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理综物理三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2-06-24 浏览次数:59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与原子核相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粒子轰击 , 生成 , 并产生了中子 B . 核电站可通过控制中子数目来控制核反应剧烈程度 C . 放射性射线其实质是高速中子流,可用于医学的放射治疗 D . 经过4次衰变,2次衰变,新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少了6个
  • 2. 如图甲,滚筒洗衣机脱水时,衣物紧贴着滚筒壁在竖直平面内做顺时针的匀速圆周运动。如图乙一件小衣物随着滚筒匀速转动经过a、b、c、d四个位置,这四个位置中,小衣物中的水滴最不容易被甩出的位置是(   )

    A . a位置 B . b位置 C . c位置 D . d位置
  • 3. 在x轴上分别固定两个点电荷位于坐标原点处。两点电荷形成的静电场中,轴正半轴上的电势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处电势最高,电场强度最大 B . 带负电,带正电 C . 的电荷量小于的电荷量 D . 电子从处沿轴移动到处,电势能增加
  • 4. 如图所示,两端距离为的水平传送带以速度逆时针运转,将小石墨块轻放在传送带右端 , 当石墨块从左端离开传送带时,传送带上留下了长度为的痕迹,不计绕过传动轮的传送带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增大传送带速度 , 划痕长度一定变长 B . 增加传送带的长度,划痕长度一定会变长 C . 减小石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划痕长度可能会减小 D . 一定条件下可使
  • 5. 晾晒衣服的绳子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竖直杆上的A、B两点,A点高于B点,原来无风状态下衣服保持静止。某时一阵恒定的风吹来,衣服受到水平向右的恒力而发生滑动,并在新的位置保持静止,如图所示。不计绳子的质量及绳与衣架挂钩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有风时,挂钩左、右两侧绳子的拉力大小不相等 B . 无风时,挂钩左侧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于右侧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C . 在有风且风力不变的情况下,绳子右端由A点沿杆向下移到C点,绳子的拉力变小 D . 相比无风时,在有风的情况下∠AOB大
二、多选题
  • 6. 假设火星极地处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 , 火星赤道处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1 , 火星的半径为R。已知物体在火星的引力场中引力势能是 , G为引力常量,M为火星的质量,m为物体的质量,r为两者质心的距离。某同学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在火星赤道平面沿着火星半径挖深度为的深井,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B . 火星的第二宇宙速度 C . 火星深井底部的重力加速度为 D . 火星的自转周期
  • 7. 如图所示为某种电吹风机电路图,图中a、b、c、d为四个固定触点。绕O点转动的扇形金属触片P,可同时接触两个触点,触片P位于不同位置时,吹风机可处于停机、吹冷风和吹热风三种状态。图示状态刚好为触片P接触c、d两点。已知电吹风吹冷风时的输入功率为 , 小风扇的额定电压为 , 正常工作时小风扇的输出功率为 , 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当扇形金属触片P与触点c、d接触时,电吹风吹热风 B . 当扇形金属触片P与触点a、b接触时,电吹风吹冷风 C . 小风扇的内阻为 D . 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 8. 如图所示的半径为的半圆内部没有磁场,半圆外部空间有垂直于半圆平面的匀强磁场(未画出),比荷为的带电粒子从直线上任意一点以相同大小的速度垂直于射向圆弧边界,带电粒子进入磁场偏转一次后都能经过直径上的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磁场方向垂直半圆平面向里 B .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半径为 C . 若磁场面积足够大,带电粒子从点沿任意方向射入磁场,粒子一定垂直穿过 D . 半圆外部磁场的最小面积为
  • 9. 我们常用以下实验装置观察水波的干涉现象。在水槽中,波源是固定在同一个振动片上的两根细杆,当振动片振动时,固连在振动片上的两根完全相同的细杆周期性的击打水面,并且两细杆击打的深度和频率完全相同,可看作两个波源。这两列波相遇后,在它们的重叠区域会形成如图甲所示的稳定干涉图样。如图乙所示,振动片以周期T做简谐运动时,两细杆同步周期性地击打水面上的A、B两点,两波源发出的水波在水面上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若以线段为直径在水面上画一个半圆,半径垂直。除C点外,圆周上还有其他振幅最大的点,其中在C点左侧距C点最近的为D点。已知半圆的直径为d, , 则( )

    A . 水波的波长为 B . 水波的波长为 C . 水波的传播速度为 D . 若减小振动片振动的周期,C点可能为振幅最小的点 E . 若让两细杆以原频率分别同步触动线段的中点,则D点为振幅最小的点
三、实验题
  • 10. 某兴趣小组利用手机连拍功能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方法如下。
    1. (1) 在竖直墙壁上沿竖直方向固定一刻度尺,将小球球心与刻度尺0刻度对齐,由静止释放,用手机连拍其下落过程:选取连续拍摄的3张照片如图所示,读出第一张和第二张照片中小球球心对应的刻度分别为 , 读得第三张照片中小球球心对应的刻度为cm。

