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2-07-25 浏览次数:46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0道试题,每题2分,计20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2019·南通)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下的考生可以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材料主要体现出科举制的特点是(   )
    A . 注重门第家世 B . 取士方式多样 C . 关注道德品质 D . 公开公平竞争
  • 2. 755年,安禄山与史思明起兵反叛唐朝,史称“安史之乱”。下列各项属于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是( )

    ①节度使权力膨胀    ②唐朝由盛转衰

    ③皇帝荒废朝政    ④形成藩镇割据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 3. 司马光与司马迁因著有中国史学不朽巨作,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 )

    A . ①战国②    《史记》    ③汉武帝    ④《资治通鉴》 B . ①汉武帝    ②《资治通鉴》    ③战国    ④《史记》 C . ①战国    ②《资治通鉴》    ③汉武帝    ④《史记》 D . ①汉武帝    ②《史记》    ③战国    ④《资治通鉴》
  • 4. “市井经济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疏……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以上经济现象开始出现于( )
    A . 秦朝都城咸阳 B . 西汉都城长安 C . 隋朝都城长安 D . 北宋都城东京
  • 5. 观察下图,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 . 契丹、西夏商品经济发展 B . 契丹、西夏创制了文字 C . 以上货币在中原流通广泛 D . 货币样式模仿中原货币
  • 6. 宋太祖在位17年科举取士347人,宋太宗在位22年,通过科举考试共录取进士1457人,宋太宗时期科举录取人数相当于整个唐朝取土的总和。宋太宗提高科举录取人数的影响是( )
    A . 为文官政治提供了人才保障 B . 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C . 使世家大族控制了中央政权 D . 分割了宰相的军政财政权力
  • 7. 用年代尺梳理历史事件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历史。下 列年代尺所反映历史事件的共同历史主题是( )

    A . 开展对外交往,促进经济发展 B . 加强控制地方,巩固专制制度 C . 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 D . 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
  • 8. 下侧为某时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欧洲生产总值在世界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示意图。它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 . 清朝经济兴盛 B . 江南地区开发 C . 海外贸易繁荣 D . 丝绸之路开辟
  • 9. 熟知传统文化方能继取创新。对以下三部古书解释正确的是(    )

    ①都是古代科技巨著②都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③都深受西方科技影响④都对古代科技相关成就进行了总结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0. 下列选项中,对明清时期历史阶段特征概括准确的是( )
    A . 帝国统一与儒术独尊 B . 民族交融与政权并立 C . 盛世繁华与危机潜伏 D . 国门洞开与危机深重
二、填空题(共5 道试题,每题2分,每空1分,计10分)
  • 11. 下图为《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图中①处是,②处是

  • 12. 是武则天的孙子,他在位前期,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13.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赵国胤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
  • 14. 1115年,完颜部的首领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1616年,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 15. 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被称为” “,其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经常歪曲解释文章诗词中的只言片语,制造了大批冤狱,人们称这种做法为“”。
三、问答题(以下两道试题,请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按第16题计分)
四、材料解析题(共2道试题,计23分)
  • 18. 我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迨至隋,一土宇……唐高祖,起义师。……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太祖兴,国大明。……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宋朝·王应麟《三字经》

    材料二:

    材料三:(下图)

    材料四:在地方……取消行中 书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在中央……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五清朝沿 用明朝政治制度,内阁仍然是政府的中枢机构。但因受清朝建立并保留下来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权力有限,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

    1. (1) 据材料一,请你按照中国古代朝代更替顺序,将下列示意图中的政权名称补充完整。

      ①   

    2. (2) 材料二这种行政管理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该朝代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推行了什么制度?
    3. (3) 依据材料三,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元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制度?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任意写出一例元朝突出加强边疆地区管理的措施。
    4. (4) 材料四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上述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 (5) 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清朝雍正时期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怎样的改组?
    6. (6) 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专制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
  • 19.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联系与交流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手受,开放与包容是各国文明进步的重要理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宋代的海路形成了 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材料四:天朝物产丰盈,元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元。——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

    1. (1) 宋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宋元海运发达主要依赖哪些技术的发展?
    2. (2) 材料三中“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郑和的远航有什么意义?
    3. (3) 材料四反映了清朝实行什么政策?
    4. (4) 从唐宋到明清,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