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商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2-06-30 浏览次数:6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以下关于核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氢弹是利用核裂变的链式反应,原子弹是利用核聚变反应 B . 原子核在常温下就能发生轻核聚变,目前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 C . 重核裂变过程中释放核能是因为新核的比结合能小 D . 不同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不同,中等质量的核的平均结合能比轻核、重核的平均结合能都大
  • 2. 近日日本政府计划将福岛核污染水排放入海的做法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核泄漏事故污染物能够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辐射,其核反应方程式为 , 则(   )
    A . 核反应方程中的是质子 B . 核反应方程中的是中子 C . 核反应类型为核裂变 D . 核反应类型为衰变
  • 3. 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经历10s,它回到出发点,则它在第2s内的位移大小与第7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
    A . B . C . D .
  • 4. 某人感冒打喷嚏时气流喷出的速度大小为 , 假设打一次喷嚏大约喷出体积为的空气,用时约。已知空气的密度为 , 估算打一次喷嚏人受到的平均反冲力大小为(   )
    A . B . C . D .
  • 5. 自行车A、B沿一条直线向一方向运动,两车的图像与图像如图甲、乙所示。时刻,两自行车处于同一位置且速度均为0,在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自行车A做匀速直线运动,自行车B做先减速后加速直线运动 B . 两自行车在时刻速度相等 C . 两自行车在时刻的间距大于 D . 两自行车在时刻再次相遇
  • 6. 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电源正负极可调换)来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当分别用频率为的单色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时,测得遏止电压之比为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若测遏止电压,应选择电源右端为负极 B . 当电源左端为正极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电流表的示数持续增大 C . 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一定增大 D . 光电管金属的截止频率为
  • 7. 如图所示为十人叠成的四层静态造型。假设每个人的质量均为 , 重力加速度 , 最底层中间两人的每一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

    A . B . C . D .
  • 8.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外形相同的A、B两个物体均向左运动,物体A的动量p1=5kg·m/s,物体B的动量p2=7kg·m/s,在物体A与物体B发生对心碰撞后物体B的动量变为10kg·m/s,则A、B两个物体的质量m1与m2间的关系可能是(   )

    A . m1=m2 B . m1=m2 C . m1=m2 D . m1=m2
二、多选题
  • 9. 如图为氢原子能级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动能为的电子射向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原子有可能跃迁到的能级 B . 能级向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子能量为 C . 一群处于能级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辐射的光子频率最多6种 D . 用能量为的可见光照射大量处于能级的氢原子时,氢原子不能发生电离
  • 10. 如图所示,物块P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将它与小球相连,初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对小球施加一个外力 , 该力的方向始终与轻绳垂直,物块P始终静止不动。则在小球缓慢上升至与桌面等高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外力逐渐增大 B . 绳中拉力保持不变 C . 桌面对物块P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D . 定滑轮受到的压力逐渐减小
  • 11. 如图所示,某电梯的轿厢高 , 正以的速度匀速上升,电梯轿厢内乘客将离底面处小球竖直上抛,抛出时相对地面的速度大小为 , 重力加速度 , 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小球从抛出到落回电梯轿厢底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球可以触碰到电梯轿厢的天花板 B . 小球离电梯轿厢的天花板的最小距离为 C . 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时所用时间为 D . 小球落回电梯轿厢底面时的速度大小为
  • 12. 一个静止的原子核发生衰变,核反应中放出的能量为 , 其方程为 , 假设释放的能量全都转化为新核的动能,其中的速度为 ,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 原子核的动能与原子核的动能之比为 B . 原子核的速度大小为 C . 原子核和原子核的质量之和比原子核的质量大 D . 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的结合能
  • 13. 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自发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总是向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B . 分子间距增大时,分子间引力减小得比斥力快 C .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若吸收热量时,内能减少了 , 则气体一定对外做了的功 D . 物体的温度降低时,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减小 E . 气体吸热后温度不一定升高,对气体做功可以改变其内能
  • 14. 一列简谐横波沿轴正方向传播,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波恰好传到质点所在位置,当时,平衡位置位于处的质点(图中未画出)运动的总路程为 ,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波的波长为 B . 波源的起振方向沿轴正方向 C . 波的周期为 D . 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 E . 时质点处于波谷
三、实验题
  • 15. 某同学在“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

