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2022年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8-04 浏览次数:53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鱼丸是福建地方名小吃。下列有关鱼丸制作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切鱼片 B . 绞肉泥 C . 捏肉丸 D . 微火煮
  • 2. 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 . 拉瓦锡 B . 道尔顿 C . 门捷列夫 D . 阿伏加德罗
  • 3. 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   )
    A . B . 水银 C . 硫酸铜 D .
  • 4.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熄灭酒精灯 B . 滴加液体 C . 振荡试管 D . 塞紧橡胶塞
  • 5. 食醋是生活中常见的酸性调味品。食醋中含有乙酸(化学式为CH3COOH)。纯净的乙酸在16.6℃以下呈冰状固体,故又称冰醋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食醋属于纯净物 B . 食醋可以用铁罐盛放 C . 一个乙酸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D . 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6. 下图是实验室配制8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的流程图(水的密度为1g/cm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②称量氯化钠,天平指针向左偏时,可以将游码向右移动调节平衡 B . ④量筒量取水的体积为12mL C . ⑤溶解时,玻璃棒的主要作用是引流 D . 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7. 下列物质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
    A . 氧气—医疗急救 B . 石墨—作干电池电极 C . 甲醛—浸泡海鲜防腐 D . 干冰一人工降雨
  • 8.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35

    35.5

    36

    36.5

    37

    13.3

    20.9

    31.6

    39.1

    45.8

    6.9

    8.1

    9.6

    11.1

    12.7

    A . 3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 . 20℃时,20g甲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68g溶液 C . 降低温度可将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 . 10℃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8.1%
  • 9.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2中的CO

    通入氧气,点燃

    B

    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煮沸

    C

    净化水时加速悬浮物质沉降

    加明矾

    D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太空教师”王亚平在空间站“变”出奥运五环。兴趣小组的同学以奥运五环为参照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化学五环(五环的颜色均可通过化学反应或物质本身的颜色来呈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蓝色圈是通过发生化学变化形成的,则一定是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B . 若黑色圈与浅绿色圈放入的物质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且黑色圈的物质属于单质,则黑色圈、浅绿色圈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 C . 若黄色圈铺满的是硫粉,在空气中点燃后能观察到蓝紫色火焰 D . 向无色酚酞溶液中滴入碳酸,可以实现红色圈的形成
二、填空
  • 11. 国际上为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通常在燃油汽车上安装尾气处理转化器,在催化剂(钯)的作用下将氮氧化物与一氧化碳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其中一种反应的微观反应模型如下图所示:

    1. (1) 汽车燃料可通过石油分馏获取,煤、石油、天然气并称“三大化石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大量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环境问题是(合理举一例)。
    2. (2) 根据微观反应模型写出尾气处理的化学方程式:;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3. (3) 如图是钯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钯属于(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相对原子质量为

  • 12.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 (1) 许多鱼类只能在一定酸碱度范围内的水中生存,可用粗略测定水体的酸碱度;水中若有色素或异味可用除去。
    2. (2) 用医用酒精进行室内消毒时,若不慎引起小面积失火,可用湿抹布扑灭,其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3. (3) 化肥能有效补充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提高作物产量。硝酸铵(NH4NO3)属于(选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硝酸铵在保存过程中常因淋雨而板结,人们试图将其敲碎,意想不到的是硝酸铵受撞击会发生爆炸,生成氮气、氧气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3. 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中国科学院和厦门大学通过合作,使用C60作为催化剂,攻破了合成气制备乙二醇(化学式为C2H6O2)的技术难关。C60与金刚石都由碳元素组成,但物理性质有差异,主要原因是;乙二醇合成原理为 , 其中X的化学式是
    2. (2) 蓝色食品是指淡水和海洋环境中的植物、动物和藻类,其营养素如维生素、钙、碘、铁、锌的含量的平均值比牛肉、羊肉、鸡肉或猪肉更高。营养素“钙、碘、铁、锌”指的是(选填“分子”、“原子”、“元素”或“单质”);蓝色食品金枪鱼主要提供的营养素是
    3. (3) 向水球内注入蓝色颜料后,将一颗泡腾片放进水球内,水球内产生气体,逐渐将水球充满,美轮美奂。注入蓝色颜料后,水球变蓝,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
  • 14. 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历史上人类冶炼不同金属的大致年代如下。

