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海淀区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7-27 浏览次数:38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二、选择题组
  • 24. 实验室通过 H2 + CuOCu + H2O 可制得金属铜,装置如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上述得到 Cu 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 甲的作用是制备氢气 C . 乙中反应为 NaOH + HCl=NaCl + H2O D . 丁中现象是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
    2. (2)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实验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 撤掉酒精灯后应继续通入H2 一段时间 C . 丙中的浓硫酸可用稀硫酸代替 D . 丁中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三、填空题
  • 25. 从 A 或 B 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 A 计分。

    A. 人体摄入元素量过低会引起骨质疏松或佝偻病

    B.鸡肉中富含的营养素为

  • 26. 土壤的酸碱性和肥力对植物生长非常重要。
    1. (1) 适宜牡丹生长的土壤的 pH 为 7.8~8.3,属于(填“酸性”或“碱性”)土壤。
    2. (2) 绿萝若缺乏钾元素会出现叶尖变黄,可以施用____(填序号)化肥来改善。
      A . NH4HCO3 B . Ca(H2PO4)2 C . KNO3
    3. (3) 硫酸亚铁溶液可用于调节绣球花的颜色。该溶液的溶质是
  • 27. 奥运火炬的发展体现了科技的进步。

    1. (1) 2008 年奥运会“祥云”火炬的外壳材料主要使用了铝合金,2022 年冬奥会“飞扬”火炬主要使用了碳纤维。上述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2. (2) “ 祥云”火炬采用的燃料是丙烷(C3H8),“飞扬”火炬采用的燃料是氢气。

      ①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丙烷作为燃料对环境可能有不利影响,从元素守恒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28. 下图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实验的三步操作。

    1. (1) C 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 (2) 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
  • 29. 用下图实验研究几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

    1. (1) 实验①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实验③中,观察到锌片表面生成银白色固体。由实验① ~ ③能否判断 Zn、Cu、Ag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说明原因:
  • 30. 用 NaOH 溶液和稀硫酸进行实验。

    已知:Na2SO4 溶液显中性。

    1. (1) 向滴有酚酞的 NaOH 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2. (2) 用 pH 计测定滴加稀硫酸过程中溶液 pH 的变化如图。图中 x 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是 Na2SO4
四、科普阅读题
  • 31.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一层或几层原子厚度的晶体,其层内微观结构如图 1。石墨烯具有高透光性、高强度、高导热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在电子、复合材料、医疗健康等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不同领域的应用分布如图 2。

    纺织领域是石墨烯应用的新兴领域。纺织面料掺入石墨烯后具有保暖、抗菌等优点。

    石墨烯面料的保暖原理主要是利用远红外线升温,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促进新陈代谢。在低温情况下,石墨烯可将来自远红外线的热量传送给人体,相较于普通纺织面料,石墨烯面料的

    “主动产热”更受人们青睐。石墨烯面料的抗菌性能与其结构有关。掺入面料的石墨烯片层结构中含有丰富的含氧基团,影响菌体的正常代谢,从而使菌体无法吸收养分直至死亡。

    实验人员研究不同面料中掺加石墨烯后的抗菌效果。取氨纶混纺纱、石墨烯 - 氨纶混纺纱、棉混纺纱、石墨烯 - 棉混纺纱四种面料样品,测得其他条件相同时,四种面料对大肠杆菌等三种菌体的抑菌率结果如图 3。图中,抑菌率越高,表明抗菌性能越强。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石墨烯做为一种基本材料,其应用会有越来越多的可能。

    依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 (1) 石墨烯由____(填序号)构成。
      A . 分子 B . 原子 C . 离子
    2. (2) 由图 2 可知,石墨烯应用占比最高的领域是
    3. (3) 工业上可采用甲烷分解制取石墨烯,同时产生氢气。甲烷分解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在方框内补全相应微粒:

    4. (4)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石墨烯可以利用远红外线为人体供暖

      ②面料的抑菌率与面料种类、菌体种类均有关

    5. (5) 根据图 3 可推断“石墨烯 - 棉混纺纱面料的抗菌性能优于棉混纺纱面料”,依据是
五、综合题
  • 32. 工业上用绿矾(FeSO4·7H2O)制备还原铁粉(Fe)的部分转化过程如下:

    1. (1) Ⅰ的反应为 FeSO4 +(NH4)2CO3=FeCO3↓+(NH4)2SO4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 (2) Ⅱ的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33. 以海水和白云石为原料制备金属镁的主要流程如下(部分产物略):

    1. (1) 煅烧窑中,白云石发生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 (2) 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 + MgCl2=CaCl2 + Mg(OH)2↓。
    3. (3) 中和槽中,盐酸与 MgO、Mg(OH)2 均能反应,其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写出化学方程式)。
    4. (4) 根据元素守恒,金属镁中的镁元素来源于原料中的
  • 34.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1) B 中仪器 a 的名称是
    2. (2) 制取 CO2 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收集 CO2 的装置是(填序号)。
    4. (4)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说明瓶中已充满 CO2
  • 35.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向广口瓶中加入 B。

    1. (1) 若 A 和 B 为,可观察到蜡烛燃烧更加剧烈。
    2. (2) 若 A 为 Na2CO3 , B 为稀硫酸,观察到蜡烛逐渐熄灭。由此可证明的可燃物燃烧条件是
  • 36. 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1. (1) 加 入 NaOH 溶液后,观察到气球变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一段时间后注入足量盐酸,观察到以下现象:有气泡产生、
  • 37. 维生素 C 又称抗坏血酸,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兴趣小组进行维生素 C 相关的化学实验。
    1. (1) 实验一:验证维生素C具有酸的性质

      序号

      操作

      现象

      a

      向 2 mL 维生素 C 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成    

      b

      向 2 mL 维生素 C 溶液中加入少量 NaHCO3 粉末

      粉末消失,有气泡生成

      a 中的现象为溶液变成色。

    2. (2) b 中生成的气体是
    3. (3) 实验二:探究不同烹饪方法对苹果中维生素C含量损失的影响

      资料:

       维生素 C 能和 KMnO4 溶液反应使之褪色,可利用该反应检测维生素 C 含量。研究表明,苹果中其他成分不影响检测。

      进行下图所示实验,每次实验所用苹果片相同,实验记录如下表。

      模拟烹

      调方法

      常温放置

      糖拌(常温下加入 5 g 白糖,搅拌后放置)

      (放入70℃水中)

      (放入100℃水中)

      处理时间

      30 min

      30 min

      20 min

      40 min

      20 min

      40 min

      混合液色度

      1

      4

      1

      3

      2

      4

      注:混合液色度越大,维生素 C 含量损失越大。

      糖拌时,维生素 C 含量损失(填“大”或“小”)。

    4. (4) 对比“炖”和“煮”的实验数据,得到结论:
    5. (5) 继续探究实验二中糖拌导致维生素 C 含量下降的原因。

      ①甲同学对比常温放置和糖拌中的物质,提出猜想:和维生素 C 反应,导致苹果中维生素 C 含量下降。

      ②乙同学发现糖拌时有较多汁液渗出,猜测维生素 C 随汁液渗出是导致固体中维生素 C含量下降的原因。并通过实验证实了渗出液中含维生素 C,他的实验是:

      步骤 1.常温下,向 5 mL 水中加入 5 g 白糖,溶解,放置 30 min,加入 10 mL 0.1% KMnO4 溶液,测定混合液色度略大于 4。

      步骤 2.常温下,收集糖拌苹果片放置 30 min 后的全部渗出汁液,加水稀释至 5 mL,

六、计算题
  • 38. 尿素的化学式为 CO(NH22 , 某品牌尿素化肥的标签如下图。工业上制备尿素的反应方程式如下:2NH3 + CO2CO(NH22 + H2O

    1. (1) 计算理论上生产 120 kg 尿素需要的氨气的质量
    2. (2) 尿素中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由此判断该化肥样品填“是”或“不是”)纯净的尿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