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洪江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2-07-22 浏览次数:4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知识(41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此刻,自然万物完全醒来了,到处生机àng然;一缕悠长的阳光穿过远近的树叶洒下来,几只蝴蝶拍着翅膀翩翩而至。汤姆摇醒了其他两个海盗,他们一起大喊了一声,嘻嘻哈哈地跑开了,在白色沙洲上清澈的浅水里,相互追逐着、打闹着。他们不再向往浩翰水面远处沉睡中的小村庄。

    ——选自《汤姆·索亚历险记》

    1.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àng()然                一

    2. (2) 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成        改成

    3. (3)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中加点的两个词“生机”“摇醒”都是动词。 B . 文中画横线的三个短语结构一致。 C . “他们不再向往浩翰水面远处沉睡中的小村庄。”中的主语是“他们”。
  • 2. 某同学读完《神奇的成语》后,写了下面语段,请你帮他选出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 阅读网络信息,同学们如果断章取义、捕风捉影,很容易造成扭曲事实、掩盖真相的悲剧。 B . 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C . 部分同学中秋节作业没完成,返校交作业时总是随机应变地找一些借口,企图蒙混过关。 D . 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两种阅读方式并存,相得益彰 , 构成了多元化的阅读时代。
  • 3. 下列句子摘抄自某同学的笔记,其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历史,总会给人以无尽的智慧和继续前行的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B)为了更好地激励同学们继承党的光荣传统,学校开展了主题为“百年正青春,奋斗正当时”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温了党的奋斗历史。(C)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受到启发,获得了力量。(D)全体同学决心传承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A . A B . B C . C D . D
  • 4. “自有这个想法开始,水稻就伴随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的一生。”这句话是从某同学摘抄的文段中抽出来的,若还原的话,放哪一处更为恰当? (   )

    三年困难时期,全国遭遇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①   “没有粮食吃,什么事都干不出来,所以我决定从事水稻的研究。”②   从萌发培育杂交水稻的念头,到发表论文首次向世界宣告“水稻的雄性不育在自然界中是存在的”;从3000多个杂交组合试验不尽人意,到成功实现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这一路艰难求索,袁隆平走得并不顺畅——质疑、失败、挫折,如家常便饭;误解、反对、诋毁,曾如影随形。③   尽管如此,他仍数十年如一日下田仔细照看他的“宝贝”,遇上雨天更要赤膊抢救。④   一次次苦心经营、历经失败,终于取得突破。

    A . B . C . D .
  • 5. 小明对最近所学的文学知识做了以下归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柳宗元,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 B . 《核舟记》是明代文学家魏学洢所写,文中提到王叔远构思精巧、雕刻精致,核舟令人叹为观止。 C . 现代生活中,我们仍然在广泛运用古代敬辞和谦辞,例如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常说“愚见”,谦虚自称则用“鄙意”,而“令尊”“令郎”是称呼对方亲属的敬辞。 D . 《大雁归来》的作者是利奥波德,英国生态学家及科普作家,现代环保主义的先驱,被誉为英国“生态伦理之父”,其主要著作为《沙乡年鉴》。
  •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 李素丽的一句话我记得,她说:“我是一个善良的人。” B . 在中华大地上,我要去的地方就更多了,因为我认为中国的山山水水、亭台楼阁、花草树木等……都是世界最美的。 C . 为了对演出市场及演员进行规范管理,文化部近日发出了“演员个人营业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D . 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
  • 7. 口语交际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不超过60个字)

    某校在学校礼堂举行“文明美德伴我成长”的主题演讲比赛。比赛进行到一半时,不少同学在下面讲小话,影响了会场秩序。小华作为演讲比赛的主持人,他对大家说:小华说完后,会场立刻安静了下来。

  • 8. 阅读名著《傅雷家书》,回答下列题。
    1. (1) 《傅雷家书》采用的形式汇编而成,在书中傅雷先生首先强调的是的问题,教育孩子要做一个“”。
    2. (2) 通读原著,请谈一谈你所了解的傅雷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 9. 综合运用
    1. (1) 某班委会准备将教材出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三项是

      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②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③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⑤此夜曲中闲折柳,何人不起故圆情    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 (2) 班委会举行“诗人竞猜”活动,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所猜诗人的名字。

