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孝义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2-07-23 浏览次数:66 类型:期末考试
一、读·书(12分)
  • 1. 书法课上,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幅书法作品,希望同学们珍惜时光、奋发有为。请赏读这幅作品,将其内容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 2. 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青春是一首唱不尽的歌,她从蒹葭苍苍、呦呦鹿鸣而来。每个人都无法逃离时间的约束和考验,但勇于拼搏、孜孜不辍的心灵,将始终青春洋溢、生生不息。

    青春是学海无涯乐为舟,是宋濂“以中有足乐者, ”的精神满足(《送东阳马生序》);青春是责任担当,是诸葛亮“  ,奉命于危难之间”的持危扶颠(《出师表》);青春是志存高远,是范仲淹“  , ”的政治抱负(《岳阳楼记》);青春是洒脱镇定,是苏轼“ ,谁怕? ”的潇洒从容(《定风波》);青春是乐观进取,是刘禹锡“  , ”的激愤与豪情(《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青春是永不言败,是李白“   , ”的自信昂扬(《行路难》其一)。

二、读·思(38分)
  • 3. 奋斗是青春的底色,榜样是青春的航标。班级组织“致敬英雄,奋斗青春”主题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致敬功勋,讲励志故事】

    ①热播剧《功勋》的海报上,有这样一句话:“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②声誉卓著的“功勋”,出自每一位平凡的个人;(    )无数个平凡人,打造着奋斗的“高光”,成就着时代的“不凡”。③有大国重器的时代所需,就有于敏、孙家栋、黄旭华一心报国的奋斗;有黎民苍生的生计所系,就有袁隆平、屠呦呦呕心沥血的钻研;有父老乡亲的家国所依,就有申纪兰、李延年、张富清满腔热血的赤诚。④今天的你我,不妨对标先辈们执着追求的“希望与前途”,在民族与国家的星空里,成就属于自己、也属于时代的“高光时刻”。

    主持人准备用以上语段开场,下面对该语段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①句句尾的“。”应该放在引号以内,因为引文完整且被独立使用。 B . 第②句括号内可以填一个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 C . 第③句中“大国重器”“黎民苍生”“执着追求”三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D . 第④句中的“高光时刻”为网络流行语,是巅峰时刻、精彩时刻的意思。
  • 4. 【活动二:重读经典,品英雄豪气】

    《水浒传》中“打”最见英雄气,很多情节都与“打”有关,但“打”的方式却不同。请在下面括号中各填一个字,补全故事。

    ①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打镇关西

    ②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打洪教头

    ③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打蒋门神

  • 5. 【活动三:心有所悟,为青春打call】

    聆听“功勋”励志故事,领略志士豪气英姿,同学们深受感染,纷纷在学校的“为青春打call”平台留言。李健同学也想创作一副对联抒发自己的昂扬斗志,请帮他将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须勤奋       下联:青春有限

  • 6. 语文课上,老师讲到“如何让材料支撑观点”的问题时,出示了以下材料。请结合材料内容,完成学习任务。

    【幻灯片出示】

    拥有一颗平常心

    ①平常心往往能成不凡事。

    ②汉代的史官司马迁因惹怒汉武帝而遭受腐刑。常人受此大辱自是悲愤欲绝。而司马迁却能怀着一颗平常心,继续他的工作,完成了“史家之绝唱”《史记》。正是司马迁的平常心使得《史记》没有成为一本谤书而丧失其价值,也正是他的平常心使得他自己也被刻入丹青名传后世。

    ③波兰的科学家居里夫人也是一个怀有平常心的人。她怀着一颗平常心,不畏艰难,从数吨的废料中提炼出了镭。获得诺贝尔奖的殊荣后,她仍然怀着一颗平常心从事她的研究。不久又发现了一种元素,再获诺贝尔奖。如此荣耀加身,她却始终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曾把自己的奖章给孩子当玩具玩。而正是这种平常心使她化为教科书里的单位“居里”,正是这颗平常心使得爱因斯坦赞誉她是“唯一一个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④始终忘不了苏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那是拥有一颗平常心的人才能写出的诗句;也难以忘却袁隆平的“稻下乘凉梦”,那是怀有一颗平常心的人对全人类的馈赠!

