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2-07-25 浏览次数:42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和运用(17分)
  •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 望(níng)    俯(kàn)    督(jiān)    忍俊不(jīn) B . 密(zhōu)    足(shè)    起(dié)    耀武扬威(yào) C . 槐(kū)    溅(bìng)    山(jiàn)    悲天人(mǐn) D . 宿(lù)    调(gēng)    粗(zhuó)    沥尽心(xuè)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 漫步  烧灼  报歉  目不窥园 B . 契约  幽寂  别扭  海阔天空 C . 烦琐  渺小  屏障  如是重负 D . 惶恐  哆嗦  澎湃  语无轮次
  • 3.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 (1) 谷雨时分,秦岭山下繁花似锦,草木郁郁葱葱,而在海拔2886.9米,位于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部的秦岭麦秸垒区域,依然被一层薄薄的积雪覆盖,寒风(凛冽  寒冷  凛然)。
    2. (2) 走进沂蒙山,仿佛就走进了那段血与火的历史。几十年过去了,硝烟散去,但英雄们可歌可泣的事迹,时时撞击着沂蒙儿女的心扉……一幕幕(胆战心惊  惊心动魄  荡气回肠)的场面,一次次同仇敌忾的搏斗,蕴含着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表现出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
  • 4. 经典诗文默写。
    1. (1) 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2) ,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3. (3) 黄梅时节家家雨,。(赵师秀《约客》)
    4. (4)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5. (5) ,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6. (6) 莫言下岭便无难,。(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7. (7) ,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8. (8) 开我东阁门,。(《木兰诗》)
    9. (9)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10. (10)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
  • 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汉字出现之后,由于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导致很多字往往在承接本义的基础上,积累了后世很多附加的含义。②因此,一个字往往有很多种解释,这就是汉字的一个特点。③当我们面对一个具体的字时,常常很难一下子就说清它的起源和演变发展情况。④__________当我们对其深入了解、理解,__________能通过这个字来重现和展开时光长河中那一幅幅鲜活的生活场景。

    1. (1) 第①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2) 第③句中加点的“演变发展”按照短语结构类型划分是短语。
    3. (3) 请在第④句中的横线上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
  • 6. 法国作家大仲马说:“人生的意义就蕴含在这两个词里——希望和等待。”请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位,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A《骆驼祥子》——祥子    B《海底两万里》——尼摩船长

二、综合性学习(7分)
  • 7. 班级开展以“让智能服务与敬老一起同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后面的题目。
    1. (1) 请你将“让智能服务与敬老一起同行”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2. (2) 请你根据以下信息,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之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就进一步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作出部署。

    3. (3) 某小区门口的超市只用智能方式收款,不收现金,导致不少老人购物不便。请你劝说超市老板王叔叔同意现金支付。
    4. (4) 活动中,同学们就“数字智能是否可以代替子女照顾老人”展开辩论,正方认为“数字智能可以代替子女照顾老人”,请你以反方的身份,表明你方的观点,并陈述反驳的辩词。
三、阅读(46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不用绑定银行卡,“碰一碰”即可支付,离开网络一样好使;资金实时到账,没有手续费;交易可控匿名……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可控匿名既有利于保障公众合理的匿名交易和个人信息安全,又有助于防控和打击洗钱、恐怖融资等犯罪行为,维护金融安全。博鳌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表示,中国有巨大的零售市场,数字人民币能够提供更方便有效的支付方式,有利于实现零售系统的升级换代,在实体经济领域大显身手。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货币有助于提升经济运行效率,还可能催生新的经济业态和经济模式。”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对记者表示,中国发展数字货币有很多优势。一方面,相应的基础设施、支付体系相对完备;另一方面,消费者、商家等对电子支付的接受程度更高。梅新育认为,新冠疫情导致世界各地形成新的消费和支付习惯,数字货币将提升跨境结算效率,扩大国家影响,同时,金融和商业领域创新将加速,个性化解决方案变成可能,最终帮助消费者、家庭、企业提升财务健康状况。

    【材料二】目前,数字人民币正在全国“10+1”地区及场景进行测试,反响热烈。与形形色色的虚拟货币相比,数字人民币有何不同?

    “以比特币、天秤币为代表,目前全球虚拟货币的数量高达约8000种,但数字人民币与它们有本质不同。”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数字人民币是数字化的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的一种形式,将由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发行,以国家信用背书 , 而虛拟货币的本质是虛拟商品,作为一种投机资产,由私人部门运营,不是也不会成为货币。针对公众普遍关心的落地应用问题,董希淼表示,应构建开放、包容、共赢的数字人民币生态系统,并逐步完善,让数字人民币深入人心。

    【材料三】虽然比特币等加密数字代币的高流通性已构成对于法币的挑战,并且其交易价格暴涨暴跌,对于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舆情产生了强烈冲击,但是虚拟货币潮流依然是各国加快数字货币的主要短期动力源,全球各国都在争取推出自己的央行数字货币,形成世界竞争的格局,中国作为走在世界数字化前列的国家,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势在必行。但另一方面,我国现在的金融基础设施还不适应央行数字货币运行,为稳妥推进,我国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策略,下一步整个金融体系要适用央行数字货币的流动、支付、使用,甚至经济社会的每一个机体都要适应央行数字货币及其运行机制的要求,进一步助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的崛起。