      示例:(谜面)生梦铁马冰河,死悲九州未同。

      ——(谜底)陆游

      猜谜:(谜面)欲济洞庭无舟,坐观垂钓羡鱼。

      ——(谜底)

      (谜面)宦游三秦五津,知己天涯比邻。

      ——(谜底)

  • 10. 情境默写

    古代文人总是不忘心怀天下,心忧天下黎民百姓:如陶渊明展望理想中的和谐美好社会“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杜甫由己及人为天下人忧心的呐喊“”;白居易用“”描写了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形象,表达了他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 11. 议论文阅读

    有一种智慧叫示弱

    ①示弱,字典的解释是:表示自己软弱,不敢同对方较量。在如今个性张扬的时代,人们一个个都像装了枪药打了鸡血似的,一个比一个充能显摆,示弱的人越来越鲜见。其实示弱是一种大智慧。它展露的是宽广胸怀和谦虚态度,体现的是理智风度及务实精神,收获的是团结和谐与长久胜利。

    ②示弱是谦逊之德。示弱表现为为人处世上的谦虚低调,工作学习中的自嘲请教。放下架子,放低位置,降低姿态,低头示弱,展露不足,承认缺点,以弱者的姿态行事,让自己以谦卑的姿态面对,能让对方感受到人格上的平等。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得到情感上的接纳。骄傲者处处碰壁,谦进者遍地坦途。一个真正甘心“示弱”的人,必定是一个豁达大度宽宏大量的人,一个充满人情充盈智慧的人。其做法不但不会降低自己的身份,反而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③示弱是理智之举。战国时期蔺福如大挫强秦威风,保全了和氏璧。赵王拜其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不服,欲羞辱相如一决高下。相如开始示弱,手下人以为蔺相如软弱。相如解释说:“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示弱,从国家大局出发,避免了将相失和,两败俱伤,实为顾全大局的理智之举。示弱是一种灵性的觉醒,是一种理智的显现。

    ④示弱是谋略之策。青涩的稻谷晶首挺胸,成熟的稻谷谦逊地低头,一副与世无争的子。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被折断的危险,还让鸟鼠们找不到着力点,从而保存了自己辛苦孕育的果实和种子。“示弱”是让生命和事业得以保全与延续的有效策略。

    ⑤示弱是自保之方。三国时期的刘备,大智若怯,处处示弱,常常啼哭。落魄以种莱浇园掩饰自己的雄心壮志。青梅煮酒,闻听曹操说自己是英雄,吓得筷子都掉了。使曹操对他放松了警惕。结果做了皇帝,成就了大业。巧妙地展示弱,却能让自己的生命得到更好的保障。示弱往往能更有效地存活下去。

    ⑥示弱是团结之道。在人与人的相处过程中,示弱展示的其实是一种真诚接纳的态度。示弱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够消除隔膜,增进交流,促进团结。但是示弱不是老好人,不是一摊泥,并不意味着退却不前或软弱可欺,更不是无原则的自我贬低和妥协,而是一种尊重、礼让和宽容,是一种交际和处世的智慧。交际中巧妙示弱,有利于团结周围的人,能带来和谐的人际关系。示弱能使处境不如自己的人保持心理平衡,可以减少乃至消除不满或嫉妒。示弱可以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遇。

    ⑦面对压力不低头的是勇敢的人,而适当地选择示弱、认输、放弃的人则是聪明的人。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本文第⑤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 12. 记叙文阅读

    另一种父爱

    ①帕克生长在一个医生世家,父亲是一位声誉卓著的心脏外科专家。受家庭影响,怕克从小耳闻目睹的都是父亲和同事们救死扶伤的故事,这一切让他感动和着迷。所以他立下志向,日后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②长大后,怕克如愿地考上医学院。毕业时,帕克又凭借优异的成绩被一家大型的公立医院所聘,而那家医院也是他父亲工作了几十年的地方。

    ③去医院报到那天,帕克兴奋地跑去见父亲。可是,看完帕充的学校成绩和老师的评语之后,一向疼爱他的父亲却一反常态地说:“你不觉得自己根本不适合当医生吗?”

