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七校联考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22-08-23 浏览次数:3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 1.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在博学中学读初中,他回忆自己中学时光时说“博中是我最感亲切的母校,她给予我的培养和教育,对我的成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袁隆平的话中蕴含的道理是(   )
    A . 中学时代只需要努力学习,获取知识 B . 中学就读的学校决定我们以后的发展 C . 只要努力学习,就一定能成为科学家 D . 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 2. 在古代,少年的梦想是考上进士入朝为官。如今,少年的梦想五花八门,有的想当医生,有的想当法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 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B . 少年的梦想都是跟风的,没有特点 C . 我们要珍惜当下,精心编织梦想 D . 少年的梦想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 3. “人生由两条路汇聚而成,一条用心走,叫梦想;一条用脚走,叫现实。心走得太快,现实会苍白;脚走得太慢,梦不会高飞。”这句话说明(   )
    A . 有了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B . 梦想有时不切实际 C . 要正确处理梦想与现实的关系 D . 梦想和现实有一定距离
  • 4.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无情地按下如期开学的暂停键,可我们仍要“停课不停学”。下面对学习理解有误的是(   )
    A . 学习能给生命增添养料,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B . 学习需要克服困难和阻挠 C . 学习不仅局限于学校,网上学习效果更好 D . 网上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 5. 翁森在《四时读书乐》中写道,春季“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夏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秋季“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冬季“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翁森找到了学习的乐趣,能够苦中作乐 B . 翁森家的环境特别美,适合读书 C . 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是快乐学习的保证 D . 蒋森根本就是个书呆子,不知道读书的辛苦
  • 6.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要有创造性思辨的能力、严格求证的方法,不迷信学术权威,不盲从既有学说,敢于大胆质疑,认真实证,不断试验。原创一般来自假设和猜想,是一个不断观察、思考、假设、实验、求证、归纳的复杂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归纳。假设和猜想的创新性至关重要。这段话启示我们(   )
    A . 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做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B . 学习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 C . 了解社会、关心国家发展都是学习 D . 一定要接受父母和老师的教导,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到学习上
  • 7. 学会学习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下列古语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C . 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 D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8. 下边漫画告诉我们(   )

    A . 要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B . 不用在意别人的任何评价 C . 要善于发现别人的缺点 D . 要学会欣赏自己的独特
  • 9. 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知”就是要正确认识自我。下列名言警句与认识自我的方式对应正确的是(   )
    A .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 B .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一—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认识自己 C .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一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D . 天生我材必有用一一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 10. 2020年5月29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追授广西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员、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护师梁小霞同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号召全国各级共青团组织大力宣传学习。这启示我们要(   )
    A . 调适心态,享受青春 B . 追梦前行,不负韶华 C . 消除烦恼,融入社会 D . 激发潜能,永争第
  • 11. (2021七上·鄞州期中) 认识新同学之后,我们将在这个班级中一起学习和生活。我们都希望彼此能和谐相处、共同进步,创建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为此,我们应该(   )
    A . 珍视新友谊,不讲原则地维护新友谊 B . 珍视新友谊,积极主动地维护新友谊 C . 多和同学交往,为自己铺路 D . 少和同学交往,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 12. “友情是生命中的一盏灯,离开它,生命就没有光彩;离开它,生命就不会开花结果。”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 . 友情使人学习、工作事事顺利,没有挫折 B . 友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所有的问题 C . 友情对我们可有可无,没有友情照样生活 D . 友谊能丰富我们的经验并体验生命的美好
  • 13. 有人把“哥们儿义气”看作是“够朋友”,认为做事“够朋友”就是友谊。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 . 朋友之间就应该相互帮忙,以友情为重 B . 真正的友谊就是讲“江湖义气” C . “哥们儿义气”可以不讲原则 D . 这样的友谊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 14. “最美好的生活方式,不是躺在床上睡到自然醒,也不是坐在家里无所事事,而是和挚友一起跑在理想的路上,回头有一路的故事,低头有坚定的脚步,抬头有请晰的远方。”这说明(   )
    A . 建立友谊需要一定条件,它需要物质和容貌来维持 B . 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志同道合更能经受住考验 C . 友谊就是人与人的相处,美好的生活需要友谊润色 D . 友谊需要物质奠定基础,交友要追求财富值与颜值
  • 15. 小明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这样介绍他的交友经验:“当我遇到希望交往的人,我会面带微笑地主动与他交流,记下他的名字,寻找共同的话题。在他需要的时候我会站到他的身旁,以行动向他表达关心和支持。”小明的经验表明(   )
    A . 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敞开心扉主动表达 B . 建立友谊要学会尊重对方,不闻不问 C . 建立友谊要用心关怀对方,体会对方的需要 D . 建立友谊需要处理好竞争与友谊的关系
  • 16. 对于网友,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不要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其理由是(   )
    A . 网络时空的交往具有虚拟性,带有不确定因素 B . 网络上交友毫无任何现实性,所有网友不可信 C . 网友只能在网上聊,不能做现实生活中的朋友 D . 网络世界的交往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
  • 17. 网络交往增进了友谊,也有不少人上当受骗。因此,在交往中,我们应该(   )
    A . 提供个人虚假信息,以免个人隐私泄露 B . 要谨慎,守信,又要区分是非善恶 C . 对长期交往的网友要提供个人真实信息 D . 只在网上交友,决不私下约会网友
二、辨别与分析(10分)
  • 18.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在即时通讯方面的需求大大提升,虽然微博、QQ出现较早,但随着微信的兴起以及微信版本的不断升级,微信平台作为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新模式,进一步促进了信息的有效传播,可以说微信超越了以往任何传统媒介的高度,带领大众进入了全新的信息传播新时代。请你辨析以下观点

