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娄底市2022年初中毕业学业模拟(二)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2-08-07 浏览次数:84 类型:中考模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 1. 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gèng)    潮(xùn)    眼花嘹乱    呼朋引伴 B . 立(chù)    上(shuò)    花香鸟语    仙露琼桨 C . 怪(zhēn)    脑(pàn)    油然而升    根深蒂固 D . (xǐng)    难(jié)    酣然入梦    无可奈何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项是( )
    A . 12月31日晚上,我们一家人正襟危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习主席发表新年贺词。 B . 他勉励中国体育健儿:“只有锲而不舍 , 中国才有未来,我们才会建成体育强国。 C . “三八妇女节”这一天,许多女性都会把自己打扮得花团锦簇 , 庆祝自己的节日。 D . 美方一些政客企图把自己对抗疫不力的责任“甩锅给中国的做法,令人叹为观止
  •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在为期16天的北京冬奥会上,中国向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体育盛会。 B . 电子烟的“黑手”仍在“伸向”未成年人的原因,正是其背后的高额利润造成的。 C . 体验科技活动,可以增强青少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激发探索科学追求科学。 D . 家长需要适当的陪伴和引导参观学习的孩子,这样才能避免不让科学馆变成游乐场。
  • 4.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好诈、刘备的仁厚、吴用的多智、关羽的忠诚张飞的好勇等,无不个性鲜明,呼之欲出。 B . 《世说新语》是一部文言笔记小说,也是一部全面记录代史事的“正史”,其每则故事篇幅短小,语言极为简练传神,人物形象鲜明。 C . 短篇小说《我是猫》的作者夏目漱石,以“猫眼看世界”的方式讲述故事,暴露了在明治时代的日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靠金钱维系的社会问题。 D .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创作的《名人传》,借为人类历史上的精神巨人立传,激励人们“打开窗子”,“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临别时,习近平总书记还对杜诚诚说了一句“谢谢你。” B . 从年头到年尾……大家忙了一整年,付出了、奉献了、也收获了。 C . 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共同富裕”再次成为高频热词,引发广泛讨论。 D . 返乡大学生直播带货,带火了村里的特产,大批游客纷至沓来带旺了乡亲们的日子。
  • 6.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空白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赛场上,      ;赛事中,      ;赛场外,      。共燃冰雪梦,激情向未来,这是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携手同行、共创未来的美好期许,是少年奥运健儿初心使命深层次的你现,向世界展现中国青年的气质。

    ①超3亿人携手奥运五环,让原本有些“高冷”的冰雪运动大众化、全民化

    ②以苏翊鸣为代表的运动员赛出了青春的力量

    ③众多00后奥运志愿者,在场馆管理赛事服务颁奖礼仪等领城施展才能,履行自己的“冰雪之约”

    A . ③②① B . ②③① C . ③①② D . ②①③
  • 7. 古诗文默写填空。
    1. (1)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写白天和黑夜新年和旧年的交替,气象阔达,蕴含着种自然的哲理。
    2. (2) 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象征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的句子是:
    3. (3) 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的“。“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蕴含着无限的悲慨。
    4. (4) 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运用夸张和比喻手法,表现出敌军云集而来,守军戒备森严的诗句是:
    5. (5)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总体写游鱼大体数量和潭水空明清澈的句子是:
  • 8. 请根据下面的情境回答问题。

    十岁的子涵首次参加朗诵比赛。一开始她有些怯场,本来背得很熟的内容竟然有两处忘记了,她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尽量以饱满的情绪完成了整首长诗的朗诵。观众和评委给予了这位勇敢的小姑娘热烈的掌声。假如你是评委张老师,你会怎么说?

