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太和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2-08-04 浏览次数:8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下图是我国历史朝代局部图。该图中的②所对应的朝代应该是(    )

    A . 隋朝 B . 后周 C . 元朝 D . 清朝
  • 2. 七(1)班历史学习小组在整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时,收取了“十年寒窗”“金榜题名”“状元探花”等关键词。这个学习小组研究的古代制度是(    )
    A . 郡县制 B . 分封制 C . 九品中正制 D . 科举制
  • 3.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开凿最早的运河,我国曾将其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    )
    A . 余杭、涿那 B . 洛阳、大都 C . 余杭、洛阳 D . 洛阳、涿郡
  • 4. 存在不长,却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B . 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 C . 创立了三省六部制 D . 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 5. 如果你是唐太宗中期中央的一名官员,那么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

    ①有幸与魏征、杜如晦等名臣同朝为官

    ②唐太宗常常告诫大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③由于唐太宗善于纳谏,因此你提出一些有利于朝政的提议,得到唐太宗的赏识

    ④看到唐太宗亲自面试考生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6. “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诗中提到的皇帝历经千年,褒贬不一,但还是有人称赞其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的突出贡献是(    )
    A . 戒奢从简,虚心纳谏 B . 派文成公主人藏和亲 C . 增设殿试和武举 D . 重视地方吏治
  • 7. (2016七下·宜昌期中)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诗歌中的“开元全盛日”指的是(  )

    A . 唐高宗统治初期 B . 唐太宗统治时期 C . 武则天统治时期 D . 唐玄宗统治初期
  • 8. 唐朝是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下列描述最能体现唐朝前期对外开放特点的是(    )
    A . 双向交流兼容并蓄 B . 政策开明和同一家 C . 恩威并重怀柔为主 D . 昂扬进取泽被东西
  • 9. 下列有关黄巢起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爆发的原因是阶级矛盾尖锐 B . 起义军一度占领长安 C . 起义军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D . 起义军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 10. 唐代诗人徐来军:“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未停,未停,禾待我醉。”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    )
    A . B . C . D .
  • 11. 下列不是赵匡胤采取的措施:(    )
    A . 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取代原来藩镇 B . 为防止知州的权利过大,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 C . 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D . 在西藏地区设置宣慰司都元帅府
  • 12. 北宋时期,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正副长官累计超过200人,其中文臣出身者162人,武将出身者39人。这说明北宋(    )
    A . 与辽保持长期和平 B . 军力得到提高 C . 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D . 解除统兵将领兵权
  • 13. (2019·连云港) 下面方框内的对话讨论的是(    )

    A . 宋夏议和 B . 宋辽议和 C . 宋金议和 D . 辽金议和
  • 14.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最早出现的是实物货币。现今又有了网络货币,纸币最早出现在(    )
    A . 秦朝 B . 唐朝 C . 北宋 D . 南宋
  • 15. 南宋时期,有一位外国商人运送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该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
    A . 都护府 B . 市船司 C . 宣政院 D . 权密院
  • 16. (2019·咸宁) 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是(   )
    A . 开封 B . 景德镇 C . 苏州 D . 泉州
  • 17. (2019·苏州) 宋代城市商业繁荣,在“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景象最能表明(    )
    A . 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 . 市已遍布城内各处 C . 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 . 坊与市已没有区别
  • 18. (2021七下·河源月考) “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 . 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 B . 西晋出现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C . 江南经济繁荣,出现了玉米、花生等经济作物 D . 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 19. 词风委婉、细腻、清秀的宋代女词人是(    )
    A . 李白 B . 苏轼 C . 李清照 D . 柳永
  • 20.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是南宋抗金将领辛弃疾写的词,描写的是南宋抗金的情景。金最终被哪一少数民族所灭(    )
    A . 契丹族 B . 蒙古族 C . 党项族 D . 匈奴族
  • 21.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下列地图(局部)中能反映出“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开创的全国性统一政权”的是( )

