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禹州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2-07-25 浏览次数:10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共20分,20小题)
  • 1. 科举制度下选士的标准不是门第,而是由考试通过才学水平的竞争才获得成绩。这主要表明科举制(    )
    A .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B . 限制了人才的选拔 C . 有利于公平地选拔人才 D .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 2. “贞观之治”时,唐太宗鼓励士人报考,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开元盛世"时,唐玄宗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裁撤冗员。据此可知,唐朝盛世局面出现得益于(    )
    A . 轻徭薄赋 B . 开放包容 C . 注重文教 D . 用人唯贤
  • 3. 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
    A . 提高军备能力 B . 增加财政收入 C . 抑制武将权力 D . 减轻农民负担
  • 4. 唐代墓葬出土了大食人俑东罗马金币和非洲黑人俑。这些文物可以用来研究唐朝(    )
    A . 开放的社会风气 B . 开明的民族关系 C . 繁荣的中外交流 D . 多彩的文学艺术
  • 5. 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如图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更迭示意图的一部分,相应方框③内应填入(    )

    A . 隋朝 B . 唐朝 C . 元朝 D . 明朝
  • 6. 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这体现北宋的政治特点是(    )
    A . 重文轻武 B . 重武轻文 C . 以法治国 D . 无为而治
  • 7. 据记载,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农业税占全国税赋总收入的30%,工商税占70%。南宋绍兴末年,政府仅对进口商品征收7%-10%的关税,而广州泉州、两浙三个市舶司的关税收入就达200万贯。由此可知宋代( )
    A . 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 . 农业发展缓慢 C . 赋税沉重 D . 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发达
  • 8. 某班编写了情景剧《南宋的偏安》,下列可选用的素材是(    )
    A . 陈桥兵变 B . 耶律阿保机建契丹 C . 宋真宗御驾亲征 D . 郾城大捷
  • 9. 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中央与地方的管理制度,其在地方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是(    )
    A . 中书省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行省制
  • 10.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反映元朝(    )
    A . 政令传达迅速 B . 重视科技创新 C . 海外贸易发达 D . 中央集权衰落
  • 11. 下列思维导图空白处应该填写(    )

    A . 君主专制的加强 B . 中央机构改革 C . 统一多民族的巩固 D . 皇权旁落
  • 12.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 先进的水利工程 B . 领先的科技成就 C . 伟大的建筑工程 D . 独特的军事工程
  • 13. 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在阻止轻型、普通型的患者向重型危重型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列典籍属于中医药学的是(    )
    A . 《农政全书》 B . 《齐民要术》 C . 《本草纲目》 D . 《天工开物》
  • 14.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
    A . 陈胜、吴广起义 B . 黄巾起义 C . 黄巢起义 D . 李自成起义
  • 15. 某生整理了一份名人名句卡片。该卡片的主题是(    )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戚继光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佘既来索,则地当归我。——郑成功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不速加剪除,恐边微之民不获宁息。——康熙皇帝

    A . 加强中央集权 B . 加强文化交流 C . 推动经济发展 D . 维护国家主权
  • 16. 清朝前期,在东南设置台湾府;在东北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中俄边界;在新疆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在北方,平定蒙古噶尔丹叛乱并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在西藏,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管。这体现了(    )
    A . 边疆管理军事为主 B . 国家疆域远超历代 C . 国家治理因地制宜 D .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 17. 下面地图反映的是不同朝代的南海诸岛形势,其中属于清朝的是(    )
    A . B . C . D .
  • 18. 雍正八年( 1730年) ,翰林院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字,雍正皇帝马上把徐骏革职。复又查抄徐家,在徐骏的诗集里找出“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认为其存心诽谤,依大不敬律斩立决。这反映出( )
    A . 文字狱残酷 B . 官场腐败 C . 厂务机构设立 D . 设立军机处
  • 19. 它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它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反映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它是( )
    A . 《西游记》 B . 《水浒传》 C . 《三国演义》 D . 《红楼梦》
  • 20. 学习历史应学会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 641年,文成公主人藏 B . 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 C .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D . 雍正年间,朝廷临时设立军机处
二、非选择题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 (1) 据上述材料,你能获取哪些宋代市民的生活信息?
    2. (2) 历史信息的载体与流传方式是多样的。你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有哪些了解历史的途径?
  •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隋唐时期

    开始出现雕版印刷术

    11世纪中叶

    北宋( )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

    南宋至明清时期

    出现了铜、锡、铅等金属活字

    13世纪初

    元朝王祯发明了( )技术

    15世纪

    德国人谷登堡制成了铅活字印刷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王选发明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20世纪九十年代

    王选又研制了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统

    当代

    电脑控制的大型四色印刷机

    1. (1) 完成空白处的填写。
    2. (2) 据材料概括印刷术发展历程呈现的特点。
    3. (3) 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中国的三大发明(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使“人类的文明得到极大的发展”,请举一例说明这一观点。
  •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材料二:清朝政府颁布诏令:;严禁沿海居民擅自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出口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由原来开放四个港口减至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材料三:唐朝处于我国封建经济繁荣 上升阶段,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大大发展。唐朝的对外交往极大地影响了日本等周边国家。

    1. (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郑和下西洋堪称是“世界航海史的空前壮举”。
    2. (2) 材料二反映了清朝的对外政策是什么?这政策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 (3) 综上所述,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的对外关系的因素主要是什么?
  •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顺治、康熙、雍正、轮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当时在南方很多地区种植双季稻,在河北有大批旱地改为水田种水稻,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明代引入中国后,到清代得到大面积推广,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材料二:餐饮浪费现象,触目 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习近平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

    1. (1) 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粮食产量提高的因素。
    2. (2) 请再举-例农业生产工具革新的例子。
    3. (3) 面对当前的全球粮食危机,从自我做起,你有何行动?
  • 25. 阅读材料并提炼一个观点,围绕该观点,结合所学写一篇60至120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报,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

    材料:统一是中国的一种文化。……统一的文化为中国赢得了历史性的荣光……中国为“唯一延续至今的社会” ……中国人最害怕、最不愿意、最讨厌、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就是分裂”。统一,是一种宿命般,带有终极意义的中国文化,是考察所有治理技术的边界,尽管统一本身并不能保证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成功崛起,最终终结了“乱世”,亲身经历了这一过程的一代人对于大一统国家自然是无比向往,感激涕零。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