    1. (1) 【任务一:情境对话】根据材料内容,完成师生对话。

      老师:同学们,这个材料中的事实是否都成证明第①段的观点呢?

      杨丽:老师,第②段司马迁的例子不能证明观点,因为 。

      老师:对,这个材料与第①段观点不一致,应该删掉或者替换。第③段中写到了居里夫人的平常心,这一段应该可以保留吧?

      王强:居里夫人确实有平常心的一面,但居里夫人成功提炼出镭是由于她具有的品质,并不是因为她的平常心。所以,这一材料需要根据观点修改后方可使用。

      老师:确实,当材料有多个侧面时,我们要侧重选取与观点一致的角度,这非常重要。再看看苏轼和袁隆平的事例是否可以用来证明观点呢?

      李婷:如果要用,就要增加一些内容,让人知道他们是怎样因为拥有平常心而获得成功的。

      老师:说得真好。其实你提到了一个使材料支撑观点的非常重要的原则: 。

    2. (2) 【任务二:牛刀小试】

      请根据要求修改以上材料,使其成为一段论证严谨、表达流畅的议论性文字。

      修改要求:①根据情境对话内容,对材料进行必要的删改增替,使材料能够有力地支撑论点;原材料的事实论据至少保留一个。

      ②在第①段后增加解说论点、衔接过渡的阐释性语句,使语段表达流畅。

      ③给材料增加一个总结性语句,形成总分总结构。

      ④至少运用两种论证方法。

      ⑤不少于100字。

  • 7.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问题。

    【甲】山坡羊·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乙】曹刿论战(节选)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 (1) 读准字音,是学好古诗文的第一步。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万间都做了土又何

    2. (2) 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伐我  出无名 B . 肉食者   夷不屑 C . 弗敢也  强于人 D . 衣食所   贫乐道
    3. (3) 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①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②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4. (4)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政治情怀在两篇诗文中均有所体现,请结合选文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选文

      “民本”思想具体体现

      “民本”思想解读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此处对话,表明曹刿的军事思想以为基础。

      曹刿论战(节选)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此句为“曲眼”,一针见血地指出(历史真谛),表达了作者(思想情感)。

      景公衣狐白裘不知天寒晏子谏(节选)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5. (5) 古时没有标点符号,称文辞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请用“/”标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停顿处。(标2处)

      饱 而 知 人 之 饥 温 而 知 人 之 寒 逸 而 知 人 之 劳。

    6. (6) 选文讲述了晏子委婉劝谏景公 的故事,表现了晏子 的贤臣形象。
三、读·写(70分)
  • 8. 为了给初中三年的青春时光留下一份永久的纪念,全班同学共同制作了一本班史。设计制作组为班史设计了两个封面(见下图),现在邀请大家为自己喜欢的作品投票,以确定班史封面,并向同学们征集封面文案。你喜欢哪一幅封面呢?请结合图片内容简要说明喜欢的理由,并为该封面拟写一句契合的文案(“文案”即与封面主题相符的一个精美的句子)。

    我选。【理由】

    【文案】

  • 9. 阅读宋以柱的小说《猪蹄的故事》,完成问题。

    老沈是煮下货发家的。下货就是猪的肝肺心头蹄肠。

    老沈从不多煮,一天煮一锅。煮好了,捞在大盆里。大盆放在石案上,冒着腾腾的香气。桥上走着的人,一耸鼻子,嘿,老沈的下货出锅了,一拐弯,就下了桥。

    不是每天都能卖完,天有小雨小雪,或者逢二七赶集日(集市在另一个方向),会剩下一点,或者两只猪蹄,一块猪嘴,大半块猪肝,老沈自己下酒。剩下的多了,第二天也不再卖,家里人心疼,老沈就生气,把剩下的猪下货,“呼”,扔河里了。河里的鸭子嘎嘎嘎叫起来。河边溜达的黑狗,一个鱼跃跳进水里。

