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试卷

更新时间:2022-08-01 浏览次数:51 类型:期末考试
一、<strong></strong><strong>古诗文(25分)</strong>
  • 1. 默写
    1. (1)   ,悠悠我心   (《诗经 郑风》)
    2. (2) 挥手自兹去,。(李白《送友人》)
    3. (3) ,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 (4)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的呐喊,表现了诗人的崇高理想和济世情怀。这种理想用《大道之行也》中的语句来阐释,就是“ ,壮有所用,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而理想实现后的幸福生活,用《桃花源记》中的语句来描绘,就是“ ”。
  • 2.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甲】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乙】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 (1) 【甲】诗的作者是(人名),【乙】文选自《》。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 (3)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诗笔墨简洁,两条线索明暗共进,构思巧妙,在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 B . 【乙】文汪洋恣肆,能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 C . 【甲】诗与【乙】文兼具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叙事之中。 D . 【甲】诗藏问于答,【乙】文想象奇特,【甲】【乙】情感有别,价值各异。
  • 3.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注释】①戴不胜:宋国大夫。②傅:教导,教育。③咻(xiū):喧扰,吵。④求其齐:要求他说齐国话。⑤庄岳:齐国的街里名称。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引而置之庄岳之间    ②使之于王所

    2. (2)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果在王宫里,无论长幼尊卑都是像薛居州(那样的好人),君王会做不擅长的事吗? B . 如果在王宫里,无论长幼尊卑都是像薛居州(那样的好人),君王同谁做不好的事呢? C . 如果在王宫里,长幼尊卑都教育薛居州,君王会对薛居州不好吗? D . 如果在王宫里,长幼尊卑都教育薛居州,君王会对众人不好吗?
    3. (3) 楚人之子学齐语,学不好是因为“”,但让他生活在齐国,结果是。(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4. (4) 孟子希望戴不胜明白的道理,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环境对人的成长很重要 B . 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意见 C . 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 D . 兴趣可以激发学习热情
二、<strong>现代文(27分)</strong>
  • 4.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疾病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妥协和折中的产物

    薄世宁

    ①我们的人体器官并非尽善尽美,所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并不能达到绝对的理想状态。

    ②举例来说,我们刚出生的时候不会走路,抵抗力也很差,甚至连吃奶被呛到都会导致肺炎。如果母亲的怀孕周期长一些,等胎儿长得强壮一些再生产,那孩子得病的概率就能降低很多。再比如,患有阅读障碍症的孩子非常多(据统计,学龄儿童的患病率为5%~12%),这意味着很多受影响的孩子将终身面临学习困难。

    ③那为什么进化没有让人类去除这些不完美的地方呢?因为进化不是手术刀,不能一刀把不完美的地方切除,只能敲敲打打、修修补补,进化的逻辑是让利益和风险平衡

    ④还拿哺育过程来说,很多动物生下来就会走,比如刚生下来的小马,它身体的各部位发育得相对健全。而婴儿刚出生的时候非常脆弱,容易得病,尤其是得感染性疾病。但这是人类进化的选择——用器官发育的不完全换来了更大的脑容量。进化让胎儿的大脑在母体内得到了更有优势的发育,人类脑容量的增长又为出生后各种高级功能的逐步锻炼和功能实现带来了可能,所以人类比马聪明,具有更强的思维能力,也具有更高级的语言功能、学习能力,以及更丰富的情感和更强的应变能力。

    ⑤进化虽然解决了脑容量问题,但是也会导致胎儿的脑袋相对较大,所以进化又选择让胎儿较早离开母体来解决这一问题,甚至有人说,人类都是“早产儿”。即便如此,相比于母亲狭窄的产道,胎儿的脑袋还是偏大,所以有一部分母亲会因此难产,甚至死亡。

    ⑥所以,进化做不到完美,它只是做到了平衡人类这个物种的整体利益和风险。(再拿儿童阅读障碍来说,进化并没有设计出一个独立的大脑区域处理阅读,人类的阅读能力借用了大脑图像识别区域和听觉处理区域。当大脑处理这两部分的信息不协调时,阅读障碍就会出现。)

    ⑦那为什么人类大脑没有进化出一个单独的区域专门用于阅读呢?这是因为进化需要节约能量,以应对环境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多进化出一个大脑区域,就需要额外的能量维系,所以进化舍弃了这个大脑区域,其代价就是少数孩子的阅读速度会比别人慢得多,会出现阅读障碍。进化这么做同样是为了整体利益和风险的平衡。

    ⑧其实,我们身上的所有器官,都是进化妥协和折中的结果,都不是完美的设计。比如,为了保持低温和精子活力,男性睾丸位于体外,几乎没有任何防护,代价是易患精索静脉曲张,还容易受到撞击。还有视网膜,大家都说视网膜“贴反了”,容易发生视网膜剥离,有盲点,人到了晚上会看不清东西。但这种设计可能是为了让眼睛在强光下免受伤害;到了晚上让我们看不清东西,是想让我们抓紧时间睡觉,让身体进入自我修复的状态。进化这么做还是为了利益和风险的平衡,而不是为了追求完美。

    ⑨我们身上的所有器官,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延续而“精心打造”的利益和风险的共同体,而疾病就是妥协和折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节选自《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

