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10-17 浏览次数:38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吉林民间传统手工艺中,以化学变化为主的是(   )
    A . 浪木根雕 B . 旗袍缝制 C . 满族剪纸 D . 缸窑烧造
  • 2. 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结论中,约占空气总体积的气体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 3. 2022年3月28日是第27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下列标识与安全无关的是(   )
    A . B . C . D .
  • 4. 下列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错误的是(   )
    A . 取用氯化钠固体 B . 称量氯化钠固体 C . 量取水的体积 D . 溶解
  • 5.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重要发明,由木炭、硫粉和硝石(硝酸钾)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其爆炸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KNO3+3C+SK2S+X↑+3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黑火药是一种混合物 B . X的化学式为2N C . 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 . 参加反应的碳、硫质量比为9: 8
  • 6.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 . 过滤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 . 用活性炭可以杀菌消毒 D . 河水经沉淀、过滤、吸附处理后可得到纯水
  • 7. 要证明“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四组实验中不恰当的是(   )
    A . B . C . D .
  • 8. “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 . 洗涤剂除油污是利用乳化作用,所以汽油除油污也是乳化作用 B . 稀硫酸能除去铁锈,所以也能除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氧化铜 C . 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所以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D . Al与稀盐酸反应生成AlCl3 , 所以Fe也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FeCl3
  • 9. 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表示转化中的另一种反应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X可以是单质或氧化物 B . 反应①中CO一定发生了氧化反应 C . Y可以是CaCl2溶液 D . 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发生的反应②属于分解反应
  • 10. 下列实验设计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干燥H2、O2、CO2:将气体通过装有NaOH固体的玻璃管 B . 除去Na2CO3溶液中的NaCl:加入过量CaCl2溶液,过滤 C . 分离无水硫酸铜和氯化钠固体:溶解,加入适量Ba(OH)2溶液,过滤,蒸发 D . 制取少量NaOH溶液:向Ca(OH)2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过滤
二、填空
  • 11. 请用化学用语回答问题。
    1. (1) 硫元素
    2. (2) 2个硫原子
    3. (3) 二氧化硫
  • 12. “世界VR看中国”。生产VR(虚拟现实)设备的材料之一是硅,下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硅属于(选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
    2. (2) 图1中,数字28.09表示的是
    3. (3) 由图2可知,硅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 13.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天然气在液态锡催化作用下的制氢设备,该反应的微观原理如图所示。

    1. (1) 天然气是(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 (2)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从微观角度看,此过程中“被破坏”的微粒是
  • 14. 下图为某琥珀酸亚铁片的说明书,请回答下列问题。

    名       称:琥珀酸亚铁片

    主要成分:C4H4FeO4

    含       量:每片含琥珀酸亚铁0.1g

    用       量:成人每日4片

    儿童每日2片

    1. (1) 铁元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缺少铁元素会引起(填代号):A.贫血病   B.佝偻病   C.夜盲症
    2. (2) 琥珀酸亚铁中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 (3) 在人体中,铁元素是的成分,在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中起着载体的作用。
  • 15. 下图是铁制品循环利用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 (1) 图中①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在高温下用将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2. (2) 废旧金属“循环利用”的意义是
    3. (3) 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硫酸铜溶液的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4. (4) 对铁制品进行“发蓝”处理,可使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该方法能防止铁制品锈蚀的原因是
  • 16. 2022年北京冬奥会胜利闭幕,“双奥之城”——北京为奥林匹克运动镌刻下历史性辉煌一笔。
    1. (1) 张家口赛区点亮冬奥史上首支“绿氢”火炬。从微观角度解释,大量氢气能被压缩在储气瓶中的原因是,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 (2) 2月3日,我国利用水陆两栖机器人,实现奥运历史上首次水下机器人火炬传递,展现出“水火相融”的神奇景象。水下火炬燃烧的重点之一在于“自主补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17. 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有一段儿童团员潘冬子给红军送盐的故事。他把食盐装在竹筒中,途中为避开敌人盘查,他急中生智,把食盐全部溶成盐水,再用穿着的棉袄吸收,成功将食盐送达。回答下列问题。
    1. (1) 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是由(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 (2) 请写出氯化钠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3. (3) 如图是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假设冬子的竹筒中有358g氯化钠,10℃时溶解所有氯化钠,至少需要水g;