    1. (1) 如图甲所示,将一轻质弹簧悬挂在支架上,使刻度尺竖直放置调节支架、弹簧上的指针与刻度尺上的“0”刻线对齐。在弹簧下的小钩上悬挂质量均为的钩码,得到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
    2. (2) 用上述弹簧和钩码搭建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中保持定滑轮、弹簧和线共面,测得此时 , 则弹簧的拉力大小为=
  • 16. 为了探究在碰撞中的不变量,在水平气垫导轨上放置两个质量均为的滑块,左边滑块的左端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右边滑块上固定一宽度为的挡光板,在气垫导轨某处固定一光电门,气垫导轨正常工作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并让两滑块以不同的速度相向运动,且左边滑块的速度较大,两滑块相碰后粘在一起继续向右运动。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打出的点迹清晰的纸带的一部分,在纸带上以同间距的6个连续点为一段划分纸带,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其长度 , 光电门记录挡光板向左通过的时间为。若题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那么,碰撞前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分别为;碰撞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以上结果均用题所给字母表示)

四、解答题
  • 17.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并排放置的木块A和B,以速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某时刻开始将物块C(可视为质点)轻轻无初速度的放在木块B的右端,已知C刚滑离B时,B的速度为 , 物块C始终未滑离木板A,A、B、C质量均为 , 求:

    1. (1) 最终A、C的速度为多少;
    2. (2) C刚滑离B时C的速度大小。
  • 18. (2020高一上·河南期末)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同学在直跑道上练习 接力,接力赛直跑道上 上的 为接力区,长度为 。交接棒只能在接力区 间完成,否则定为犯规。甲、乙经短距离加速后都能达到 的速度并保持该速度跑完全程。设乙从起跑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乙在接力区前端M处听到口令时起跑,在甲、乙相遇时完成交接棒,回答下面问题。

    1. (1) 第一次训练,甲以 的速度跑到离接力区前端 处向乙发出起跑口令,求交接棒处离接力区前端M处的距离;
    2. (2) 第二次训练,甲离接力区前端某处以 的速度跑向接力区,如果乙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则求出甲在离接力区前端多远时对乙发出起跑口令以及棒经过接力区的时间。并判断这次训练是否犯规?
  • 19. 如图所示,半径为的四分之一圆柱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表面光滑,在其圆心的正上方处有一光滑小滑轮。A、B两小球通过两光滑的小滑轮用细线相连,质量均为的小球B与物块C通过轻质弹簧连接。当间细线的长度与圆柱体的半径相等,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时,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轻质弹簧恰好处于原长,重力加速度为

    1. (1) 求小球的质量;
    2. (2) 若缓慢增大小球的质量,当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最大时,物块C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求此时小球的质量和弹簧的劲度系数
  • 20. 已知正常情况下轮胎的容积为 , 轮胎内气压为 , 由于轮胎被压扁,漏气至大气压后容积变为。(设周围大气压 , 所有过程中温度不变)
    1. (1) 求轮胎内剩余的气体质量与原有气体质量之比;
    2. (2) 由于没有充气泵,只能用打气筒给汽车充气,已知打气筒的容积是 , 需要打气多少次才能使轮胎正常使用。
  • 21. 如图所示,有一截面为圆心角90°的扇形玻璃棱镜,球心为 , 半径为 , 轴线垂直于水平面。点正上方高度处的点光源发出一束与夹角为的单色光,射到扇形体上的A点,结果光线以60°的折射角离开扇形体且垂直射到水平面上的点。不考虑扇形体内光的反射,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 求:

    1. (1) 此玻璃棱镜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
    2. (2) 光在玻璃棱镜中传播的时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