    1. (1) 第③段画线句中的“利益”在文中主要指;而“风险”则主要指
    2. (2) 第③段和第⑦段的开头都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这一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
    3. (3) 第⑥段中加括号的内容(“再拿……阅读障碍就会出现”),应该独立成段。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请说明理由。
    4. (4) 对全文的说明中心,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人体器官在进化过程中,并不能达到绝对的理想状态。 B . 人类器官进化的逻辑是让利益和风险平衡。 C . 进化需要节约能量,以应对环境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D . 疾病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妥协和折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 5.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一碗“雪花面”

    马海霞

    ①那年深冬,雪下得不大,但天气却极寒,北风吹在脸上刀割一样疼。母亲去外婆家了,由我负责午饭。家里有白菜、豆腐,还有挂面。我炖了一锅白菜豆腐汤,掐着父亲快下班的点儿,煮上面条。我平时不咋做饭,煮面条时放多了挂面,煮了满满一大锅。面条剩下,坨了就不好吃了,母亲回来若看到,肯定劈头盖脸数落我一顿。

    ②正发愁时,看到修鞋的瘦大叔又来出摊了。不如将多余的面条送他,他肯定不会xián qì。我找个大碗,盛了满满一碗面条,端到瘦大叔面前。瘦大叔放下手中的活计,客气地推却。但哪里容得他拒绝,直接将面条放在他的三轮车上,边往回走边说:“吃吧 , 吃完了我再给您盛,家里还有呢。”

    ③正说着,父亲骑车回来了,我低声对父亲说:“面条煮多了,咱俩肯定吃不了,与其到下午坨得不能吃了,不如送给那位修鞋的吃……”父亲听我说到这里,忙折回去请瘦大叔来家里吃,说外面天冷,风又大,凉风灌热气的,吃了不舒服。瘦大叔笑着说:“没事的,我天天在外面吃饭习惯了。我昨天收的鞋子多,没修完,带回家修了,答应人家今天还来这里出摊,让人家来这里取鞋,中午下班时间来取鞋子的多,我不能离开鞋摊。”

    ④父亲见他这么说,转身回家,让我把小桌子搬到外面,自己则盛了一碗面条,盛了一盘菜,他要和瘦大叔一起在街边吃。父亲这是犯了哪门子邪,这么冷的天,要和瘦大叔在街边吃饭?父亲不理我,把酒瓶装左口袋里,酒盅装右口袋里,一手端面一手端菜,径直出了家门,我只好搬着小桌子紧随其后。

    ⑤那天,父亲和瘦大叔一边喝酒一边吃面条碰杯,雪花飘落在他俩身上、脸上、饭碗里、酒盅里,但他俩依然吃得开心,喝得尽兴,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俩是多年不见的旧友呢。

    ⑥后来,我向父亲问起他与瘦大叔在外面喝酒吃饭的事儿,父亲反问我,若亲朋来到咱家门口出摊,你是请他来家里吃饭还是端碗面条送出去呢?那还用说吗,当然请家里了。父亲的意思我明白了,我送修鞋的瘦大叔面条,初衷是让他帮忙消灭剩饭,送给人家时还一副大善人的模样。而父亲就不同了,他是以朋友之礼对待瘦大叔,陪他风雪中吃一碗面是情义。

    ⑦父亲和瘦大叔成了朋友。瘦大叔说,他来我们这里出摊,是他下岗后的第一份活计,刚开始干的时候,有点儿抹不开面子,怕被人瞧不起,心情也非常低落。但那天天那么冷,父亲还陪他在外面喝酒吃饭受冻,让他非常感动。那碗面让他吃得热气腾腾,寒意全无。

    ⑧父亲说得对,一碗“雪花面”,有了情义便有了温度。

    1.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他肯定不会xián qì(

    2. (2) 分别概括①~⑤段中“我”和父亲所做的事情。

      “我”做的事情:

      父亲做的事情:

    3. (3) 结合其中一个加点词语,简要分析第②段画线句的作用。
    4. (4) 本文以“一碗雪花面”为题好在哪里?谈谈你的理解。
    5. (5) 概括本文主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人与人之间应该讲情义。 B . 帮助他人要讲究时间和地点。 C . 穷困者也有自己的尊严。 D . 要真诚地尊重和体谅受助者。
三、<strong>综合运用(8分)</strong>
  • 6.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班级拟举行一次学生、家长联动的活动,活动内容是《傅雷家书》读书报告会暨探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及两代人的沟通,请结合班级活动,完成以下任务。

    1. (1) 在布置班级环境中,准备抄录傅雷于1954年1月30日写给傅聪的信中的一段文字。请调整下列的文字语序。

      ①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

      ②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情你们一时觉得我看的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有大错。

      ③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情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

      ④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您厌烦。

      ⑤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

      正确的语序是(写序号):

    2. (2) 读书报告会,可汇报的主题很多。请依据《傅雷家书》的内容,再确定两个主题。

      例如:①教子之道

      ②父子情深

    3. (3) 请以读书报告会主持人的身份,拟一段80字左右的以欢迎家长到来为主的开场白。
四、<strong>写作(60分)</strong>
  • 7. 题目:传递     ▲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字数在600字左右,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请用A老师、B学校、C学生等字样代替;④不能抄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⑤请注意字迹端正,卷面整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