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2章 观察生物 /第2节 细胞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七上 第二章 第2节   细胞细胞的发现和细胞的结...

更新时间:2022-08-18 浏览次数:56 类型:同步测试
一、细胞的发现史
二、细胞学说
  • 2. 下列不属于“细胞学说”主要内容的是(   )
    A .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 . 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 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 .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三、细胞的结构
  • 3. 如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中能表示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的是
    2. (2)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填序号)。
    3. (3)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作为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的结构是[];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的结构是[]
    4. (4) 植物细胞中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主要由组成。
    5. (5) [⑤]中的液体称为。   
  • 4.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

    ①液泡   ②细胞核   ③细胞膜   ④叶绿体  ⑤细胞质   ⑥细胞壁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⑤   C . ②④⑥ D . ④⑤⑥
  • 5. 硒砂瓜甘甜可口,“甜味”主要来自西瓜细胞结构中的(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液泡 D . 细胞核
  • 6. 大熊猫的细胞结构和竹的相比,没有的结构是(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质 D . 细胞核
  • 7. 海笔是栖息在深海底部的一种无脊椎动物,因其形状非常像老式的羽毛蘸水笔而得名,如图所示。海笔细胞中不具有的结构是(   )

    A . 叶绿体 B . 细胞膜 C . 细胞质 D . 细胞核
  • 8. 通过遗传物质的检验与分析来判断父母与子女是否是亲生关系称为亲子鉴定。人的毛发、口腔细胞等都可以用于亲子鉴定。鉴定所需的遗传物质主要取自细胞的(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质 D . 细胞核
  • 9. 草莓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能将其他不需要的物质挡在外面,这主要是由于(   )
    A . 细胞壁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B . 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C . 液泡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关 D . 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 10. 我们的身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图所示的细胞中,不参与构成我们身体的是(   )
    A . B . C . D .
  • 11.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从细胞知识来看,引起枫叶颜色变化的物质存在于 ( )
    A . 叶绿体 B . 细胞壁 C . 细胞核 D . 液泡
  • 12. 如图所示的圆圈中表示生物具有的细胞结构,①②③分别代表细胞核、细胞膜和细胞壁,则甲不可能是(   )

    A . 人的肌肉细胞 B . 黄瓜表层果肉细胞 C . 黑藻叶片细胞 D . 苦草叶片细胞
  • 13. 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放置一段时间后,检测蒸馏水时,只在乙组中明显检测到蔗糖。这与两组马铃薯细胞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及其功能是否正常有关,该结构是(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核 D . 液泡
  • 14. 变形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若将一个变形虫切割成甲、乙两部分(如图),能继续发育并繁殖后代的是 ( )

    A . 乙   B . C . 甲和乙均能   D . 甲和乙均不能
  • 15. 图中的甲代表口腔上皮细胞,乙代表洋葱表皮细胞,B区代表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那么B区所含的细胞结构有(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叶绿体   ⑥液泡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⑤⑥ D . ①⑥
  • 16. 如图是变形虫切割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其中能体现细胞的生存依赖于细胞结构完整性的是(   )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塞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许多蜂窝状的小室。他将这种小室命名为细胞,意为有间隙的小房间。

    材料二 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在总结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提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的,这就是细胞学说。20年后,另一位德国科学家魏尔啸进一步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

    1. (1) “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说明细胞是由产生的。
    2. (2) 从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创立的“细胞学说”,我们可以看到(   )
      A . 通过实验获取大量的事实和证据,仍然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B . 前人的经验没有可取之处,只能成为自己研究的障碍 C . 一种学说的创立,不是一个人的努力,可能是几个人或是几代人共同智慧的结晶
四、自我提升
  • 18. 将死亡的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PI(水溶性染色剂)中,细胞核会着色;将活细胞浸泡其中,细胞核不着色。但将PI注入活细胞中,细胞核会被着色,因此可将PI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其鉴别的基本原理是( )
    A . 活细胞的细胞核能够分解PI B . 死细胞和活细胞内细胞核所含的物质不同 C . 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阻止PI的进入 D . 活细胞的细胞壁能够阻止PI的进入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