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 综合练习试卷

更新时间:2022-08-17 浏览次数:65 类型:单元试卷
一、字词书写
  • 1. 请在田字格中工整、美观地默写陆游的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 2. 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bì()上拉下一条枯téng(),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混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挥洒,泥点儿jiàn()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zhèn ()响在周围。

二、选择题
  • 3. (2020八下·广州月考)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都要当作一首诗看。

    ②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③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喜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喜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④所以它们看小说和喜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

    ⑤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喜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⑥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致。

    A . ⑥①②⑤④③ B . ②①⑥⑤③④ C . ⑥②⑤①③④ D . ②⑥①⑤④③
  • 4. 选出下面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 量(jiào)    叭(lǎ)    像(diāo) B . (mù)    歌(kǎi)    伤(zhòng) C . 护(bì)    气(kài)    蹈(cǐ) D . (zhuì)    汲(gài)    引(xuán)
  • 5. 字词积累——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缈(piāo)     滑(jī)       御(pìn)       疲倦不(kān) B . 伤(zhònɡ)   澄(chè)     护(bì)        人忧天(qǐ) C . 量(jiāo)     女(ɡuō)     蓬(bó)        随声附(hé) D . (xián)     歌(kǎi)     报(chénɡ)   人听闻(hài)
  • 6.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走进桃花源,看到朵朵含苞待放的桃花,情绪低落的她不禁眉开眼笑了。 B . 阳春三月,南湖公园里树儿长出新芽,花儿竞相开放,真是花团锦簇 , 美不胜收! C . 在严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面前,专家呼吁人们不要出门,人们对此纷纷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D . 这座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老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三、基础知识综合
  • 7.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那怪物闻言,那里肯信,举起火尖枪就刺。行者正是那会家不忙,又使了一个身法,闪过枪头,轮起铁棒,骂道:“你这小畜生,不识高低!看棍!”那妖精也使身法,让过铁棒道:“泼猢狲,不达时务!看枪!”他两个也不论亲情,一齐变脸,各使神通,跳在云端里,好杀:行者名声大,魔王手段强。一个横举金箍棒,一个直挺火尖枪。吐雾遮三界,喷云照四方。一天杀气凶声吼,日月星辰不见光。语言无逊让,情意两乖张。那一个欺心失礼仪,这一个变脸没纲常。棒架威风长,枪来野性狂。一个是混元真大圣,一个是正果善财郎。二人努力争强胜,只为唐僧拜法王。

    ②那妖魔与孙大圣战经二十合,不分胜败。猪八戒在旁边,看得明白:妖精虽不败降,却只是遮拦隔架,全无攻杀之能;行者纵不赢他,棒法精强,来往只在那妖精头上,不离了左右。八戒暗想道:“不好啊,行者溜撒,一时间丢个破绽,哄那妖魔钻进来,一铁棒打倒,就没了我的功劳。”你看他抖擞精神,举着九齿钯,在空里,望妖精劈头就筑。那怪见了心惊,急拖枪败下阵来。行者喝教八戒:“赶上!赶上!”

    ③二人赶到他洞门前,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天炽地。八戒慌了道:“哥哥,不停当!这一钻在火里,莫想得活,把老猪弄做个烧熟的,加上香料,尽他受用哩!快走!快走!”说声走,他也不顾行者,跑过涧去了。

    ④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好火:炎炎烈烈盈空燎,赫赫威威遍地红。却似火轮飞上下,犹如炭屑舞西东。这火不是燧人钻木,又不是老子炮丹,非天火,非野火,乃是妖魔修炼成真三昧火。五辆车儿合五行,五行生化火煎成。肝木能生心火旺,心火致令脾土平。脾土生金金化水,水能生木彻通灵。生生化化皆因火,火遍长空万物荣。妖邪久悟呼三昧,永镇西方第一名。

    ⑤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怞身跳出火中。那妖精在门首,看得明白,他见行者走了,却才收了火具,帅群妖,转于洞内,闭了石门,以为得胜,着小的排宴奏乐、欢笑不题。

