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考生物五年真题汇编7——细胞呼吸(2)

更新时间:2022-06-21 浏览次数:94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0·新高考I) 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需要大量吸收葡萄糖 B . 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会生成少量ATP C . 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丙酮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 D . 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
  • 2. (2020·江苏) 生物学实验常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化。下列实验中溶液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新鲜的梨汁中加入斐林试剂,混匀后在加热条件下由无色变成砖红色 B . 在厌氧发酵的果汁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混匀后由蓝色变成灰绿色 C . 在DNA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到,混匀后在沸水浴条件下逐渐变成蓝色 D . 在氨基酸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混匀后逐渐变成紫色
  • 3. (2020·全国Ⅰ) 种子贮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若作物种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下列关于种子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若产生的CO2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 B . 若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与释放CO2的相等 C . 若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是乳酸,则无O2吸收也无CO2释放 D . 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比释放CO2的多
  • 4. (2019·浙江会考) 在“乙醇发酵实验”活动中,以酵母菌和葡萄糖为材料,用澄清石灰水检测CO2 , 装置简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溶液为澄清石灰水,乙溶液为酵母菌和葡萄糖混合液 B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会产生CO2 C . 若向混合液中通入空气,酵母菌的乙醇发酵速率会减慢 D . 若水浴温度过高使乙醇的生成速率下降,其原因是乳酸脱氢酶活性下降
  • 5. (2019·海南) 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噬菌体不含有膜包被的细胞核,因此属于原核细胞 B . 人肝细胞分裂期的持续时间大于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 C . 植物叶肉细胞在缺氧条件下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 D . 心肌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其细胞膜不具有流动性
  • 6. (2019·天津) 下列过程需ATP水解提供能量的是(   )
    A . 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 B .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C . 光反应阶段中水在光下分解 D . 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 7. (2019·全国Ⅲ卷) 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 B . 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 C . 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 D . 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 8. (2019·全国Ⅲ卷) 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   )
    A . 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 B . 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 C . 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 D . 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
  • 9. (2019·全国Ⅱ卷) 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 B .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 C .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 D . 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
  • 10. (2018·海南) 高等植物细胞中,下列过程只发生在生物膜上的是(  )
    A . 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 B . 光合作用中 CO2 的固定 C . 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 D . 以 DNA 为模板合成 RNA
  • 11. (2018·天津) 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在连通CO2和O2传感器的100mL锥形瓶中,加入40 mL活化酵母菌和60 mL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培养液中O2和CO2相对含量变化见下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t1→t2 , 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 B . 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t1时快 C . 若降低10 ℃培养,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 D . 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
  • 12. (2018·全国Ⅲ卷) 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B . 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 C .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 D . 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
  • 13. (2018·浙江选考) 各取未转基因的水稻(W)和转Z基因的水稻(T)数株,分组后分别喷施蒸馏水、寡霉素和NaHS03 , 24 h后进行干旱胁迫处理(胁迫指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不利的环境因素),测得未胁迫和胁迫8 h时的光合速率如图所示。已知寡霉素抑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ATP合成酶的活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寡霉素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抑制线粒体外膜上[H]的传递 B . 寡霉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作用部位是叶绿体中的基质 C . 转Z基因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且增加寡霉素对光合速率的抑制作用 D . 喷施NaHS03促进光合作用.且减缓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
  • 14. (2018·浙江选考) 以酵母菌和葡萄糖为材料进行“乙醇发酵实验”,装置图如下。下列关于该实验过程与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将温水化开的酵母菌悬液加入盛有葡萄糖液的甲试管后需振荡混匀 B . 在甲试管内的混合液表面需滴加一薄层液体石蜡以制造富氧环境 C . 乙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推知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了CO2 D . 拔掉装有酵母菌与葡萄糖混合液的甲试管塞子后可闻到酒精的气味
二、综合题
  • 15. (2020·江苏) 研究发现,线粒体内的部分代谢产物可参与调控核内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细胞的功能。下图为T细胞中发生上述情况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后先经氧化脱羧形成乙酰辅酶A,再彻底分解成和[H]。[H]经一系列复杂反应与结合,产生水和大量的能量,同时产生自由基。
    2. (2) 线粒体中产生的乙酰辅酶A可以进入细胞核,使染色质中与结合的蛋白质乙酰化,激活干扰素基因的转录。
    3. (3) 线粒体内产生的自由基穿过线粒体膜到中,激活NFAT等调控转录的蛋白质分子,激活的NFAT可穿过进入细胞核,促进白细胞介素基因的转录。转录后形成的分子与核糖体结合,经过程合成白细胞介素。
    4. (4) T细胞内乙酰辅酶A和自由基调控核内基因的表达,其意义是
  • 16. (2020·全国Ⅲ) 照表中内容,围绕真核细胞中ATP的合成来完成下表。