    A . B . C . D .
  • 22. (2020七下·砀山期末) 下列对杂剧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它是一门综合性艺术      ②它是元曲的组成部分之一

    ③关汉卿是其杰出的作家代表      ④它兴起于清朝中后期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3. (2019·大庆) 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主题应该是:(   )
    A . 专制统治的加强 B . 特务统治的强化 C . 经济控制的嘉庆 D . 思想控制的加强
  • 24. 明代,倭寇经常骚扰中国沿海地区。受命在台州等地抗击倭寇的英雄人物是(    )
    A . 戚继光 B . 郑和 C . 郑成功 D . 康熙帝
  • 25. (2019·临沂) 如图所反映的这部书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科学技术著作,其特点是图文并茂、注重实际、重视实践。外国学者称这部书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书”是(   )

    A . 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B . 明朝时期一部手工业生产技术专著 C . 明代中后期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D . 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技巨著
二、辨析改错(10分)
  • 26. 历史人物见证或影响着历史的发展。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并加以改正。
    1. (1) 隋文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改正:

    2. (2) 柳公权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

      改正:

    3. (3) 10世纪初,契丹首领阿骨打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

      改正:

    4. (4)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纪》一书,描述了元大都的繁华景象。改正:
    5. (5) 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

      改正: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 27. 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

    材料一:唐太宗时,松赞干布仰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文成公主带去了中原许多先进的物品工具和文化。

    -----据(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内容

    材料二:元朝时期,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同汉、蒙、维吾尔等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元朝还在中央设置管理佛教和西藏事务的机构。


    材料三∶金瓶掣签制度—金瓶掣签,又称为金瓶鉴别,是藏族认定藏传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转世灵童的方式,是清王朝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正式设立的制度。自清朝以来,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灵童需在中央代表监督下,经金瓶掣签认定。

    1. (1) 藏族的祖先是什么?你认为唐太宗和文成公主的做法有何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元朝在中央设置的管理佛教和西藏事务的机构叫什么?
    3. (3) 材料三所示的金瓶掣签制度反映了清政府对某个地区的管辖。除此之外,清政府还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清朝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管辖有何作用?
    4. (4) 综合所学,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 28.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秦汉、隋唐、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重要时期,都曾出现过盛世局面。

    材料一: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

    材料二: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明初统治者进行一系列改革,大大强化了皇权。明朝一度出现强盛局面,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部编(五四·学制)《中国历史》

    材料三:清朝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进行有效的管辖。

    ——部编(五·四学制)《中国历史》

    1. (1) ①和亲结盟;②鉴真东渡;③玄奘西行;④遣唐使来访以上四件事能佐证材料一中这一现象的是(多些少些写错均无分)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明初统治者在地方上采取的“大大强化了皇权”的措施。“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3. (3) 1684年,清朝设置管理台湾机构是什么?有何作用?
    4. (4)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三个时期出现盛世局面的主要原因。
四、活动与探究(16分)
  • 29. 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优越,坚决反对某些西方大国的文明偏见。为此,你校7年级1班同学围绕丝绸之路的话题正开展“世界文明的交流互动”的研究性学习呢,快快进来哟!

    【迢迢丝绸路】

    材料一: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影响最大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摘编自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历史阶段

    中外交流主要途径

    中外交流的史实

    汉唐

    两宋

    以丝绸、陶瓷等父换外国的帕来品

    元代

    马可·波罗来华

    明初

    郑和下西洋

    【绵绵交往情】

    材料二:在世界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古代中国在世界文明历程中遥遥领先,曾以“中学西传”著称于世。

    【殷殷续心中】

    材料三: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一带一路”建设秉承共商、共享、共建原则,要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1. (1) 依据材料一写出上表中①②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③的内容。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出古代中国科技“西传”的具体史实,并举出其中两例说明其对世界的影响。
    3. (3) 据材料三,你认为中国发展“一带一路”应当秉承怎样的原则?
    4. (4) 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