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22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2-07-27 浏览次数:235 类型:中考模拟
一、园林设计·感受草木之心(33分)
  • 1. 学校把校园一角规划为绿色景观用地,向全校征集设计方案,小语和小文邀你一起参与。

    【构思主题】草木心  人文情

    【设计理念】寻求草木的文学内涵,使校园中的植物兼具观赏性和人文性。

    【资料搜集】

    ◎材料一

    低层草木卡

    [习性]野菜,春开花,秋结果,适应性强。

    ①______,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

    花语:抒发诗人隐逸山林之志。

     

    [习性]水生漂浮植物,喜潮湿。

    ②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

    花语:表现诗人漂泊无依的处境。

    中层草木卡

    [习性]春花,喜阳光,忌水湿。

    知否,知否?③______!

    (李清照《如梦令》)

    花语:表达词人惜花之情。

     

    [习性]秋花,喜阳光,较耐旱。

    采菊东篱下,④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

    花语:表达诗人淡泊闲适的心境。

    高层草木卡

    [习性]即柳絮,春末初夏开,随风飘扬。

    ⑤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花语:表现诗人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习性]耐严寒,花期冬春季。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花语:⑥______。

    ◎材料二

    [甲]西江月  宝云真觉院赏瑞香二首

    宋·苏轼

    公子眼花乱发,老夫鼻观先通。领巾飘下瑞香风。惊起谪仙春梦。后土祠中玉蕊 , 蓬莱殿后鞓红。此花清绝更纤秾。把酒何人心动。

    (选自《东坡乐府笺》)

    【注释】①真觉院:杭州龙山一寺观。词人此时因在朝中被群小谗陷,被迫“补外”到杭州任职,曾到此院。②领巾飘下瑞香风:典出《杨太真外传》,指杨贵妃领巾上的瑞香花味,芬芳无比。③谪仙:指李白。④后土祠:与后文提到蓬莱殿都是建筑名称,前者指扬州著名的后土祠,后者指北宋汴京皇宫里的内殿。⑤玉蕊:与后文的鞓(tīng)红都是名花。鞓红是牡丹的一种。

    [乙]瑞香

    明末清初·李渔

    茂叔以莲为花之君子,予为增一敌国,曰:瑞香乃花之小人。何也?《谱》载此花“一名麝囊,能损花,宜另植”。予初不信,取而嗅之,果带麝味,麝则未有不损群花者也。同列众芳之中,即有明侪之义,不能相资相益,而反之,非小人而何?幸造物处之得宜,予以不能为患之势。其开也,必于冬春之交,是时群花摇落,诸卉未荣,及见此花者,仅有梅花、水仙二种,又在成功将退之候,当其锋也未久,故其毒也亦不深,此造物之善用小人也。使易冬春之交而为春夏之交,则花王亦几被篡,矧下此者乎?

    唐宋诸名流,无不怜香嗜色,赞以诗词者,皆以早春无花,得此可搔目痒,又但见其佳,而未逢其虐耳。予僭为香国平章 , 焉得不秉公持正?宁使一小人怒而欲杀,不敢不为众君子密提防也。

    (选自《闲情偶寄·种植部》)

    【注释】①麝(shè):麝香的简称,一种浓烈的香味。②侪(chái):同辈或同类的人。③祟(suì):指鬼怪降下的灾祸,这里指     。④罹:      , 同“岂不罹凝寒”(《赠从弟(其二)》)。⑤使:      。(使:A命令,派遣;B令,让;C假使)⑥矧(shěn):况,况且。⑦僭(jiàn):超越本分。⑧平章:古代官名,位在宰相之上。

    【资料分析】

    ◆读草木之意

    1. (1) 请补全材料一中的草木卡片内容。
    2. (2) 请补全[乙]文注释中⑴⑵处,联系上下文为⑶处选择合适义项。
    3. (3) 根据提示,完成任务。