    4. (4) 从盐水中重新得到食盐固体,需进行的操作是
    5. (5) 根据溶解度曲线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
      A . 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 10℃时,将35.8g氯化钠加入64.2g水中,可配制成浓度为35.8%的氯化钠溶液 C . 20℃时,20gNaCl固体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NaCl的饱和溶液 D . 保持温度不变,使NaCl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 18. 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一定时间内CO2的排放量和吸收量基本相当)。
    1. (1) 【CO2的排放】工业上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CO2排放逐年升高的主要原因,CO2的过度排放会导致的加剧。
    2. (2) 【CO2的封存】海洋封存:将CO2运输到封存地点,灌注于海洋深处。该方案可能导致海水逐渐酸化,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3. (3) 【CO2的捕集】利用K2CO3进行的二氧化碳的“捕集”技术实现了二氧化碳的捕捉、封存和资源化利用。已知:K2CO3+CO2+ H2O=2KHCO3;欲吸收 44吨CO2 , 理论上需要K2CO3的质量是吨。
  • 19. 毕业于长春飞行学院的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中“变出”奥运五环,如图。

    1. (1) 她向1、4、5号环中加入的Na2CO3属于(选填“酸”“碱”或“盐”)类物质;
    2. (2) 她向3号环中加入乙酸和甲基橙溶液,颜色达到预期效果,下列溶液混合,也能达到此效果的是____(填代号);
      A . NaOH溶液和酚酞溶液 B . NaCl溶液和石蕊溶液 C . Na2CO3溶液和酚酞溶液 D . Ca(OH)2溶液和石蕊溶液
    3. (3) 兴趣小组的同学仿照此实验制作奥运五环。他们向1号环中加入少量稀盐酸和少量石蕊溶液,发现不正确后又向其中加入足量Na2CO3溶液,达到了预期效果,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 制备气体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之一,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常见的气体。

    1. (1) 写出标号仪器①的名称
    2. (2) 写出一个实验室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 (3) 某同学对养鱼用的“粒粒氧”产生了兴趣,查看标签发现,其主要成分有过碳酸钠粉末。若要用“粒粒氧”与水反应制取氧气,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代号是(写出一组即可);
    4. (4) F装置有多种功能,下列功能不能实现的是____(填代号)。
      A . 收集CO2:气体从b端通入 B . 检验O2中是否混有CO2:瓶中装澄清石灰水,气体从a端通入 C . 吸收CO中混有的水蒸气:瓶中装浓硫酸,气体从a端通入 D . 测量气体的体积:在b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氧气从a端通入
  • 21. 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对磷矿粉、氯化钾、氯化铵、硝酸铵四种化肥样品进行区分。
    1. (1) 【查阅资料】Ⅰ、磷矿粉是灰色固体,氯化钾、氯化铵、硝酸铵为白色固体;

      Ⅱ、NaCl+ AgNO3=AgCl ↓+ NaNO3 , 其中AgNO3溶液为无色溶液,AgCl为白色沉淀。其他含有Cl-的盐溶液,也能与AgNO3溶液发生相似的复分解反应;

      【分析讨论1】可以直接被区分出来的一种化肥是磷矿粉,原因是

    2. (2) 【实验操作】取剩余三种化肥样品,分别加入适量熟石灰研磨,观察现象;

      【分析讨论2】其中只有一种化肥研磨后没有闻到气味,该份化肥样品为

    3. (3) 【实验操作】取其余两种样品粉末各少量,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加水配成溶液。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入几滴溶液,观察现象;
    4. (4) 【分析讨论3】观察到试管中,则样品为氯化铵(化学式NH4Cl),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至此,完成所有样品的区分。
    5. (5) 【总结规律】完成简单的化学物质区分的思维流程图:

      目的:对不同物质进行区分

      依据:各种物质性质上的(选填“相同点”或“不同点”)

      方法:先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再利用化学性质,由易到难

      关键:反应需呈现不同的现象

      【科学态度】同学们成功完成了四种常见化肥的鉴别,还归纳出物质区分的思维模型,这种善于拓展延伸,举一反三的科学态度,可推广到学习和生活的更多领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