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

更新时间:2022-07-28 浏览次数:9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对历史遗迹的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历史的主要证据来源。20世纪50年代在黄河流域陕西西安某遗迹发掘出距今五六千年的粟粒、菜籽等遗物,据此判断生活在该遗址的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半坡居民 D . 河姆渡居民
  • 2.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以下属于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共同点的是都(   )
    A . 发现于黄河流域 B . 都发掘出头盖 C . 都懂得人工取火 D . 会制作工具
  • 3.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东周
  • 4. 《礼记》中所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局面,最早出现在(   )
    A . 山顶洞人时期 B . 尧舜时期 C . 西周时期 D . 商朝时期
  • 5. (2021七上·浙江期中) 据《礼记 ·礼运》记载:夏朝建立后,“天下为家…是谓小康”。材料中“小康”社会的政治制度是 (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郡县制 D . 行省制
  • 6. 《史记》中记载:“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材料反映的史实标志(   )
    A . 华夏族的形成 B . 中国王朝的产生 C . 世袭制的确立 D . 分封制的实行
  • 7. 某次考古发现大量的铜器、玉器、石器,而最著名的当属大量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这次考古现场可能是在(   )
    A . 北京人遗址 B . 河姆渡遗址 C . 半坡遗址 D . 商代殷墟
  • 8. 引发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
    A . 各国实行变法改革 B . 争霸和兼并战争不断 C .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D .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 9. 下列成语的典故出自春秋时期的是(   )
    A . 卧薪尝胆 B . 纸上谈兵 C . 围魏救赵 D . 朝秦暮楚
  • 10.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材料反映了秦巩固统一措施包括(   )

    ①统一货币    ②统一度量衡    ③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④统一文字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1. 西汉建于公元前202年,东汉亡于公元220年,汉朝存在的历史时期是(   )
    A . 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 B . 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 C . 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3世纪 D . 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
  • 12. 《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
    A . 秦——西汉 B . 西汉——东汉 C . 东汉——三国 D . 三国——西晋
  • 13. 为改变西汉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的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   )
    A . 沉重的赋税 B . 严酷的刑罚 C . 繁重的徭役 D . 休养生息政策
  • 14. 下图是《汉代讲经图》,当时“经”的主要内容是(   )

    A . 佛教经书 B . 儒家经典 C . 法家典籍 D . 道家学说
  • 15. 《史记》的记载是我们研究黄帝的重要资料。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表明(   )
    A . 《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述具有唯一性 B . 传说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 C . 口头传说不足以印证历史 D . 文献记载没有参考价值
  • 16. 下列史实与推论均正确的是(   )
     

    史实

    推论

    A

    张骞出使西域

    西汉与匈奴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

    B

    班超出使大秦

    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C

    西域葡萄、石榴等物产传入中原

    西域物产的引进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成果

    D

    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A . A B . B C . C D . D
  • 17. 东汉中后期,朝政出现了“跋扈将军”“十常侍乱政”等现象。这些现象印证了当时(   )
    A . 黄巾起义爆发 B . 道教开始兴起 C . 王莽夺权改制 D . 外戚宦官专权
  • 18. 为东汉以后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物质条件的是(   )
    A . 文字的统一 B . 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 C . 造纸术的发明 D . 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
  • 19. 下列与“医圣”张仲景相关的是(   )
    A . 写成《伤寒杂病论》 B . 发明“麻沸散” C . 创编“五禽戏” D . 能实施外科手术
  • 20. 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们的相同点是(   )
    A . 都是开国皇帝 B . 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C . 都实行残暴统治 D . 都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材料二:“治理国家要以德来感化人民。”“学习要反复温习,要有恒心,要坚持不懈。”

    ——《论语》

    材料三:……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法治,但也要强调德治。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个学派的观点?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是什么?
    2. (2) 指出材料二中孔子的政治主张和学习方法分别是什么?并用最简练的语言指出孔子的历史地位。
    3. (3) 根据材料三,请问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
    4. (4)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 2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西汉建立后,举凡各级行政建制、官僚制度、军制和法律、土地和赋役制度等等,都是秦制的延续和发展。……但汉武帝一方面推崇儒术,一方面又条定刑法,重用酷吏。……武帝起用“布衣”公孙弘为相,打破封君为相的惯例。……武帝陆续采取一些措施,进一步打击王国势力。

    ——《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 (1) 写出图一方框A的政权名称及建立者的名字。结合所学,该政权的建立结束了怎样的局面?
    2. (2) 据材料一指出图二疆域与图一疆域的具体最大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用具体史实说明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
    3. (3) 据材料二概括西汉制度与秦朝制度之间的关系,并用材料二中具体事例证明。结合所学,汉武帝“打击王国势力”采取了什么措施?汉武帝时期一系列措施给西汉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 (4) 综上所述,概述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特征。
  • 23. 制度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子“授民授疆土”,将某地区的土地连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封赐给诸侯,由他们去建立国家。诸侯要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义务。

    ——摘编自张帆著《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学概要》

    材料三: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原陛下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原,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制度?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诸侯应履行的义务和这一制度的历史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最少两个)。
    3. (3) 依据材料三指出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政策有什么作用?汉武帝在思想方面又有什么创新措施?
    4.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觉得这对实现中国梦有什么重要的启示?
  • 24. 阅读下列材料

    时期

    图片

    探究

    总结

    史前时期

    图一: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浙江省博物馆藏品

    1)据图一推测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结合所学,河姆渡遗址位于我国哪一流域?

    4)请你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并说明本次探究活动的依据。

    夏商周时期

    图二:四羊方尊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

    2)结合所学,写出图二藏品所处的朝代。它是用什么方法铸造而成的?

    秦汉时期

    图三:汉代五铢钱的铜范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

    3)结合所学,写出最早统一铸造图三中货币的皇帝及铸造该货币的目的。

    1. (1) 据图一推测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结合所学,河姆渡遗址位于我国哪一流域?
    2. (2) 结合所学,写出图二藏品所处的朝代。它是用什么方法铸造而成的?
    3. (3) 结合所学,写出最早统一铸造图三中货币的皇帝及铸造该货币的目的。
    4. (4) 请你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并说明本次探究活动的依据。
  • 25. 中华文化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遗址、遗迹,令今人自豪。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都江堰示意图


    材料二:秦朝形势图

    材料三:丝绸之路示意图

    1. (1) 材料一图中都江堰渠首的三个主体工程是什么?谈谈都江堰存在有何现实意义?
    2. (2) 材料二秦修万里长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图中长城起止点分别是哪里?
    3. (3) 材料三丝绸之路开辟于哪一朝代?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何意义?
    4. (4) 谈古论今: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与有关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结合历史上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谈谈今天建设“一带一路”的感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