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吕梁市三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

更新时间:2022-09-11 浏览次数:3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荀子认为,如果明君以仁爱高于天下,礼义高于天下,由礼义、仁爱而产生的威严高于天下,天下的人民没有不尊重和不归顺他的。这表明荀子(   )
    A . 倡导以法治国 B . 推崇君主专制 C . 主张实行人治 D . 主张施行仁义
  • 2. 墨子说:“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下之大害也。”这说明墨家思想(   )
    A . 适应社会变革需要 B . 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 C . 在争鸣中发展完善 D . 对儒家思想的褒扬
  • 3. 董仲舒提倡“礼乐教化”,主张办太学,求贤养士,实行“量材而授官”,建议“州郡举茂才孝廉”等,得到汉武帝的采纳并付诸实施。这些主张的实施(   )
    A . 传承了先秦教育与用人体制 B . 适应了郡国并行的政治要求 C . 结束了战国“百家争鸣”的局面 D . 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 4. 北宋二程的学说包括天理论、人性论和修养论三个主要方面,以“理”为最高哲学范畴,把儒家的“天人合一”用“天人一理”表达出来,全部学说都建立在“天理”的基础上。他们的学说(   )
    A . 为宋明理学体系的形成奠基 B . 促进了人性的解放 C . 提高了普遍民众的文化素养 D . 排斥董仲舒的思想
  • 5. 白鹿洞书院是朱熹讲学基地之一。朱熹为白鹿洞书院定的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第一条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说明朱熹(   )
    A . 重视人伦教育 B . 提出“三纲五常” C . 维护等级秩序 D . 推动官学发展
  • 6. 王阳明将心称为良知,由于人人都有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所以只要识得此理而不失,则“满街都是圣人”。因此,王阳明的心学(   )
    A . 摆脱儒学思想束缚 B . 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C . 动摇社会等级观念 D . 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 7. 李贽认为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的政治见解和思想,不应盲目地随人俯仰,必须打破孔孟之道及宋明理学的垄断地位,冲破封建经典所设置的各种思想禁区,主张每一个人都应该自为是非。这一主张(   )
    A . 动摇了儒学正统地位 B . 倡导民主、自由和平等 C . 成为明清的主流思想 D . 有利于个体意识的觉醒
  • 8. 王夫之认为,“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天理之大同,无人欲之或异”,提倡不能离开人欲空谈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主张适当地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欲望。据此可知,王夫之(   )
    A . 对宋明理学彻底批判 B . 开始质疑传统的统治秩序 C . 反对“存天理,灭人欲” D . 代表市民阶层的政治诉求
  • 9.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公民划分为卫国者、士兵和普通人民三个阶级,各司其职,各安其位。治国者均是德高望重的哲学家,具有完美的德行和高超的智慧,明了正义之所在,公正地治理国家。柏拉图(   )
    A . 主张建立等级森严的社会 B . 强调人的尊严和权威 C . 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D . 具有理性主义的精神
  • 10. 亚里士多德认为,纯粹的科学必须是为求知本身而不是其他任何目的而存在,这种避免无知、指向“自己”的“知”才是纯粹的科学。这体现了亚里士多德(   )
    A . 追求真理的精神 B . 对科学认知存在误区 C . 崇尚个人主义 D . 坚持科学至上原则
  • 11. 14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工商业繁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并发展迅速。事业成功且财富巨大的富商、作坊主和银行家等相信个人的价值和力量,多才多艺、高雅博学之士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这些现象的出现(   )
    A . 为文艺复兴的兴起奠定基础 B . 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产生 C . 推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发生 D . 为启蒙运动的兴起创造条件
  • 12. 在《十日谈》里,薄伽丘不仅详细描写了多位女子的装束面容、一颦一笑,甚至为笔下的女子赋予了话语权,她们不再是男子的应和者,而是有思想、有欲求、有智慧、有勇气的“人”。这表明他(   )
    A . 提倡女权主义 B . 倡导人性复苏 C . 追求高雅生活 D . 主张理性崇拜
  • 13. 马丁·路德呼吁世俗权力,要求国家驾驭宗教,谴责教士不同于俗人是欺人之谈,力劝人们在圣经中找寻真谛。他的主张(   )
    A . 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 . 冲击了教会的神学统治地位 C .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 . 使信徒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 14. 孟德斯鸠认为,要建立一个法治国家,要维护人民的自由,不仅需要良好的政体和完善的法律,而且还要有运行良好的政治权力机构。孟德斯鸠强调(   )
    A . 权力制衡 B . 法律至上 C . 司法公正 D . 自由平等
