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芜湖市市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

更新时间:2022-08-23 浏览次数:5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 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说明二者具有相同的(    )
    A . 自然环境 B . 政治制度 C . 社会习俗 D . 宗教信仰
  • 2. 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建于约公元前2600年,原塔高约146.5米,基底每边长230多米,用石200多万块,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石块之间严丝合缝,连刀片都插不进去。这主要说明(    )
    A . 金字塔是法老修建的陵墓 B . 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 C . 古埃及后期王权的逐渐衰落 D . 古埃及已拥有最先进的建筑设备
  • 3. 下面是《汉谟拉比法典》中的法律条文,据此可知该法典(    )

    A . 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 B . 反映古巴比伦商品经济活跃 C . 具有鲜明的阶级等级特征 D . 家庭奴隶制在当时广泛存在
  • 4. 底层人民难以有晋升机会或空间,对未来不抱有太多的希望和期待,最终使整个印度社会充斥着动荡与不安。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    )
    A . 种姓制度 B . 宗教压迫 C . 外族侵扰 D . 国家分裂
  • 5. 亚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下列图片,能佐证这—结论的是(    )

    A . 古埃及墓穴壁画 B . 四羊方尊 C . 罗马万神殿 D . 掷铁饼者
  • 6. 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公民权的必要保障是(    )
    A . 参与统治 B . 参军打仗 C . 占有土地 D . 节庆演出
  • 7. 东侵中有许多随军学者包括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沿途搜集资料,采集动植物标本,与当地人交往。这主要说明亚历山大东征(    )
    A . 给被侵略地区带来灾难 B . 建立地跨欧亚非大帝国 C . 促进了东西方经济联系 D .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 8. 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这体现了(    )
    A . 罗马本质上维护平民利益 B .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C . 两位保民官掌握实际权力 D . 平民斗争争取了政治权利
  • 9. 下列有关罗马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凯撒独裁   

    ②罗马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

    ③屋大维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④斯巴达克起义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②④①③ D . ②④③①
  • 10. 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是(    )
    A . 太阳历 B . 太阴历 C . 夏历 D . 儒略历
  • 11. 克洛维是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为取得罗马教会的支持所采取的措施是(    )
    A . 用武力不断扩张领土 B . 无偿赏赐教会土地 C . 把基督教推崇为国教 D . 献给教会“什一税”
  • 12. 比较西欧封建时期的庄园和日本封建社会的庄园,其相同点不包括(    )
    A . 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 B . 蓄养血缘关系的武士 C . 具有很大的独立性 D . 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 13. 13世纪英国黑尔斯庄园的法庭档案里记录的一个案件:一个农民丢失了一头黑母牛,他在领主的牛棚里发现了自己走失的牛,但领主却拒绝归还,所以这个农民就向庄园法庭起诉,法庭判定领主要归还该农民的牛。这个案例主要说明庄园法庭(    )
    A . 一定程度限制领主的特权 B . 根本上维护佃户的利益 C . 促使庄园走向衰落和瓦解 D . 稳固了庄园的社会等级
  • 14. 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据此可知,西欧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 . 商业贸易的繁荣 B . 人口的增加 C . 生产力的发展 D . 庄园的瓦解
  • 15. 上课记笔记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下图为某同学的课堂笔记。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A . 佛教诞生 B . 文明交流 C . 大学兴起 D . 城市自治
二、辨别改错(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 16.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并加以改正。
    1. (1) 2世纪,亚历山大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2. (2) 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教。
    3. (3) 西欧城市获得自由和自治的手段包括法庭判决和武力斗争。
    4. (4) 622年,穆罕默德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加,建立穆斯林公社。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方面,国王或者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合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另一方面,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割据局面。

    ——《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它也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教会控制着他们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

    ——《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三:西欧社会的二元分化:在同一社会共同体内,成长起相互平行的教权与王权。教权与王权是连体的双头鹰,因为其二元分化,产生相互的竞争、摩擦和厮杀;由于其共生于同一共同体,所以便相互依存,相互纠结,相互渗透,难解难分。

    ——据丛日云《在上帝和凯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

    1. (1) 依据材料一,分析西欧封建社会国王成为“名义上最高统治者”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国王为削弱封建主的势力而采取的措施。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基都教会在中古西欧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表现。
    3. (3) 综合上述材料,就西欧中世纪王权与教权的关系,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 18. 改革创新是一个国家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必要条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伯里克利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这些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

    ——部编《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但出门便是深深的海洋而且资源贫乏的现实,又使他们充满生存危机感,所以在技能层面非常注意乃至模仿先进的东西……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并向老师学习。

    ——《作坊里的日本》

    1. (1) 材料一中,伯里克利为扩大公民的权利采取了哪些措施?结合所学,分析这些措施给当时的雅典带来什么积极影响?
    2. (2)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日本如何向亚洲第一位老师学习?并分析其对日本产生的影响。
    3. (3)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改革创新的理解。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 19. 阅读下列地图,完成探究活动。

    1. (1) 图一是帝国,图一时期该帝国为稳固社会秩序采取什么措施?图二帝国是,对该帝国的统一和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是什么宗教?
    2. (2) 概括两帝国的共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