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桂林市雁山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

更新时间:2022-08-18 浏览次数:5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12分)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慢(dài)     长(qí)        酌(zhēng)     舞(zǎi) B . (pàn)     追(shuó)     腐(yǘ)        不折不(náo) C . 静(tián)     水(nì)       倔(jiàng)      无动于(zhōng) D . 纽(shū)     怅(mǎng)     俯(kǎn)      不及防(cù)
  •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劫难  膨胀  领域  消声匿迹 B . 踪迹  富予  褪色  草长莺飞 C . 装置  腐蚀  束缚  大彻大悟 D . 褶皱  稀疏  渺远  天衣无逢
  • 3.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B . 这道难题,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C . 每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D . 《中国机长》中惊心动魄的高空险情让无数观众揪心不已。
  • 4.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目前,5G基站太少,5G服务常出现网络信号不稳定、覆盖范围小、网络接入困难、信号质量差。 B . 坚定文化自信,要从青少年抓起,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写进教材,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延续。 C . 为了有效防止流感病毒的泛滥和滋生,我们应做到勤洗手,常通风,注意个人卫生。 D . 实施精准扶贫工程,对实施到2020年让农村贫困人口彻底摆脱贫困的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 5.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现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B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都属于事理说明文,作者是美国人。美国的利奥波德在《大雁归来》中,大雁富有灵性,熟悉人类的游戏规则,还会低声细语和高声辩论,文章字里行间充盈着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C . “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以记事、记物,也可以记山水地理、记风土人情,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等。 D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是指“国风”,是各地的民歌,为贵族文人所作。
  • 6.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句话,正确的是(    )

    ①惠庄二人都紧扣主题,但辩论者的思维截然不同。

    ②“濠梁之辩”的绝妙之处,在于它具有无穷的韵味。

    ③“濠梁之辩”所体现的这种敏捷思路,可以说是给人一种怡情益智的享受。

    ④庄周是从艺术规律上来说,人乐鱼亦乐。完全是以艺术心态去看待世界的,典型的“移情”作用。

    ⑤惠施是从认知的规律上来说,人和鱼是两种不同的生物,人不可能感受到鱼的喜怒哀乐。

    A . ②①⑤④③ B . ③①⑤④② C . ②①④⑤③ D . ③①④⑤②
二、现代文阅读(一)(6分)
  • 7. 阅读下列文本,完成各题。

    人类起源于一条鱼

    ①2019年10月26日,有着中国“搞笑诺贝尔奖”之称的菠萝科学奖领奖大会在浙江温州举行。本届的特别奖菠萝U奖颁给了一项古生物学的成就——澄江古生物化石研究。该项研究的宣传语是:澄江小虫虫,你的小祖宗。

    ②澄江古生物化石在业内大名鼎鼎,距今约5.3亿年,是世界范围内保存非常完好的寒武纪古生物化石群,共有16个门类,200多个古生物化石。科学家在其中发现了大量奇特且完整的古生物,这一发现为地球生命的“寒武纪大爆发”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③在这些“小虫虫”中,最为人们所知的是昆明鱼化石,它的发现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家舒德干。昆明鱼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产生脊索的动物。有了脊索,接下来动物就可以进化出脊椎,而脊椎对动物来说意义非凡。脊索对昆明鱼的意义在于:首先,有了脊索,昆明鱼在5.3亿年前寒武纪的海洋中就可以拥有更多生存的机会,昆明鱼体内的肌肉就能以它为基础呈“之”字形排列,从而让其游得更快;其次,有了脊索,昆明鱼便可以进化出一件特殊的“武器”——颌,这个武器对进食和防卫来说非常重要。

    ④有了脊索和以此为基础进化而来的脊椎,动物就可以进化出头骨和颅骨。有了颅骨的保护,感觉细胞和神经中枢才能安全地进化。最终,颅骨里面的神经细胞越来越多,形成神经节,众多的神经节最后发展成为一个终极成品——大脑。