  • 15. 启蒙思想家康德认为,只有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才是自由的,因为我们遵守的是我们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而如果只是因为自己想做而做,则没有自由可言。这说明康德(   )
    A . 主张以德治国 B . 主张限制自由 C . 崇尚理性精神 D . 倡导君主立宪
  • 16. 下列书法作品中,能够体现“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的是(   )
    A . B . C . D .
  • 17. (2020高三上·哈尔滨月考) 南宋李唐的《村医图》描绘了一乡村医生在田边为患者治病、救护,及围观者紧张的神态,跃然纸上;李嵩的《货郎图》描绘了一群妇女儿童被货郎担所吸引的生动情景。这反映了当时(   )
    A . 文人画的题材丰富多彩 B . 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C . 艺术与世俗生活的结合 D . 写意画发展至顶峰
  • 18. 辛弃疾的词现存600余首,多以抗金御敌、恢复中原为中心主题,可以感受到他对北方故土的深切怀念和深沉的家国兴亡之感。辛弃疾的词作(   )
    A . 创作风格多样化 B .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C . 成为文学的主流 D . 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
  • 19. 明代一批文人士大夫为了适应当时大多数人对于民间流行的说书故事的兴趣,在创作时模拟原来话本的结构形式,形成了明代特有的短篇小说——拟话本的创作高潮。这种文学新形式出现的背景是(   )
    A . 民众消费观念变化 B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 . 士人影响逐渐增强 D . 市民阶层日益扩大
  • 20. 京剧脸谱中,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等,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由此可知京剧艺术(   )
    A . 折射出社会伦理秩序 B . 标志着戏曲艺术成熟 C . 注重人物的心理变化 D . 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 21. 1698年,英国人塞维利制造出第一台蒸汽抽水机,用来抽除矿井坑道中的积水;1705年,英国人纽可门改良了蒸汽抽水机,在煤矿深井抽水作业中广泛使用;1765年,瓦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完成蒸汽机的革新,使其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这一过程说明当时(   )
    A . 技术革新与生产应用同步进行 B . 工业革命的发生极为艰难 C . 科学转化为技术过程极为漫长 D . 科学与技术日益紧密结合
  • 22. (2020高二上·农安期末) 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的学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然进化论,所谓“自然”是指自然而然,不借助外来的能力或智慧,也就是不需要神,或者外来智慧的设计。该学说 (     )
    A . 受到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B . 动摇了宗教的政治地位 C . 提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知 D . 颠覆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 23.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864年麦克斯韦建立电磁理论;1888年赫兹发现电磁波。这些发现,引发了发电机、电动机、电报、无线电的发明。这说明当时(   )
    A . 科学研究的环境恶劣 B . 蒸汽机退出历史舞台 C .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D .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
  • 24. 1919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曾激动地说,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对这一评价理解准确的是,相对论(   )
    A . 对现代人类思想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B . 开创了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C . 为经典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 . 是人类历史上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 25. 进入21世纪,网上商店、网上商场、网上商城大量涌现,人们在网上购物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这说明网络技术的发展(   )
    A . 使实体经济日益走向衰落 B . 使世界更紧密地连成一体 C . 提高了人们的消费水平 D . 影响人际关系的正常交流
二、非选择题: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这是孔子总结出来,作为一个仁者,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和缓和敌对阶级矛盾的原则,这里讲的宽、惠都是说对劳动者的态度要和缓一些。孟子认为,只顾“君之仓原实,府库充”,而不管人民的疾苦,将导致上下的阶级矛盾尖锐,劳动力逃亡。消除这种社会危机的办法,只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矣”。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董仲舒在理论上发展了《公羊传》的“大一统”思想,他潜心研究,建构了一整套旨在维护中央集权君主政治的天人合一政治论。他将阴阳五行学说融贯于整个理论,将政治、历史和哲学融为一体,政治思想体系相对完备。董仲舒以儒为主,揉以阴阳五行、法、墨等学说的天人政治论,对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可谓前承孔、孟,后启朱、王。

