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池河片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2-08-05 浏览次数:34 类型:期末考试
一、语文累积与运用(35分)
  • 1. 默写
    1. (1) 补写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关关雎鸠,。(《诗经•关雎》)

      ,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

      ③微君之故,。(《诗经•式微》)

      ,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

      ⑤一日不见,。(《诗经•子衿》)

      ⑥《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花繁而多的语句是“”。

    2. (2) 默写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前四句。
  • 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各题。

    想不到你有这么些才华,想不到你的春天来得这么快,花开得这么美,开到世界的乐坛上放出你的异香。东方升起了一颗星,这么光明,这么纯净,这么深suì,替新中国创造了一个辉huáng的世界纪录……

    多少迂回的路,多少痛苦,多少失意,多少折,换来你今日的成功!可见为了获得更大的成功,只有加倍努力,同时也得期待别的迂回,别的挫折。我时时刻刻要提醒你,想着过去的艰难,让你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更有勇气去刻服,不至于失掉信心!人生是没穷尽没终点的马拉松赛跑,你的路程还长得很呢,这不过是一个光辉的开场。

    1.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深suì( )       辉huáng( )       折()

    2. (2) 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为“”。
    3. (3) 上面的语段选自《》,作者以的方式传达对儿子(人名)的谆谆教诲,他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 的问题。
    4. (4) 上面的语段极富哲理,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如何理解划线句的深刻含义?
  • 3. (2022八下·定远月考)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与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禄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阔然无累,真正地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一九五四年十月二日)

    1. (1) 本段文字是傅雷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中的一部分,他希望儿子成为一个“德艺俱备,”的艺术家。
    2. (2) 文中有两处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应改为       ②应改为

    3. (3) 傅雷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材料谈一谈你对画线句子含义的理解?
    4. (4) 腰封,是包裹在图书封面中部的一条纸带,属于装饰物,腰封上可印与该图书相关的宣传、推介性文字。请从书的内容、影响等方面,为《傅雷家书》写一段腰封推荐词,50字左右。
  • 4. 许巍的《曾经的你》唱到:“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如今你四海为家……”未来在哪里?远方在哪里?这是我们经常在心里问自己的问题。为此,班级组织了以“我们的未来之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遇到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 (1) 活动中班主任说了一句这样的话 :“你们的未来是一张洁白的画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请你品析老师的这句话。
    2. (2)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第三期的主题词是“选择”,现摘录这期开场白中的一部分如下:

      ……人生,总是在面临选择。站在“现在”,不会知晓哪是好的或是坏的,以及“未来”的你将会有怎样的感慨。接下来有请.

      假如你班拟模仿《朗读者》做一期节目,主题词是“未来”,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设计一段开场白。(字数在120 字以内,句式可与示例文字不同)

    3. (3) 班长在活动中以“创新成就未来”为题进行了演讲,下面是他演讲稿中的一段文字,有两处文字有问题,请结合上下文帮他修改。

      创新的力堂可以使一个时代成为荣耀,【A】可以使一个国家挺起脊梁,可以使一个人收获属于自己的未来。

      创新是属于每一个人的。只要你有创新的想浍和能力,即使你暂时比不上别人,也没关系,只要肯努力,【B】创新难道不会放弃每一个有决心有毅力的求助者的吗?也许你会遇上许多的艰难险阻,但你却有了一条专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现在这个年代,没有创新的人或活得下去,怛没有创新的国家肯定会衰落。人才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创新赋予国家、社会力量。我们应该去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用创新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国家的梦想。

      ①   【A】句可调整为

      ②   【B】句可修改为

二、阅读(55分)
  • 5. 阅读

    ①顺着玉河,我来到了四方街前。

    ②进城之前,一道闸口出现在前面。过去,把水拦在闸前,是为了在四方街上的市集散去的黄昏,开闸放水,古城的五花石的街道上,水流漫溢,洗净了街道。今天,一架大水车来把我们扬到高处,游览古城的人要把这水车和清凉的水作一个美丽的背景摄影留念。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见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

    ③从水车上哗然一声跌落下来,回到了玉河。在这里,我有些犹豫。因为河流将要一分为三,流过古城。作为一滴水,不可能同时从三条河中穿越同一座古城。因此,所有的水,都在稍作徘徊时,被急匆匆的后来者推着前行。来不及做出选择,我就跌进了三条河中的一条,叫作中河的那一条。

