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

更新时间:2022-07-07 浏览次数:206 类型:中考真卷
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 1. 2021年以来,习近平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密集开展“云外交”,分别同美、俄元首进行了视频会晤,以视频方式出席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金砖峰会、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这表明(   )

    ①中国持续有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中国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③通过“云外交”可同国际社会密切互动

    ④“云外交”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唯一方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习近平总书记说:“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石榴籽密心里红,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②公民应担负起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③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就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④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基本原则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到“一个也不能少”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一个个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胸怀的“国之大者”。这里的“国之大者”是指(   )
    A . 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B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 . 让人民生活幸福 D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4. 从4亿人吃不饱到14亿人吃得好,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把“谁来荞活中国”的问号远远抛在身后,百姓餐桌日益丰富,主食、肉蛋奶、水果、蔬菜等不再缺席。这说明(   )
    A . 粮食安全已不再是世界难题 B . 中国人民营养均衡、体质良好 C . 中国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D . 粮食产量与耕地、淡水等资源占有量无关
  • 5. 2017年,兰考县在全国第一批率先脱贫摘帽。五年来,兰考走出了一条由“脱贫”到“小康”的赶考路:依托丰富的泡桐资源,逐步培育壮大特色民族乐器产业;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民生支出比重保持在70%以上;造林绿化20万亩植树3000万株;加快推进国家级焦裕禄精神研学营地建设……兰考的赶考路是一条(   )

    ①因地制宜特色发展之路

    ②重民生共同富裕之路

    ③保护环境可以照搬之路

    ④弘扬焦裕禄精神之路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观察、分析下图,所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2013—2021 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逐年增加 B . 2013—2021 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排名有明显上升 C . 近年来,我国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显著 D . 只要增加科研投入,就能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排名
  • 7. 每逢传统佳节万家团圆之时,总有人仍坚守岗位,他们是服务百姓暖人心的党员干部,是守护健康“不打烊”的医护工作者,是执勤巡逻不停歇的公安民警……他们以“一家不圆”换“万家团圆"。他们的坚守(   )
    A . 启示我们要舍弃家庭、无私奉献 B . 说明劳动光荣,要鼓励节日加班 C . 是为了履行岗位职责的无奈之举 D . 体现责任担当,彰显出生命价值
  • 8. 北京时间某日22:30,中国浙江乌镇的一个家庭旅馆正接受来自外国游客的预订。同一时间,坦桑尼亚的一家电视台正热播中国电视剧,世界各地的时装爱好者正收看意大利时装表演直播。从同一时间发生的不同事件可以看出( )
    A . 跨国旅游广受欢迎 B . 中国电视剧风靡全世界 C . 世界是开放互动的 D . 外来文化引领全球潮流
  • 9. 近年来,河南省坚持发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洛阳副中心城市引领作用,支持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推动各中心城市增强区域增长极和动力源功能,释放辐射带动能量,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这(   )

    ①有利于促进河南省区域协调发展

    ②满足了河南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③说明郑州、洛阳、南阳的实力领跑全国

    ④是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体现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夜间施工、广场音响、邻里装修等噪声污染是社会各界近年来关注的热点问题。新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于2022年6月5日起施行,回应热点问题的解决,以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和谐安宁。该法的修订与施行表明(   )

