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名校调研系列卷2022年九年级第三次模拟测试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6-13 浏览次数:126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1. 下列物质的使用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干冰制冷 B . 活性炭除臭 C . 木材制桌椅 D . 盐酸除铁锈
  • 2. (2022·遂溪模拟) “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如图)。某“冰墩墩”玩偶内的填充物为聚酯纤维(俗称涤纶)。聚酯纤维属于(   )

    A . 天然材料 B . 合成材料 C . 金属材料 D . 复合材料
  • 3. 合理施用化学肥料是农作物增产的途径之一,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 KNO3 B . NH4NO3 C . Ca(H2PO4)2 D . (NH4)2SO4
  • 4. 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塞进橡皮塞 C . 量筒读数 D . 闻气体气味
  • 5.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解水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 . 生活中可以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 . 硬水属于混合物,软水属于纯净物 D . 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的身体有益
  • 6. (2022·高要模拟) 茶籽油因为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远销国内外,其中富含亚麻酸,其化学式为 ,下列有关亚麻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亚麻酸属于氧化物 B . 一个亚麻酸分子里含有一个氧分子 C . 亚麻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D . 亚麻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5:1
  • 7.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原因是组成元素不同 B . 用墨绘制的古画经久不变色,说明碳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C . CO2能产生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 . 酸雨的pH小于5.6,是因为空气中的CO2能和水反应生成酸
  • 8. 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洗涤剂能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B . 用适量的小苏打焙制糕点,可使糕点松软可口 C . 室内失火时,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 D . 铝合金比铁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不如铁活泼
  • 9.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 探究铁钉生锈需要氧气 C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 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 10. 下列实验设计或结论合理的是( )
    A . 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 . 除去Mg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Cl2 , 可加入适量的Mg(OH)2 , 充分搅拌后过滤 C . 、Na+ 、K+四种离子可在pH=12的溶液中大量共存 D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装有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证明该气体中不含氧气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 11. 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 (2) 沼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
    3. (3) 标出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 12. 如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 (1) 氢原子核电荷数是
    2. (2) 11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该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 (3) 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逐渐
  • 13. “烧烤"是一种街头美食。给盛夏的人们带来嗅觉与味觉的双重享受,也带动了文化经济的发展。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一烧烤店里,某食客桌上有羊肉、鸡翅、调昧品、食用油、土豆片.啤酒和矿泉水。从营养角度考虑,他所点食材缺少的营养素是
    2. (2) 精美的食材在烧烤架上翻滚着,接受来自炭火的“淬炼”,香气四溢,远远就能闻到随烟火升起的肉香、油香、孜然香……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3. (3) 露天烧烤结束时,用水将燃着的炭火浇灭,原理是
三、简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 14. 结合如图中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1) 20℃时,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
    2. (2) 10℃时,将30g KNO3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溶度液的质量为g.
    3. (3) 将3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10℃,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 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 B . 降温后的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C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 15. 金属和金属材料与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1. (1) 如图1,观察到蜡片熔化.说明铁具有的性质是
    2. (2) 如图2,该实验中硬质玻璃管内产生的现象是
    3. (3) 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的原因是
    4. (4) 《考工记》中有将铜、锡熔合制成青铜器的记载。将铜片和锡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锡片表面有气泡产生而铜片没有,由此可比较出两种金属的活动性
  • 16. 如图是关于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其水溶液即澄清的石灰水可用于检验CO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Ca(OH)2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因为它们的水溶液中含有相同的离子,它们分别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的基本类型都属于反应。
    3. (3) 实验室制取少量NaOH,可通过Ca(OH)2溶液与适量溶液反应后过滤、蒸发结晶。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 17. 实验室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化学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充满水的装置C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填“a"或“b”)端通入。
    2. (2) 停止加热高锰酸钾,将试管中的固体剩余物进行分离,实验步骤为:加水溶解、过滤、蒸发(提示:锰酸钾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某同学对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应选择图中(填字母)装置;取上述少量滤液进行蒸发,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 18. 将一定量的K2CO3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过滤反应后的混合物。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欲探究滤液中溶质的组成。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1. (1) [查阅资料]K2CO3溶液显碱性;BaCl2、KCl溶液显中性;Ag2CO3不溶于水。

      [提出猜想]猜想1:滤液溶质是KCl;

      猜想2:滤液溶质是

      猜想3:滤液溶质是KCl和K2CO3

    2. (2)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

      无明显现象

      猜想不成立

      ②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K2CO3溶液

      猜想2成立。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讨论]小丽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改用AgNO3溶液,你认为小丽同学(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五、计算题(共6分)
  • 19. 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现取12.5g石灰石样品加入73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请计算:
    1. (1) 73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g.
    2. (2) 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