    ⑥却说行者跳过枯松涧,按下云头,只听得八戒与沙僧朗朗的在松间讲话。行者上前喝八戒道:“你这呆子,全无人气!你就惧怕妖火,败走逃生,却把老孙丢下,早是我有些南北哩!”八戒笑道:“哥啊,你被那妖精说着了,果然不达时务。古人云:识得时务者,呼为俊杰。那妖精不与你亲,你强要认亲;既与你赌斗,放出那般无情的火来,又不走,还要与他恋战哩!”行者道:“那怪物的手段比我何如?”八戒道:“不济。”“枪法比我何如?”八戒道:“也不济。老猪见他撑持不住,却来助你一钯,不期他不识耍,就败下阵来,没天理,就放火了。”行者道:“正是你不该来。我再与他斗几合,我取巧儿捞他一棒,却不是好?”却说行者过松,接下示头,只听得八与沙的在松间讲话行者上前你建米子,全无人气!你就怕火,走生,却把老孙下,早是我有些南北里!"八:啊,你被那妖精说着了,果然不时务。古人云:识得时务者,呼为俊杰。那妖精不与你素,你强受认亲;既与你,出那无的火来,又不走,还要与他战者通:“那怪的手段比我何知?”道:不济,““法比我何如?”八成道:“”也不济见他不值,却助一,不期他不试要,就下来,天理,就放火了,”行者正是你不来。我再与他平几合,我取巧儿他一棒,却不是好?”他两个只论那妖精的,语那的大,沙和着松根笑得了。

    (节选自《西游记》第41回《心猿遭火败 木母被魔擒》)

    1.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字形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zhàn)    抖(sǒu)     碳达峰             轻歌曼舞 B . 睥睨(binì)        (bǔ)育            五(háng)山    前仆后继 C . 星辰                  (bèng)出 螺蛳粉                 味同(jiáo)蜡 D . (yòu)          荧光               三(mèi)火 行稳致远
    2. (2) 下列加点的词语不能用括号内词语替换的一现是(     )
      A . 那妖魔与孙大圣战经二十合,不分胜败(不分伯仲)。 B . 这行者神通广大(三头六臂),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 C . 你这呆子,全无人气(毫无道理)!你就惧怕妖火,败走逃生,却把老孙丢下。 D . 你被那妖精说着了,果然不识时务(不通时宜)。古人云:识得时务者,呼为俊杰。
    3.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结拜即非亲属关系的人因感情深厚或有共同目的,以磕头换帖,同饮血酒,对天盟誓的方式结为兄弟姐妹,称为“义兄”“义弟”等。孙悟空和牛魔王就是感情深厚的结拜兄弟。 B . 《西游记)和《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红楼梦》,是我国明清时期著名的长篇小说。《西游记》是唯一一部具有神话、童话性质特点的神魔小说。 C . “五辆车儿合五行,五行生化火煎成。“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广泛渗透到中国的社会制度、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比如佛祖将五指化作五行山,把大闹天宫的孙悟空镇压了五百年;《故乡》中闰土的名字也和五行有关。 D . 众所周知,儒道释三家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三昧真火”这个词汇就是道教与佛教结合的产物。
    4.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选文中的妖精很”狡黠”,如假变孩童计擒唐僧,假扮观音诱擒沙悟净,识破假扮牛魔王的孙悟空等。 B . “行者纵不赢他,棒法精强,来往只在那妖精头上,不离了左右。这个细节表现了孙悟空与牛魔王的结拜关系,才会棒下留人,可见他重情重义。这一点在对待牛魔王弟弟如意真仙态度上也有印证。 C . 当妖怪放火烧来,八戒是慌忙逃跑,而孙悟空“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对比鲜明,彰显悟空英雄本色。 D . 选文运用心理,神态、语言来描写八戒,为我们塑造了他务实求实,滑稽风趣,却又有私心杂念、贪生怕死的形象。
  • 8.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八戒观之不尽,满心欢喜道:“哥啊,好去!果然是天下第一名山!”行者道:“贤弟,可过得日子么?”八戒笑道:“你看师兄说的话,宝山乃洞天福地之处,怎么说度日之言也?”二人谈笑多时,下了山,只见路旁有几个小猴,捧着紫巍巍的葡táo,香喷喷的梨枣,黄森森的枇杷,红艳艳的杨梅,跪在路旁叫道:“大圣爷爷,请进早膳。”行者笑道:“我猪弟食肠大,却不是以果子作膳的。也罢也罢,莫嫌菲薄,将就吃个儿当点心罢。”八戒道:“我虽食肠大,却也随乡入乡是。拿来拿来,我也吃几个儿尝新。”二人吃了果子,渐渐日高。那呆子恐怕误了救唐僧,只管催cù道:“哥哥,师父在那里盼望我和你哩。望你和我早早儿去罢。”行者道:“贤弟,请你往水帘洞里去耍耍。”八戒坚辞道:“多感老兄盛意,奈何师父久等,不劳进洞罢。”行者道:“既如此,不敢久留,请就此处奉别。”八戒道:“哥哥,你不去了?”