    ①噪声污染防治只能依靠法律

    ②法律是应生活的需要制定和修改的

    ③国家禁止夜间施工、室内装修等活动

    ④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不知从何时开始,针对突发事件、公共议题,互联网上会不时地出现一些不和谐现象——“一言不合就抬杠,三句不到就发火”,一些发言者锋芒毕露、理性缺失,彼此间针锋相对、共识难得。对这种现象看法正确的是(   )
    A . 人生路漫漫,该喜则喜,该怒则怒 B . 保持负面情绪能够在争论时占上风 C . 转移注意、宣泄愤怒有利于回避矛盾 D . 情绪需调节,网络沟通的前提是尊重
  • 12. 1932年,刘长春孤身一人代表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 1984年,中国代表团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 2008 年,北京为世界呈现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夏季奥运会; 2022年,北京又为世人呈上了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季奥运会。中国奥运的不断突破( )
    A . 折射出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 B . 体现中国各体育项目已达世界一流水平 C . 说明我国广泛参与各种国际事务 D . 体现健康中国目标已经圆满完成
  • 13. 中国女足创造过辉煌,承受过动荡,经历过低谷,但永不服输、永不放弃的女足精神从未离开。在2022女足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足在落后两球的情况下仍顽强拼搏,最终赢得比赛,时隔16年第九次捧起亚洲杯冠军奖杯。中国女足再次夺冠(   )
    A . 告诉我们人生路上充满了困难与挫折 B . 说明只有经历艰难困苦才能磨砺意志 C . 启示我们应对挫折的关键是战胜对手 D . 揭示了面对挫折需要乐观坚强的道理
  • 14. 目前,我国共建成农家书屋58.7万家,覆盖了全国有基本条件的行政村。在农家书屋,年轻人通过读书、听讲座,学到了种植、养殖技术; 老人们看报纸、学书法,享受晚年生活;孩子们看书、学习,了解精彩的世界。建成农家书屋(   )

    ①能促进村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②有利于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③会占用村民时间,影响农业生产

    ④能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经济基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5. 学校开展围棋比赛,同学们推选小华代表班级参赛。尽管做足了准备,实力稍逊的小华还是败给了对手,她非常沮丧。作为同学,我们应该对她说(   )
    A . 肯定是对手干扰了你,别太在意 B . 你没为咱班争得荣誉,真没面子 C . 尽己所能作出贡献,你虽败犹荣 D . 早知道你不如人家,就不选你了
  • 16. 如下边漫画《减负》所示,这一政策的落实可以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

    A . 课业负担减轻,健康幸福成长 B . 学习压力消除,自由自在发展 C . 不用参加校外培训,只靠自主学习 D . 不用再写家庭作业,享受学习乐趣
  • 17. 青少年在社会中成长,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 亲社会行为的是(   )
    A . 将捡到的100元钱捐献给受灾群众 B . 就垃圾分类问题向环保部门提建议 C . 在风景区的石壁上刻励志语 D . 在观看球赛时给对手喝倒彩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36分)
  • 18. 暑假里,中学生小明每天从早到晚手机不离手。观察下边漫画《机不离手》,联系所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对小明的行为进行辨别与分析。

  • 19. 小治同学喜欢学习法律知识,他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国家宪法日”相关资料,整理出了一份资料卡片,请你一起观察与思考。

    资料卡片

    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四五”普法规划,将现行宪法颁布实施日即12月4日确定为全国法制宣传日。2014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每年的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

    2014-2021 年国家宪法日的主题为:

    2014年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2015年弘扬宪法精神, 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2016年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017年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2018年尊崇宪法、 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

    2019年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0年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2021年以习 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1. (1) 分析资料卡片内容,能得出哪些结论?
    2. (2) 尝试为2022年国家宪法日拟订一个主题,在法治主题班会上交流。
  • 20. 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1. (1) 联系所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谈谈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源自什么。
    2. (2) 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既要深植于心,又要外化于行。置身于以下情境时,我们应付诸怎样的行动?

      ①刚结交了几位外国朋友

      ②偶然在某网络论坛里发现个别人诋毁我国疫情防控政策

      ③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

  • 21. 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青少年要学习党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传承红色基因,坚定跟党走的决心。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你校准备组织一次党史学习活动。结合实际,本次活动以线上参观党史博物馆的“云研学”方式开展。作为校团委学生干部,你负责本次活动的组织工作,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1. (1) 在准备过程中,有同学提出疑问:“为什么要以‘云研学’的方式开展本次活动?”请你作出解答。
    2. (2) 本次活动需要组建若干研学小组。在确保每组人数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为实现各小组间基本均衡,应考虑什么因素进行人员搭配?说说你的理由。
    3. (3) 本次活动的主要步骤是:线上浏览党史博物馆实景→观看党史博物馆讲解视频→小组交流研讨→研学成果校级展示。为明确活动要求,检验和提升活动实效,以评促学,你组织同学们自主设计活动评价标准,需要完成以下表格。

      某校党史“云研学”活动学生表现评价表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

      过程表现

      示例:认真观看、倾听。

      /

      研学成果

      示例:能够撰写出党史研学报告。

      /

      注:评价结果依据学生参与活动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采用分项等级制加评语的方式呈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