三、观察与思考(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 19. 材料一:习远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回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对中国青年提出以下如下要求:新时代中国青年增强学习紧迫感,如饥似汤、我孜不倦学习,努力学习马克思主又立场观点方法,努力零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材料二:“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疫情当前,青年人要发挥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中国援助塞尔维亚抗疫医疗专家组成员龙其稳,2020年3月出发前往塞尔维亚指导当地有序开展各项抗疫工作。在塞期间,中国专家组与当地政府密切配合、精准施策,积极分享中国抗疫经验和中国方案,同塞尔维亚人民一道携手抗疫,展现出的高度责任感与忘我精神受到当地政府赞扬。“作为青年一代,我会倍加珍惜国家赋予的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待。”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 (1) 习近平总书记鼓励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增强学习紧迫感,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请你分析这样要求的原因。
    2. (2) 走好“新长征路”,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到“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待”?
  • 20. 材料一:从孩提时代,我们就经常被人问起:“你长大了准备干什么?”“我想做一名宇航员,遨游太空。”“我想当一名模特,走在T形台上。”……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在一次演讲中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材料二:冯艾两次参加西部偏远山区义务支教活动,她和成千上万的志愿者一样,立志用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努力改变那里的贫瘠与落后。冯艾的身上传递着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使她在工作中充满激情和活力,更加勤勉务实而且富于创造,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更加坚定与豁达、乐观向上。她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她的梦想也在自己的执着追求中得以实现。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 (1) 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说一说你的梦想是什么。
    2. (2) 读了冯艾的故事,你对人生梦想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四、活动与探索(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 21. 材料一: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地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材料二:微信,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通过微信,身边人事尽在“掌握”。有人通过微信交友,诉说心事;有人却说“微信只可微微相信”。有人对青少年利用微信交往的统计调查为:相信微信朋友圈信息可靠的有69.6%,朋友圈晒自己、亲友照片的有59.4%,加陌生人为微信好友的有41.0%。

    你所在的班级准备举办一期主题为“友谊在行动携手伴成长”的黑板报,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几个板块的创作任务:

    1. (1) 请你列举两条关于友谊的名言警句或古诗词。
    2. (2) 与朋友同行的路,有时并不平坦。请分享你关于交友的智慧。(至少三点)
    3. (3) 近年来,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违法犯罪案件频发。为了避免“诱骗”在我们身边发生,请你向同学们提出具体的建议。(至少三点)
    4. (4) 网络交往终究不能取代现实的交往。请你为建立诚挚友谊设计一条标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