    ——摘编自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三: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一书中说:“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以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但秦汉以来,在君主专制制度下,“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完全颠倒了本来的君民关系。基于此,黄宗羲把那种谨守所谓君臣大义的人,称之为小儒之见,盛赞汤、武伐暴的正义性。

    ——摘编自苗润田著《中国儒学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孟子政治主张的相同点,并简析其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对儒学发展的贡献。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的主要思想,并指出其对近代民主革命的影响。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

    ——普罗泰格拉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材料二:以下分别是意大利三位人文主义者的言论:

    我们的绘画,我们的雕塑,我们的知识,总而言之,不胜枚举的一切都是我们创造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各种语言和文字也是我们创造的。

    我创造了你,使你成为非上天的、非人间的、非可灭的、非永恒的,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

    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与天空,也可以探测地狱的深浅。苍穹在他面前并不显高,地核在他面前并不显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动,因而他试图指挥一切,努力获得荣耀,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永恒者。

    ——摘编自王军、徐秀云编著《意大利文学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

    材料三:启蒙思想家关于改革提出了许多建议,这些建议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在经济领域内实行自由放任主义,反对重商主义;在政治上实行“主权在民”的理论,各级官吏都是人民公仆,一旦政府压迫人民,人民就有权利推翻它;在宗教上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反对政教合一。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者思想的异同点。
    2. (2) 根据材料二,简要谈谈你对人文主义的认识。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启蒙思想对欧洲的影响。
  • 28. 某班同学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了历史研究性学习,根据他们搜集到的部分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资料一:中国香港发行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邮票

    资料二:16~18世纪的中外科技成就简表

    中国

    主要成就

    欧洲

    主要成就

    李时珍

    著《本草纲目》,是对我国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

    哥白尼

    著《天体运行论》,提出“太阳中心说”。

    徐光启

    著《农政全书》,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农业百科全书。

    哈维

    著《血液循环论》,系统地、完整地、科学地研究血液和心脏运动。

    宋应星

    著《天工开物》,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牛顿

    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而使经典力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资料三:关于科技的认识

    电力能源的开发,电机工程的发展,使得独立的电力工业部门日渐成为近代工业体系中的重要部门之一。同时,以电机制造、家用电器为主体的电器行业迅速崛起,成为新兴的产业部门。电在日常及家庭生活中的用途更是十分广泛。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酸雨是由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与云中的水蒸气混合而成的,它正严重地损害着北欧、加拿大东部和美国东北部的森林、湖泊和耕地。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爱因斯坦心里十分清楚,科学是人的理智的产物,科学本身是合理性的。它创造手段,而不创造目的。它适合于人利用这些手段达到合理的目的。当它被滥用时,科学的工具就变得像小孩手中的剃刀一样危险。

    ——摘自李醒民《论科学家的科学良心——爱因斯坦的启示》

    1. (1) 根据资料一,任选其中一项科技发明做简要介绍。
    2. (2) 根据资料二,从中提取一项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简要说明。
    3. (3) 根据资料三,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4. (4) 请你为这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拟定一个主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