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舟山、嘉兴市2022年中考科学试卷

更新时间:2022-06-17 浏览次数:448 类型:中考真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3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4分,共5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将牛奶及奶制品摄入量由300克改为300~500克。牛奶及奶制品能促进青少年生长发育、组织修复等,因其富含(   )
    A . 纤维素 B . 糖类 C . 脂肪 D . 蛋白质
  • 2. 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需要“动力”的推动,图中用高度差形象地表示了由电池提供的这种推动作用,那么高度差表示的量是(   )
    A . 电流 B . 电阻 C . 电压 D . 电功
  • 3. 为探究固体熔化的规律,小舟观察海波受热时状态的变化过程.并将记录的温度与时间绘制成图像(如图),图中表示熔化过程的是( )

    A . ab段 B . bc段 C . cd段 D . ad段
  • 4. 我国科学家发现千金藤素能抑制冠状病毒的复制,它的化学式为C37H38N2O6 , 下列有关千金藤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含有氮分子 B . 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 . 是一种无机物 D . 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7:38 .
  • 5. 如图为蚕豆叶下长皮的显微照片.其中保卫细胞和表皮细胞的形态存在显著差异,但具有基本相似的结构,下列不属于两者共同具有的结构是(   )

    A . 细胞膜 B . 细胞质 C . 细胞核 D . 叶绿体
  • 6. 图形可以直观地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如图表达了概念从小到大的从属关系,下表选项中符合这种关系的是(   )

    选项

    A

    火山

    地震

    泥石流

    B

    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

    曲线运动

    C

    扦插

    营养繁殖

    无性生殖

    D

    浓溶液

    稀溶液

    饱和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 7. 如图,小舟利用平面镜研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O是入射光线 B . 反射角等于30° C . 将激光笔靠近N时,光线OB会靠近ON D . 绕ON前后转动F板,F板上观察不到光线
  • 8. 在人一生中,心脏为什么可以永不停歇地跳动而不疲劳?以下模型代表心脏一次跳动中心房和心室舒张时间的关系(每小格代表0.1秒)。从模型中可知,每次跳动中心房和心室同时休息的时间是(   )

    A . 0.1秒 B . 0.4秒 C . 0.5秒 D . 0.7秒
  • 9. 一瓶存放较长时间的石灰水,瓶内壁附有一层白膜,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白膜都是氢氧化钙 B . 白膜的形成与二氧化碳有关 C . 白膜可用盐酸除去 D . 试剂使用后应及时盖上瓶塞
  • 10. 2022年4月24日(农历三月二十四)清晨,木星、金星、火星和土星与月亮相伴,上演“四星连珠伴月”天象。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体积最大最亮的是金星 B . 当天的月相为上弦月 C . 四颗行星都绕太阳公转 D . 该天象每月都会上演
  • 11. 白鹤滩水电站装机容量位列全球第二,年平均发电量达624亿千瓦时,这些能量来自大坝拦截的水所具有的(   )
    A . 机械能 B . 内能 C . 化学能 D . 电能
  • 12. 取一段镁条放入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中,用手摸试管外壁会感觉发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中无明显现象 B . 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 C .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少 D . 反应说明镁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 13. 学习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后,小舟做了如下实验:在两个薄气球中加满温水,扎紧后剪去多余部分,分别浸没于盛有冷水与热水的玻璃杯中(如图)。若不计气球自重,放手后两气球的运动情况是(   )

    A . 冷水、热水中都下沉 B . 冷水中下沉,热水中上升 C . 冷水、热水中都上升 D . 冷水中上升,热水中下沉
  • 14. 判断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需要证据支持。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后,能证明两者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 . B . C . D .
  • 15. 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的这个级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①揭示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向光侧生长素多,生长快 B . ②用磁感线描述条形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越密表示磁场越弱 C . ③是原子结构模型,中央是原子核,核外是绕核高速运动的电子 D . ④描述地球绕日公转,地轴始终是倾斜状态,箭头表示公转方向
二、填空题(本题有9小题,20空格,每空2分,共40分)
  • 16. 家务劳动不仅能减轻父母的负担,而且能将科学知识学以致用。
    1. (1) 洗涤铝制容器时,不能用钢丝球擦洗,以免破坏导致金 属铝继续被空气氧化。
    2. (2) 烹饪时如遇油锅着火,灭火的措施是,以免引起火灾。
  • 17.   2022年3月,我国最大推力的氢氧发动机在北京完成首次试车。氢氧发动机为火箭腾飞提供“硬核”动力,结构简图如图。

