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中学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九年...

更新时间:2022-08-22 浏览次数:6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 题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 1. 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旅行广告,符合历史事实的广告词是(      )
    A . 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B . 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王国遗址 C . 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 D . 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
  • 2. (2017·青海) 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这两大文明成果均诞生于下列哪一地区?(  )

    A . B .   C . D .
  • 3. 社会制度影响人们的生活。根据古印度种姓制度,下列选项符合当时农民身份的是(             )
    A . 担任祭司 B . 纳税供养第一、第二等级 C . 掌握军权 D . 与国王或官吏的女儿成婚
  • 4. 如果为下面三幅图片拟订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

    A . 封建时代的欧洲 B . 古代欧洲文明 C . 古代亚非文明 D . 封建时代的亚洲
  • 5. 下图是某宗教兴起与传播路线图。关于该宗教说法 正确的是( )

    A . 它是基督教 B . 信奉该教的人称为“穆斯林” C . 它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宗教 D . 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 6. 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以下关于罗马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B . 《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C . 查士丁尼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查士丁尼法典》。 D .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帝国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 7. 如果要讨论中国古代的政治文明,总要溯源到夏、商、周三代,而谈及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则会想到古代希腊和罗马。与西方政治文明源头相关的内容中正确的是(     )
    A . 希腊城邦中的外邦人和奴隶,虽然是自由人,但没有政治权利 B . 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首创“元首制”,被授予“奥古斯都”的尊号 C . 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是罗马共和国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D . 凯撒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 8. 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能得出这一观点的史实包括 (     )

    ①古罗马是欧洲哲学的故乡

    ②罗马的儒略历是今天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③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

    ④《掷铁饼者》是罗马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

    ⑤雅典的帕特农神庙,古罗马凯旋门等对后世建筑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⑤ C . ③④⑤ D . ②③⑤
  • 9. (2020九上·七星关期中) 下面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各序号所对应的时期正确是(   )

    A . ①—罗马城邦 ②—罗马帝国 ③—罗马共和国 ④—西罗马帝国 ⑤—东罗马帝国 B . ①—罗马城邦 ②—罗马共和国 ③—罗马帝国 ④—西罗马帝国 ⑤—东罗马帝国 C . ①—罗马共和国 ②—罗马城邦 ③—罗马帝国 ④—西罗马帝国 ⑤—东罗马帝国 D . ①—罗马城邦 ②—罗马共和国 ③—罗马帝国 ④—东罗马帝国 ⑤—西罗马帝国
  • 10. 查理曼帝国强盛一时,版图与原来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王国。后来分裂成为哪些国家的雏形 (     )

    ①德意志    ②意大利    ③法兰西    ④法兰克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1. 下列表格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

    原因

    历史现象

    A

    欧洲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

    大学的兴起

    B

    阿拉伯帝国保存的希腊、罗马古建筑

    为日后西欧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

    C

    君封臣制度确立

    西欧形成以血缘为纽带的封建制度

    D

    646年仿效唐朝的大化改新

    使日本成为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应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 中世纪西欧大学拥有司法特权,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审判 B . 西欧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C . 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D . 庄园的耕地分为自营地和份地
  • 13. 武士和武士集团是日本封建社会时期特有的社会阶层。下列表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
    A . 武士集团是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 B . 12 世纪晚期,源赖朝设幕府于镰仓,日本进入长达近 700 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C . 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D . 武士效忠的对象是国家,而不是他的主公。
  • 14. 下列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按出现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①③② C . ②③①④ D . ③②①④
  • 15. 《神曲》是哪个人物的代表作品(             )
    A . B . C . D .
二、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 2 小题,共 20 分)
  •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许多希腊商人、 士兵、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也 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此后的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 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黄金是一切商 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 富,谁占有了它,谁就能 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 一切。”

    材料三 所谓“全球联系”,系指 15 世纪以后出现的,以欧洲人为主导的跨越国家、民族、 文化和社会形态界限的很多接触与互动,全球联系的建立,造成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规模空 前的交换……其结果既有积极的,比如促进了彼此的发展和进步,也有消极的,比如造成战 争、疾病和灭绝。    

    ——摘自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卷》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亚历山大东征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证明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2. (2) 看材料二的图片,分别写出 A、D 两条航线的开辟者。材料二文字表明,航海家的动机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根据材料提示写出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 17. 14-16世纪,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社会迈入近代社会。

    材料 达·芬奇在论述绘画的宗旨时强调:“一个画家应该描绘两件主要的东西:人和人的思 想意图。”他在绘画中着眼于生活,努力创作真实而生动的艺术形象。一次,他作为助手和老师合作一幅画卷,老师由于跳不出宗教神学观念的束缚,所绘作的部分枯燥无味,毫无生气;而达·芬奇所绘的一个天使,神态自然,栩栩如生,两者成鲜明对比,老师看后自叹不如。

    1. (1) 13、14 世纪西欧社会出现了新的变化,农村和城市分别出现了什么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 (2) 材料表明,达·芬奇的绘画体现了什么“时代精神”?以此精神为核心,欧洲掀起了

      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是什么?这一运动给欧洲带来了什么影响?列举达·芬奇一幅代表性美术作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