    反应部位

    ( 1 )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线粒体

    反应物

    葡萄糖

     

    丙酮酸等

    反应名称

    ( 2 )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

    合成ATP的能量来源

    化学能

    ( 3 )

    化学能

    终产物(除ATP外)

    乙醇、CO2

    ( 4 )

    ( 5 )

  • 17. (2020·全国Ⅰ) 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栽培措施可以影响作物的生理活动,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达到增加产量等目的。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中耕是指作物生长期中,在植株之间去除杂草并进行松土的一项栽培措施,该栽培措施对作物的作用有(答出2点即可)。
    2. (2) 农田施肥的同时,往往需要适当浇水,此时浇水的原因是(答出1点即可)。
    3. (3) 农业生产常采用间作(同一生长期内,在同一块农田上间隔种植两种作物)的方法提高农田的光能利用率。现有4种作物,在正常条件下生长能达到的株高和光饱和点(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的光照强度)见下表。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角度考虑,最适合进行间作的两种作物是,选择这两种作物的理由是

      作物

      A

      B

      C

      D

      株高/cm

      170

      65

      59

      165

      光饱和点/μmol·m-2·s-1

      1 200

      1 180

      560

      623

  • 18. (2019·海南) 人体血液中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有运输氧气的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 (1) 通常,成人体内生成红细胞的场所是;成熟红细胞不能合成血红蛋白,其原因是
    2. (2) 金属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需原料。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体内的血红蛋白分子的多肽链上发生了
    3. (3) 无氧呼吸是成熟红细胞获得能量的途径,无氧呼吸产生能量的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4. (4) 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创面会大量渗出细胞外液,通常需要给患者输入(填“红细胞悬浮液”或“血浆”)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 19. (2019·全国Ⅱ卷) 回答下列与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
    1. (1)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能量来自于,生产者的能量可以直接流向(答出2点即可)。
    2. (2) 通常,对于一个水生生态系统来说,可根据水体中含氧量的变化计算出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的总初级生产量(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若要测定某一水生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的总初级生产量,可在该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某一水深处取水样,将水样分成三等份,一份直接测定O2含量(A);另两份分别装入不透光(甲)和透光(乙)的两个玻璃瓶中,密闭后放回取样处,若干小时后测定甲瓶中的O2含量(B)和乙瓶中的O2含量(C)。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在甲、乙瓶中生产者呼吸作用相同且瓶中只有生产者的条件下,本实验中C与A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C与B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A与B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

  • 20. (2018·江苏) 下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有关甲、乙两种细胞器的部分物质及能量代谢途径示意图(NADPH指[H]),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可以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参与这一过程的两类色素为,其中大多数高等植物的需在光照条件下合成。
    2. (2) 在甲发育形成过程中,细胞核编码的参与光反应中心的蛋白,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转运到甲内,在(填场所)组装;核编码的Rubisco(催化CO2固定的酶)小亚基转运到甲内,在

      (填场所)组装。

    3. (3) 甲输出的三碳糖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可被氧化为后进入乙,继而在乙的(填场所)彻底氧化分解成CO2;甲中过多的还原能可通过物质转化,在细胞质中合成NADPH,NADPH中的能量最终可在乙的(填场所)转移到ATP中。
    4. (4) 乙产生的ATP被甲利用时,可参与的代谢过程包括(填序号)。

      ①C3的还原   ②内外物质运输   ③H2O裂解释放O2   ④酶的合成

三、实验探究题
  • 21. (2019·全国Ⅰ卷) 已知一种有机物X(仅含有C、H两种元素)不易降解,会造成环境污染。某小组用三种培养基筛选土壤中能高效降解X的细菌(目标菌)。

    Ⅰ号培养基: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X(5 g/L)。

    Ⅱ号培养基:氯化钠(5 g/L),硝酸铵(3 g/L),其他无机盐(适量),X(15 g/L)。

    Ⅲ号培养基:氯化钠(5 g/L),硝酸铵(3 g/L),其他无机盐(适量)。X(45 g/L)。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Ⅰ号培养基中,为微生物提供氮源的是。Ⅱ、Ⅲ号培养基中为微生物提供碳源的有机物是
    2. (2) 若将土壤悬浮液接种在Ⅱ号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不能降解X的细菌比例会,其原因是
    3. (3) Ⅱ号培养基加入琼脂后可以制成固体培养基,若要以该固体培养基培养目标菌并对菌落进行计数,接种时,应采用的方法是
    4. (4) 假设从Ⅲ号培养基中得到了能高效降解X的细菌,且该菌能将X代谢为丙酮酸,则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可为该菌的生长提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