政策》的文件,标志着艾森豪威尔政府中东政策的确立。该文件指出,对西方利益的威胁主要来自中东国家“严重的动荡、反西方的民族主义和阿以之间的敌对关系”。为此,要在政治和心理方面,让阿拉伯人意识到“苏联共产主义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帝国主义国家,共产党无神论是所有宗教的共同敌人”;同时,要求阿拉伯国家接受以色列存在的事实,并达成对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方案,最终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这需要美国平衡对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经济和军事援助,组建中东地区的集体防卫组织,并构建起一个能够抵御苏联入侵的地区军事联盟。

    ——摘编自薛丹、郭永虎《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叙利亚政策新探(1954-1957)》

    1. (1) 根据材料,概括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中东政策的主要内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中东政策。
  • 29.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晏阳初(1890-1990),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早年接受私塾教育,后留学美国耶鲁大学。1917年,晏阳初到一战前线从事华工服务,为他们办汉文班,编《驻法华工周报》,由此走上了平民教育之路。1922年,晏阳初在长沙、武汉等地组织大规模的市民识字运动,毛泽东曾做过这场运动的义务教员。1923年,“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正式成立,晏阳初被聘任为总干事。1929年,晏阳初到河北定县主持全面改革农村教育与建设的研究与实验,在这场实践中产生了“定县主义”和“定县精神”。1936年,晏阳初又应湖南省政府之请,创建衡山试验县。全面抗战爆发后,晏阳初组织“农民抗战教育团”,并将乡村改造实验的重心逐渐转移至川渝地区。1941年,他在重庆歇马场建立的乡村建设育才学院为抗战时期的乡村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摘编自钱理群《志愿者文化丛书·晏阳初卷》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晏阳初对中国近代教育和乡村建设的贡献。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晏阳初做出贡献的条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