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2-07-18 浏览次数:49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做好应对,首先要准确叛断对方的态度。如果对方是一般性的询问 , 要做出客观的回答:

         如果是善意的玩笑、诚垦的致歉 , 可报以善意的幽默、自嘲;如果是恶意的刁难和讥讽,就要选择恰当的方式,给予有力的回应。据说有一天,英国著名戏剧家萧伯纳走在街上,被人骑自行车撞倒在地,好在没有大碍。肇事者扶起他,向他道歉。萧伯纳则hui谐地回应道:“你运气真不好,先生,如果你把我撞死,就可以臭名远扬了。”这样就轻松幽默地表达了自己不介意的态度,化解了尴尬的局面。而《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当友人怒骂“非人哉”时,七岁的陈元方没有示弱,回应道:“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机敏、有理有据的反击,成为巧妙应对的典型。

    1. (1) 请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事者

      ②huī谐

    2. (2) 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改为“”。

    3. (3) 文段中画线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询问 B . 致歉 C . 臭名远扬 D . 有理有据
    4. (4) 文段中四处标点(见序号①②③④),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A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B他们被园内琳琅满目的珍宝震惊了,争先恐后,大肆抢夺。园内能拿走的东西,他们统统掠走;实在运不走的,他们就疯狂打砸。C据粗略统计,被掠夺的文物——上至先秦下至清朝的各种奇珍异宝有100多万件。________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往日辉煌的宫殿、参天的古树,都化为灰。D就这样,英法联军连抢带砸,使圆明园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

    1. (1) ABCD四句中,有语病的一句 (   )
      A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B . 他们被园内琳琅满目的珍宝震惊了,争先恐后,大肆抢夺。 C . 据粗略统计,被掠夺的文物——上至先秦下至清朝的各种奇珍异宝有100多万件。 D . 就这样,英法联军连抢带砸,使圆明园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
    2. (2) 在横线处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 为了销毁罪证,侵略者纵火焚烧圆明园。 B . 抢到文物后,他们开始放火。 C . 运不走的,他们就放火焚烧。 D . 侵略者害怕了,就纵火焚烧。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进一步落实好省、市、县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部署,让更多的群众有序接受新冠疫苗接种,在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保障群众的健康安全,威宁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全力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宣传工作。通过“威宁发布”“威宁融媒”“健康威宁”等微信公众号进行政策宣传引导,同时印制了5万份疫苗接种须知和4000份海报进行发放,对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宣传,营造“接种新冠疫苗利己利家利社会”的宣传氛围,引导群众积极自愿前往各接种点接种疫苗。完善疫苗接种相关工作。为保证大规模新冠疫苗接种服务需求,对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雄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五个单位的新冠疫苗接种点进行了改扩建,其中县人民医院的接种点可同时为10人接种疫苗。为县域内所有的疫苗接种点配置了相关的医疗器械、电脑等工具,为后续普通人群大规模接种新冠疫苗提供了基本保障。做好新冠疫苗接种服务工作。为保证全县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有序安全开展,先后进行了3次新冠疫苗接种技术培训,确保疫苗接种人员熟悉新冠疫苗接种及相关信息登记工作,提升成宁疫苗接种能力。

        据统计,截至5月24日上午9时,全县已接种新冠疫苗16.7万剂次。

    1. (1) 请简要概括本新闻的内容。
    2. (2) 很多人认为,现在全国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不需要接种疫苗了,而你知道疫情防控还很不容忽视,你怎么劝告不愿接种新冠疫苗的人?
  • 4. 默写。
    1. (1) 关关雎鸠,。(《诗经•关雎》)
    2. (2) 气蒸云梦泽,。(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 (3) ,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 (4) ,系向牛头充炭直。(白居易《卖炭翁》)
    5. (5) 李白《送友人》诗中借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
    6. (6) 意志坚定,逆境中也从不放弃自己的理想是古代读书人的特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虽然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发出了“”的呼喊;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出了梅花即使遭遇摧残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 5. 课内现代文阅读。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 (1) 请你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④段中的加点词“一定”的表达作用。
    2. (2) 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作者为什么要先说纬度,再说经度、高下的差异,最后说古今的差异?
    3. (3) 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 6. 文学类文本阅读。

    父爱不矮小

        第一次发现自己个子矮,是在她十二岁那年。

        六一节前夕,镇上的小学照例要举办一台联欢会。比同班的女孩子矮了半头的她站在舞蹈队伍里显得极不协调,伙伴们已长成婷婷的天鹅,而她依然是只瘦弱的小鸟。

        她哭着问妈妈,为什么别人都长高了,就她不长。妈妈没意识到落选的事对女儿的伤害,笑着摸了摸她的头说:“这丫头,要是随了妈就好了,谁让你随了你爸呢。”一旁的父亲局促地搓搓手,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没有说话,转身走了。从那天起,她才注意到父亲竟是如此矮小。

        也是从那天起,她在心里怨上了父亲。

        那个不愉快的儿童节过后不久,她的小学时代结束了。曾经向往的中学生活并没有想象的愉快。在这所小镇唯一的中学里,她和父亲经常被别人一同提起,因为父亲是这所学校的语文老师。有时,她正在操场上和同学快乐地打球,身边走过的老师或同学会说,她长得真像她父亲。这时,快乐会瞬间飞远。虽然这时她已学习了一些生理健康知识,知道遗传的作用,但对父亲的怨还结在心里。