    2. (2) 若手机每隔拍摄一张照片,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保留3位有效数字)
    3. (3) 若手机每隔拍摄一张照片,则拍摄第二张照片时,小球的瞬时速度为
  • 1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制作报警器,需要先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利用实验室的现有器材“量程为0~100mA的毫安表,量程为0~3V、内阻很大的电压表,阻值R0=3Ω、R1=2Ω的两个定值电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⑴为得到流经源的电流,需要测出毫安表的内阻;该同学做了如下操作:先把滑动变阻器R调到阻值最大处,然后闭合开关S,再将滑动变阻器R调到电阻为零处,此时电压表的读数为0.80V,毫安表的读数为80.0mA。

    ⑵在上述操作后该同学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又记下相应的电压表的示数U和毫安表的示数I,利用实验测得的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U-I图像;由图像可得电源的电动势E=V,内阻r=Ω(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⑶此研究性学习小组制作的报警器内部电路的一部分如图丙所示,其中热敏电阻R3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丁所示,R2为定值电阻,电源E'为两个上述电源的串联;当输出电压达到或超过4.0V时,便触发报警器(图中未画出报警器);若要求开始报警时环境温度为50℃,则R2应为Ω(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 12. 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平行放置在倾角为30°的绝缘斜面上,导轨宽度为L,下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导轨处于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的匀强磁场中.轻绳一端跨过光滑定滑轮,悬吊质量为m的小物块,另一端平行于斜面系在质量为m的金属棒的中点,现将金属棒从PQ位置由静止释放,金属棒与导轨接触良好且电阻均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1. (1) 求金属棒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2. (2) 若金属棒速度为v0且距离导轨底端x时开始计时,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随时间t发生变化,使回路中无电流,请推导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
  • 13. 题图是某“极限挑战”项目的示意图,挑战者抱着装备从滑道上O点由静止滑下,经过滑道上P点时做斜抛运动冲出,到达最高点D时,将手中装备在极短时间内沿水平方向抛出,之后挑战者落到下方的缓冲保护区,并要求装备落到宽度为4h的平台AB上,已知D点到平台AB左端A点的水平距离为h,距离平台AB的高度也为h;O点距离平台AB的高度;挑战者的质量为m,装备的质量为km。挑战者抱着装备在滑道上运动过程中克服滑道阻力做功为。挑战者及装备均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 (1) 到达最高点D时的速度大小v;
    2. (2) 若挑战者抛出装备后恰好竖直落下,且装备刚好落到平台AB右端B点,求k应满足的条件;
    3. (3) 若k=0.2,要求装备落到平台AB上,且挑战者落入缓冲区,试确定装备被抛出时的速度大小应满足的条件。
  • 14.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转运新冠病人时需要使用负压救护车,其主要装置为车上的负压隔离舱,它不工作时为密闭状态,工作时通过负压排风净化装置使舱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空气在流动时只能由高压侧流向舱内低压侧,舱内的污染空气经过滤化和清洁后排到舱外避免传染性生物因子扩散,既为病人提供新鲜空气,同时又保护周围人员及周围环境不受病源体污染。隔离舱内负压(舱内外压强差)为20Pa~50Pa时效果比较理想。已知某负压舱容积为0.6m3 , 环境温度为t0=7℃,大气压强为 , 负压隔离舱停止工作且舱内温度为t=25℃时,隔离舱内负压为30Pa,气体均可视为理想气体,求∶(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 (1) 负压隔离舱停止工作且内部温度与外界相同时的内部气体的压强;
    2. (2) 已知温度为0℃、大气压强为时,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 , 计算负压隔离舱停止工作且温度t=25℃时内部空气的质量。
  • 15. 如图所示为截面半径等于R的柱形玻璃砖,图中的虚线为沿竖直方向的直径,外表面除A点外均匀地涂了一层水银,且A点到虚线的距离为 , 一细光束沿平行于虚线的方向射入玻璃砖,该细光束在玻璃砖内两次经水银面反射后由A点射出。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小为c,求:

    1. (1) 玻璃砖的折射率;
    2. (2) 该光束在玻璃砖中的传播时间。
五、填空题
  • 16. 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a出发,经过等容过程ab到达状态b,再经过等温过程bc到达状态c,最后经等压过程ca回到状态a。在过程ab中气体(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在过程ca中,单位时间内碰撞器壁单位面积的分子数。(选填“增加”或“减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