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2022年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8-22 浏览次数:36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22·汝阳模拟) 《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下列诗句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 .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B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 .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D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2. 2021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位化学家,表彰他们在“不对称有机催化”上做出的贡献,该研究可用于新药研发、电池储能等领域。说明化学已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下列对化学学科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 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 B . 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C . 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 D . 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
  • 3.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干燥气体 B . 测量溶液的pH C . 二氧化碳验满 D . 稀释浓硫酸
  • 4.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 稀有气体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 . 利用红磷可以测量出空气中氧气含量,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D . 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有CO、CO2、SO2、NO2
  • 5. (2021九上·朝阳期末) 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于2月4日开幕,下列做法从微观角度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 运动场上用水造冰——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 B . 开幕式上舞台云雾——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发生改变 C . 奥运村中日常消毒——消毒液挥发,分子在不断运动 D . 天然气公交车出行——天然气燃烧,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 6. (2022·北京市模拟) 北京冬奥会火种灯的火种燃料为丙烷。丙烷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乙为单质 B . 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 C . 生成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 D . 丙烷由3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构成
  • 7. 化学也可以萌萌哒。“小狗烯”(C26H26)“企鹅酮”(C10H14O)分别因分子结构类似狗和企鹅而得名(如图)。下列关于“小狗烯”“企鹅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微观角度看:企鹅酮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B . 从分类角度看:“小狗烯”和“企鹅酮”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 . 从质量角度看:小狗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 . 从变化角度看:“小狗烯”和“企鹅酮”在氧气中完全燃烧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 8. 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 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 Zn2+、 Fe2+、Cu2+和 Ag+ B . 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 Cu C . 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Fe2+ D . 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 m1和 m2 , 则 m1>m2
  • 9. (2021·潍坊)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B . 碱溶液的pH大于7,因为碳酸钠溶液的pH大于7,所以碳酸钠属于碱 C . 洗涤剂是利用乳化作用除去油污,汽油也能除去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D . 铝比铁更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则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被腐蚀
  • 10. 下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案

    A

    鉴别KNO3溶液和K2SO4溶液

    取样,滴加Ba(NO3)2溶液,观察现象

    B

    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杂质

    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反应后过滤

    C

    除去CaO中的CaCO3

    高温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变

    D

    区别NaOH和NH4NO3固体

    分别加入水中溶解,用手触摸烧杯外壁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
  • 11. 用化学符号填空:
    1. (1) 2个二氧化硫分子
    2. (2) 写出+3价铝元素的氧化物
    3. (3) 碳酸铵
    4. (4)
  • 12. 滑雪与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比京冬奥会使用的滑雪头盔有很高的硬度和强度,其中就是用了碳纤维,碳纤维属于(选填“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冬奥会使用氢能客车,实现了零排放,零污染,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 (2) 面对“新冠疫情”,我们采用75%的酒精消毒,但不合理使用储存会导致火灾甚至爆炸,请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 (3) 用碳素墨水书写的档案能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原因是
  • 13. (2022·东昌府模拟) 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下图,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见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观察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物质乙是指
    2. (2) 40℃时,将25gKCl加入50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是
    3. (3) 60℃时,饱和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KCl,应采用的方法提纯KNO3(填写“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硝酸钾属于肥。
三、综合题
  • 14. 已知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6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一”表示物质间相互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已知:B是单质,C是最常用的溶剂,D的水溶液呈蓝色,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F俗称苛性钠。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D的化学式为
    2. (2) 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D→B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15. 根据如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2. (2)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多种方法,从“低碳”角度分析,最佳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3) 在实验室可以用加热固体无水醋酸钠和固体碱石灰的方法制取甲烷。通常情况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制取甲烷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若用F装置收集甲烷,气体应从端通入(填“a”或“b”)。
  • 16. 不少同学都被蚊虫叮咬过,感觉又痛又痒。同学们从化学课上知道: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具有酸的化学性质,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只生成两种氧化物。

    ②无水CuSO4是一种白色晶体,遇水会变成蓝色。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1. (1) 【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

      ①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红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②将锌粒放入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

    2. (2) 【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的产生两种的氧化物。

      ①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H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

      ②小敏猜想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提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①:该气体是CO2猜想②:该气体是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下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与结论:

      I、实验时A中白色固体变为色,说明甲酸分解产生的气体中有水蒸气:

      Ⅱ、实验时通过现象,证明猜想①不成立,猜想②成立

      Ⅲ、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缺陷是

四、计算题
  • 17. 请根据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信息作答:

    1. (1) 实验结束后溶液中的溶质为
    2. (2) 实验所用K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精确至0.1%)。
    3. (3) 计算原混合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至0.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