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壮族自治区名校2022届高三历史4月大联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2-06-29 浏览次数:44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如表为先秦时期儒家部分代表人物的言论。这反映了他们(    )

    思想言论

    出处

    臣(禹、皋陶等)作联(舜帝)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汝翼

    《尚书·益稷》

    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央辅成王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

    《孟子.离娄上》

    A . 推崇君臣共治 B . 关注社会秩序 C . 重视君臣之伦 D . 维护百姓利益
  • 2. 秦汉时期,朝廷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可下达到最基层的亭、里及黎民百姓。由此可.见,秦汉文书政治(    )
    A . 维护了统治政权的长期稳定 B . 澈发了地方的生产积极性 C . 有利于地方与中央保持统一 D . 促进了各地区的文化交流
  • 3. 据历史记载,唐初令文中多次重申“士”“农”“工”“商”四民分业的规定,但中唐到宋代,职业的等级差别在缩小或消弭,四民之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 商品经济发展 B . 生产方式的革新 C . 田庄经济的兴起 D . 社会经济的转型
  • 4. 王守仁在平定叛乱时,通过讲学批判朱熹,强调圣人与愚夫愚妇的区别只在一念之差。泰州学派的李贽更是指出了“庶人非下,侯王非高”。上述思想(    )
    A . 暗含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需要 B . 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C . 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 . 隐含一定的平等叛逆色彩
  • 5. 据下表数据可推知当时(    )

    中国广州口岸主要出口商品货值增长变化表(单位:千元)

    茶叶

    生丝

    丝织品

    土布

    白铜

    其他

    共计

    1817年

    10707

    635

    984

    1049

    907

    1284

    15566

    1825年

    13573

    2319

    2820

    1010

    4

    2483

    22210

    1833年

    15141

    3147

    1471

    66

    2183

    22010

    A . 保持古代传统贸易格局 B . 手工业产品的国际地位下降 C . 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D . 闭关锁国政策阻碍经济发展
  • 6. 太平天国运动在宣传四海皆兄弟等观念的同时,又强调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各有名分,“子不敬父失天伦,弟不敬兄失天伦,臣不敬君失天伦,下不敬上失天伦”。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 . 以儒家思想为主要的指导思想 B . 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C . 仍受传统思想观念和道德束缚 D . 与传统农民起义斗争方式一致
  • 7. 据统计,从1868—1895年,中译日文书共有8种,而从1896—1911年出版的中译日文书激增到958种,其中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类的172种,社会科学类的786种。孟德斯鸠的《万法精理》等重要的西方社会科学著作被翻译介绍过来。这表明(    )
    A . 中国实践西方启蒙思想主张 B . 民族危机加深推动学习西方不断深入 C . 日本成为中国主要学习对象 D . 资产阶级革命思潮主张进行社会变革
  • 8. 下表是新中国某一时期连续五年的经济数据(部分),这五年最可能是(    )

    年份

    粮食总产量

    钢铁总产量

    19765万吨

    800万吨

    16968万吨

    1122万吨

    14385万吨

    1351万吨

    13650万吨

    870万吨

    15441万吨

    667万吨

    A . 1949年-1953年 B . 1958年-1962年 C . 1966年-1970年 D . 1978年-1982年
  • 9. 据汉森估计,从公元前403年到前322年左右,“政治领袖的总人数不会超过100人”。除此之外还存在着一群相对次要的演说家,这些“偶尔在最高政治层面上有所表现的人则多达数千”。他们的存在与一定程度的活跃,使雅典民主政治能够运行。这说明,雅典政治(    )
    A . 审判存在非理性因素 B . 民主制潜伏着安全隐患 C . 民主制范围比较狭隘 D . 精英阶级操纵民主政治
  • 10. 1815年,英国《谷物法》规定,在英国粮价每夸特低于80先令时,禁止粮食进口。1822年调整为,当国内粮食价格达到每夸特80先令时,允许谷物进口,但低于每夸特70先令时,则禁止谷物进口。而当时国内平均只有44先令。1846年《谷物法》被废除。这反映了19世纪的英国(    )
    A .   贸易保护严重损害农民利益 B . 政府干预经济成效显著 C . 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政策转变 D .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
  • 11. 列宁将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做了区分,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初级形式”和“完全巩固”的不同发展情况。还提出了“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完备的社会主义”“成熟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等概念。这一认识(    )
    A . 蕴含着经济发展的理性思考 B . 阐释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C . 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 D . 指明了俄国革命的正确方向
  • 12. 巴尔扎克在《比哀兰德》的序言里评价自己的创作:“标志着现代社会特征的、广泛的、包罗万象的风俗、人物、事业和运动的广阔画面。”据此可知,这部作品的写作特点是(    )
    A . 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深入挖掘人类的感情世界 B . 对启蒙思想家的“理性王国”失望,寻找精神寄托 C . 关注社会问题,再现社会风貌,剖析社会生活本质 D . 表现自我,故事背景模糊不清,语言风格背离传统
二、材料分析题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朝统一西域后,陆续从甘肃河西、陇东各府县招募无业贫民迁往天山北路屯住。随着沙俄等国对中国边疆的觊觎,清廷在东北和西北设立黑龙江、伊犁等将军,屯重兵于边疆,定期巡边。将军管理辖区内的边防、屯田、贸易和征税诸事务等。清廷对边疆各族采取盟旗和土司等管理制度,地方行政由本民族人士负责。19世纪60年代以后,清廷通过向东北、内外蒙古移民实边。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治理。1885年,台湾亦升格为省。嗣后,清政府又在东北改将军体制为行省建制,在西藏东部设立具有行省性质的特别行政区。在内蒙古,伴随着内地移民的增加,州府、县逐次设立,盟、旗的地盘虽渐渐被压缩,但他们本民族发展中的自主管理却得到较大的发挥。