    ⑤在了解昆明鱼的情况之后,有的科学家称昆明鱼是当今人类的祖先。这是怎么回事呢?从生物学的系统来看,人的位置是这样的: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灵长目——类人猿亚目——人科——人亚科——人属。也就是说,所有的脊椎动物都从属于脊索动物门。从目前的考古发掘来看,脊索动物是由昆明鱼进化而来的,所以我们不得不支持这个貌似非常荒谬的结论:人是由昆明鱼进化而来的。其实,这种说法是有科学道理的。众所周知,人类胚胎早期有一个阶段的形态和鱼非常相似,并且还有鳃裂。19世纪20年代,德国的解剖学家马丁·拉斯科发现,在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早期胚胎中都曾经出现过鳃裂。所以,人类起源于一条鱼并不是胡说八道,而是符合“因为所以,科学道理”的逻辑。

    ⑥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动物界有一种动物和昆明鱼非常接近,那就是文昌鱼。脊索动物门中除脊椎动物亚门外,还有尾索动物亚门和头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中只有一种动物,那就是文昌鱼。文昌鱼的大部分特征像无脊椎动物,只是它的背部有脊索。与其他门的动物不一样,文昌鱼一直没有进化,始终在“原地踏步”,这也使得它成了生物进化史中的“活化石”。

    ⑦在了解了“小虫虫”的前世今生,尤其是昆明鱼的情况后,你去澄江县看到“澄江小虫虫,你的小祖宗”这条标语,一定不会感到不明所以,而是会忍俊不禁。

    (选自《知识窗》)

    1. (1) 对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 澄江古生物化石在业内大名鼎鼎,距今约5.3亿年,是世界范围内保存非常完好的寒武纪古生物化石群,共有16个门类,200多个古生物化石。(列数字) B . 文昌鱼的大部分特征像无脊椎动物。(打比方) C . 昆明鱼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产生脊索的动物。(下定义) D . 在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早期胚胎中都曾经出现过鳃裂。(作比较)
    2. (2)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澄江古生物化石研究”获得本届特别奖菠萝U奖的原因是:研究发现澄江小虫虫是人类的小祖宗。 B . 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家舒德干最早发现昆明鱼,它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产生脊索的动物。 C . 人类是由昆明鱼进化而来的,这个结论虽然非常荒谬,但却符合“因为所以,科学道理”的逻辑。 D . 文昌鱼是因为它的背部有脊索,所以一直没有进化,这使得它成了生物进化史中的“活化石”。
    3. (3) 本文说人类起源于一条鱼的原因依据,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昆明鱼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产生脊索的动物。 B . 人所从属的脊椎动物都是由脊索动物进化而来的。 C . 人类胚胎早期有一个阶段的形态和鱼非常相似,并且还有鳃裂。 D . 昆明鱼在5.3亿年前寒武纪的海洋中出现。
三、古诗文阅读(25分)
  • 8.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各题

    甲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子《北冥有鱼》)

    乙文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①斫②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

    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③,疾则苦而不入④,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所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庄子》节选)

    【注释】:①轮扁:制造车轮的人。②斫(zhuó):用刀斧砍。③甘而不固:滑动而不牢固,指轮孔太大车辐条松动。甘,滑。④苦而不入:滞涩而难进入。

    1. (1)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去以六月息者也     去:离开 B . 怒而飞     怒:生气、发怒 C . 释椎凿而上     释:放下 D . 疾则苦而不入     疾:快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化而为     中轩敞者 B . 徙于南冥也     何陋 C . 释椎凿上     野芳发幽香 D . 臣也臣之事观之     先帝不臣卑鄙
    3. (3) 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文选自《庄子》,《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甲文出自内篇中的《逍遥游》。 B . 甲文中作者描写大鹏鸟起飞时,运用夸张的手法,是为了赞美大鹏鸟起飞时可以没有任何凭借上天入地的自由翱翔。 C . 甲文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D . 甲文展示了庄子超凡的想象力,最后提出的关于“天之苍苍”的问题在今天也是十分深奥的。
    4. (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②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

