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

更新时间:2022-06-16 浏览次数:34 类型:月考试卷
一、基础(24分)
  •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1) ,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杜甫《石壕吏》)
    2. (2) 《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的矛盾心理的诗句“”。
    3. (3) ,君子好逑。《关雎》
    4. (4) 浮云游子意,,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5. (5) 请把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默写完整。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1) 还在qiǎng bǎo中的婴儿,就已开始担惊受怕。
    2. (2)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jī bàn,容不得闭塞。
    3. (3) 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nù bù kě è
    4. (4) 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chuí zhū lián lóng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我和橘皮的往事》中,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包含深情地缅怀自己的小学班主任。 B . 我们原打算天黑前赶回县城,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使我们在这个小山村滞留了一夜。 C . 川流不息的锦江,古老而现代,它承载着成都的历史记忆,见证了蓉城的飞速发展。 D . 夕阳像一个巨人被束缚了手脚,使出浑身解数 , 憋红了脸,在天边挣扎。
  •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要是一篇作品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应该将“即使”移到“文字”前) B . 为了满足不同观众,国家博物馆网站近日上线了“三维珍品”栏目,给观众带来与展厅实地参观不同的体验。(在“体验”后加“效果”) C . 西湖清冽平静的水如同玲珑剔透、洁白如玉的明月,能够让人基本彻底洗涤贪婪的俗念。(删去“基本”) D . 国家科学技术奖结果表明,青年人才已成为基础科研领域的重要成果。(将“重要成果”改为“中坚力量”)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是“止”的意思。处暑,标志着炎热到了尾声,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变小,太阳所带来的热力也随之减弱,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通常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加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炎热的酷暑虽然已过去,但此期间仍然会不时出现短期的回热天气,真正进入凉爽天气一般要到白露之后。

    1. (1) 根据材料内容,给“处暑”下个定义。
    2. (2) 根据提示,将下列短语组合成两句诗。

      更世事    新凉    直万金     白头

      处暑无三日,① 。②,青草印禅心。

二、阅读(46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选贤与           ②男有

      ③盗窃乱贼而不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②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3. (3) 《大道之行也》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其中对人才的选拔有什么标准?
  • 7.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戴逵

    戴逵,字安道,谯郡铚也。幼有巧慧,聪悟博学。善鼓琴,工书画。为童儿时,以白瓦屑、鸡卵汁和溲作小碑子,为郑玄碑,时称词美书精,器度巧绝。其画古人山水极妙。十余岁时,于瓦棺寺中画。王长史见之云:“此儿非独能画,终享大名,吾恨不得见其盛时。”

    逵尝就范宣学,范见逵画,以为亡用之事,不宜虚劳心思。逵乃与宣画《南都赋》。范观毕嗟叹,甚以为有益,乃亦学画。

    逵既巧思,又善铸佛像及雕刻。曾造无量寿木像,高丈六,并菩萨。逵以古制朴拙,至于开敬,不足动心,乃潜坐帷中,密听众论。所听褒贬辄加详研积思三年刻像乃成。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鼓琴(善于,擅长) B . 词美书精(称赞) C . 器度巧(断绝) D . 毕嗟叹(观看)
    2. (2) 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所 听 褒 贬 辄 加 详 研 积 思 三 年 刻 像 乃 成

    3. (3) 诵读全文,说说戴逵在艺术上取得成就的原因。
  • 8.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直播带货,有规矩才有未来

    罗珊珊

    ①日前,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通知,要求起草制定《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和《网络购物诚信服务体系评价指南》两项标准,首部全国性直播电商标准将于7月出台并施行。笔者认为,直播带货必须讲规矩,标准的出台有利于推动直播带货产业行稳致远。

    ②时下,直播带货掀起了新型消费热潮。疫情防控期间,依赖线下客源的企业和商家受到较大冲击,线上线下商家开始将直播带货作为重要运营方式,各界人士纷纷走进直播间推荐特色产品,新型消费热潮悄然升起。直播带货一改传统销售模式,借助录像设备和网络在主播和消费者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 加强了供销对接,刷新了消费体验,不但激活了市场活力,也成为推动脱贫攻坚、助力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③商务部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可以说,直播带货已不是“去库存”“冲销量”的应急之举,而是发展数字经济的新举措。然而,直播带货运营存在的问题众多。中国消费者协会相关报告显示,37.3%的消费者遇到过夸大宣传、货不对板、售后服务难以保障等问题,还有一些基础服务性问题也需要解决。就发展现状而言,规范直播带货,势在必行。

    ④直播带货产业涉及的主体多,如何规范?