    1.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葡táo       催cù

    2. (2) 下列词语的类别与“行者”不同的一项是(     )
      A . 杨梅 B . 小猴 C . 宝山 D . 尝新
    3. (3) 选文中“贤弟”属于敬辞,下面不属于敬辞的一项是(     )
      A . 家兄 B . 令郎 C . 海涵 D . 贵校
    4. (4) 以上文段选自名著《》,作者是(填朝代)朝的作家(填姓名)。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就在这时候,他周身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口里呼出的气变成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轰隆的雷霆,他的一只眼睛变成太阳,另一只眼睛变成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江河,他的筋脉变成道路,他的肌肉变成田土,他的头发变成天上的星星,他浑身的汗毛变成花草树木,他的牙齿、骨头、骨髓等,也都变成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温润的宝玉,就是那最没有用处的身上出的汗,也变成清露和甘lín。

    总之一句话: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整个的身体使这新诞生的宇宙丰富而美丽。

    1. (1)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 ) 骨( ) 甘lín( )

    2. (2) 文中“四极”的意思是;“五方”的意思是
    3. (3) 文中把盘古呼出的气比喻成,把他的声音比喻成
    4. (4) 文中描写盘古周身的变化,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 10.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牛魔王赶上孙大圣,只见他肩膊上掮着那柄bā蕉扇,怡颜悦色而行。魔王大惊道:“猢狲原来把运用的方法儿也探取得来了。我若当面问他索取,他定然不与。倘若煽我一扇,要去十万八千里远,却不遂了他意?我闻得唐僧在那大路上等候。他二徒弟猪精,三徒弟沙流精,我当年做妖怪时,也曾会他,且变作猪精的模样,返骗他一场。料猢狲以得意为喜,必不详细提防。”好魔王,他也有七十二变,武艺也与大圣一般,只是身子狼犺些,欠钻疾,不活达些;把宝剑藏了,念个咒语,摇身一变,即变作八戒一般嘴脸,抄下路,当面迎着大圣,叫道:“师兄,我来也!” 这大圣果然欢喜。

    古人云:“得胜的猫儿欢似虎”也,只倚着强能,更不察来人的意思,见是个八戒的模样,便就叫道:“兄弟,你往那里去?”牛魔王绰着经儿道:“师父见你许久不回,恐牛魔王手段大,你斗他不过,难得他的宝贝,教我来迎你的。”行者笑道:“不必费心,我已得了手了。” 牛王又问道:“你怎么得的?”行者道:“那老牛与我战经百十合,不分胜负。他就撇了我,去那乱石山碧波潭底,与一伙蛟精龙精饮酒。是我暗跟他去,变作个螃蟹,倚了他所骑的辟水金睛兽,变了老牛的模样,径至bā蕉洞哄那罗刹女。那女子与老孙结了一场干夫妻,是老孙设法骗将来的。”牛王道:“却是生受了,哥哥劳碌太甚,可把扇子我拿。”孙大圣那知真假,也虑不及此,遂将扇子递与他。

    原来那牛王,他知那扇子收放的根本;接过手,不知捻个甚么诀儿,依然小似一片杏叶,现出本相,开言骂道:“泼猢狲!认得我么?”行者见了,心中自悔道:“是我的不是了!”恨了一声,跌足高呼道:“咦!逐年家打雁,今却被小雁儿啄了眼睛。”狠得他暴zào如雷,掣铁棒,劈头便打。那魔王就使扇子扇他一下,不知那大圣先前变虫入罗刹女腹中之时,将定风丹噙在口里,不觉的咽下肚里,所以五脏皆牢,皮骨皆固,凭他怎么扇,再也扇他不动。牛王慌了,把宝贝丢入口中,双手轮剑就砍。那两个在那半空中这一场好杀。

    且不说他两个相斗难分,却表唐僧坐在途中,一则火气蒸人,二来心焦口渴,对火焰山土地道:“敢问尊神,那牛魔王法力如何?”土地道:“那牛王神通不小,法力无边,正是孙大圣的敌手。”三藏道:“悟空是个会走路的,往常家二千里路,一霎时便回,怎么如今去了一日?断是与那牛王赌斗。”叫:“悟能,悟净!你两个,那一个去迎你师兄一迎?倘或遇敌,就当用力相助,求得扇子来,解我烦躁,早早过山赶路去也。”八戒道:“今日天晚,我想着要去接他,但只是不认得积雷山路。”土地道:“小神认得。且教卷帘将军与你师父做伴,我与你去来。”