  • 9. 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按要求作答。

    1. (1) 描述漫画内容。
    2. (2) 揭示漫画寓意。
二、阅读(60分)
  • 10. 文言文阅读

    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巳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神、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 (1) 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求闻达/于诸侯 B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C .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D . 臣/不胜受恩感激
    2.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项是( )
      A . 耕于南阳(亲自) B . 恐托付不效(没有效果) C . 受任败军之际(介词,到) D . 若无兴德之(助词,他们)
    3. (3) 下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诸葛亮,子孔明,东汉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我们曾学过他的《诫子书》一文。 B . 第①②段作者追述了自己的身世和志趣、自己临危受命、先帝临终托孤三件事。 C . 第③段作者分别阐明了自己、朝臣以及后主刘禅的责任,文章情辞恳切,感人泪下。 D . “布衣”“谨慎”“大事”等,文字在轻描淡写中自然流露出作者的傲慢、自我炫耀。
    4. (4) 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文。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②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5. (5) 结合选文的内容,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心的。
  • 11. 诗歌鉴赏

    金陵怀古

    刘禹锡

    潮满冶城①渚,日斜征虏亭②。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注餐1①冶城:东吴当年冶铸之地,住于全金陵府治西北.②征房亭:东晋征虏将军谢石的哥谢万曾送客于此亭。

    1. (1)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姻青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
  • 12. 说明类,现代文阅读

    关于废玻璃的专题阅读

    [材料一]废玻璃是一种生活垃圾,它的存在既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增加环境负荷,造成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又会带来环境污染,还容易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伤害和不便。[A]据统计,每生产1吨玻璃制品,约消耗700-800千克石英砂、100-200千克纯碱和其他化工原料,合计每生产1吨玻璃制品,要用去1.1~1.3吨原料,而且还要消耗大量煤、油和电。更麻烦的是,废玻璃是一种无法通过焚烧、无法在填埋中自然降解且无法采用一般的物理、化学方法加以分解和处理的废弃物。有研究表明,玻璃及其制品的自然降解时间可长达4000年。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这种降解速度实在是太过漫长。[B]另外,玻璃容易破碎,一旦有人或动物试图吞下或舔食玻璃碎片上残存的食物或饮料,就有可能受到严重伤害。[C]由于玻璃制造和加工等原因,废玻璃中一般含有锌、铜等重金属,如果处理不当,可能还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材料二]①废玻璃根据其来源可分成日用废玻璃(器皿玻璃灯泡玻璃)和工业废玻璃(平板玻璃、玻璃纤维)。回收利用废玻璃有什么好处呢?废玻璃加以回收利用,能产生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每回收利用1吨废玻璃,可以节约0.58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1.26吨,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1.16吨。采用这种处理方式主要集中在包装玻璃瓶、饮料瓶等。如果在有效期内提高它们的重复使用次数,不但可以提高利用效率,还可以降生产成本。以吃酒瓶为例,重复使用一个啤酒瓶所节省的能源可以使40瓦的灯泡持续亮4小时。据了解,目前,占玻璃包装容器产量1/3的包装瓶能够被重复使用,我们必须清楚当前所面临能源紧缺问题,如果玻璃厂能充分利用来自各方面的废玻璃这一原料资源,不仅可节约能源及纯碱,而且对改善环境也能起到一定作用,计算显示,当所用碎玻璃含量占配

    料总量的60%时,可减少6%-22%的空气污染,并节约6%的能源。

    ②对于绝大多数废玻璃来说,若要在“来生”重新以玻璃的面目现身,并不像那些啤酒瓶或是汽水饮料瓶一般“幸运”,它们需要下大力气“洗心革面”,甚至还要回炉“锻炼“一番。

    [材料三]①英国、丹麦、瑞典、瑞士等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在玻璃生产企业和城市居民区,以及其他社会公共场所设置废玻璃回收集装箱,进行废玻璃的回收与利用。英国于1997年底建立了玻璃再生中心,以增大废玻璃的利用率。在德国的城市居民区公园的废玻厂、酒吧和其他地点,共设置5000多个回收集装箱。瑞士在1100多个大小城镇进行定期的废玻璃回收工作。

