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菏泽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2-08-17 浏览次数:9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叙述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 . 托勒密认为:太阳、月亮和星星从头上飞过,说明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B . 开普勒提出,行星和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只有月球绕地球运行 C .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没能测出引力常量 D . 哈雷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了一颗著名彗星的轨道并正确预言了它的回归时间
  • 2.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一小铁球沿直线运动。若在铁球运动的正前方A处或旁边B处平放一块条形磁铁,下列关于小铁球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磁铁放在A处时,小铁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 磁铁放在B处时,小铁球做类平抛运动 C . 磁铁放在B处时,小铁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D . 该实验不能说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沿曲线的切线方向
  • 3. 在医疗手术中,麻醉剂乙醚在有静电的空间容易产生爆炸现象,为防止其爆炸,手术室地砖要用导电材料制成,医生、护士要穿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鞋子和外套,一切设备要良好接地,甚至病人身体也要良好接地,这样做是为了(   )
    A . 防止漏电 B . 除菌消毒 C . 应用静电 D . 消除静电
  • 4.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由电场自身性质决定的是(   )
    A . 电场力、电场强度 B . 电场强度、电势差 C . 电场力做的功、电势能 D . 电势差、电势能
  • 5. 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已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墨子”由火箭发射至高度为500km的预定圆形轨道。此前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二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G7,G7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高度约为36 000 km),它将使北斗系统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关于卫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这两颗卫星的运行速度可能大于7.9 km/s B . 通过地面控制可以将北斗G7定点于西昌正上方 C .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的周期比北斗G7的周期小 D .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的向心加速度比北斗G7的小
  • 6. 如图所示,洒水车沿平直粗糙路面匀速行驶,设车所受阻力与车重成正比,洒水车行驶到某一路段时开始洒水,且牵引力保持恒定,则开始洒水后的一段时间内( )

    A . 车仍保持原有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车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 车的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不断增大 D . 车的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保持不变
  • 7. 如图为某一机器人上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工作时的简化模型图。当被测物体在左右方向发生位移时,电介质板随之在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移动,连接电容器的静电计会显示电容器电压的变化,进而能测出电容的变化,最后就能探测到物体位移的变化。保持电容器带电量不变,若静电计上的指针偏角为θ,则被测物体(   )

    A . 向右移动时,θ增加 B . 向左移动时,θ增加 C . 向右移动时,θ减少 D . 向左移动时,θ不变
  • 8. 如图所示为某静电除尘装置的原理图,废气先经过一个机械过滤装置再进入静电除尘区.图中虚线是某一带负电的尘埃(不计重力)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的轨迹A、B两点是轨迹与电场线的交点.不考虑尘埃在迁移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电荷量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B . A点场强大于B点场强 C . 尘埃在迁移过程中做匀变速运动 D . 尘埃在迁移过程中电势能一直在增大
二、多选题
  • 9. 有一种叫作“魔盘”的娱乐设施,如图所示。当水平“魔盘”转动很慢时,人会随其一起转动,当其转速逐渐增大时,上面的人便逐渐向边缘滑去,最终“贴”在竖直壁上而不会滑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假设不同的人所穿衣服的布料及鞋子的材料相同)(   )

    A . 人随“魔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角速度相等 B . 人随“魔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C . “魔盘”的转速逐渐增大时,离转动中心越远的人,滑动的趋势越明显并最先“贴”在竖直壁上 D . “魔盘”的转速逐渐增大时,体重较小的人,滑动的趋势越明显并最先“贴”在竖直壁上
  • 10. 发喜糖是中国式婚礼上一个喜庆的环节,多以互动、游戏方式进行。现有三颗喜糖A、B、C,将A、B从同一处水平向前抛出,A的落地点比B的落地点远,将C从它们的正下方也水平向前抛出,落地点与A的相同,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的初速度最大 B . C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最短 C . A,B的落地速度一定相同 D . A,C的落地速度大小可能相等
  • 11. 如图所示,幼儿园小朋友们正在兴高采烈地玩滑梯。假设滑梯光滑且最高处位于同一高度,小朋友质量相等且看作质点,地面水平,则(   )

