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2章 观察生物 /第2节 细胞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七上 第二章 第2节 实验:认识显微镜   练习使...

更新时间:2022-08-24 浏览次数:59 类型:同步测试
一、显微镜的结构
  • 1. 根据光学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意:[ ]里填写数字,   上填写名称)。

    1. (1) 在显微镜结构的零部件中,以玻璃为主制作的零部件有[]、[]和[]
    2. (2) 要使镜筒升降速度较快,可旋转[]
    3. (3) 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和[]
    4. (4) 接近观察物的镜头是[]
    5. (5) 与镜筒下方相连的结构是[]
  • 2. 下列显微镜的结构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A . 物镜 B . 反光镜 C . 细准焦螺旋 D . 遮光器
  • 3. 图是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甲、乙的一端无螺纹,丙、丁的一端有螺纹。若要在视野内看到最多的细胞,宜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A . 甲和丁 B . 甲和丙   C . 乙和丁 D . 乙和丙
二、显微镜的使用
  • 4. 技能熟练,科学操作,科学规范使用显微镜。

    1. (1) 显微镜对好光后,从目镜中看到的应该是的视野。
    2. (2) 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注视(填“目镜”或“物镜”)。
    3. (3) 使用显微镜时,若光线较暗,可转动换成较大光圈,并同时选用凹面镜。若想要观察到更多的细胞,可选择图甲中标有的物镜。
    4. (4) 要将图乙视野中的物像移向中央,则需要将玻片标本向方移动。
  • 5. 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步骤顺序正确的是(   )

    ①取镜安放   ②放置玻片标本   ③对光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⑤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找到物像   ⑥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

    A . ①③②④⑥⑤   B . ①③②⑥⑤④ C . ①②③④⑤⑥   D . ①②③⑤⑥④
  • 6. 已知显微镜的目镜有5×和10×两种,物镜有10×和40×两种,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
    A . 目镜10×,物镜10×   B . 目镜10×,物镜40× C . 目镜5×,物镜40×   D . 目镜5×,物镜10×
  • 7. 若在装片上写有字母“p”,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
    A . b B . p C . d D . q
  • 8. 图是关于显微镜的操作,其中属于“对光”环节的是(   )
    A . B . C . D .
  • 9. 在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实验课上,某些同学对调节镜筒进行了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先转动细准焦螺旋,再转动粗准焦螺旋 B . 转动细准焦螺旋时,会使镜筒快速升降 C . 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会使镜筒缓缓下降 D . 镜筒上升时,眼睛要注视目镜内的视野
  • 10. 如图表示显微镜的操作步骤,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载玻片中的“上”字,显微镜下看到的是“下”字 B . ②镜筒下降时,眼睛注视物镜以防压碎玻片和损伤镜头 C . ③如果外界的光线较弱,可选用大光圈和平面镜 D . ④上升镜筒时,可转动细准焦螺旋寻找物像
  • 11. 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遇到下列现象,相关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 几名同学围着使用一台显微镜,视野时亮时暗——有同学遮挡光线 B . 观察时正确使用粗准焦螺旋,找不到物像——没有使用细准焦螺旋 C . 物像位于视野右上方时,向左下方移动装片,观察不到物像——物像已不在视野范围内 D . 对光时,低倍物镜已对准通光孔和大光圈,看不到明亮视野——反光镜没有对准光源
  • 12. 下列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正确的是(   )
    A . 物像不清晰——调节光圈 B . 物像偏左下方——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C . 视野较暗——用平面镜 D . 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物镜
  • 13.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要把视野里观察到的物像从图中的甲转换为乙,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转动细准焦螺旋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A . ①→②→③→④ B . ⑤→③→②→④ C . ⑤→①→②→④ D . ⑤→④→②→③
  • 14. 写出图所示显微镜的相应结构。

    1. (1) 转动[]时,镜筒的升降幅度较大。
    2. (2) 接近玻片标本的镜头是[]
    3. (3) 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
    4. (4) 把玻片放在[]上以后,要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的中央。
    5. (5) 使用显微镜时,应先用倍镜,再用倍镜观察。
    6. (6) 在观察时发现视野较暗,可采用的方法使视野变亮。
    7. (7) 若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要把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装片向方移动。
三、自我提升
  • 15. 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时所看到的图形(大圆表示液泡、箭头表示细胞质流动方向,小黑点表示细胞核),则实际上细胞核的位置以及细胞质流动方向是(   )

    A . B . C . D .
  • 16. 如图所示为显微镜视野内某生物体所处位置及运动路线,则此生物体的实际位置及运动路线应为 ( )

    A . B . C . D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