    1. (1) 为便于运输和储存,通常采用降温和压缩体积的方式将氢气和氧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后分别储存于火箭的液氢贮箱和液氧贮箱。
    2. (2) 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使发动机对火箭持续做功,直至上升到特定轨道,该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
  • 18. 思维模型的建构能促进深度学习,也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小舟学习完(体温的控制)后,建构如下思维模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将上述思维模型中的“?”处补充完整。
    2. (2) 炎热的夏天;外界环境温度较高.机体会通过多种散热方式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请写出其中一种散热方式
  • 19. 滑雪是冬奥会的重要比赛项目,在训练与比赛中都蕴含丰富的科学知识。
    1. (1) 如图是运动员在风洞中训练的场景,让不同速度的风吹向静止的运动员。若以风为参照物,则运动员是的,从而达到与户外训练相似的效果。

    2. (2) 滑雪时,运动员穿着长长的滑雪板,其目的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当运动员用力向后蹬雪地使自己向前运动,此时滑雪板对雪地的力F1和雪地对滑雪板的力F2的大小关系是F1F2.
  • 20. 从镍氢电池到锂电池,再到钠电池、钾电池,科学家在不断提升电池的性能。

    1. (1) 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选填“阴”或“阳”)离子,理、钠、钾等金属很容易失去电子,所以常被用作电池材料。
    2. (2) 研究表明,半径越大的金属离子越容易在电池正负极之间移动,充电速度越快:如图是锂、钠、钾三种金属的离子半径大小,电池容量相同的这三种电池,充满电的时间最短的是电池。
  • 21.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首次证实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小舟用图甲所示装置来模仿该实验。

    1. (1) 实验中得到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结论,那么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早先电话听简的结构如图乙所示,当变化的电流通过线圈时,电磁铁的强弱发生变化,对薄铁片产生变化的吸引力,从而使薄铁片振动不同而发出不同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听到对方的讲话了。
  • 22. 野生鸟类的鸟蛋有白色绿色、蓝色、黑色等多种颜色。为什么鸟蛋颜色如此丰富?
    1. (1) 科学家发现,越往寒冷的地区,鸟蛋的颜色种类越少,颜色越深。这是因为深颜色的鸟蛋会吸收更多的,更好地起到保温作用。
    2. (2) 科学家推测,野生鸟类的鸟蛋颜色与花纹是逐渐演化形成的。现如今,树林里筑巢鸟类的鸟蛋颜色多呈绿色或蓝色,这与树林里的环境色调相接近,有利于鸟蛋
  • 23. 小舟归纳了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 (1) 请写出符合图中转化规律①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即可)。
    2. (2)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最早发明使用湿法炼铜,其原理是:第一步用硫酸将铜矿中的铜转变为可溶性的硫酸铜,第二步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其中利用了图中转化规律⑧的是第步。
  • 24. 钻石素有“宝石之王”的称谓,因其优越的特性和漂亮的外表而受到大众喜爱(图甲)。

    1. (1) 钻石是在地下150~250 千米的深处,由熔化的地幔中的碳元素冷却生成的八面体晶体。之后,这些晶体经搬运到地表附近。
    2. (2) 天然钻石产量极其稀少,在很多领域会用性质相近的氧化锆(ZrO2)替代。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化合物,分类的依据是
    3. (3) 钻石闪闪发光的奥秘在于控制切割钻石的角度,使入射光线不穿透下部亭部面,而被全部反射。图乙为光线经钻石传播的部分光路图,请补充光传播到E处后的折射光线。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5空格,第25~26小题,每空2分,第27~29 小题,每空3分,共40分)
  • 25. 在学习二氧化碳性质时,小舟进行如下探究:
    1. (1) [制取气体]用石灰石和稀盐酸作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收集气体时要得到平稳的气流,应选择图甲中的(填字母)作为发生装置。
    2. (2) [探究性质]用图乙装置完成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后,小舟还想用该装置来验证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性质。若他将氧气倒入装有两支带火星的蜡烛的烧杯中(如图丙),预期观察到的现象是
  • 26. 小舟骑自行车时发现,猛踩脚踏板提升车速后,车子能滑行的距离比不踩时远,车子在较光滑路面上滑 行的距离比粗糙的路面上滑行要远。基于上述生活经验,小舟想影响物体运动的因素有哪些呢?他进行如下研究,装置如图。