    ——据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材料二: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都重视民族问题,但却有明显的差异性。1942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一书指出:“辛亥革命以后,满族与汉族,实已融为一体,更没有歧异的痕迹。将“民族”改为“宗族”,以宗族代替民族的“同族同源论”思想,这可以说是封建宗法制原则的再现,暴露了国民党政府以前所提倡的民族自求解放与民族平等的欺骗性。中共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抗日和革命“如不依靠三亿六千万农民群众的援助……将一事无成”,各少数民族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都对祖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41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规定:“依据民族平等的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

    ——摘编自彭川《略论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民族政策》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后期治理边疆的相似之处,并分析晚清边疆治理内地化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共两党民族政策出现差异的原因?并分析这一时期国共两党都重视民族政策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表是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历史简表

    次数

    中心

    概况

    第一次

    意大利

    意大利文艺复兴冲破了封建教会的精神束缚,出现了一批著名的科学家,他们强调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认识自然,认识世界,例如提出“日心说”的哥白尼,开创实验科学的伽利略,促进了以新天文学和实验科学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第二次

    英国

    牛顿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第一次大综合,还有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创立电磁场理论,达尔文发现了进化论,拥有一批杰出的科学家,是英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内因。

    第三次

    法国

    如果意大利、英国处于科学中心的时期侧重于科学知识的积累。到18世纪下半叶的法国,科学知识已积累到一定程度。这时重要的是科学知识的传播﹐于是启蒙运动使科学教育观念深入人心,科学教育得以普及开来。

    第四次

    德国

    哲学第一次把演化发展的观念引入人们对自然界的研究,为科学研究提供新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注意吸取英,法科技新成就,注重科技与工业应用相结合,发明发电机、内燃机,合成染料等。

    第五次

    美国

    美国文化的多样性及缺乏传统的维系力量,文化突出强调个人的重要性,这反而确保了美国的创新能力超越其他国家;美国高等教育的开放性使它得以吸引来自全世界的智力资源﹐并大受裨益。

    ——摘编自张雁、严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历史初探》

    根据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历史简表,概括其发展变化的基本轨迹,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分析。

  • 15. (2021·宝鸡二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魏初年,地方官吏多为武人,又没有俸禄,劫掠、贪赃之风盛行,流民聚众反抗频频。孝文帝时,官员考课制度确立。依《尚书》确定“三载一考”原则;将前代笼统的“仰列殿最”细化为三等七品,政绩优劣皎然有别;“考即黜陟”,“上上者迁之,下下者黜之,中中者守其本任”。外考令明文规定:“每岁终,州镇列牧守治状,及至再考,随其品第,以彰黜陟”,“治状”主要包括劝课农桑、流民归附、开建学校等多方面政绩。五品以下中央官员的考课由尚书负责,五品以上的则由孝文帝“亲与公卿论其善恶”。

    ——摘编自戴卫红《北魏考课制度研究》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时期官员考课制度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官员考课制度的作用。
  •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6年,当“冷战”这个概念流行起来的时候,东亚已经是烽火遍地了。如果以热战为标准。东亚则是独一无二的。不论是列强在二战后期基于外交协调的各种安排,还是战争结束时基于军事占领的现实造成的局面,都没有阻止一个个东亚国家由于内部矛盾采取行动和发生战争,其中包括内战(中国)反殖民主义战争与冲突(越南与法国、印度尼西亚与荷兰)直至大国之间的大规模地区战争(朝鲜战争)也有新兴国家之间规模不大的冲突。以往的论著都将这些事件同美苏爆发冷战紧密联系,以致忽视甚至无视东亚地区内的各种力量的极端重要性。这并不符合历史进程的真实情况,至少在东亚陆地部分的主要地区是这样,在那里美苏也可以说是被各种当地力量加以利用的外部因素。

    ——摘编自牛军《从开罗到万隆:战后东亚秩序的缘起(1943﹣1955)》

    1. (1) 根据材料,概括战后初期东亚秩序发展的基本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后初期东亚秩序特点形成的原因。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氏自武后移国三十余年,朝廷罕有正人,附丽无非险辈。……礼仪无复兴行,刑政坏于犬马,端揆出阿党之语,冕旒有和事之名,朋比成风,廉耻都尽。”

    ——摘编自《旧唐书》等

    材料二:(唐)国子司业崔融在所撰写的《则天大圣皇后哀册文》中全面总结了武则天的一生,说她“沉潜刚克”“惠心泉塞”“仗义当责”“忘躯济厄”“制礼作乐”“返朴还淳”,使“四海慕化”“九夷察”,为国家和民族立下了不朽的“鸿业大勋”,他还认为武则天具有超乎常人的“英才远略”。

    ——摘编自《新唐书》等

    材料三:一方面记载了武则天指使左金吾将军丘神绩巴州杀太子李贤,后“乃归罪于丘神勣”,并“追封贤为雍王”。待事情稍微平静,旋又“恢复神绩左金吾将军”职务;另一方面也承认“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已出,明察善断,故当世英贤亦竟为之用。”

    ——摘编自《资治通鉴》等

    1. (1) 分别概括三则材料对武则天的评价。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