    三藏大喜道:“有劳尊神,功成再谢。”那八戒抖擞精神,束一束皂锦直裰,搴着钯,即与土地纵起云雾,径回东方而去。

    1. (1) 下面词语中字形及加点字的字音全部正确的选项是(     )
      A . 时(shà)   怏不乐(yāng)   巴蕉扇   暴燥如雷 B . 防(dī)     息敛声(bíng)     攻艰战   共渡难关 C . (sǒu)   有成效(zhuō)   健康码   语无轮次 D . 样(mú)   滋暗长(qián)     供应链   治国安邦
    2.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嫦娥五号月球挖土、奋斗者号载人深潜……中国科技彰显了中国力量,经过媒体的报道,中国科技工作者百折不回、砥砺奋进的事迹鲜为人知 B . 相濡以沫的夫妻,怡颜悦色的老人,聪明伶俐的孩子,一幅幅美不胜收的温馨画卷缓缓地拂过我们的心头。 C . 张桂梅,12年间让1800多名贫困女孩考入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在受益于她的女孩眼中张老师是法力无边的人。 D . 他有经天纬地之才,气吞山河之志,上精天文,下知地理,通晓古今,学贯中西,我和他差着十万八千里 , 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3. (3) 下列说法有误的选项是(     )
      A . 尊;用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称对方父母为尊上;父亲为尊公,尊君;母亲为尊堂等。 B . “悟空”“悟能”“悟净”是唐僧徒弟的法名。古代很多文人雅士在“名”和“字”之外还有“号”,常用来表达生活经历、思想情趣、处境心愿等,如陆游号“醉翁”,杜甫号“少陵野老”,陶渊明号“诚斋先生”。 C .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轻摇羽扇、运筹帷幄的形象深入人心;《水浒传》借白胜之口,留下了“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的著名歌谣;《红楼梦》中“晴雯撕扇”成了刻画人物的点睛之笔。 D . 在中国古代,剑被称作“百兵之君”,也常常被当作一种高贵的装饰品,从皇帝到文人都喜欢佩剑以显示身份。在中国道教仪式中,剑被作为一种降妖伏魔的法器。
    4. (4) 下列对选文分析有误的选项是(     )
      A . 孙悟空被牛魔王骗,可以看出孙悟空取得宝扇后的沾沾自喜,掉以轻心;牛魔王充分抓住了孙悟空的弱点,夺回宝扇,可见牛魔王的精明。 B . 牛魔王称悟空、八戒、沙僧为“泼猢狲”“猪精”“ 流沙精”,表现了牛魔王对他们的恼怒、怨恨,火焰山土地称悟空、沙僧为“孙大圣”“卷帘将军”,表现了对他们的敬重。 C . 唐僧不耐烦,让猪八戒和沙和尚去帮助孙悟空,可以看出唐僧心系徒弟。又从他说“求得扇子,早早过山赶路去也”不难看出他的烦躁也是因为“灭不了火,取不了经”。 D . 选文语言精练,如话家常。方言如“达”,俗语如“得胜的猫儿欢似虎”,用典如“逐年家打雁,今却被小雁儿啄了眼睛”,使选文更加典雅凝重。
四、综合性学习
  • 11.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知识的源泉,是智力活动的翅膀。为了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班级开展了“放飞想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来参加。
    1. (1) 【读材料·谈感想】

      1974年,美国佛罗里达州举行作文竞赛。一个9岁的小男孩艾克尔写了一篇题为“孵蛋”的作文参赛,获得了一等奖。他写道:“星期天,我和几个小朋友到郊外去玩,捡到一个蛋。玛丽说是云雀蛋,彼得说是鸵鸟蛋,丹妮说是恐龙蛋……大家争论不休,我提议把蛋孵出来。一孵出来,啊呀呀,原来是个尼克松(当时的美国总统)。”

    2. (2) 【观数字·发想象】

      0是什么?数学家说:“那是零,0点。”小品演员说:“那是。”运动员说:“那是。”老农说:“那是。”儿童说:“那是。”真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 (3) 【看图画·说段话】全球气候变暖值得每个地球公民关注。仔细观察下边这幅题为《企鹅的抗议》的宣传画,请结合画面,发挥想象,以企鹅的口吻写一段话。(不少于50字)

  • 12.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学校文学社公众号拟开设“走近《西游记》”栏目。请你结合阅读《西游记》的经历,协助“筹备组”完成栏目建设工作。

