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碾子山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2-07-22 浏览次数:34 类型:期末考试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共24分)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 qiàn )  澎(bài)  咀 (jiáo) 海市楼(shèn) B . 育( )     越(zuó)  琐 (wěi)  如重负(shì) C . (luán)  默( qì)  污 (huì)  五脏六(fù) D . (zào)    商(zhuó) 如 (pì)   人不倦 (huì)
  • 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以身作则     悲天悯人    珊珊来迟     忧心匆匆 B . 惊心动魄     耐人寻味    天崖海角     微不足道 C . 深恶痛绝     慷慨淋漓    锋芒毕露     心不在焉 D . 妇孺皆知     鲜为人知    家喻户晓     楔而不舍
  • 3. 下面句子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春天来了,花香鸟语 , 大自然充满了生机。 B . 麻雀也会噗噜噜落到院子里,蹦蹦跳跳,目空一切 , 全无一点怕人的样子。 C . 冬天悄悄地到来了,平日里那些活泼可爱的小昆虫都销声匿迹了。 D . 我喜欢倾听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鸣叫,这鸣叫声,汇成一曲奇妙的、栩栩如生的交响曲。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让我们知道春天就要来了。 B . 这篇作文真难写,我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写好交卷。 C . 通过学习《孙权劝学》,使我明白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D . 在努力建设法治社会的今天,无论领导还是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纪守法。
  • 5.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在嚷嚷。 B . 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C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D . 我不禁有些颤抖了:这花儿莫不就是我当年要做的梦的精灵吗?
  • 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记叙的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重点塑造了叶先生“待人厚”和“律己严”这两种过人的品行。 B . 《驿路梨花》一文,作者以“驿路梨花”为标题,一语双关,既写小屋外边的自然界的梨花,又写小屋主人梨花姑娘;譬喻贴切,以洁白美丽的梨花喻写梨花姑娘的纯美心灵,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C .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诗中塑造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保卫国家的巾帼英雄形象。 D . 《紫藤萝瀑布》一文借用紫藤萝来暗示自己的情思,赞美了生命的永恒和美好。
  • 7. 古诗文默写
    1. (1) 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
    2. (2) ,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3. (3) 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自己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内心孤独寂寞的诗句是,“”。
    4. (4) 正如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诗中所说“”,只要我们将眼光放得高远,操正义、铸伟业,就无所畏惧、不可战胜。
    5. (5) 《陋室铭》中写陋室往来客人之高雅的句子是“”。
  • 8. 名著阅读

    根据原著内容填空。

    1. (1) 祥子为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而努力工作,辛苦攒钱。他买的第一辆车被大兵抢走,为买第二辆车攒的钱又被孙侦探敲诈去了。后来,他又拥有了一辆车,却因埋葬虎妞不得不把车卖掉。祥子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以失败告终。

      这段文字出自作家 的长篇小说《

    2. (2) 这种光辉夺目的景象真是迷人心神的魔法!是不是空气中的一些变化使这种现象更为加强呢?是不是海波上面发生了风暴呢?不过在水下几米的深度,“诺第留斯号”并不感到风暴的怒吼,它和平的在安静的海水中摆来摆去。

      这段文字出自名著《 》,作者是国作家儒勒·凡尔纳。

二、口语交际(共4分)
  • 9. 口语交际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班级开展了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其中。

    1. (1) 为营造气氛,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 (2) 低碳生活人人践行,请你从中学生的角度,结合生活实际,给同学们提两条践行低碳生活的建议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共32分)
  • 10.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 《爱莲说》)

    【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兼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 陶后有闻   鲜:    ②而之不可 名:

    2. (2)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     )。
      A . 强迫 B . 接近,迫近 C . 狭窄 D . 威胁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

    4. (4) 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

      香味:莲:;兰:氲氲无所。

      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兰: ,

    5. (5) 【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 的品性。
  • 11. 阅读《绳子那头》,回答问题

    ①我的父亲是一个修理空调的工人。

    ②暑假的一天,天气闷热,整个城市的空调机都拼命地转着。我感觉实在无聊,便要求与父亲、母亲一起出去干活。父亲原先不同意,但在我的纠缠下,他还是允许了。正午烈日当头,父亲匆匆出门,回来时手里拿着一瓶新买的防晒油,在我身上细细抹了个遍,然后才放心地带着我走出家门。这是我第一次与父亲出去干活。

    ③我们爬上六楼来到雇主家。了解了空调的问题后,父亲从工具袋中拿出一条毛巾,叠好,围在我的腰上,又拿出一根粗粗的绳子,一头拴在他腰上,另一头在我身上毛巾外面缠了几圈后,紧紧地系到屋里的暖气片上。然后,父亲高兴地对母亲说:“这回不用你来了,儿子拉着我就行了。他拉着我,我更踏实,你只管递工具就行。”

    ④说完,父亲就要从窗户内往外爬。我一把拉住他:“你这是要干啥?多危险啊!”父亲却只是笑笑。接着,他爬出窗户,我照母亲的话,慢慢地放绳子,父亲就这样一点点爬到楼外,吊在距地面十几米的墙上。