    老沈赚了钱,盖起了二层楼,像模像样开了酒店。盖楼欠了不少钱。他那胖媳妇着急,一天天叹气。老沈不急,用地瓜干辣酒,把自己的脸喝得红通通的,对她媳妇说,人活着就是要不停的忙,忙地里的粮食,秋收冬藏,忙开酒店开小卖店开油坊,不能闲下来,早早还完欠账,那不就闲着了?如果整天闲着,那不就是没用了?没用了,那还让你活着干吗?

    这番话,被来啃猪蹄的镇党委书记听到了,在职工大会上,拍了好几次桌子,说你们还不如一个煮下货的人思想水平高,如果没事可做了,那还让你活着干嘛?

    那时候,我的单位在那个镇上,单位不大,七八个人,只有我是外镇的,一下班,都纷纷回家,或是出去喝酒了。我顺着一条土路,向南,走十几分钟,过十字路,就到了老沈的店。老沈看到我,知道我不是买猪嘴猪蹄,是闲了找乐,就拿过马扎,茶碗,纸烟,我俩也没多少话。我抽烟就从那时候起,一直抽了二十多年。

    那一次,看到老沈店里,坐着一位老哥,前胸阔大,裤脚在膝盖以上,腿肚子凸出紧绷,脚脖子得俩手掐过来。低头朝外,脸黑红,一件粗布上衣布满白碱,是个下苦力的人。左手掐着一摞煎饼,右手举着一个猪蹄,面前桌子上,一块乌黑的辣疙瘩咸菜,一缸子茶水,缸子是老物件,红漆着“为人民服务”,是伟人的笔法。

    我说他的左手掐一摞煎饼,一点也不夸张,至少是三个以上的煎饼,被他掐在手里,一口下去,就把三个煎饼咬透了,嘴稍微一撇,把一大块煎饼,咬在嘴里,剧烈地咀嚼起来。待他一伸脖子,咽下去,端起茶杯,喝一口,水在嘴里转了一个圈,咕咚又咽下去。举起右手里的猪蹄,认真地看着。那只猪蹄,已经被他啃得没有猪蹄的样子了,猪蹄的脚脖子位置,已经被他啃完了,森森的白骨,被当做了把手,他短短的五指,牢牢地抓住了猪蹄的白骨,现在他要啃猪蹄的脚心。我还是第一次见有人如此啃猪蹄,他把猪蹄的脚心放到嘴上,狠劲一口,就把猪蹄心连同肉筋咬下来,毫不客气,也很果断,像老虎钳夹断一根钢筋,嘎嘣一下,就把一大块猪蹄心肉,裹进了嘴里,他先是用力咀嚼了一阵,待完全咽下去后,不等喝水,就骂开了:“X个巴子,老沈你能把猪蹄煮的再生点吧?”老沈嘿嘿笑了,却又给旱烟呛了一口,吭吭吭咳了好一阵,使劲喘上口气,才说:“肉有六分熟,才能啃出香味来,十分熟,就没有香味了。”那人不再说话,开始咬煎饼,一口咬透三个煎饼,像一条小蛇咽下一只大老鼠,眼看着煎饼从脖子里往下落。

    接下来,他吃猪蹄的脚趾,简直是在表演啃猪蹄。他干脆放下了煎饼,还是用右手抓着猪蹄,把猪蹄送到嘴上,一口咬住一个猪蹄趾,“咯吱”,从筋骨连接处,干净利索地咬下来,在嘴里转一圈,把猪蹄趾上的碎骨头,一一吐在地上,再去吃下一个猪蹄趾。待全部啃完,“啪”把整块的骨头扔脚下。骨头上不见一丝肉。这才拿起煎饼继续吃。一只玩骨头的小土狗,悄悄凑上去。