    1. (1) 铜是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三星堆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青铜的硬度比纯铜(选填“大”或“小”),青铜属于(选填“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
    2. (2) 铁器时代大约在公元前500年,至今铁仍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但每年因腐蚀造成巨大的损失,写出一条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3. (3) 铝的利用距今近200年,现在铝的年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铝虽然化学性质活泼但抗腐蚀性能好,原因是
    4. (4) 铜比铁、铝更早被人类利用,主要原因是
    5. (5) 欲比较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试剂是铁、、银。
    6. (6) 硬铝的主要成分是铝、铜、镁,可用于火箭、飞机、轮船等的制造。若将一小块硬铝浸入足量稀盐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即可)。
  • 15. 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工艺流程图。

    1. (1) 可用检验海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2. (2) 贝壳煅烧生成的CaO俗称,生成石灰乳的过程会(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 (3) 海水中富含氯化镁、氯化钙,图中生成氢氧化镁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氢氧化镁加盐酸后浓缩(将稀溶液变成浓溶液),主要采取的方法是;流程中H2可通过电解水产生,电解时,它在电源(选填“正”或“负”)极产生。
  • 16. 根据题意完成有关气体制备实验。

    1. (1) 仪器a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用浓盐酸而使用稀盐酸的主要原因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已知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固体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若选择装置C收集氨气,氨气应从导管口(选填“m”或“n”)端通入。
    4. (4) 将实验室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用于进行装置E所示实验,挤压胶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和(写化学式)。
  • 17. 氧烛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一次性制氧机。以氯酸钾为主要原料(含一定比例的二氧化锰),原料连接启动装置,装置中添加少量镁粉、铁粉等,如图(a)所示。

    1. (1) 【实验探究】启动氧烛需要先撞击火帽,使启动装置中的镁粉、铁粉燃烧,这样做的目的是;制氧机制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提出问题】甲同学提出,氯酸钾不加催化剂,受热是否会分解产生氧气呢?

      【做出猜想】氯酸钾不加催化剂,受热分解可以产生氧气。

      【设计实验】

      步骤I.向大试管中加入4.0g氯酸钾(含有一定量水分),如图(b)。

      步骤Ⅱ.把高温传感器探头插入药品内,把氧气传感器插在试管口,且氧气传感器测量极限值约为29%。

      步骤Ⅲ.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测定数据如图(c)所示(测量数据不考虑仪器造成的误差)。

      【数据收集】

      【结论分析】根据图(c)可知,猜想正确,且氯酸钾分解的温度大概为

    3. (3) 【交流与讨论】刚开始加热一段时间时,试管内温度不断上升,但氧气的体积分数却略有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4. (4) 【拓展探究】丁同学提出,若加了催化剂二氧化锰,氯酸钾分解产生氧气的温度又需要多少呢?兴趣小组根据该问题,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按质量比5:1、4:1、3:1、2:1、1:1、1:2均匀混合,分别置于六支大试管中,进行图(b)所示实验并采集数据,数据如图(d)所示。

      【拓展延伸】①根据图(d)可知:氯酸钾的分解温度随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比例的变化规律是
      ②当氧气体积分数到达约29%时曲线不再上升,呈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其原因是

三、计算题
  • 18. 福厦高速铁路是一条连接福州市与漳州市的高速铁路,是福建省第二条快速铁路,预计2023年6月通车。在焊接铁轨时,建设者常将铝粉与氧化铁的混合物点燃,由于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熔融的铁流入铁轨的裂缝,冷却后就将铁轨牢牢的黏结在一起,主要反应原理为。现有铝粉10.8kg,与足量的氧化铁反应,理论上可以生成铁的质量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