    【注】①比特币:一种虛拟的加密数字货币。②天秤币:基于区块链技术、以主权货币或债券作为抵押的数字货币。③背书:经济学名词,指权利与责任的全部承担。

    1. (1) 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数字货币”的优点。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可控匿名能保障合理的匿名交易和个人信息安全,防控和打击洗钱、恐怖融资等犯罪行为,维护金融安全。 B . 中国之所以发展数字货币,是因为中国走在了世界数字化前列,并且有着非常完备的金融基础设施与支付体系。 C . 我国之所以采用“先试点后推广”的数字人民币发展策略,与我国当下的金融基础设施还不适应央行数字货币运行有关。 D . 数字人民币的落地应用,需要构建和逐步完善开放、包容、共赢的数字人民货币生态系统。
    3. (3) 下列关于“虚拟货币”的说法,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虚拟货币是基于区块链的加密数字货币,和“以国家信用背书”的数字人民币有本质上的区别。 B . 虚拟货币数量目前高达约8000种,因而产生的高流通性可能会造成世界货币体系变迁。 C . 虛拟货币交易价格暴涨暴跌,对全球金融及社会的稳定不无冲击。 D . 虚拟货币潮流是各国加快数字货币的主要短期动力源,数字人民币的推出势在必行。
    4. (4)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数字人民币在不同层面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回忆陈寅恪先生

    季羡林

    ①我同寅恪先生的关系,应该从六十五年前的清华大学算起。我于1930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入西洋文学系。西洋文学系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必修课规定得有条有理,完完整整;但是给选修课留下的时间是很富裕的。就在这个时候,我旁听了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寅恪师讲课,同他写文章一样,先把必要的材料写在黑板上,然后再根据材料进行解释,考证。他的分析细致入微,如剥蕉心,愈剥愈细、愈剥愈深。他仿佛引导我们走在山阴道上,盘旋曲折,山重水复,最终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把我们引上阳关大道。读他的文章,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无法比拟的享受。

    ②现在回想起来,说一句不客气的话:我从这些课程中收获不大,给我留下深远影响的课反而是一门旁听课和一门选修课,前者就是寅恪师的“佛经翻译文学”;后者是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

    ③有时候,在校内林荫道上,在熙往攘来的学生之流中,会见到寅恪师去上课。他身着长袍,朴素无华,肘下夹着一个布包,里面装满了讲课时用的书籍和资料。不认识他的人,恐怕大都把他看成是琉璃厂某一个书店到清华来送书的老板,绝不会知道,他就是名扬海内外的大学者。他同当时清华留洋归来的大多数西装革履、发光鉴人的教授,迥乎不同。在这一方面,他也给我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印象,令我受益无穷。

    ④离开了水木清华,我同寅恪先生有一个长期的别离。我在济南教了一年国文,就到了德国哥廷根大学。到了那里,我才开始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在我一生治学的道路上,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我从此告别了歌德和莎士比亚,同释迦牟尼和弥勒佛打起交道来。不用说,这个转变来自寅恪先生的影响。

    ⑤1945年,在我来到哥廷根十年之后,得知寅恪先生在英国。我连忙写了一封长信,向他汇报我十年来学习的情况,并将自己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及其他刊物上发表的一些论文寄呈。出乎意料地迅速,先生回复了一封长信,并说想介绍我到北大任教。我真是喜出望外,谁会听到能到最高学府去任教而不引以为荣呢?

    ⑥还有一件事,也给我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回忆。在解放前夕,政府经济实已完全崩溃。到了冬天,寅恪先生连买煤取暖的钱都没有。我把这情况告诉了已经回国的北大校长胡适之先生。适之先生想赠寅恪先生一笔数目颇大的美元。但是,寅恪先生拒不接受。最后寅恪先生决定用卖掉藏书的办法来取得适之先生的美元。于是适之先生就派他自己的汽车,让我到清华陈先生家装了一车关于佛教和中亚古代语言的极为珍贵的西文书。陈先生只收了二千美元。这个数目在当时虽不算少,然而同书比起来,还是微不足道的。在这一批书中,仅一部《圣彼得堡梵德大词典》的市价就远远超过这个数目了。

    ⑦在我同先生来往的几年中,当然会谈到很多话题。我们谈到当代学术,他当然会对每一个学者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他几乎没对任何人说过贬损的话。对青年学者,他更是只谈优点,一片爱护青年学者的热忱,真令人肃然起敬。就连那一位由于误会而对他专门攻击,甚至说些难听的话的学者,寅恪先生也从没有说过半句贬损的话。

    ⑧世事如白云苍狗,变幻莫测。现在我的年龄已经超过了他在世的年龄5年,算是寿登耄耋了。现在我时常翻读先生的诗文,每读一次,都觉得有新的收获。我明确意识到,我还未能登他的堂奥。哲人其萎,空余著述。我却是进取有心,请益无人,因此更增加了对他的怀念。

    (有删改)

    1. (1) 本文的题目是“回忆陈寅恪先生”,但花了不少笔墨来写“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 (2)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他仿佛引导我们走在山阴道上,盘旋曲折,山重水复,最终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把我们引上阳关大道。

    3. (3) 文章第③段运用了哪种手法?有什么作用?
    4. (4) 阅读文章,请说说陈寅恪先生有哪些特点。
    5. (5) 在学术方面,陈寅恪先生“对每一个学者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他几乎没有对任何人说过贬损的话”,甚至包括专门攻击他的学者。对陈先生的这种做法,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活板

    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 , 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布衣毕昇(  )

      则字平如 )

      此印者才  )

      有奇字无备者( )

    2.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乃”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密布字印 B . 取一葫芦置于地. C . 去后 D . 奔倚其下
    3. (3) 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

      ②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4. (4) 阅读文章,说说“活板”的印刷有哪些优点。
  • 1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1) 请赏析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 (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四、作文(50分)
  •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文。

    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一道难忘的美食,而舌尖最会品味,它不仅能品出食物的味道,还能品出记忆中的岁月和人情。

    请以“舌尖上的记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600字左右;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