        蔷薇花开了落,落了开,她也花一样长得清纯,小巧的个子更显得玲珑娇小。她考进城里的大学后,耳边不会再有人说她像父亲了。一日,她被同学从操场上叫回宿舍,是父亲来了。他似乎并未察觉她的不快,笑着递给她两大包饼干,还有两本她喜爱的文学书。临走又回头说:“丫头,记着吃饼干啊,每天都要吃。”她望着父亲矮小的背影怨着:“哪里没有卖饼干的?不要再给我送了。”

         假期回家。一进门父亲就问:“丫头,饼干吃完了吗?”说着又抱出几袋一样的饼干。“您就不知道换个牌子呀?干吗让我天天吃这个?”母亲望望父亲说:“丫头,你爸听朋友说有种赖氨酸饼干,孩子吃了能长高个,他就跑到城里四处找。”她的心里倏地疼了一下。以后的日子里,她吃着父亲送来的饼干,打着球,似乎真的长高了一些,婷婷的,像一株春日里的翠竹。又是蔷薇花满院飘香的季节,她带回一个高大俊朗的男孩。忙忙碌碌的父亲在男孩的身边显得更加矮小,可父亲脸上的欢喜就像阳光下的蔷花,笑盈盈地开满了小小的院子。

        黄昏,她送男孩出门。男孩很认真地对她说:“你爸真好。他对我说,我把女儿交给你,以后你们如果吵架了,你可以怨她懒,可以说她娇气,但是,你永远都不许嫌她矮。”

        瞬间,她的泪扑簌簌地挂满了脸颊。莹莹的泪光中回望,缤纷绚烂的蔷藏花旁,父亲的身影被一抹夕阳拉得修长……

    1. (1) 文中触动她的是一件什么事?又是什么事情让她彻底改变对父亲的看法?
    2. (2) 文中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一旁的父亲局促地搓搓手,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没有说话,转身走了。

    3. (3) 读了这篇文章,你一定有所感慨,或许你的遭遇和她的一样,或许你的父亲也是不高大英俊的,面对别人的嘲笑,你会怎么做?
  • 7. 阅读文章选段,回答问题。

        我扶植年轻人真心诚意。我们的中年教师,包括我们的博士生导师,都是靠自己奋斗过来的,都是苦出身,所以我们一贯倡导我们的年轻人做的成果,导师没有做什么工作,导师就不署名。当然外面宣传报道:“在王选领导下……”我承认我剥削年轻人最多,但是由于大家都知道我并不是主观上要去剥削年轻人,所以对我也比较谅解,(笑声)见报以后也不以为意,知道是怎么回事。扶植年轻人我觉得是一种历史的潮流,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在这方面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年轻人能够出成果,特别要反对马太效应,尤其在中国,我觉得在中国论资排辈的势力还是有的,崇尚名人,什么都要挂一名人的头衔,鉴定会的时候挂一个院士,其实院士并不了解那个具体领域,我们打破这种风气是需要努力的。

        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起来叫名人逸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强词夺理,叫作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作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笑声、掌声不断)这样一讲呢,我似乎慢慢在变成一个名人了,在我贡献越来越少的时候,忽然名气大了。所以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而且正处在犯错误的危险的年龄上。

    1. (1) 为什么要大力扶持年轻人?应该如何扶持年轻人?
    2. (2) 文中划线句子语言幽默,很好阐述了名人和凡人的区别,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3. (3) 王选说“忽然名气大了,也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很多人都取得点成就就忘乎所以,你怎么看待王选提出的名利观?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 8. 诗歌鉴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 (1)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望”字。
    2. (2) 品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说说其成为千古名句的原因。
  • 9. 文言文阅读。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选贤

      ②不独其子

      ③屋舍俨然

      如外人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②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 (3) 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大道之行也》的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B . “天下为公”是说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要有公心,为人民多做好事。 C . 《桃花源记》选段写了渔人进入桃花源,看到桃源内优美的环境,桃源中人快乐、幸福、安定的生活,并体会到他们的心情。 D .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不太合乎实际。桃花源中人是秦朝时进入此“绝境”的,是与外人“间隔”的。从秦到晋太元年间有五百多年,桃花源外的人衣着变化很大,桃花源中人衣着不可能“悉如外人”。
    4. (4) 《桃花源记》与《大道之行也》两篇课文描述的社会形式有什么相似之处?你怎样看待这一社会理想的?
四、名著阅读(10分)
  • 10. 填空。

           傅雷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是第一位的。在信中他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

  • 11. 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 (1) 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是出自苏联作家 的小说《》,这是书中主人公 对生命的诠释。
    2. (2) 读了这部作品,请你说说主人公具备哪些精神品质。
五、写作(60分)
  • 12. 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生,是一个适应的过程,需要岁月的打磨。慢慢地,读懂了一本书,看清了一个人,明白了一条道理,也接受了很多事。那些磨难,那些打击,那些鼓励,慢慢回过头来看,都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珍贵的财富。

    请以“人生的财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具体明确,文通字顺。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