      ①请用原文补充下图。

                                             

       

      《爱莲说》(周敦颐)

       

      《西江月  宝云真觉院赏瑞香二首》

      《瑞香》

      环境:“

       

      香气:“

      香气:“麝味”

      体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瑞香

       
       

      香气:“香远益清”

       

      体态:“纤秾”

      时节:“

      ②以花喻人是古典文学中常用的手法。《爱莲说》从莲的特点出发,将莲花喻为君子;[乙]文从瑞香的特点出发,因为,故将瑞香喻指为小人;而[甲]文从瑞香的特点出发,比较玉蕊、牡丹,结合词人处境,可以理解此文将瑞香喻指为

    4. (4) ◆读文人之心
      对[乙]文中李渔的观点,小语和小文产生了争议。请你结合内容,参加讨论。

      小语:李渔判断“瑞香是小人”的观点是基于假设的,但事实是瑞香并没有对其他花造成伤害。

      我:虽然他的推论有问题,但

      小文:原来李渔不仅关注瑞香本身的客观特性 , 更蕴含了其对现实的讽喻

  • 2. 【方案草拟】“草木心  人文情”设计方案

    ◆园林名称:士园

    ◆园名解读:

    子曰:“天何言哉?                         , 天何言哉?”自然万物并不会言语,但我们可从中寻mì      智慧。和每一棵树握手,同每一株草私语,与每一朵花依wēi    , 方知自然可亲,生命可敬。在“士园”中漫步、休qì      , 学习“士”之品格,浸染“士”之精神。日mù      晨昏,一面看草木,一面见自己。

    ◆具体布置:

    1. (1) 请根据提示,补全“园名解读”空缺部分。
    2. (2) 回顾材料的搜集与探讨过程,请从植物的自然习性与人文内涵评价该方案。
二、拓展阅读(52分)
  • 3. 小组拓展活动内容,探究现代诗化散文中的草木之心,请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树知道自己的一天

    冯杰

    夜半  子(23:00-1:00)

    只有树知道:夜是从第一颗露珠的内部开始启程的。

    夜长有双脚,悄悄地往前触动、试探,这是时间生长的开始。在子时,大地上最早的那一滴时间,正在露珠里成倍地扩大,延伸,涂上与周围和谐的颜色。树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每一颗露珠的诞生都是一个生命的诞生,每一颗露珠的遗失都是一个生命的消亡,每一段树枝的折断都是一条汹涌河流的折断。

    鸡鸣  丑(1:00-3:00)

    这时,鸡鸣之声像一粒小小的磷火,树每天都能听到这种磷火的擦亮之声,树是不厌烦的,在相同的时间聆听相同的一个声音。如果换上是人,早就转身走了,树却极有耐心,每次都能听出来新鲜、别样、与众不同。

    道别鸡啼总是早晚的事情。前一天,树忽然听到自鸣钟声、手提电话声骤然响起,鸡鸣之声便渐渐瘦了,草鸡送到城市大酒店,大受欢迎。连最后仅存的一声鸡鸣也干涸了,譬如今天,鸡鸣声就消失了。树踮起脚,遥望远处的村子,炊烟隐隐晃荡,像搁浅的桅杆,在摇摇欲坠。树的心里有一丝发痛。

    平旦  寅(3:00-5:00)

    天朦胧未亮,离日出尚有两个时辰,树此时开始做梦。这几天,树常做相同的一个梦,有点像梦的第二次印刷和翻版:梦见一个人,挥起一柄银斧,砍向自己的肩头。

    树想起昨天,它看到远处高速公路上熙熙攘攘的人扛着铁器,开着汽车,带着绳索,打着手机,轰轰隆隆从身边穿过,从城市到达乡村,他们要把乡村古树移到城市花园和住宅区。据说,这叫贴近大地,“返回自然”。树叹息道:恐怕自己的命运也为时不远了……

    日出  卯(5:00-7:00)