    A . 小朋友在滑梯最高点时的重力势能一定为正值 B . 小朋友从最高点沿不同滑梯滑落到地面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 . 小朋友从最高点滑落到地面时,沿竖直滑梯滑下所用时间最短 D . 小朋友从最高点滑落到地面时,沿竖直滑梯滑下重力的瞬时功率最大
  • 12. 如图甲所示,在x轴上有一个点电荷Q(图中未画出),O、A、B为x轴上的三点。放在A、B两点的试探电荷受到的静电力跟其所带电荷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       )

    A . A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B . B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C . 点电荷Q在A,B之间 D . 点电荷Q在O、B之间
三、实验题
  • 13. 两个同学根据不同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的实验:

    1. (1) 甲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用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使A球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锤击打的力度,即改变A球被弹出时的速度,两球仍然同时落地,这说明平抛运动的物体
    2. (2) 乙同学采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两个末端都水平的相同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其中N的末端与光滑的水平板接触,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铁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v0
    3. (3) 现将小铁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使它们同时分别从轨道M、N的末端射出,实验可观察到在E处P球击中Q球,改变弧形轨道M的高度,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P球击中Q球的现象,这说明平抛运动的物体
  • 14. 某实验小组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提出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甲方案为用自由落体运动进行实验,乙方案为用小车在木板上下滑进行实验。

    1. (1) 小组内同学对两种方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分析,最终确定了一个大家认为误差相对较小的方案。你认为该小组选择的方案是(选填“甲”或“乙”);
    2. (2) 若该小组采用图甲来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____;
      A . 动能变化量与重力势能变化量 B . 速度变化量与重力势能变化量 C . 速度变化量与高度变化量
    3. (3) 采用图甲进行实验,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如图丙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A、hB、hC(认为重物开始下落时计时器打O点)。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重物的质量为m。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ΔEp=,动能增加量ΔEk=

    4. (4) 采用图甲进行实验,大多数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
      A . 利用公式计算重物速度 B . 利用公式计算重物速度 C . 空气阻力和摩擦力的影响 D . 没有采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
    5. (5) 某同学想用下述方法研究机械能是否守恒,在纸带上选取多个计数点,测量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h,计算对应计数点的重物速度v,描绘图像,并做如下判断:若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该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四、解答题
  • 15.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582s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船在离地面h=360 km高度处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T=90min。已知地球半径R=6400km,万有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 , π=3,求:
    1. (1) 飞船在轨道上的运行速度(结果数值取两位有效数字,单位取km/h);
    2. (2) 地球的质量(结果数值取两位有效数字,单位取kg)。
  • 16. 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行。如图为一简化后的跳台滑雪的雪道示意图。助滑坡由AB和BC组成,AB为斜坡,BC为R=10m的圆弧面,二者相切于B点,与水平面相切干C点,AC间的竖直高度差为h1=50m CD为竖直跳台。运动员连同滑雪装备总质量为m=80kg,从A点由静止滑下,假设通过C点时雪道对运动员的支持力为F=8000N水平飞出段时间后落到着陆坡 DE的E点上。CE间水平方向的距离x=150m。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

    1. (1) 运动员到达C点速度vc的大小;
    2. (2) CE间竖直高度差h2
    3. (3) 运动员从A点滑到C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 17. 如图,等量异种点电荷-Q、+Q固定在水平线上相距为2L的M、N两点上,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可视为点电荷)的小球,固定在长为L的绝缘轻质细杆的一端,细杆另一端可绕过O点且与MN垂直的水平轴无摩擦地转动,O点位于MN的竖直垂直平分线上距MN为L处,AC平行于MN,且OA=OC=L。现把杆拉起到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经过最低点B时速度为v。取O点电势为零,忽略+q对等量异种点电荷形成电场的影响,重力加速度为g。求:

    1. (1) 小球经过B点时受到的电场力;
    2. (2) 小球经过B点时对杆的拉力大小;
    3. (3) 在+Q、-Q形成的电场中,A点的电势φA;
    4. (4) 小球继续向左摆动,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