    ②几十年来,欧洲多国实施的废玻璃回收计划成效显著。2012年 ,欧盟对65%的玻璃包发装行了回收,共有255亿个玻璃瓶和玻璃罐被回收,且回收率稳步增长,比利时和瑞士的玻璃包考回收率接近100%、欧盟对废玻璃的回收远远领先于其他材料。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甚至出现了一种能自动分拣各色玻璃的智能玻璃回收箱。如按2001年的回收量推算,西欧每年节省46%以上的玻璃原料,在能源节约方面相当可观,因为每回收1吨废玻璃,可节约100千克燃料,而且可减少石英砂的用量,促进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1. (1) 下列各句表述的内容,与材料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 . 废玻璃是一种无法通过焚烧、无法在填理中自然降解且无法来用物理、化学方法加以分解和处理的废弃物。 B . 废玻璃的回收利用没有时间限制,我们可以提高它们的重复使用次数,有效提高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C . 面临能源紧缺问题,如果对废玻璃加以充分利用,,就可以节约能源及纯碱,对改善环境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D . 几十年来,欧盟的玻璃包装回收率接近100%,对废玻璃的回收远远领先于其他材料,促进了环境保护。
    2. (2) 材料一中A、B、C三处说明顺序不合理,请排列出合理的顺序并说明理由。
    3. (3) 材料二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13. 议论类,现代文阅读

    赛场的边界

    梁璇

    ①曾经,“为国争光”是中国运动员统一且近乎唯一的目标,每块金牌似乎都承载着数亿人的“安全感”。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中国代表团交出金牌总数第一的答卷,体育带来的民族自豪感达到顶点,越来越多藏在金牌背后的个性欲望和故事得以还原。

    ②人们开始学会接受“金牌"以外的不同选项。运动员逐渐有了粉丝群,体育赛场上亮起了应援灯牌,体育明星和“偶像”有了高度重合。现在,如何处理赛场的边界,对观众和运动员而言都是一道考题。

    ③每当新闻措辞中的“遣憾失金”被粉丝要求到正为“喜得银牌”后,这种泛滥的“宽容”可能让本应前进的人困在原地。至少对一名付出巨大努力、有夺金能力的选手来说,“银牌也很好”未必真的是宽慰。

    ④拾失利包上成功的外衣,或许是体育教育缺位的结果。坦然面对失败、不刻意回避,这是专步运动员每天的必修课。要探清关心的边界得先从了解体育、了解运动员开始。在运动员的生活中,既有求而不达的痛苦,也有屡败屡战的执著,不甘心是大多数人坚持的原因。

    ⑥经典动漫《灌篮高手》中,赤木刚宪率湘北队一路披荆斩棘终于与王者海南队相遇,在比赛中,他不慎受伤,但哪怕冒着结束篮球生涯的风险也要坚持上场,一句话凝结了他所有的不甘心:“这是我好不容易抓到的机会。”

    ⑦这种“好不容易”几乎闯入过所有运动员心里。竞技体育像金字塔,有聚光灯烦恼的人只是塔尖的少数,更多人站在光影之外等待上场,即便输赢在他们站上起跑线时就大致清楚。剩下的,只是自己和自己作战。

    ⑦由此可见,赛场的边界其实并不难找:要对运动员多一些空间,多一些尊重。既允许他们有低迷茫,也要激活他们的斗志。

    (选自《读者》2021年第24期。有删改)

    1.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简要概述选文的论证思路。
    3. (3) 选文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 14. 叙事类,现代文阅读

    多是人间有情物

    徐慧芳

    ①我最早识得一种草药时,大约四五岁。外公牵着我的手去田间溜达,他俯身拾起一棵草。草叶子像一柄柄摊开的调羹,贴着地皮长,中间竖着一茎。我问外公这是什么呀?外公告诉我,这叫车前草,可以当药用,他要采回去派用场。

    ②我对散落在野地里、沟渠边、河滩上的一些野花野草,突然有了探究的兴趣。外公见我好问,就顺势教我识得了一些常见的花草。外公说不要小看这些野草野花,虽说长得赖贱 , 常常让走路人脚底踏来踏去,但他们大多是药草,各有各的用场啊。

    ③终于有一回,我见识到了药草的本事。一天午后,一位妇人慢吞吞来到我家天井里,她说昨天不知被什么虫叮咬,脚背肿起一大块,痛得路也走不动了。外公看了她肿起的脚背立马走出屋外,回转时手上捧了一大把蒲公英。外公把几颗蒲公英捣烂成泥样,再往里面掺了一点陈醋,把这团草泥敷在她脚背上,用一块布裹住,余下的蒲公英让她带回去煎汤喝。隔天这位妇人又上门来,是来向外公道谢的,她脚背上的肿已消退。