    老沈把卷烟,搁在桌子一角,站起来,到碗盘架上,拿一只大海碗,舀上一碗肴肉老汤,想了想,又抓一把碎肉放碗里,撒点芫荽末,搁到那人面前。那老哥把半摞煎饼摁进碗里一蘸,煎饼软了,塞嘴里咽下去,三两次吃完,端起碗咕咚咽下去。拿搭在肩上的汗衫,擦一把嘴脸。骂了一句:“X个巴子,汤齁咸。”把老沈递过去的烟挡住,站起来往外走,才发现他这么矮,像是往外滚。

    “不给钱?”我给老沈递烟。

    老沈笑一笑说:“三五天来啃一个猪蹄,半年结一次账。”

    老沈看他拐过屋角去。收一下碗筷,撵走了小土狗,打扫一下地上的碎骨。看了看我,说:“下苦力的,两千斤石头,从山上推下来,安乐镇上没几个。俩男一女三个孩子,没一个是自己的,都是老婆带来的,一个高中一个初中一个小学,老婆还是个痨病秧子。慢慢熬吧。”

    调离那个单位,又回去公干。想老沈了,去那儿坐了坐。抽了很多烟,说了很多话,才知道那个人推石下山,车闸断线,给车拖倒了。

    “临咽气了,还托人把我喊去,给我二百块钱猪蹄钱。”老沈看着马路那边的河汊。河汊里有几只鸭子,一会儿把鸭头插水里,一会儿抬头看我们。

    “收了?”我看着老沈。

    “收了。”老沈说,“前年,他家二小子考了学,我托人送去三千块钱。”嘬起嘴唇来笑笑。

    我冲老沈抱抱拳。

    1. (1) 文学作品鉴赏课上,老师推荐了小说《猪蹄的故事》,请完成以下任务。

      微型小说常在结尾处巧运匠心,凭借情节陡转,达到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本文结尾便是如此,请品读画线语段,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小说结尾之妙。

    2. (2) 汪曾祺先生认为“小说就是语言的艺术”。宋以柱的小说,语言功力深厚,堪称宋氏绝活。精读文章,从形容词或动词的选用、口语化表达、多用短句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品析本文的语言特色,写一段赏析性文字。

      写作提示:①结合文章内容;②不超过150字。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纸质书何以延续至今?

    【材料一】

      在数字阅读越来越流行的今天,很多人担心纸质书终会被电子书取代,现实情况怎样呢?下面两组数据出自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通过对这两组数据的观察和比较,我们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神经科学家约翰·奥基夫发现,人类大脑借助空间形成认知地图,进而产生记忆。比如我们搬新家时,会先观察周围环境的空间构成,此时大脑中的神经元通过编码形成一幅幅认知地图,新家的位置通过空间定位被记住。有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记忆一本书的内容也需要依赖定位的方式。两组受试者分别通过电子设备和纸质书阅读一个篇幅约三十页的故事,相比较而言,那些拿着纸质书阅读的受试者,不仅能够更准确地排列整个故事中主要情节的先后顺序,而且能够更准确地回忆起具体细节出现在三十页书的哪一部分。这是因为读纸质书时,双手感知到的物理变化是与故事进程相伴发生的,这些变化经由皮肤和肌肉的感知,连同双眼可见的信息,构成了阅读者定位书中内容所处位置的线索。而在阅读电子书时,却不存在除视觉之外的其他感觉线索来辅助我们记忆故事内容,读者大脑中难以构建认知地图,无法形成空间记忆,它所承载的内容自然不易被提取。

    记忆心理学有一个原则:线索越多、越丰富,记忆越容易被提取。因为大脑中表征空间认知地图的海马体,同时也表征着多种感觉经验。海马体与大脑皮层构成一个交互网络,前者作为一个指针,终生参与长时情景记忆的提取。纸质书从封面装帧到内文排版乃至纸张油墨的选用都各不相同,这些视觉元素也构成了重要的记忆线索,随时准备着被我们调用。然而我们阅读电子书时,其所有书的字体、字号乃至排版格式都是系统统一设定的,我们很难利用差异化来进行记忆。