    太阳仿佛从来没有这样近过,它肆意地释放着热量,大地仿佛是一块红薯,被无情地烘烤着,发出阵阵热气。我站在窗户边,热气迎面吹来,额头上的汗滴总往眼睛里跑。我的胳膊刚到窗台就猛地缩回,墙已经被晒得滚烫了。

    ⑥绳子那头传来父亲的声音:“手套!”母亲慢慢递下一双粗糙的手套。“这么热的天还要戴手套?”我不解地问。

    ⑦“你爸好出汗,他怕手一滑,工具会脱手掉下去,砸着人可就不好了。“母亲回答说。我握着手里的绳子,听着绳子那头传来的敲击声,眼睛有些湿润,以前我从来不知道父亲做的是这样的工作。

    ⑧突然,我感到绳子那头重重地下坠,幸好我眼疾手快,迅速地拉回绳子。绳子那头传来父亲的声音:“踩空了,吓死我了……”

    ⑨“你没事吧?”我和母亲焦急地问。“没事,没划伤,你看儿子劲儿就是比你大。”父亲的话带着笑意,而我却很想哭。

    ⑩绳子那头喊了声:“把我拉上去一些!”我便用力把他拉回墙边。父亲艰难地爬着,他的双手有些发抖,等到他踩到空调外机上,他的身体全部进入我的视野:皮肤黝黑,深深的皱纹刻入他的额头,两鬓也白了。我蓦地发现,这么多年,我竟没有如此认真地观察过他。他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活力,可是他才四十多岁啊!岁月啊,你过早地变老了我的父亲!

    ⑪一会儿,雇主拿来一支雪糕送给正在干活的父亲。父亲接过雪糕,道了声谢。然后,他摘下脏手套,把雪糕袋往衣服上干净的地方擦了擦,递给了我。

    ⑫“天儿太热,小心中暑,儿子你吃吧。”他笑着说。“我不吃,你吃吧……”“让你吃你就吃。”父亲似乎有点不高兴。我拆开包装袋,咬了一口冰凉的雪糕,一股清爽的感觉流遍全身,父亲笑着看我吃完整块雪糕。我从来没有吃过如此美味的雪糕。

    ⑬父亲又要下去干活了,我慢慢地放着绳子,我感到一股神奇的力量从绳子那头传来,那是一种亲切厚重的感觉,一种踏实的感觉。

    ⑭我紧紧地握住手中的绳子,紧紧地拉住绳子那头的人——那是一个伟大的人。

    1. (1) 第⑤段画线句从内容上看属于描写,突出了天气的特点,侧面表现出父亲工作
    2. (2)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没事,没划伤,你看儿子劲儿就是比你大。” 父亲带着笑意说没划伤,还夸我劲儿大,为什么“我”却很想哭?

    3. (3) 第⑩段画线句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4. (4) 读过父亲是一个普通的空调修理工,为什么“我”却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请写出理由。
  • 12. 阅读《一只空瓶子的温暖》,回答问题。

    ①星期天,一家人购物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到了垃圾箱旁。13岁的女儿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手乱扔。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②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了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这是我的习惯,我不会把它们扔掉的,我家里不缺几个瓶子的钱,但瓶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养。今天,我更是要做给女儿看的。

    ③我知道女儿会不屑一顾,还会说我老土。如今的孩子,把面子看得很重要,穿名牌,吃肯德基,而且会比着谁会浪费。不过我会用事实告诉她,即使像有钱的比尔·盖茨,在生活中也是反对浪费的。

    ④果然,女儿看到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子从我手提袋中拿出来重新给扔掉。看女儿进入我设的圈套,我这才谆谆地教导她:"孩子,不是老爸吝啬,一只瓶子一毛钱,不值什么钱,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个空瓶子开始的。"

    ⑤我等待着女儿的惭愧,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不想,她趁我不备,伸手把空瓶子从我手提袋里取了出来,回过头,又重新把它放到了原处。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爸,一个瓶子对咱们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人很重要。咱小区每天都有一个捡废品的老人在这转悠,好可怜哪!把瓶子放在这里,她就可以轻松地拿走。我知道,她不是乞讨的,她是靠劳动吃饭的.……"

    ⑥看着女儿清水般闪亮的眼眸,我忽然有些惭愧了。那个老人我是知道的,每天靠捡一些废品养活自己,平时我见到她时,偶尔也会递上一两块硬币,想着自己的慈善,会自我陶醉上好一阵子。我怎么没有想到女儿说的这一层意思呢?帮助一个人,更主要的是给她劳动的尊严。

    ⑦我没有说话,只是感激地冲女儿笑,夸她长大了。我看到,暖暖的夕阳下,那只空瓶子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边,等待着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

    它带去的,有温暖,有尊严。

    1. (1) 爸爸本想教育女儿不要浪费,教育过后,为什么“忽然有些惭愧了”?
    2. (2) 第⑦段中划线的短语“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3. (3) 理解题目“一只空瓶子的温暖”的含义。
四、写作表达(共40分)
  • 13. 请以“     ▲     伴我成长”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要求: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字数不少于5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