    [建立猜想].......;②物体运动可能与阻力大小有关。

    [设计方案]

    方案一:在水平木板上不铺材料,让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方案二:在水平木板上分别铺上毛巾、棉布和不铺材料,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交流反思]

    1. (1) 方案一的设计,小舟基于的猜想是
    2. (2) 方案二中观察到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距离最近,木板表面最远。由此现象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进一步推理可得,不受阻力的小车将
    3. (3) 很多运动项目都需要助跑,如跳远、跳高、标枪等,目的是提高成绩,其原因是
  • 27. 小舟选用白磷、锥形瓶、气球、天平等药品和器材,探究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规律,装置如图。

    [实验思路]先确认化学反应已经发生,再比较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和生成物的 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实验步骤]

    I.锥形瓶内装人白磷,塞紧瓶塞放在天平托盘上,调节平衡:

    II.取下锥形瓶,将瓶塞上的铁丝在酒精灯上烧红后,接触引燃白磷,并立即塞紧瓶塞;

    III.待反应结束冷却后,将锥形瓶放回天平托盘上,观察

    [实验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交流反思]

    ⑴要确认化学反应已经发生,本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⑵反应结束后。若白磷有剩余,你认为是否仍能得出上述结论,并请说明理由。

  • 28. 小舟和小嘉两位同学分别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小舟探究过程如下

    记录表

    次数

    电阻/Ω

    电流/A

    1

    5

    0.30

    2

    10

    0.20

    3

    20

    0.12

     [实验步骤]

    I.根据设计的方案将阻值为5欧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交阻器的滑片,观察并记录相关数据;

    II.换用阻值为10欧、20欧的电阻,重复上述过程。

    1. (1) 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接入图甲电路中。
    2. (2) [得出结论]小舟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并绘制成图乙,据此得出的结论是
    3. (3) [交流反思]小嘉用和小舟同样的器材进行实验却无法得出正确结论,其记录的数据如丙,请你帮他分析原因:
  • 29. 细菌的抗药性是困扰医药界的难题。细菌的抗药性是原已存在的,还是抗生素使用后诱导出来的?为此研究人员开展了“青霉素对细菌抗药性选择的研究”。

    [实验方案]

    I.菌落培养: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在普通培养基A上,如图甲所示。

    II.原位接种:将灭菌绒布在培养基A上按一下,使绒布面沾上菌落,然后再按到含有青霉素的系列培养基B(B1~B3)上,完成菌落的接种(使细菌在培养基B上的位置和菌落在培养基A上的位置一一对应),如图乙所示。

    1. (1) 实验所用绒布需要灭菌,其目的是
    2. (2) 实验所用培养基A和B的成分差别是
    3. (3) [预期结果]一段时间后,如果B系列培养基上没有细菌长出,说明接种的这些菌落都没有抗药性。如果B系列培养基上都有部分菌落长出,且它们的数目和位置都是一样的(如图丙所示),则说明这些菌落对青霉素已具有
    4. (4) [验证推理]根据B系列培养基上长出的这些菌落位置,找到培养基A上的原对应位置,然后取这些菌落转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C上。若这些菌落都能生长,则说明“这些菌落的抗药性是原已存在的,而不是青霉素诱导出来的”,其理由是
四、解答题(本题有6小题,第30、32、33、34小题,每小题8分,第31小题7分,第35小题11分,共50分)
  • 30. 如图是广泛应用于建筑的强夯机使用时夯锤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从而起到夯实地基的作用。(g取10N/kg)