    1. (1) 以下是“筹备组”撰写的作品介绍,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一同西行取经的故事。

      ②该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现实。

      ③《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④小说刻画了众多生动形象的人物,以白描手法塑造的本领高强、智勇兼备的孙悟空形象,尤其令人难忘。

      A . ①④③② B . ③①④② C . ③④①② D . ①④②③
    2. (2) “筹备组”制作了三张孙悟空“西行成长之路”的海报,在第一张“偷食人参果”的海报上缺少一句评价,在第二张海报上缺少一个标题,请你补上。

    3. (3) “筹备组”准备在公众号中介绍《西游记》,包含以下四个板块:

      A.吴承恩与《西游记》简介               B.有趣的“西行之路”

      C.孙悟空的心灵成长                         D.《西游记》蕴含的文化内涵

      “筹备组”设计了一组问题以及相应的学习任务,你认为这个设计适合用于哪个板块?请填写选项并阐述理由。

      问题

      学习任务

      1孙悟空的成长经历有哪几个阶段?

      1根据孙悟空的名号变化,划分人生阶段,绘制孙悟空人生轨迹图。

      2西行路上,哪个故事最有趣?怎么体现有趣的?

      2摘录你认为最有趣的故事,并做批注。

      3西行路上,孙悟空的心灵经历了怎样的成长?

      3绘制孙悟空心灵成长阶梯图。

      4如何评价孙悟空的成长历程?

      4撰写读后感。

    4. (4) 贾植芳评价《西游记》:“我把它看成一部人生的教科书……它给人以大眼光、大境界、大省悟、大触动。”结合这句话和你阅读《西游记》的体会,在公众号的平台上为《西游记》写一段80字左右的推荐语。
五、现代文阅读
  • 13. 现代文阅读

    新年出行

    ①年初一,鸡叫头遍,尽管天还未亮,财叔便从被窝里钻了出来,揉了揉睡意惺忪的眼睛,急急忙忙穿好衣服,点燃香烛,诚惶诚恐地敬过先人,准备出行。

    ②本来财叔是不打算新年出行的,孤零零一个人,屋里穷得叮当响,哪有那么多讲究?

    ③年前,眼镜三毛来送年货,怂恿他说:“财叔,新年只要你第一个出行,包你捡到宝贝,若打空转身回来,我封个大红包赔你!”三毛说这话时紧盯着财叔,镜片后那双小眼睛闪闪发亮。灶台上焙的那挂满地红的万字鞭,就是那天他带过来的。按照老祖宗留下的规矩,新年出行,鞭炮要一炸到底,万万不可中间熄火,炸哑。

    ④他们这儿至今仍保留着新年出行的习俗。沿着村边转个圈,惊喜中捡回件颇具象征意义的物件,也有预先藏好的,讨个好彩头,求得一年的好兆头。

    ⑤财叔打开门,炸响鞭炮,一股冷风扑面而来,让他打了个寒颤。这要下雪又不下雪的鬼天气,贼冷。财叔伸长的颈脖赶紧缩了回去,手连忙插进大衣里,身子一趔趄,心里打起退堂鼓:自己几斤几两算得清楚,能有甚好兆头?

    ⑥但一想到三毛那双闪闪发亮的眼睛,若是看到他并不领情,出个行都畏缩不前,不知会有多失望。

    ⑦财叔走出屋场坪,见前方影影绰绰中有两个黑影立在路中间,吓了一大跳,这么早谁会站在寒风中等他?莫非是传说中的小鬼挡道?硬着头皮走近一端详:两捆半大小子高的棍子柴。估摸着是三毛弄的,“柴”“财”谐音,愿他今年发大财,过上好日子。

    ⑧去年财叔走背字,养猪猪瘟,养鸡鸡死,养鱼,一场山洪掀个底朝天,倒霉透顶!虽说这些都是三毛捣鼓来的,但他却从此一蹶不振,打不起精神。希望的火苗在心里也一点点熄灭。财叔叹气说:“命里只有八升米,无论如何不满斗。”索性打起懒主意,反正现在政策好,干脆等着吃低保。三毛多次来劝他:“穷不能穷志气,输不能输信心。”三毛就是说破天,财叔也不为之所动。

    ⑨三毛是大学生,读了一肚子的书,却把人读呆了。这些年村里人像中了邪似的往城里跑,财叔要不是小时得过小儿麻痹症,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也会跟着跑的。三毛却从城里踅回了村里,看到财叔没起色,总想帮一把。