    ⑤要厘清主播、产品发布平台、产品供应企业等参与方的责任,明确行为规范。有些主播直接在直播间销售商品,有些通过宣传为商家引流,不同主播担任的角色不同,需要承担的责任也不尽相同。目前,对于主播责任的认定存在不同观点,须进一步商讨。要制定管理标准,加强监管。唯有使直播带货有据可依、有规可循,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障,整个产业才能实现良性发展。此外,从消费升级趋势看,消费者购物不再仅关注价格,商品质量好、服务体验优等都是消费的动力,直播带货大有可为。各参与方必须认识到,一锤子买卖长久不了 , 只有诚信经营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⑥标准和规范的明确是新的开始,期待主播和相关平台及企业严格执行、诚信守规,促进直播带货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1. (1)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商业联合会已起草制定“两项标准”,它们将出台并在全国范围内施行。 B . 线上线下商家将直播带货作为疫情防控期间的重要运营方式,加强了产品的供销对接。 C . 直播带货凭借改变传统销售方式等优势,成为推动脱贫攻坚、助力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D . 从消费升级趋势看,商品价格、质量及服务体验均被消费者关注,直播带货大有可为。
    2. (2) 直播带货蓬勃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规范直播带货的途径有:
    3. (3) 请简要叙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 9.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棵会思考的松树

    顾晓蕊

    ①在海岛上居住的日子里,总觉时光慢,山间岁月长。只要一得空闲,我常沿着曲折幽静的山路,在流青滴翠的丛林里转悠,轻嗅着空气中飘荡的松香气息,身心如被芳菲之气淘洗过一般,感到清爽又舒展。

    ②平日里一背书就喉咙发成,像含着枚铁钉似的,而走在山中,我脑中不时灵光一闪,竟突来兴致,高声诵起诗来: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走了几步,又念: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③教我读诗的人叫李浩林,清瘦的脸.头发浓密微卷,写得一手好字,还会吹笛子,是干净清俊的男子。他大学毕业后,来到海岛上教书。

    ④海岛上的小学校环境简陋。两排破旧的房舍就是教室。有的老师受不了岛上的寂寞,待上一年半载就调走了,他却执意留下来。有一回语文课上,他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画:高山陡崖上,斜逸出一株松树。让我们看图写一段话旧的房含就是教室。。同学们嬉笑着说,这树漫山都是,有啥可讲的嘛。

    ⑤李老师不急不慢地说:可别小瞧了它,这是一棵会思考的松树。一粒种子被一阵风或是一只乌,携落在危崖石壁间。寒风不惧,冷雨不侵,它铆劲地长,努力思考,如何才能长成一株苍郁的、坚劲的傲然翩立于山巅石隙处的松......

    ⑥那以后一进入林中,我会留心地看,一棵棵松树或直立挺拔,或虬枝横展,皆坚劲而秀逸,独立而峻朗。尤令人惊叹的是,偶一仰头,一棵松树突兀于高崖之上,一抹苍碧,犹如一团绿云。

    ⑦海岛的冬天寒风吹彻,因而一到深秋,老师便组织我们去山上捡松塔。正走着,小龙忽停下脚步,惊叫道,那是什么?我望过去,一堆乱松枝中半掩着个灰扑扑的麻袋,走近细瞧,袋口捆扎处有斑斑黑红色的血迹,散发出难闻的腐臭味。

    ⑧那年正热播《神探亨特》,我思忖片刻,断然道:极有可能是凶案现场。我深吸口气,竭力让自己镇静下来,对小龙说你守在这别动,我这就去找李老师。小龙虽极不情愿,又想不出别的办法,只好哭丧着脸说,你快些回来,我怕!

    ⑨那天随同我和李老师一起返回的,还有两名警察。现场被一条红绳拦起将国看的人挡在外面。我离得远远的,吓得半捂住眼,有人在窃窃议论着,空气顿时凝重起来。麻袋解开,里面裹着:头猪。警察转身对大伙说,看情况是猪染上瘟病而亡被主人抛到了山上。散了吧!

