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更新时间:2022-07-12 浏览次数:72 类型:中考真卷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24分)
  • 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勇气是我们生命当中最鲜艳的一抹原色,是逆境中淀放的一束光芒。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贝多芬的扼住命运的喉,这些勇气都彪炳在史册上,流传在故事里。有勇气的人永远不会胆 , 有勇气的人在看青了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拥有勇气,无惧风雨

    1. (1) 请将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 (2) 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胆

    3. (3) 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改为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 B . 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壶口瀑布》) C . 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约而同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带上她的眼睛》) D . 触目伤怀 , 自然情不能自已。(《背影》)
  •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北极东北航道目前的通航时间约为3个月左右。 B . 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融古典诗词和现代音乐为一体,遭受了观众好评。 C . 低温尽管会使海面结冰,而且会影响船舶主机的正常运行。 D . 前不久,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劳动课程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
  • 4. 古诗文默写。
    1. (1) 关关雎鸠,。(《关雎》)
    2. (2)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 (3)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的两句诗是:
    4. (4) 李商隐的《无题》以浅显的比喻和巧妙的双关,写对爱情的至死不渝,现在又将它赋予了奉献精神的诗句是:
    5. (5) 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描写环境之清幽宁静的句子是:
    6. (6) 山河日月俱有感,风花雪月皆是情。请写出古诗中写“雪”的连续两句诗:
  • 5. 名著阅读。

    作家的小说《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他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是他的希望一次次破灭。第一次他的车被大兵抢去,第二次,第三次,希望彻底破灭。经历了这三起三落,祥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的行尸走肉。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
  • 6.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这里是冰雪的故乡,人才的摇篮。仰望苍穹,神舟飞船里有龙江人的身影:逐梦冰雪,冬奥赛场上龙江健儿屡获冠军。育才中学九年一班开展以“大美龙江,浪漫语文”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 (1) 请结合本次活动的主题,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 (2) 活动中,就“如何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的问题,同学们纷纷献计献策。请写出你的三条建议。
    3. (3) 你是班级的体育委员,如果可以现场连线范可新、武大靖和高亭宇几位冠军,请你就同学们关心的某个问题向其中一位提问。
    4. (4) 获得了口碑和收视率双丰收的央视大剧《青山不墨》讲述了小兴安岭两代林业工人投身祖国建设,保护青山绿水的感人故事。语文兴趣小组创作了一副对联,请根据下面这段话,按照对联的要求补写下联。

      郁郁葱葱的青山虽不曾着墨,千年来守护着我们的梦想;

      碧绿的流水虽没有弦,却是一架万古不变地弹奏着乐曲的琴。

      上联:青山不墨千年梦            下联: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
  • 7. 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古诗赏析】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古文阅读】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诫子书》)

    【乙】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节选自《朱子家训》)

    1. (1) 诗的领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非学无以广        ②未雨而绸缪

    3.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②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4. (4) 甲乙两文中都谈到的美德是什么?在生活中你是如何做的?
  • 8. 阅读《性格古怪的“淘气包”:东北冷涡》一文,回答问题。

    性格古怪的“淘气包”:东北冷涡

    ①春季北方的沙尘天气、7月华北的暴雨、8月东北夏季的低温,这些看似毫无关系的天气现象,都有一个共同的“指挥官”——东北冷涡。东北冷涡是个什么“涡”?它的“脾气性格”如何?它又是如何“指挥”上述那些天气现象的?除了“调皮捣蛋”——引发沙尘、暴雨、低温,它还做了哪些“好人好事”?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

    像个电风扇?

    ②东北冷涡中的“东北”说的是其位置:北纬40~50度,东经110~125度:“冷”指的是存在于对流层中、上层(距离地面5000米左右)的冷性气柱,它是一个冷性闭合低压环流系统:“涡”指的是逆时针旋转形成的低涡。东北冷涡中心气温明显低于四周,并且一边移动,一边“甩”出一股股冷空气,与当地的暖湿气流交汇就会产生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甚至出现温度骤降、白昼如夜等天气变化。

    是个“慢性子”还爱“打架”?

    ③东北冷涡一年四季均可见,在夏季的活跃度最高。中国平均每年夏季有8个以上的东北冷涡造访,影响天数接近40天。可以说,没有东北冷涡的东北夏天,是不完整的。

    ④东北冷涡不光“调皮”,还很“磨人”。它是个“慢性子”,出现时,就如同一把巨伞,笼罩着某一地区,短则三五天,长则能“赖”十余天不走。例如2012年6月,东北冷涡一连21天盘踞在中国东北地区。东北冷涡虽然“出生”在东北,但其影响绝不限于东北。它体型硕大,是夏季冷空气的重要源头。除了自己“淘气”,还爱和其他天气“打架”。例如2013年,东北冷涡与蒙古气旋、副热带高压发生严重“冲突”,使得吉林省暴雨频发、连日不绝。

    ⑤梅雨期和华南前汛期的降水量和东北冷涡这个“淘气包”也存在密切关系——在东北冷涡势力强大的年份,它能“引导”北方冷空气南侵,与暖湿气流在梅雨区“交战”,导致梅雨量偏多,而东北冷涡弱年梅雨量则偏少。

    东北冷涡是个“坏小孩”吗?

