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第5节 物质的溶解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 第5节 物质的溶解第4课时 溶质的质量...

更新时间:2022-08-17 浏览次数:105 类型:同步测试
一、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 1. 下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是15%的是( )
    A . 100 g水中溶解15 g氯化钠 B . 氯化钠与水按15∶85的质量比形成的溶液 C . 100 g溶液中含15 g氯化钠 D . 30 g氯化钠溶解于170 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
  • 2. 从10 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中取出5 g,那么剩下的5 g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 . 1% B . 90% C . 10% D . 11.1%
  • 3. 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为S g,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则SA在数值上的关系是(   )
    A . S=A B . S<A C . S>A D . 无法确定
  • 4. 常温下将6 g氯化钠完全溶于54 g水中,将所得溶液均分成6份,请完成下列计算:
    1. (1) 第一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 (2) 第二份溶液中再加10 g水,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 (3) 第三份溶液中再加1 g氯化钠,若要使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则需加水g。
二、溶液的配制
  • 5. 要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除了需要托盘天平和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 )
    A . 烧杯、试管、玻璃棒 B . 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 C . 烧杯、胶头滴管、漏斗 D . 烧杯、酒精灯、玻璃棒
  • 6. 已知医用碘酒中碘的质量分数为2%,10 g碘可配制这种碘酒g,156.8 g酒精可配制这种碘酒g。
  • 7.             
    1. (1) 已知:水的密度为1.0 g/mL,实验室欲配制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取氯化钠5 g,需要量取水
    2. (2) 配制的操作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字母)。

    3. (3) 上述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
    4. (4) 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 8. 实验室用硝酸钾固体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硝酸钾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50 mL量筒量取水
    B . 将固体放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称取
    C . 将固体直接投入量筒中溶解
    D . 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贴有标签(如图)的试剂瓶中,塞好瓶塞
  • 9. 向2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中加入200 g水,搅拌后把所得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
    A . 10% B . 5%   C . 2.5% D . 20%
  • 10. 20 ℃时,在三个各盛有100 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也不与水反应)各10 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 质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7

    0

    3

    A .   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 . 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 C . 升高温度,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都会改变 D . 20 ℃时,甲的溶解度最小
  • 11. 有10%的食盐水100 g,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有三种方法可以达到目的,请填空。
    1. (1) 继续加入质量为g的食盐。
    2. (2) 恒温蒸发质量为g的水。
    3. (3) 与溶质质量分数大于20%的浓食盐溶液混合,若加入25%的食盐水,则混入溶液的质量为g。
  • 12. 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B . 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 . ③→④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D . 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
  • 13. 在室温条件下,对100 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所示操作。

    1. (1) 最终甲、乙两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2. (2) 向乙烧杯中加入50 mL水的过程中,下列这些量逐渐减小的是(填序号)。

      ①溶解度   ②溶质质量分数

      ③溶剂的质量   ④溶液的密度

  • 14. A、B、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25 g、10 g、5 g同种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填烧杯字母)。

    1. (1) A,B,C三只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2. (2) 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15. 现有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到30%,当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时,试计算:
    1. (1) 需向此溶液中加入多少克硝酸钾?(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 (2) 需蒸发掉多少克水?
    3. (3) 需向此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钾溶液多少克?
三、自|我|提|升
  • 16. 某温度下,将440 g A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分成等质量的2份。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9 g A物质,充分搅拌,还有1 g固体不能溶解;将第二份溶液蒸发40 g水,并恢复到原温度,溶液恰好饱和(无A析出),则A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多少?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保留小数点后2位)
  • 17. 一定温度下,将425 g含有B物质的溶液蒸发300 g水后,溶液恰好饱和;若另取85 g原溶液,加入25 g B物质和40 g水充分搅拌后,溶液也恰好饱和。求该温度下B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