    1. (1) 如图所示,a是滑轮。
    2. (2) 为确保安全,应考虑钢绳的承受力。若强夯机使用了质量为4×104千克的夯锤,则钢绳能承受的拉力至少多大? (不计滑轮、钢绳自重及摩擦)
    3. (3) 夯实地基所需能量来自于夯锤的重力势能。若质量为4×104千克的夯锤,从10米高处下落至地面,重力做了多少功?
  • 31. 自新冠肺炎流行以来,人类在抗疫中不断提升检测和治疗水平。
    1. (1) 核酸检测有助于实现“早发现、早治疗”。如果在人体中检测到的遗传物质--核酸,需隔离或治疗。
    2. (2) 新冠肺炎感染后,肺的功能大大降低,部分患者出院后还需要呼吸康复训练。如图为呼吸训练器及其结构示意图,使用时用嘴吸气,悬浮球会被吸起,吸起的悬浮球数量越多说明呼吸肌的力量越大。请你解释悬浮球能被吸起的原因

  • 32.   2022年我国将有6名航天员生活在空间站。氧气、水、食物等是维持航天员驻留空间站的必要物质。为提高物质的利用率,目前空间站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物质循环利用:
    1. (1) 由图可知目前空间站通过物质循环获得水的途径共有条,其中尿液净化时必须除去尿液中的等代谢废物。
    2. (2) 为实现氧的循环,目前空间站内利用氢气和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甲烷和水,化学方程式为:4H2+ CO22H2O+CH4。据测算,正常情况下一位航天员一天呼出的二氧化碳质量约1.1千克,若这些二氧化碳全部与氢气反应,则可生成水多少千克?
  • 33. 我国政府承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此,控制碳排放和增加碳吸收都至关重要。研究发现.除了陆地植物固碳外,海洋也是重要的固碳之地,如图是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三种方式。

    1. (1) 自然溶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不断地溶解到海水中。研究表明,海水温度越低,单位体积溶解的二氧化碳越多。一年四季中,单位体积海水中溶解二氧化碳最多的是季。
    2. (2) 植物固碳:近海滩涂上的红树林、海洋浮游植物等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最终这些碳元素随着植物残体沉积到海底。植物固碳只能发生在海洋的浅层,超过一定深度不能发生,其原因是
    3. (3) 碳酸盐泵:贝壳类、珊瑚等海洋生物将碳元素以碳酸钙的形式沉积起来。某地贝壳堤储存了约4亿吨贝壳,其中95%为碳酸钙,则该地贝壳堤固定了多少亿吨碳元素?
  • 34. 开春以来,为提高水稻产量,某农场积极做好科学施肥、精准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1. (1) 水稻不同生长期需要不同的肥料。如在水稻抽穗、开花时期,为促进穗数增多、籽粒饱满,需要多施磷肥。下列属于磷肥的是       
      A . 碳酸钾(K2CO3) B . 尿素[CO(NH2)2] C . 磷酸二氢钙[Ca(H2PO4)2]
    2. (2) 氮肥能促进水稻幼苗生长。一百亩水稻需要施3950千克碳酸氢铵(NH4HCO3),这些碳酸氢铵用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来合成,需要氨气(NH3)多少千克?
    3. (3) 井冈霉素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常用药。要为一百亩水稻喷洒该农药,需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01%的药液7500千克,应购买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井冈霉素药液多少千克?
  • 35. 寒冷的冬天,人们经常会使用油汀取暖器。如图为小舟家油汀取吸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R1和R2为发热体,其部分参数如表所示,试回答问题:

    产品类型

    油汀取暖器

    额定电压

    220V

    发热体R1规格

    48.4Ω

    发热体R2规格

    96.8Ω

    操作档位

    三档

    1. (1) 取暖器的工作原理:导热油是一种易导热但不易的液体,接通电路,发热体放热,导热油吸热,温度升高,变小,在油管内上升,同时向周围的空气散热,到达顶端后从边上管道下降到油箱重新加热。
    2. (2) 取暖器有高、中、低三档,小舟选择中档在房间内取暖。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一个规律:取暖器工作85分钟后,温控开关断开停止加热,5分钟后温控开关又自动闭合,取暖器再次工作,如此循环,维持室温的基本恒定。则选择中档使用时,取暖器每小时消耗多少电能?
    3. (3) 某次使用时,取暖器突然不工作了,于是小舟和父亲一起寻找故障,接入电源,闭合所有开关,用测电笔检测a~i各处,发现只有a、b两处测电笔的氖管能发光,根据此现象,可以推测取暖器发生的故障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