    ⑥东北冷涡带来了这么多灾害,那它是个“坏小孩”吗?当然不是!它带来的降雨能滋润土地,它的多变能让天空蔚蓝如海。比如每年5月中旬,东北大地农作物播种后,到6月正是需水季节,东北冷涡能带来丰沛降水,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

    ⑦东北冷涡带来的连续降雨还能“洗刷”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东北冷涡虽然时而“淘气”,偶尔还会“打架闹事”,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否认,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天气系统。

    (作者:崔国辉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有删减)

    1. (1) 本文标题有什么作用?
    2. (2) 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第③段中的加点词语“以上”能否删去,为什么?
    4. (4) “东北冷涡”虽不是个“坏小孩”,却是个“淘气包”,它会引发冰雹、沙尘暴、暴雨、低温等天气。对这些灾害性天气,在生活中我们如何防范?
  • 9. 阅读《求真学问,练真本领》一文,回答问题。

    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①不久前,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并发出号召:“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乐趣、一种人生追求,热爱学习渐成风尚。我们需要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②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青年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心青少年读书学习,要求“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强调“求真学问,练真本领”。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当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③学习是进步的阶梯,好学才能上进,学好才有本领。当今世界,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想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洪流中勇立潮头,在不进则退、不强则弱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人生中有所作为,就要孜孜不倦地学习。这是青年实现人生理想的途径,也是担当时代使命的要求。

    ④学习就必须求真学问,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猎奇、快餐化的浏览。习近平总书记曾和青年学生交流读书心得:“15岁的我已经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在读书过程中通过不断重新审视,达到否定之否定、温故而知新,慢慢觉得马克思主义确实是真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确实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我们走的社会主义道路确实是一条必由之路。”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人文素养,有助于增长见识,丰富学识。青年一代要坚定理想信念、砥砺道德品质、掌握真才实学。

    ⑤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果的练兵场。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只有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在实践中锤炼真本领,才能更好认识国情。对于新时代青年来说,必须坚持学以致用,掌握真才实学,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⑤有人说,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一个圆,学习是半径,半径越大,拥有的世界就越广阔。广大青年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努力担负起时代使命,党和人民事业必将迎来新的更大辉煌。

    (作者:尹双红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文章第④段和第⑤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4. (4) 请结合本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应该如何做?
  • 10. 阅读《多年父子成兄弟》一文,回答问题。

    多年父子成兄弟

    汪曾祺

    ①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

    ②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是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他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箫管笛,无一不通。他拉的是老派胡琴,弓子硬,松香滴得很厚,他的胡琴音色刚亮。胡琴码子都是他自己刻的,他认为买来的不中使。

    ③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春天,不到清明,他领着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是用染了色的绢糊的。放风筝的线是胡琴的老弦。老弦结实而轻,这样风筝可笔直地飞上去,没有“肚儿”。用胡琴弦放风筝,我还未见过第二人。孩子们在屋里闷了一冬天,在田野里奔跑跳跃,身心都极其畅快。他会做各种灯。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了一只纺织娘,栩栩如生。用小西瓜上开小口挖净瓜瓤,在瓜皮上雕镂出极细的花纹,做成西瓜灯。我们在这些灯里点了蜡烛,穿街过巷,邻居的孩子都跟过来看,非常羡慕。

    ④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我小时候,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我的作文,时得佳评,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看。我的数学不好,他也不责怪,只要能及格,就行了。他画画,我小时也喜欢画画,但他从不指点我。他画画时,我在旁边看,其余时间由我自己乱翻画谱,瞎抹。我小时字写得不错,他倒是给我出过一点主意。在我写过一阵“圭峰碑”和“多宝塔”以后,他建议我写写“张猛龙”。这建议是很好的,到现在我写的字还有“张猛龙”的影响。我十七岁时谈恋爱,写情书,他瞎出主意。我们的这种关系,他人或以为怪。父亲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⑤我和儿子的关系也是不错的。他那时刚刚学会汉语拼音,用汉语拼音给我写了第一封信。我也只好赶紧学会拼音,好给他写回信。对儿子的几次恋爱,我采取的态度是“闻而不问”。了解,但不干涉。我们相信他自己的选择,他的决定。

    ⑥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可以“没大没小”。

    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

    (选自《文学精读·汪曾褀》有删减)

    1. (1) 文章围绕我的父亲写了哪些事?
    2. (2) “多年父子成兄弟”这句话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3. (3) 如何理解最后一段画线句子“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
    4. (4) 结合本文,谈谈你心目中理想的父亲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写作(50分)
  • 11.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父母的陪伴,朋友的陪伴,书籍的陪伴,音乐的陪伴……陪伴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请以“有你陪伴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人要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请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字数在600字以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