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浙科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第三章 体液调节 /第四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练习3.4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

更新时间:2022-06-24 浏览次数:4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2·浙江) 大雪纷飞的冬天,室外人员的体温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其体温调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寒冷刺激下,骨骼肌不由自主地舒张以增加产热 B . 寒冷刺激下,皮肤血管反射性地收缩以减少散热心 C . 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促进物质分解产热 D . 寒冷环境中,体温受神经与体液的共同调节
  • 2. (2022高二下·湖州期中) 在第24届北京冬奥会上,谷爱凌获得女子自由式滑雪跳台冠军,她在比赛过程中身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有(   )
    A . 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基本持平 B . 垂体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减少 C . 神经与肌肉协调配合完成高难度的动作 D . 血液中的肾上腺素使呼吸和心跳加快,血压上升
  • 3. (2022高二下·浙江月考) 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神经调节的信号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体液调节只有化学信号 B . 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共同维持体温恒定,体液调节起主导作用 C . 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作用广泛的原因是激素没有特异性 D . 体液调节中激素的运输需要内环境参与,神经调节过程则不需要
  • 4. (2021高二上·江川期中) 下列关于常见激素及激素类药物的作用,错误的是(   )
    A . 因病切除甲状腺的患者——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 B . 运动员服用睾丸酮——影响生殖功能 C . 给雌雄亲鱼饲喂促性腺激素类药物——促进雌雄亲鱼的卵和精子成熟 D . 胰岛B细胞受损的糖尿病患者——按时注射胰岛素
  • 5. (2021高三上·湖州月考) 2021年5月,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中,由于局地气温骤降,参赛人员出现,失温等情况(人体心肺等核心区域温度下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失温过程中,机体散热量大于产热量 B . 失温会使人产生寒颤,这是骨骼肌的不自主地反射性收缩 C . 温度低时下丘脑产生冷觉,此时可适当添加保暖衣物预防失温 D . 失温说明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
  • 6. (2021高二下·浙江期末) 下列关于人的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环境温度为0℃时,骨骼肌不受神经支配而自主战栗 B . 环境温度为0℃时,全部物质代谢的酶被激活,释放能量 C . 环境温度为35℃以上时,出汗是唯一有效的散热机制 D . 环境温度为35℃以上时,下丘脑产生热觉并引发血管舒张
  • 7. (2021高二下·温州期末) 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兼具内分泌功能 B . 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膜上有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C . 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肌糖原的分解 D . 人在炎热条件下的体温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 8. (2021高二下·温州期末) 失温就是身体产热和保暖的能力长时间小于散热的能力,因而导致体温越来越低的现象。重度失温(人体核心区温度33~30℃)对冷的感觉变得很迟钝。意识开始变得模糊,不能有效使用手脚,甚至不觉得寒冷。从活动能力变差逐步发展为丧失活动,行走困难,最后不再发生颤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在有风、寒冷的环境中,人体通过对流散热增加 B . 失温可能会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C . 重度失温直接使人体大脑体觉区破坏导致对冷的感觉变得很迟钝 D . 重度失温会使人体血液流动受阻
  • 9. (2020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据英国《镜报》报道,墨西哥渔民诺约拉出海时遭风暴袭击遇险,在海上漂浮了8天8夜,饥渴交迫的他在寒冷的夜晚多次产生幻觉,有关诺约拉机体的调节叙述错误的是(    )
    A . 幻觉是由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兴奋引起的 B . 通过神经调节可使胰岛β细胞活动增强,维持血糖浓度 C . 缺水导致内环境Na+浓度升高,使体内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变大 D . 寒冷环境中,脂肪代谢的酶系统被激活,脂肪被分解氧化,释放能量
  • 10. (2021高二下·温州期中) 以下关系中不存在反馈调节的是(  )
    A . 运动强度与汗腺分泌的关系 B . 胰岛素分泌量与血糖浓度的关系 C . 某草原上狼数量与兔子数量的关系 D .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关系
  • 11. (2020高二上·浙江月考) 人体内可通过多种调节方式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人体进入寒冷环境后散热量增大 B . 在温热环境中,人体皮肤血管会出现反射性舒张 C . 人体物理散热过程都发生在体表 D . 在寒冷环境中,参与呼吸的酶量增加,呼吸相关酶活性均增强
  • 12. (2020高二上·永安月考)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错误的是(   )
    A . 神经调节的作用途径为反射弧,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为体液运输 B . 神经调节的反应速度比较迅速,体液调节的反应速度比较缓慢 C . 神经调节的作用范围比较广泛,体液调节的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D . 神经调节的作用时间比较短暂,体液调节的作用时间比较长
  • 13. (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 恒温动物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随外界温度变化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一个人从 0℃冷库中到 35℃室外,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0℃环境中,骨骼肌战栗是非条件反射 B . 35℃以上出汗成了唯一有效的散热机制 C . 35℃环境中,血管舒张是通过神经调节来完成 D . 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形成冷觉和热觉
  • 14. (2020·大连模拟) 负反馈调节在生命系统中普遍存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的过程中存在着负反馈调节 B . 大兴安岭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存在着负反馈调节 C . 蛋白A可增强自身编码基因的表达,这是负反馈调节过程 D . 晚期癌症病人身体状态每况愈下时,负反馈调节大多缺失
  • 15. (2020高二上·运城开学考) 以下关于稳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B . 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上,都普遍存在着稳态现象 C . 不管是动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还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调节都存在着反馈调节以维持稳态 D . 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就能维持机体的稳态
二、综合题
  • 16. (2021高二上·邯郸期中) 促胰液素是第一种被发现的动物激素,下图表示促胰液素分泌及作用的部分过程及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斯他林和贝利斯将稀盐酸和磨碎的小肠黏膜制成提取液,注射到狗的静脉中,发现胰腺分泌了胰液。磨碎小肠黏膜的直接目的是
    2. (2) 盐酸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的过程(填“属于”或“不属于”)激素调节,这是因为。上图中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方式属于调节。
    3. (3) 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后最终会,因此机体需要不断产生促胰液素。迷走神经是通过作用于胰腺使其分泌胰液的。
  • 17. (2021高二上·哈尔滨期末) 下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机体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为调节。当腺体A分泌的激素以垂体为靶细胞时,体现了激素的调节。
    2. (2) 据上图可知,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一方面将兴奋传至产生渴觉;另一方面会使垂体释放的增加,促进,从而使尿量减少。
    3. (3) 当正常人血钠降低或血钾升高时,肾上腺皮质会分泌发挥作用以维持血钠和血钾的平衡。
    4. (4) 若图中刺激是血糖浓度降低,则胰岛分泌的激素是,其作用是,该信号除了刺激下丘脑外,还可以直接刺激。该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