    【材料三】

    很多人对纸质书的迷恋,源自书的气味。新书的气味主要源自印刷用的纸张、油墨和装订用的胶黏剂,不同的书选用不同的材料导致其气味各不相同。旧书的气味主要源自纸张中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所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正是我们常说的“书香”来源。

    我们何以精细地分辨出不同书的气味?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研究发现,整个嗅觉受体基因家族包含约一千种基因,这使得人类可以分辨多达一万亿种不同的气味。而且在各种感觉信息里,只有嗅觉信息不需要经过丘脑的中继,而是经嗅球直接传入嗅觉皮层以及杏仁核、海马体。杏仁核主司情绪记忆,海马体主司前文提到的空间记忆,两者还存在交互作用,而嗅觉与它俩有着得天独厚的亲密关系。所以,跟视觉或听觉记忆相比,嗅觉记忆不仅难以遗忘,而且不容易受到干扰,可见嗅觉记忆对于读书更为重要。比如你读一本紧张刺激的侦探小说,这本小说带有的书香气与你阅读时的情绪发生联结。某日碰巧你又翻出这本书,闻到书香,你会条件反射般激起自己当年阅读时的紧张情绪,进而帮助你回忆它的情节。

    【材料四】

    阅读并非写在基因里的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是后天习得的。人类在阅读时,一边用眼睛“看”,一边也在默默地“读”,即默读。大脑中并行着语音加工和语义加工两条通路,视觉与听觉对文字的加工是相辅相成的,只有默读速度与神经元放电频率保持一致,文字信息才能得到最有效的加工,读得太快或者太慢,都会打乱神经元的节奏。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很多人习惯于在地铁上花一分钟扫读完一篇几千字的长文,几万字的电子书也足以在一个车程里刷完。这样的快速阅读,只是“用眼睛过了一遍”,语音加工跟不上,难以对文本进行深度加工。讽刺的是,人们会因为快速阅读而产生自己更好地理解了文本内容的错觉。有心理学家让一群大学生分别阅读短篇幅的电子文本和纸质文本,多数受试者认为自己在阅读电子版时更好地理解了文本(因为读得更快),研究结果则事与愿违。更严重的是,这样的阅读方式正在损害青少年的阅读理解能力,由于留给相对慢速的深度阅读的时间和注意力越来越少,使得青少年在逻辑推理、批判性思维,甚至共情能力方面,都受到了负面影响。

    我们无意去阻挡大势所趋的电子书,只是到目前为止,电子书较之于纸质书还存在诸多不足,它的设计理念未能跳出模仿纸质书的窠臼,其呈现效果也未能顺应我们固有的阅读习惯。

    班级以“电子书能否取代纸质书”为辩题组织辩论赛,以上是你搜集的材料。

    1. (1) 请根据材料一的图表数据,分析纸质书发展态势,将横线上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2. (2) 妈妈最近下载了一个听书软件,一边干家务一边听书,充实又惬意。昨天,你听到她感叹:“这年纪不饶人呀,前面听了后面忘,记忆力是越来越差了!”正在梳理辩论材料的你,该怎样宽慰妈妈呢?请结合材料四的内容,把宽慰的话写在下面。
    3. (3) 同学们推荐你为正方一辩,请结合以上材料,准备一段简短的辩论词。

      【写作提示】①正方观点:电子书不能取代纸质书;②从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③120字左右。

  • 11. 每个人的回忆盒子里,都有难以忘怀的一天。那一天,也许收获了爱意和感动,也许意识到了自己的成长,也许完成了一次改变,也许实现了一个小小的心愿……那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时刻让它不同凡响。选择你最有感触的一天,写下你的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

    请以“那一天,我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