    ④我家门前屋后,前院后院,种了不少树木和花草。每一种树木花草,外公都能说得出他们各自的名堂来。我日日在外公身边,耳濡目染,也渐渐知道了一些花草的好处。比如:桑树一身是宝,桑葚吃了能补血,冬桑叶煮水喝可以治疗风热引起的红眼睛及咳嗽,桑树枝煎汤服能治疗风湿病。最普通的杨柳树,不管树叶树枝树皮树根,也都各有用处,小孩子得了腮腺炎,用树叶捣烂了,敷在鼓起的面颊上,这毛病就好得快。

    ⑤还有一种白天蔫头耷脑,到了傍晚才一下子精气神十足,齐齐开放的紫茉莉,我们也叫它夜茉莉。它结出的籽像一粒滚圆的黑豆,外壳毛糙但很坚硬。把它砸碎了,里面却是一团雪白细腻的粉,可以用它来搽脸。听说有这样的用途,小小孩的我也偷偷对着镜子尝试过,我们村有位长得很养眼的女子,穿着斜襟衣衫,头发梳得溜滑,发髻上面插着一根玉簪子。她有时候来我家来采捕的夜茉莉的籽。她弯下腰摘几粒,又抬起身,朝我们笑一笑,接着再弯下腰继续摘。摘好了从衣襟上取下插着的手绢,小心翼翼包好,脸上一副心满意足的笑容,临走连声道谢。如果外公在,她会向外公鞠个躬。现在想来,这不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吗?

    ⑥外公还跟我讲过“看麦娘” 等草药的故事。看麦娘长在麦田里,样子和麦苗差不多 ,能治疗水痘、肝炎等病,它还有攻毒的作用,所以麦田里有看麦娘,麦苗不容易患虫害。但是农人除草时,都把它当害草除掉,认为它夹杂在麦苗里长,容易影响麦苗的长势。外公说其实叫它看麦娘是有道理的,它在麦田里伴着麦苗长,等到麦苗一点点往上窜高时,看麦娘就不长了,慢慢萎缩下去,把阳光雨露尽可能留给了麦苗就像麦苗的奶娘一样,还是有仁义的呢。

    ⑦外公还教诲我说:天上地下的许多东西都给人带来了用场,它们对人是有情义的,我们要装懂得爱惜它们,用它们时要有分寸,不能浪费糟蹋啊。有一次在外面玩,我把看到的一种药草拔下来,塞了两口袋,到家掏出来交给外公。外公捋了捋山羊胡子笑着说,你也懂得帮外公做事啦。接着他就说以后不要去拔了,外公去年晒干的还有不少呢,让这些草留在地里活过一秋也是好的。

    ⑧家里有许多瓶瓶罐罐,里面都盛着外公收集的药材和研制好的成药。母亲告诉我,做药非常辛苦,所以这些药都是外公体力还吃得消时做成的,放在密封罐和石灰甏里能保存好多年。那时外公已是八旬老人,自然是不再这么辛苦工作了。但我家屋子廊檐下,一排排的竹钩上总晾着一些等着晒干或阴干的药草。

    ⑨我八岁时外公去世了,但童年的这段成长经历,对我一生的影响很大。工作后我陆陆续续购置了一些中医典籍,闲暇时会翻看,一本《汤头歌》更是长置案头。去年九十多岁的老妈,咳嗽了好一段时间,服了些药也不见好。后来我根据古方,熬制成一款药糖,切成糖块,让她每日含在嘴里试试,想不到效果竟是不错。不久,老妈的咳嗽好了。妈表扬我说,你倒有点像外公了。

    ⑩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的脑子里还时常出现外公的模样,有时做梦还会梦到老家的那些花草树木,醒来时仿佛空气里也弥漫着旧时光里花香草香的熟悉气味。

    (选自《文汇网》2020年11月2日,有删改)

    1. (1) 结合选问的内容,说说花木的“有情”体现在哪里。
    2. (2) 结合语境,理解选文第②段中的加点词语“赖贱”的含义。
    3. (3) 选文中的外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4. (4) 选文中的“我”也是“人间有情物”,那文中蕴藏着“我”的哪些情?
三、写作(60分)
  • 15. 根据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

    ——汪曾祺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联想或思考?请你以“美      “(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为题,自选角度,自主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

    ⑵不少于600字;

    ⑶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人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