    ④我穿过了一道叉一道小桥。

    ⑤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经过售卖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我想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但我停不下来,没有看见。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掺入砚池中,被蘸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店中,那样,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在又一座桥边,一个浇花人把手中的大壶没进了渠中。我立即投身进去,让这个浇花的妇人,把我带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院子里,兰花在盛开。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我看到了,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着相机在眺望远山。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客人问主人当地的掌故。主人问客人远方的情形。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下花朵,正好回浇花壶中。

    ⑥黄昏时,主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之中。这时,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渠水辉映得五彩斑斓。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⑦好像是因为那些鼓点的催动,水流得越来越快。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一些露珠从树叶上落下,加入了我们。在宽广的丽江坝中流淌,穿越大地时,头顶上是满天星光。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⑧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

    1. (1) 请你结合“一滴水”在纳西族人院子中的所见所闻,分析纳西族人有哪些特点?
    2. (2) 文章第⑥段描写城内夜色,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
    3. (3) 赏析句子。

      ①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见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修辞的角度)

      ②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下花朵,正好回浇花壶中。(加点词语的角度)

    4. (4) 选文最后一句话表达了我对丽江怎样的情感?加点词“走过”是否可以换成“流过”?请说明理由。
  • 6. 阅读

    片段一

    保尔不知不觉走到松林跟前,在岔路口停住了。右边是阴森森的老监狱,有一道高高的尖头木栅栏,把它和松林隔开。监狱后面是医院的白色楼房。就是在这里,在这空旷的广场上,瓦莉亚和她的同志们被绞死了。保尔在原来设置绞架的地方默默地站了一会儿,然后走向陡坡,顺坡下去,到了埋葬烈士的墓地。不知道是哪个有心人,在坟墓周围摆上了用云杉枝编的花圈,像给这块小小的墓地修了一道绿色的围墙。陡坡上挺拔的松树高高矗立,峡谷的斜坡上绿草如茵。

    这里是小城的边缘,寂静而冷清。松林在低语,春天的大地在复苏,散发着潮湿的泥土气息。同志们就是在这里英勇就义的。他们为那些出生即贫贱、落地便为奴的人能过上美好的生活,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保尔慢慢地摘下了帽子。悲痛,巨大的悲痛,充满了他的心。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要抓紧时间赶快生活,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疾病,或者一个意外的悲惨事件,都会使生命中断。保尔怀着这样的思想,离开了烈士墓。

    片段二

    明天就要把书稿寄到列宁格勒,请州委文化宣传部审阅。如果他们同意给这部小说开“出生证”,就会把它送交出版社,那么一来……

    想到这里,他的心不安地跳动起来。那么一来……新的生活就要开始,这是多年紧张而顽强的劳动换来的啊。

    书的命运决定着保尔的命运。如果书稿被彻底否定,那他的日子就到头了。如果失败是局部的,通过进一步加工还可挽救,他一定会发起新的进攻。

    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了邮局。紧张的等待开始了。保尔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待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列宁格勒一直没有回音。

    出版社的沉默逐渐成为一种威胁。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保尔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也就是他的灭亡。那时,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滨海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每次的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好多天过去了,正当期待已经变得无法忍受的时候,同儿子一样焦虑的母亲一面往屋里跑,一面激动地喊道:“列宁格勒来信了!!!这是州委打来的电报。电报上只有简单几个字:小说备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他的心欢腾地跳动起来。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铁环已经被砸碎,他拿起新的武器,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1. (1) 用一句话概括片段一的内容。
    2. (2) 片段二中保尔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
    3. (3) 试分析片段一画线句子的作用。
    4. (4) 片段二画线句子“铁环”“新的武器”各指什么?这句话说明什么?
  • 7. 阅读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北冥有鱼》)

    【乙】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怪者也( )

      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马者( )

      之不以其道( )

      真无马邪( )

    2. (2) 翻译下面句子。

      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 (3) 【甲】文和【乙】文都运用了借物抒怀的写法。【甲】文中庄子根据民间传说创造出“”的形象,是我国文学史上最富有生命力的形象之一;【乙】文中韩愈借“”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的渴求和期待。(用文中词语填空。)
    4. (4) 请体会【甲】【乙】两文中作者的人生感悟,结合其中一文,联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思想启迪或感悟。
三、作文(55分)
  • 8. (2022八下·定远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的温暖、师友的帮助、社会的关爱,甚至产生的迷茫、经历的困难、遭受的挫折,都曾启迪你的智慧,点燃你的希望,增强你的信心,激励你的成长,成为你人生宝贵的财富,值得珍藏。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值得珍藏的财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