    5. (5) 请分析作者笔下的鹏是什么形象。
  • 9. 诗词鉴赏。阅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各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拗。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 (1) 请对这首诗中加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2. (2) 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用诗中原句加以描述分析。
  • 10. 古诗文默写填空
    1. (1) 求之不得,。(《诗经·周南·关雎》)
    2. (2) 可怜身上衣正单,。(白居易《卖炭翁》)
    3. (3) ,悠悠我思。(《诗经·郑风·子衿》)
    4. (4)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韩愈《马说》)
    5. (5)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6. (6) 蒹葭萋萋,。(《诗经·秦风·蒹葭》)
    7. (7)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8. (8) ,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
四、名著及课外阅读(8分)
  • 11. 八年级一班开展名著阅读活动,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问题。
    1. (1) 补充表格内容

      作者

      主人公

      冲突表现

      冲突根源

      冲突作用

      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非常苦恼,不能自拔,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但自杀就等于背叛革命。

      残疾令他痛苦,死亡可以终结痛苦,但是革命让他走向成熟,这是内心的脆弱与坚强之间的冲突。

      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2. (2) 1956年2月29日夜

      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傅雷家书》主要是傅雷写给儿子的,“书”指的是

    3. (3) 我们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当感恩图报:同时我们也希望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能讲究方式方法。《傅雷家书》是一部有关子女教育方面的名著,请把《傅雷家书》推荐给父母阅读,并说明推荐理由。
  • 12. 请你收集古人与“和”有关的资料,如成语、名言、故事等,仿照示例,谈谈你对“和”的理解。

    示例:从“六尺巷”的故事中,我了解到“和”是忍让与宽容。

五、书写(5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4分)
  • 14. 阅读

    玉兰花开

    苑秀萍

    ①校园里有两株玉兰:白色的,在北楼的阳面:粉色的,在南楼的阴面。同一种植物,花开的时间竟然相差了一个半月。粉玉兰开花了,娇态楚楚动人:白玉兰花期已过,绿叶满枝,色彩单调可又不失雅致。在这儿花开是一道风景,花落亦是一道风景。不论哪一株都让我痴情。

    ②刚进二月,还显料峭的东风便将春意稀疏地洒向了人间。白玉兰每天在北楼宽大而又温柔的臂弯里慵懒地舒展着身躯,自在地沐浴着暖阳,看上去舒服至极,惬意至极。整个草丛都很干旱,可唯独它周围湿漉漉的,这缘于它根底浅藏的那眼井。得天独厚的条件加快了白玉兰的生长速度,旺盛的它几乎无法自控。于是二月初,就长出了好多花骨朵:中旬,虽然叶子还小,但是洁白的花儿早已绽开了笑脸。“开花了”,男孩惊讶地说。他的话吸引了好多惊羡的目光,人们赞不绝口。自此,我上班来会于它近前驻足;下班走也要用目光向它致意。

    ③白玉兰出落得越发标致,花叶像美玉一样晶莹而又圆润。打盹儿的花儿,叶片用力包裹着蓉蓉的花心;绽开的可谓“秀色濯清露,鲜辉摇惠风”。它似乎不喜欢浓抹,只喜欢淡妆;它似乎不喜欢刻意宣扬,只喜欢深藏不露。即使这样也有不知从哪儿飞来的蜜蜂,于花束间嘤嘤嗡嗡地叫个不停,上上下下地舞个不休。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么冷的天最上面的花里居然还有蝴蝶。这蝶飞花舞蜂忙的景象恰如一幅清新淡雅的国画,镶嵌在了早春空白的风景底片里,把二月的美丽也尽裱在了其中。而它本身似乎是“于焉悟幽道,境寂心自怡”。可以说它用自己的幽香引来了蜂蝶,用自己的含蓄至美赢得了人们的垂青,赞叹。

    ④天有不测风云,幸福的白玉兰遭到了意外——几乎整株的花朵都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倒春寒扫荡尽净。素洁的花瓣静静地躺在干枯的草丛里,安详的姿势让人心疼。空中残留的几朵小花孤寂地在枝头上站立着。伤了元气的白玉兰,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一,点生气:枝干不住地摇头,似在叹息花朵与肢体相依的短暂。我想它们最早也得明年春天再相伴了吧。幸存的几个花蕾也慢慢地枯萎了。

