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2022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8-09 浏览次数:28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18·福建) 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应指标。下列指标可通过过滤达到的是(   )
    A . 澄清    B . 无异色    C . 无异味    D . 无细菌和病毒
  • 2. (2019·常熟模拟)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 B . 葡萄糖氧化 C . 用糯米酿酒 D . 将小麦加工成面粉
  • 3. (2018·齐齐哈尔)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加热固体    B . 倾倒液体    C . 熄灭酒精灯    D . 取用固体粉末
  • 4. 下列四种生活垃圾,不能投放到可回收物垃圾箱内的是(   )
    A . 旧报纸 B . 金属易拉罐 C . 废弃水果皮 D . 塑料饮料瓶
  • 5. α-丙氨酸【CH3CH(NH2)COOH】是合成蛋白质的基础物质之一,是一种小分子化合物。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6:7 B . 每个α-丙氨酸分子中共有4个原子 C . 该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D . 该物质中含有氧分子
  • 6. 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 生石灰可用作补钙剂 B . 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来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 . 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保持环境卫生 D . 用甲醛浸泡海鲜,防止其变质
  • 7.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
    A . 灭火原理模型 B . 物质分类模型 C . 空气组成模型 D . 原子结构模型
  • 8. 某外控型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SiO2属于单质 B . 用碘水检验该保鲜剂中含有淀粉 C . 该保鲜剂能与明火接触 D . 酒精挥发时分子体积变大
  • 9. 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 蔗糖和水 B . 铁和氯化铜溶液 C . 锌和氯化银 D . 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 10.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 . 两个氯原子Cl2 B . 三个铁离子3Fe2+ C . 三个一氧化碳分子3CO D . 硫化钠SNa2
  • 11.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向稀硫酸溶液中滴加2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B . 红热的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 . 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水立刻沸腾,液滴飞溅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生成SO2气体
  • 12. 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CO2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B

    鉴别H2和CH4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而冷的烧杯

    C

    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

    D

    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

    将Zn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如图是鉴别NH4HCO3、NH4Cl、KCl三种化肥的过程,试剂甲和乙分别可能是( )

    A . 甲是氢氧化钠溶液、乙是水 B . 甲是水、乙是氢氧化钠溶液 C . 甲是熟石灰、乙是稀盐酸 D . 甲是稀盐酸、乙是氯化钠溶液
二、填空题
  • 14.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表是常见的一些生活物品及它们的有效成分。

    生活物品

    炉灶清洁剂

    84消毒剂

    药物“胃舒平”

    脱氧剂

    有效成分

    氢氧化钠

    次氯酸钠

    氢氧化铝

    还原铁粉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清洗炉灶时戴上橡胶手套,以防清洁剂与皮肤直接接触,其原因是
    2. (2) 常用的“84消毒剂”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制备次氯酸钠的原理可表示为: , 则X的化学式是
    3. (3) 药物“胃舒平”可治疗胃酸过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脱氧剂”工作原理是利用了铁的生锈,铁生锈实质是铁与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若用化学方法检验使用一段时间的还原铁粉是否完全失效,可选用检验,若出现的现象,说明该“脱氧剂”仍可使用。
  • 15. 水是生命之源,水能溶解许多物质形成溶液。
    1. (1) (一)水的组成

      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用燃着的木条靠近a玻璃管尖嘴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以水为原料生产氢气的方法有多种。

      方法I:电解水法。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方法Ⅱ:光解水法。我国科学家已研制出在新型高效光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与电解水法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

    3. (3) (二)常见的溶液

      在盛有5mL水和5mL汽油的两只试管中各加入1~2小粒高锰酸钾,可观察到: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而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4. (4) 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10

      20

      30

      60

      80

      100

      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3

      37.3

      38.4

      39.8

      KNO3

      20.9

      31.6

      45.8

      110

      169

      246

      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

      ②60℃时,将120g硝酸钾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

      ③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g,水的体积为mL。

      ④现有含122gKNO3与17.9 g NaCl的固体混合物,小刚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提纯混合物中KNO3的实验。

      该过程采用的结晶方法是法:要达到提纯硝酸钾的目的,小刚认为降温至最适合的温度为10℃,他的理由是

三、综合题
  • 16. 在神奇变化的物质世界里,化学变化无处不在。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向盛有碳酸钠的广口瓶中加入稀硫酸,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北京冬奥会实现了奥运历史上首次机器人水下火炬传递,吸引了无数国人的目光,看到“水火相融”的情景(图2),我们为之骄傲和惊叹!为保障火炬在水下燃烧,你认为水下燃烧的必要条件是:
    3. (3) 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3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g。
    4. (4) 蒸发皿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经常发现实验室中的蒸发皿底部有一层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17. 观察和推理是重要的学习方法。

    利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烧瓶内是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时将注射器内的液体逐滴注入烧瓶内,用pH传感器等电子设备采集信息,测得烧瓶中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2中c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2. (2) 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对应图2中点。
    3. (3) 能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①、②
    4. (4) 测量溶液的温度,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时放出热量。有同学认为,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也可能是由溶液稀释引起的。为了验证这一想法,在室温下应进行的实验是:

      实验1:

      实验2:

      实验3:取10mL10%的NaOH溶液与10mL10%的盐酸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经实验测量,溶液稀释时温度无明显变化。

  • 18.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CO2气体,通常状况下选择的仪器有:(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应(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2. (2) 选用上图所给仪器,若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气,你认为需要补充的仪器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同学们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结束清洗仪器时,发现加热高锰酸钾的试管内壁有用水洗刷不掉的黑色固体。黑色固体是什么?怎样洗去?于是小组同学进行了下面探究活动。

      探究1   黑色固体是什么?

      【交流讨论】同学们交流讨论后,对黑色固体物质作出了判断:

      分析判断

      依据

      1、不是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能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

      2、不是锰酸钾

      冲洗试管时出现深绿色溶液,说明锰酸钾能溶于水

      3、是MnO2

    4. (4) 【进行实验】向未洗净的试管中加入,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证明上面判断正确。

      探究2   用什么洗掉该黑色固体?

      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用草酸(H2C2O4)溶液清洗试管。向未洗净的试管中加入草酸溶液,黑色固体消失,同时发现产生许多气泡。同学们推测,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O2、CO、H2、O2等,其理由是:

    5. (5) 【实践反思】根据以上探究,你认为清除试管内壁附着的难溶物的一般思路是:
  • 19. 化学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1. (1) (一)金属资源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的化合物种类繁多:已知氧化铝的熔点为的2050℃,铝的熔点为660℃,硬铝。含铝、铜、镁、硅是用途广泛的铝合金。

      回答下列问题。

      硬铝含有的非金属元素是

    2. (2) 氧化铝可用于制造耐火砖等高温材料,这是因为
    3. (3) 从活泼金属的化合物中提炼单质比较困难。人类3000多年前就使用铜、1500多年前就使用铁:推测人类使用铝比铁的年代(填“早”或“晚”)。
    4. (4) 金属的回收利用可有效地保护金属资源,请你再写出一条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5. (5) (二)材料的研究离不开化学

      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下图是一种制备高纯硅的工艺流程图。

      请回答:

      操作I的名称是,实验室完成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玻璃棒、

    6. (6) 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 , 反应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为防止该反应中混入氧气的影响,因此,该反应必须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的环境下进行,这是利用了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的性。
    7. (7) 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
    8. (8) 该工艺流程中,可回收并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