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河池市凤山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

更新时间:2022-08-25 浏览次数:2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各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 1. (2018八下·乌审旗月考)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隆重举行,本次会议通过的内容有(  )

    ①《共同纲领》   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③抗美援朝    ④采用公元纪年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 D . ②③
  • 2. 西方列强的枪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迷梦,新中国的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新篇章的“新”表现在(    )

    ①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③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④召开了政协会议

    A . ①②③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①③④
  • 3. (2020八下·聊城期中) 歌曲和口号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 下列建国后的歌曲和口号, 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②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③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④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A . ②③①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③②①④ D . ②③④①
  • 4. (2020八下·富县月考) 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在下列农家春联中,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

    A . 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 B . 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C .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 . 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 5. 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新中国的成立一一标志着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B . 西藏的和平解放一一标志着中国完成统一 C . 土地改革的完成一一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D . 抗美援朝的胜利一一结束了近代中国百年屈辱
  • 6. 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人民的最高利益。”与此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第一个五年计划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土地改革 D . 三大改造
  • 7. 针对下列情况,中国采取的相应政策是(    )
    人均产量 中国 美国 印度
    钢产量 2.37kg 538.3kg 4kg
    发电量 2.76kw·h 2949kw·h 10.9kw·h
    A . 没收官僚资本 B . 进行土地改革 C .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 掀起“大跃进”运动
  • 8. 1962年1月27日,刘少奇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我到湖南的一个地方,农民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七分人祸”是指(    )
    A .   农业合作化运动 B . 土地改革运动 C . “文化大革命” D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9. 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产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此语总结的是(    )
    A .   “一国两制”的构想 B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D .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10. “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先进事迹共同体现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
    A . 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 B . 保家卫国、革命英雄主义 C . 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 D .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 11. (2020八下·巨野期末) 老人依旧清楚地记得那个疯狂的年代:作为学生的他,戴着红卫兵的袖章,四处张贴大字报,批斗所谓的“牛鬼蛇神”……这个年代是(   )
    A . “一五”计划时期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 . 土地改革时期 D . “文化大革命”时期
  • 12. 一名香港警察对记者说:“几个小时前,我还是一名英国皇家警察,现在我已经成为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国香港警察。”他说这番话的直接背景是(    )
    A . 新中国的成立 B . 经济特区的设立 C .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 D . 中葡联合声明的签署
  • 13. 某旅游公司设计了多条“走进台湾”系列产品线路,包括美食之旅一一“吃”遍宝岛:花博之旅---“花”现宝岛:婚纱蜜月之旅一一钟爱一生宝岛演艺等。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
    A . 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B . “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大力拥护 C . 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 . 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 14. (2020八下·山东期末)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成就举世瞩目。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文革”时期的有(   )

    ①“解放牌”汽车   ②第一颗原子弹   ③东方红一号卫星   ④ 籼型杂交水稻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5. (2020八下·上高月考) 在我国古代时期,就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概念,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中国共产党人,面对这一历史重担,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是(   )
    A . 中共十四大 B . 中共十五大 C . 中共十六大 D . 中共十八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 16. 李明在“图说中国外交”活动中展示了下列图片,请结合图片回答问题。

    1. (1) 识读以上图片,请从下列选项中分别为图一和图二选配合适的标题。(并将序号写在对应的方框内)

      A.屈辱外交无主权    B.求同存异显风范C.五项原则睦邻处    D.大国外交展新颜

    2. (2) 图三《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是“中国人来了”,指的是哪一外交成就?20世纪70年代还有哪两项外交成就与其并称为“梅开三度”?
    3. (3) 图四展示的事件取得的重要外交成果是什么?为什么称为“历史性握手”?
    4. (4) 20世纪50一70年代新中国外交取得显著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17. 材料一:当代中国的问题,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距今已过去150年,当代中国问题的解决,要在50年之后的21世纪中叶。两者相加,一共是200年的时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100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1. (1) 材料一中“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于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有什么意义?
    3. (3) 请你谈谈如何才能实现“两个100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四方面即可)
  •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材料二:“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材料三:“我们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两岸间的政治分歧,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

    1. (1)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回答邓小平怎样解决香港、澳门回归的问题的?有何历史意义?
    2. (2) 根据材料三回答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如何形成的?结合历史知识,说说今天的台湾问题是怎样逐步形成的?
    3. (3) 目前影响台湾回归祖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你是怎样看待台湾回归这一问题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