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

更新时间:2022-06-28 浏览次数:7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1年7月23日至8月8日,第32届奥运会在东京举行,中国跳水队取得了七枚金牌,显示了中国梦之队的实力。中国队员在比赛中的一个瞬间如图所示。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跳板发生形变,运动员的脚没有发生形变 B . 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是运动员的脚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 . 跳板受到的压力就是人的重力 D . 跳板受到的压力是脚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 2. 如图所示为一物体作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则由图可知(   )

    A . 0~t1时间内与t1~t2时间内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 B . 0~t1时间内与t1~t2时间内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同 C . 0~t1时间内与t1~t2时间内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反 D . 0~t1时间内与t1~t2时间内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同
  • 3. (2020高一上·鄂州期末) 如图所示,小军沿水平方向推一只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较大的木箱,甲图中他用了50N的力推,结果木箱不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F1;乙图中他将力增大到100N木箱恰好被推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F2;丙图中小军把木箱推跑了,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F3。若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400N,木箱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   )

    A . F1=0N,F2=100N,F3=400N B . F1=50N,F2=100N,F3=400N C . F1=50N,F2=100N,F3=80N D . F1=0N,F2=100N,F3=80N
  • 4. (2018高一上·玉山月考) 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至零,则在此过程中(   )
    A .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B .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C .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D .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 5. (2018高一上·赣县月考) 测定某辆轿车在平路上起动时的加速度(轿车起动时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加速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如果拍摄时每隔2s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4.5m,那么这辆轿车的加速度大约为:(      )

    A . 1m/s2 B . 2m/s2 C . 3 m/s2 D . 4 m/s2
  • 6. 一个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由静止开始通过连续三段位移所用的时间分别为1s、2s、3s。这三段位移之比是(   )
    A . 1∶8∶27 B . 1∶3∶5 C . 1∶4∶9 D . 1∶2∶3
二、多选题
  • 7. 在物理学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中,科学家们运用了许多研究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量放大的方法 B .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理想模型法 C . 根据速度定义式 , 当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 D .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
  • 8.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速度大小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B . 从开始运动起连续下落三个1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  C .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D .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
  • 9. 某人在t=0时刻,观察一个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现只测出了该质点在第3s内及第7s内的位移,则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 能求出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B . 不能求出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C . 能求出第3s末到第7s初这段时间内的位移 D . 不能求该质点加速度
  • 10. (2021高一上·容县期中) 如图所示为一根轻质弹簧的弹力大小和弹簧长度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判断,正确结论的是(  )

    A .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N/m B .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 N/m C . 弹簧的原长为6cm D . 弹簧伸长5cm时,弹力的大小为4N
  • 11.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表给出了不同时刻汽车的速度(   )

    时刻/s

    1.0

    2.0

    3.0

    5.0

    7.0

    9.5

    10.5

    速度/

    3

    6

    9

    12

    12

    9

    3

    A . 5s时,汽车开始匀速 B . 与匀加速运动时相比,汽车做匀减速运动时速度变化较快 C . 汽车做匀加速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与匀减速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相同 D . 汽车从开出到停止总共经历的时间是11s
  • 12. 如图分别为a、b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10s末a、b相遇 B . 若t=0时a在b前方50m,a、b距离最近时相距10m C . 若t=0时a在b前方35m,此后a、b将会相遇两次 D . 若t=0时b在a前方的距离大于40m,此后a、b将不会相遇
三、实验题
  • 13. 如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

    1. (1) 所需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____(填字母代号)。
      A . 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 B . 交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C . 直流电源、毫米刻度尺 D . 直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2. (2) 通过作图像的方法可以剔除偶然误差较大的数据,提高实验的准确程度。本实验可以做v-t图像,其斜率的意义为;还可作v2-h图像,其斜率的意义为
  • 14.              
    1. (1) 如图所示为同一打点计时器在四条水平运动的纸带上打出的点,其中ab间平均速度最小的是____。
      A . B . C . D .
    2. (2) 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 Hz。

      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s;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m/s2;与纸带上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 m/s。(加速度和速度的数值保留3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 15. 某同学为了测试遥控玩具小汽车的性能,在水平的路面上,让小汽车从A位置由静止状态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B段加速,运动到B点达到最大速度,之后,以最大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BC段。测得通过BC段时间t=10s ,AB段长度L1=16m,BC段长度L2=40m. 求:

    1. (1) 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a;
    2. (2) 通过AB段所用的时间t0
  • 16.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的木块,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

    1. (1) 求木块沿桌面做匀速运动时的水平拉力大小F;
    2. (2) 若再在木块A上加一块重的木块B,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求当A、B两木块一起沿桌面匀速滑动时,对木块A的水平拉力大小和此时木块B受到木块A的摩擦力大小。
  • 17. 如图所示,水池正上方有一小球,球距水面 , 池水深 , 小球从静止释放后落入水中做减速运动,到池底的速度恰好为零,(取)。求:

    1. (1) 小球运动的最大速度;
    2. (2) 从开始到落到池底所用的时间。
  • 18. (2020高一上·开封期中) 足球比赛中,经常使用“边路突破,下底传中”的战术,即攻方队员带球沿边线前进,到底线附近进行传中。某足球场长105m、宽68m。攻方前锋在中线处将足球沿边线向前踢出,足球的运动可视为在地面上做初速度为12m/s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5m/s2。试求:

     

    1. (1) 足球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后6s时的速度大小;
    2. (2) 足球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后8s时的位移大小;
    3. (3) 足球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同时,该前锋队员沿边线向前追赶足球。他的启动过程可以视为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他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8m/s。该前锋队员至少经过多长时间能追上足球?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