    ④帕充懵了,过了好半天,他才回过神,认真而固执地对父亲说:“爸爸,我非常热爱这个职业,而且有信心干好。”父亲的嘴动了动,冷冷地警了一眼帕克,那眼神仿佛是很勉强地告诉他那好,试试看吧。

    ⑤帕克默默转身,他决心要用行动去证明父亲的判断是一个多么大的错误。

    ⑥作为心脏外科权威,帕克的父亲会不时地来住院区病房了解见习医生们的情况。在病人面前,父亲是一个和蔼又具有幽败感的好医生;在同事面前,父亲又是个严谨有耐心的人。可一轮到帕克,父亲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如果稍有羞池,父亲便会毫不留情地一顿斥责,甚至是在大庭广众之下。

    ⑦帕克无声地忍受着,心里别提有多难过了。父亲为什么这么对我?我究竟哪里得罪他了?帕克有思不得其解,想到后来,他得出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从前的那个父亲已不再爱我了。尽管帕克为失去父爱而委屈和难过,但这一切并不能动摇他当医生的信念。相反,他学会了用加倍的勤奋和努力去自我改进。

    ⑧随着时间流逝,帕充开始独立进行一些心脏外科手术。他总是聚精会神地站在手术台边,竭尽全力把一个又一个垂危的病人从死亡线上救回来。那是一种血色的侍奇,他甚至可以目睹一个个即将停止跳动的心脏如何在自己的努力下重新搏动,还有什么比这更激动人心的呢?

    ⑨当然,因为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帕克比一般人更理解医生这个职业的意义和责任。他会仔细研究每个病人的病例,反复推敲每一个手术方案。即使不当班,他也要利用一切机会去观摩那些经验丰富的医生的手术操作。渐渐地,他的技艺日臻娴熟,能够成功地独自负责起一些复杂的心脏手术,并且受到病人和同事的好评。

    ⑩但是,帕克内心并不满意。因为每个在别人看起来干净利落、一气呵成的成功手术,到父亲眼里,却总会挑出这样那样的毛病。他也见过父亲给病人做手术,那精湛的技术就像完美的艺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越是这样,帕克越是渴望能够听到父亲的赞许,哪怕只是一个字。

    ⑪在帕克当医生的第四年春天,他刚刚成功地做完一例心脏移植手术。走出手术室,忽然就听到父亲意外出车祸的消息。他匆忙赶到父亲病床前,守候了整整两个昼夜。

    ⑫那是艰难的四十八小时,怕克握着深度昏迷的父亲的手,生怕一松开就再也握不住。

    ⑬第三天清晨,父亲奇迹般地醒了过来。他望着儿子憔悴的脸,慢慢地说:“孩子,其实我一直都非常爱你,只是换了方式。”帕克一下睁大了眼睛。父亲接着说,“医生是一个要求完美的职业,这是与生命紧密关联的职业啊。我从开始就知道你具备成为一个优秀医生的天赋,所以我对你过分的严格,对你从不客气。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变得坚强。俗话说百炼成钢,不断地用苛刻来打磨和淬炼,才能成就完美无缺的钢——我希望你成为那样一块好钢。”

    ⑭泪水涌出了帕克的眼睛。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不断暗地里抱怨父亲,甚至因为父亲的严厉而有过一点怨恨,但是现在他明白了,正是父亲的严格和苛责,才有了自己今天对技艺的精益求精,对职业的一片痴爱和执着。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 (1) 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父亲对帕充的态度

      帕克的心理或表现

      开始认为帕克不适合做医生

      难过,百思不得其解

      挑出帕克成功手术中的毛病

      被父亲的苦心感动

    2. (2) 请赏析文章第④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从描写角度赏析)
    3. (3) 帕克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4. (4) 文章标题“另一种父爱”有何含义?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读后启示。
三、古诗文阅读(25分)
  • 13. 诗歌赏析

    兼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演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 . 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 . 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出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 . 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导的精神以及可望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2. (2) 这首诗运用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情感?
  • 14. 文言文阅读

    【甲】

    潭中鱼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 ,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怒,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被嵌盘屈,不可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送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贫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潭中鱼百许头(

      日光下

      流数十步(

      不可状(

    2. (2) 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3. (3) 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4. (4) 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
四、写作(60分)
  • 15.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对于鲁迅来说,那夜归航的豆儿,是一缕芬芳;对于史铁生来说,那北海的菊花,是一缕芬芳;对于朱自清来说,父亲买橘的背影,是一缕芬芳;对于琦君来说,母亲酿的春酒,是一缕芬芳……在你的记忆深处,也一定有那么一缕芬芳,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

    要求:①请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②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生活片段;

    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④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