    ⑤于是整个三月,白玉兰都在悄悄地发芽、生长,默默地壮大着自己。倒是绿叶茂盛了它的枝干,挺拔的身躯显得越发郁郁葱葱。四月初,白玉兰带着满树的生机,傲然地挺立在了北楼前。油油的绿叶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闪亮。脱去了稚嫩外衣的它,没有了花作点缀,虽略显平淡,却更让人感觉到它浑身上下散发着蓬勃的朝气。绿才是它生命的本色吧。

    ⑥院子里其它植物也开始披红挂翠了:那轻柔的柳条在风中悠闲地荡着秋千;梧桐树叶像一串串可爱的小蝴蝶整齐地飞满了枝杈;紫色的海棠怒放着诱人的花姿;那些黄色的,红色的,白色的小野花也满心欢喜地织进了绿色的绒毯。而众花之中那株粉玉兰开得最为出众:外粉内白的花瓣,似乎于妖艳之中秉持着高洁;一个个花蕾,有羞涩地打着朵的,也有紧紧握住花芯的,不论哪种姿势都让人深爱。姐妹俩南北相对,白玉兰探身看着丽质的妹妹,像在欣赏。而粉玉兰微笑着示意:绿叶才是生命的希冀,繁花只不过是生命枝头的一段灿烂时光而已。

    ⑦夜半时分,门吱吱呀呀地响个不停,阳台上的窗户也在自言自语。风雨又来了!难道粉玉兰也不能逃脱天折的噩运吗?第二天清晨,我急急忙忙来到单位,老远的就看见了白玉兰。它晃晃挺拔的躯干,抖茂密的枝叶,似乎坦然而又从容地说:朋友,看我够健壮吧!我心笑了。走进大门,双目直扫西南,驱步近前,我被粉玉兰震惊了:花不但完好无损,而且比昨天开得还灿烂。那粉红,矿酽得开在花身,却醉在我心。这使得我一颗紧蜷的心也舒展开了。欣赏它花开的艳丽风景,更佩服它面对风雨时的坚忍与顽强!看来粉玉兰是开在了它正确的时间。虽然气候有些反常,但它凭借自身的良好素质成功地抗拒了这场风雨。

    ⑧数月之中,两株玉兰以不同的丰姿点缀着校园。那阵阵清淡的花香,仿佛悠扬而又曼妙歌声似的,飘逸在了每一个过客的心田。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2020年第9期,有删改)

    1. (1) 概括白玉兰的生长过程。

      快速生长→遭遇意外→A( )→B(  )→开得灿烂→更加灿烂

    2. (2) 想象下列各句描绘的情景,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这蝶飞花舞蜂忙的景象恰如一幅清新淡雅的国画,镶嵌在了早春空白的风景底片里。

      ②素洁的花瓣静静地在干枯的草丛里,安详地姿势让人心疼。

    3. (3) 本文题目为“玉兰花开”,第⑥段为什么用大量笔墨写“其他植物也开始披红挂翠”?
    4. (4) 文章第①段说:“在这儿花开是一道风景,花落亦是一道风景。不论哪一株都让我痴情。”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对两株玉兰树“痴情”的原因。
七、作文(50分)
  • 15. 作文

    阅读名著能使我们获得很多。当初,一个小偷读了偷来的行李箱中的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后,决心向保尔学习,改过自新。可以说,保尔给了他重生的机会。其实,我们在读名著的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多,当我们面对严酷的现实不知所措时,苏东坡给了我们豁达的心胸,也给了我们前进的勇气;当我们处在人生低谷时,江姐给了我们坚定的信念,让我们对未来心存希望;当我们遇到突如其来的变故而心灰意冷时,杜小康给了我们坚强……

    请根据“江姐给了我坚定的信念”这个标题的形式,以“ 给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选择合适的名著中的人物填入第一条横线;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备选名著:《傅雷家书》《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星照耀中国》《朝花夕拾》《西游记》《昆虫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