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八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

更新时间:2022-08-23 浏览次数:67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 1. 某中学实施“旧物爱心计划”:同学们把自己闲置的图书、小工艺品等贴上标签,标上价格,放到学校的“自助公益商店”,需要这些物品的同学拿走物品时,把钱自主放到公益箱内,所得收入全部捐献给公益组织。实施“旧物爱心计划”有助于(    )

    ①养成亲社会行为,让同学学会分享        ②培养同学们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 

    ③提高同学们的竞争意识和实践能力        ④增强同学们的沟通意识和合作能力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③④
  • 2. 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较2020年12月增长217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十亿用户接入互联网,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网络之所以普及迅速,是因为(    )

    ①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②网络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③网络提供了人们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    ④网络方便了人们的信息交流和传递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3. (2020八上·东莞期末)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类似"口罩越厚防病毒效果越好""吸烟可以抗击病毒""吃辣椒能降低死亡风险"的传言滋生蔓延。当在网上看到敏感、不知道真假的疫情信息时,青少年应该(   )
    A . 制定法规,自觉遵守 B . 及时转发,付之于行  C . 加强管控,净化环境 D . 理性对待,积极求证
  • 4. 违反的法律不同,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也不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序号

    案例

    违法行为

    承担责任

    李某不按交通标志线行驶,被罚200元

    行政违法

    行政处罚

    张某利用职权受贿,被判有期徒刑3年

    民事违法

    民事责任

    钱某因债务纠纷殴打他人,致人重伤

    刑事违法

    刑罚处罚

    王某在网上散布疫情谣言,造成民众恐慌

    民事违法

    民事责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湖北日报》2021年9月27日报道:武汉科技大学出现了一个“网红打卡点”——盒饭自提点。自提点采用从取餐到付款全自助的“无人售卖”模式,每天卖近千份没有出现逃单情况。后台数据统计也发现,销售额与数量相符。“无人售卖”模式的推出需要个人(    )
    A . 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风尚 B . 弘扬诚信文化,构建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 C . 树立诚信意识,真诚待人,做老实人,办老实事 D . 完善惩戒机制,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
  • 6. 下列思维导图中,①和②应填的内容是(    )

    犯罪的基本特征

    最本质特征

    刑事违法性

    应受刑罚处罚

    必然法律后果

    A . 严重社会破坏性    法律要求 B . 严重社会危害性    法律标志 C . 严重社会暴力性    法律观念 D . 严重社会制约性    法律准则
  • 7. 青少年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既要勇敢,又要机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 . 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的相貌、去向,巧妙借助社会力量将歹徒抓获 B . 在双方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更要讲究智斗 C . 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保护好作案现场 D . 不管怎样,都要挺身而出,与不法分子拼到底
二、非选择题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图,《刑法修正案(十一)》下调最低刑责年龄。

    材料二: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于2021年3月1日起实施。《规则》指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小吴同学因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而受到教育惩戒,其家长对此颇有微词,他们认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实施教育惩戒容易伤害他们的健康,应以鼓励、表扬为主。

    1. (1) 用“规则的维护与改进”相关知识,分析该漫画所反映事件的原因。
    2. (2) 请运用“遵守社会规则”相关知识,对小吴同学家长的言行进行简要分析。
  • 9.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好的标签和最高的荣耀。“创建不是一些人的事,是所有人的事”已成了我们绍兴城的写照。阅读八年级学生小徐的三则日记片段,回答问题。

    【文明·点赞】今天同桌被评上了本月的校园之星。和同学约好的事情,他总是说到做到,从不耽搁;犯了什么错误,他总是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从不逃避。为他高兴!向他学习!

    【文明·助力】作为一名共青团团员,我踊跃参加校团委组织的“清除小广告”“宣传垃圾分类”等活动,发挥青年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一名志愿者,爸爸走上街头、走进社区捡拾垃圾、文明劝导、风雨无阻;作为一名医生,妈妈救死扶伤。爸爸说妈妈对待本职工作全力以赴、精益求精也是在为创文添色彩,邻居说我们是奉献的一家。真自豪!很开心!

    【文明·捍卫】班里有同学在校外被敲诈勒索。小涵同学在暗中观察、了解敲诈团伙的具体情况后,向老师作了反映。派出所接到学校报案,依法对敲诈团伙成员进行了处理。班里同学对小涵的行为纷纷点赞。很勇敢!真机智!

    1. (1)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看,小徐同桌的表现主要体现了哪一价值准则?这一价值准则有何重要意义?
    2. (2) 从服务社会的角度谈谈小徐一家助力文明城市创建的做法给你的启示。
    3. (3) 当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小涵积极履行了哪一义不容辞的责任?小涵的做法告诉我们在履行这一责任时要注意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