    ⑩这两捆哑巴柴棍,未必就是三毛所说的宝贝吧?这也太平常了吧,鬼才稀罕!诓他来吹北风,就这宝贝?黑暗中财叔鼻子眼里重重地哼了声,一脚将其踹倒在路旁,心中十分恼火,恨不得就转身打道回府。

    ⑪新年出行,要的是一路顺风走到底,切忌打转走回头路,风架着财叔只有继续前行,浑身冷得筛糠。

    ⑫再往前走是眼山塘,更是个大风口,无论是顺时针出行还是逆时针出行,想绕都绕不过去。

    ⑬走在山塘的堤坝上,果然风更大,呜呜地叫。凛冽的寒风割肉的刀子,一刀一刀割在财叔脸上,辣痛。如今村里人少,山塘无人管理,堤坝上的灌木丛长成了小树林。风刮得路旁的树枝像拿着无数根鞭子,毫无情面地死劲抽打他,抽得他抱头鼠窜,样子十分狼狈。

    ⑭突然眼前掠过道白色的弧线,如同沉沉黑夜里的一道闪电,一条白练从水中一跃跳到了堤坝上,刺亮。猝然惊愕,定睛一看:树枝下一条大鱼摇头摆尾活乱跳。顿时财叔只觉得血往上涌,心咚咚咚地都快跳到了子眼儿,不顾一切地扑了上去,手忙脚乱中抱住这条大鱼就往家跑。兴奋得一路狂奔,大声喊道:“我抓到大鱼了!年年有余!年年有余!”

    ⑮财叔高一脚低一脚地刚跑到屋场坪里,还没进屋,朦胧中只见三毛匆匆赶来。老远就冲他道喜:“恭喜财叔!贺喜财叔!鲤鱼跳龙门,好兆头啊!好兆头!”

    ⑯阴云密布的天空终于绽开道缝,泻下一线亮光。就着熹微财叔看清楚这是条金丝鲤,翕动的腮帮上还系有一截被扯断的细线……抬头再看三毛,镜片后那双小眼睛里有两颗亮亮的泪珠滚动。财叔再也控制不住,破天荒头一次当着小辈的面痛哭起来。

    ⑰这时天已大亮,静谧的山村里,出行的鞭炮声渐次响起此起彼伏,如阵阵春雷……

    1. (1) 填写表格,归纳情节。

      准备出行

       

      看见柴棍

       

       

      明晓真相

      打退堂鼓

       

       

      兴奋

       

    2. (2) 有人认为将第⑧段删去小说情节更加紧凑,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理由。
    3. (3) 文中有多处伏笔暗示了财叔新年出行的经历是三毛策划的,请找出来并简要概括。(答出两点即可)

      示例:第③段写三毛怂恿财叔新年出行,保证财叔能捡到宝贝。

    4. (4) 最后一段环境描写富有意味,一方面起到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暗示着
    5. (5) 阅读下面材料,了解本文创作背景,然后做题。材料一: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这一概念,国务院制定出台了《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由此在全国范围内拉开了精准扶贫工作的序幕。截至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8239万人。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这两者是“精淮扶贫”必要素。“贫穷”本身并不可怕,精神上的贫劳比物质的贫困更可怕。贫因群众是个主体,只有帮助他们彻底扶起“志气”和“智气”,才能激发他们脱贫的动力。

      ①小说主要是围绕这一矛盾冲突展开故事情节的。

      ②结合材料二可知,三毛极力怂恿财叔“新年出行”是为

  • 14. 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

    《西游记》(节选)

    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惧备,四肢皆全。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

    一朝天气炎热,群猴去那山涧洗澡。见那股涧水奔流,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哪里的水。我们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众猴拍手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跳过桥中间,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大字。石猿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石猴笑道:“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床石凳,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

    众猴欢喜,都道:“你带我们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那些猴也都进去了。……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节选自《西游记》第一回,有删改)

    1. (1) 概括这段故事的主要内容。
    2. (2) 美猴王后来又叫孙悟空,是谁给取的法名?为何姓孙?
    3. (3) 按要求赏折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你看他暝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从描写角度)

      ②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从修辞角度)

    4. (4) 石猴的形象兼有“神、猴、人”三性,结合文段内容,试做分析。
六、作文
  • 15. 生活中时常可见互让、礼让、谦让、忍让、避让、退让等情景。让,是待人接物的素养;让,是宽宏大量的胸襟;让,是聪明睿智的取舍。

    请以“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 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③除诗歌,文体不限;④禁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