    ⑩第二天早晨,我和小龙一进班,屋里炸开了锅。同学们兀然爆笑起来,瞧,咱们的“大侦探”来了。我的脸由白转酡红,又变成茄子紫,头垂了又垂。笑浪一阵阵地涌来,如水花四处迸溅,简直要把房顶冲翻了。待李老师拎着包走进来迈到讲台上,站定,他们仍大笑不停。我和小龙被挤到墙边,怅怅茫茫地愣站着。

    ⑪李老师挥挥手说,别闹了,快回位坐好。今天咱们发糖,谁捡的松塔多,糖也就分得多。

    ⑫李老师从包里掏出糖来,红红绿绿的水果糖堆在桌上。糖很快分完了,却没有我和小龙的。正讪然间,忽听老师喊到我们,犹疑地走上台,我俩各领到三颗大白免奶糖。

    ⑬同学们惊异地睁大眼睛,又羡又妒的眼神很不服气。李老师的目光在人群中扫来扫去,而后,猛地抬高嗓门说:今天受奖励的这两位同学,在遇事时表现得勇敢、爱思考,沉着冷静,真是好样儿的!

    ⑭少顷,教室里响起繁乱如雨点般的掌声。我愣住了.就像个将要沉入幽深湖底的人、忽被一双温暖的手轻轻托起。我暗松一口气,眼中浮起层薄雾,脸上却闪起了笑。

    ⑮寒冬过后,和暖的春风徐徐吹来,我又漫步在山林中。到处淌动着花朵的清芳,和着松脂的幽香气息,简直令人熏然欲醉。一想到几个月后将要毕业而后要去岛外念初中,我心里多少有些伤感。

    ⑯耳畔再度响起了笛声,由远及近,低回、尚沉, 不及往普清亮明快。我仿佛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倚松而立.可就在那一瞬间,我忽地感到静夜流水般的笛声里,有着怎样的深沉无言的寂寞啊!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1. (1) 随着与李老师的相处,“我”对李老师的情感有什么变化?请简要概括。
    2. (2) 文章第④段划线句子写到其他老师离开小岛,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3. (3) 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我的脸由白转酡红,又变成茄子紫,头垂了又垂。(从描写角度进行赏析)

      ②我愣住了,就像个将要沉入幽深湖底的人,忽被一双温暖的手轻轻托起。(从词语运用角度进行赏析)

    4. (4) 请结合文章,说说题目“一棵会思考的松树”有什么含义。
三、作文(50分)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当中,有许多事情当你亲临其境之后,往往思想收到启迪,身心感到愉悦。偶然忆起就如品香茗,又如含青榄,清香久远,令人难忘·····

    请以“     ▲      , 值得回味”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记叙文,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


四、附加题
  • 11. 附加题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A)秋雨打着人的脸。一堆堆深灰色的雨云,在低空缓缓移动。秋深了,森林里一望无际的林木已经光秃秃的,老榆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藓掩住树皮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他们美丽的服装,它们只好光着枯瘦的身体站在那里。

    ······

    雨还是下个不停。

    保尔费了好大劲才把脚从泥里拔出来。他感到脚底下冰冷彻骨,知道是那只烂靴底掉下来了。他从到这里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吃这双破靴子的苦头。靴子总是湿漉漉的,走起路来里面的泥浆扑哧扑哧直响。现在倒好,一只靴底干脆掉下来了,他只好光着脚板泡在刺骨的泥泞里。这只破靴子害得他活都没法干。他从烂泥里捡起破靴底,绝望地看了看。虽然他已经发誓不再骂人,但是这次却怎么也忍不住了。他拎着破靴子朝板棚走去。他在行军灶旁边坐了下来,打开沾满污泥的包脚布,把那只冻木了的脚伸到炉子跟前。

    (B)保尔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

    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

    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1. (1) (B)段中保尔焦急等待的小说作品的名称是《》。这是保尔在的条件下创作的。
    2. (2) (A)段在“筑路”这一情节前写秋雨中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 (3) “本来这个人是难以忍受那种磨难的,但当他为理想而奋斗的时候,他就能战胜一切!”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结合保尔的一次经历对其进行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