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永康片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2-06-22 浏览次数:55 类型:月考试卷
一、语文累积与运用(35分)
  • 1. 古诗文默写
    1. (1)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牧《泊秦淮》)

      ②可怜夜半虚前席,。(李商隐《贾生》)

      ,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⑤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 (2) 根据理解默写诗句。

      ①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诗中,表现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诗句是“。”

      ②周敦颐《爱莲说》中“”是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超然脱俗,保持高风亮节的真实写照。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1)-(4)题。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kuī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xiá及此。……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霄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1. (1)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目不kuī园  无xiá及此  漂白

    2. (2) 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 (3) 文中“兀兀穷年”中“穷年”的意思是。“沥尽心血”中“沥”的意思是
    4. (4) 画线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 3. 班级开展“走近经典——《骆驼祥子》阅读分享会”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 (1) 【认识小人物】

      为了更好地认识了解祥子,林立同学做了一张关于他的人物档案表格,请你帮忙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姓名

      祥子

      性别

      绰号

      骆驼

      职业

      最大的梦想

      主要经历

      “三起三落”

      性格变化

      前期: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积极上进等

      后期:③(至少填两个词语)

    2. (2) 老舍说,“我的眼一时一刻也不离开祥子,写别的人正可以烘托他”,阅读《骆驼祥子》时,同学们发现一些人对祥子产生过影响,甚至改变了他的命运。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情节,说说他对祥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孙侦探       虎妞       小福子       曹先生       老马祖孙

      我选择

    3. (3) 【探悲剧原因】

      小说以小人物的起伏沉沦,道尽希望与救赎的主题。大家从多个角度探究了祥子悲剧命运的原因:

      李丰:我认为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用在祥子身上最合适不过了。他的性格太懦弱了,被欺负时都不知道反抗,所以一步步堕入了深渊。

      刘强:我觉得是周围的人把他一点一点地推上了绝路,如果虎妞没有骗祥子,或者孙侦探没有敲诈他的钱等等,或许祥子的生活会是另一番样子。

      你和他们的观点都不一样,你认为:

    4. (4) 【品味京味儿】小说中独具特色的语言也是同学们研讨的热点之一,王亭同学写了一段话分析小说的语言特色,里面有一些问题请你帮忙解决。老舍先生是语言大师,小说的语言“澄清如无波的湖水”,平易质朴,具有浓厚的“京味儿”。首先,书中描绘的市井生活有北京特色,如门派众多的洋车夫、祥子拉车常去的地方、虎妞筹办婚礼的民俗等都透出浓郁的地方色彩;其次,书中的语言有北京特色,讲话带儿化音,爱用俏皮话歇后语等,“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如把腰部勒得细一些叫“杀好了腰”、         叫“嚼谷”、         叫“车份儿”,俏皮话“不用打一巴掌揉三揉”等,都鲜活而又富有生活的气息。这些不仅能让读者感受到北京人独特的语言习惯,还能了解到老北京的风俗人情、市井生活。

      ①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②请填写:叫“嚼谷”、 叫“车份儿”。

二、阅读(55分)
  • 4.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①“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②“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③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④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病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⑤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⑥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1. (1) “我凑上去,想摘一朵”,却没有摘,原因仅是“我没有摘花的习惯”吗?你认为更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2. (2) 赏析下面的句子。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鼔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3. (3) 为什么“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4. (4) 文中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有什么作用?
    5. (5) 你从选文画线句子“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中获得怎样的人生感悟?
  • 5.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不管我走到哪里,即使我睡得很沉,或者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我必须回去,我从来没想过离开她。这种声音是不可阻止的,是不能选择的。这种声音已经和我的心取得了永远的沟通。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这声音便是从那里来的。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这个我是知道的,我常常把手放在大地上,我会感到她在跳跃,和我的心的跳跃是一样的。它们从来没有停息,它们的热血一直在流,在热情的默契里它们彼此呼唤着,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我吃过我自己种的白菜。故乡的土壤是香的。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扬。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禾稻的香气是强烈的,辗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夜夜我听见马蹄奔驰的声音,草原的儿子在黎明的天边呼唤。这时我起来,找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是我的家乡。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九一八”十周年写

    (阅读提示:“九一八”事变之后,大批东北青年流亡到关内,本文写于1941年,“九一八”事变已过去十年,此时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

    1. (1) 认真阅读文章,说说你是如何理解标题“土地的誓言”的。
    2. (2) 作者列举了许多景物,如“碧绿的白桦林”、“奔流似的马群”、“嗥鸣的蒙古狗”、“红布似的高粱”、“黑色的土地”等作为描绘对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 (3) 第(1)段中“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改成“洋溢”好不好?为什么?
    4. (4) 文章开始写“广大的关东原野”用第三人称“她”,到最后“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却改成了“你”,为什么要这样变化?
  • 6.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

    【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①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委:抛弃,扔弃。②手版:笏(hù)版,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1. (1)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晋陶渊明爱菊     独:                    ②亭亭净植               亭亭:

      ③陶后有闻          鲜:                   ④有囚法不死          当:

      ⑤乃委手版归         乃:

    2. (2) 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3. (3) 【甲】文末尾“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4) 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说说周敦颐是个怎样的人。
三、作文
  • 7. 作文。

    成长的路上有花团锦簇,也有断壁残垣;有阳光灿烂,也有狂风暴雨……这一道道风景,让你经历得意与失意,喜悦与哀伤,泪水与汗水……每经历一处风景,你就会拥有一份宝贵的阅历,人生将会多一份精彩。

    请以“路上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①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