    树打个哈欠,便苏醒了,叶子一一睁开眼睛。树叶是乡村绿色的邮票。在树的记忆里,邮票是人间最小的能飞翔的魔毯,一枚枚在枝头等待寄发。这时,不但是树,包括身边的花草、天牛、七星瓢虫等都充满憧憬。树只有在这时,才看到乡村的阳光与干净的水,在枝丫内部奔涌穿梭,组成纵横交错向上的河流。那是贯穿天空的另一种水系。

    食时  辰(7:00-9:00)

    树对大地的感觉和情感强似人类百倍,它没有人的贪婪和欲望,无砍伐与征服之心。树一直餐风饮露,靠自己的本领活着。这时,有几个毛毛虫在叶子的背后躲藏了起来。树心里清楚,它身上生长的昆虫与筑巢的鸟儿们,是靠花香和阳光的长度来计算一天的时间的。在树的周围,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生活的方式与习惯,无论它们是过客或者驿使。树的博大与宽厚,理解与包容,让它们充满自信。

    隅中  巳(9:00-11:00)

    树永远谦卑,拥有“植物美德”。此时,它只是在一寸一寸地收敛自己的身影,独身守定。树将高处的风景让给肩头的一方鸟巢,让出壳的鸟用稚嫩的眼睛,尽情观察眼前的美丽新世界。

    日中  午(11:00-13:00)

    树影在大地上渐渐拉长,前面是光明,背后是灰的格调。背影的灰色是树一生中唯一公开的黑暗。树有那么多丰富的个性,比如,它不传播谣言,不制造蜚语。当两个乡村情侣在树下说甜言蜜语时,树都听到了,树笑了笑,一句一句收在心底,印在叶子上,变成纹络的走向。树把听到的话咽到心里,溶入一圈圈年轮。只有天真的孩子和诗人面对那些散发青草气息的木纹时,才天真地说:“这是树上的河流,这是树的皱纹,这是树说的话。”尽管没人听懂这童稚之语。

    日昳  未(13:00-15:00)

    树在一阵阵地咳嗽。

    每到这时,树就闻到大地上弥漫的农药、化学药品的气味。与树相伴的虫子们便在叶子上一一脱落。滚下来,扑扑地摔在地上。一片片叶子倒有点像人类自己划分的地图。被战火摧乱又重新分裂划定。

    晡时  申(15:00-17:00)

    树在一个地方站定,树的脚趾能抓住一段遥远的苦旅,一如树上的花朵能抓住乡村消逝的时光,一如空中奔波的彗星抓住了速度。作为一棵树,它从不赶先,从不超越什么,它只固守着这一个地方,从生到死。热爱。笃定。坚守。延伸。期待自己有一场绝版的旷世爱情,至死不渝,树常常去把一片叶子扩大成一片绿荫,去把一时的幸福放大成一生的幸福。

    日入  酉(17:00-18:00)

    夕阳擦着树的肩头下滑。树叶上便有炽热的感觉,要是在山中,枫叶早就划着点燃了。可这树是大地的赤子,“酉时”让树知道:一个伟大的离去,一个时代的结束,也像眼前日落一样辉煌而惨烈。唯一不动的,只有自己脚下踩着的这一块坚实宽厚的大地。

    黄昏  戌(19:00-21:00)

    伫立在黄昏的树知道,人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植物的性情。人类的傲慢,自以为是的无知,在树的内心找不到。叶子落就落了,它从不去总结与另一片叶子有何不同,但这并不证明树不会思考。日头垂落,大地苍茫,树沉落在飞鸟与蜜蜂的怀念深处。

    人定  亥(21:00-23:00)

    说“人定”不如说是“树定”,此刻大地偃音息声。飞鸟至倦,游云思返,这一时刻全部收进一颗小小露珠的内部,四壁清凉,重新挂在树的肩头,大地归于平静。

    树忽然想起小时候的片段,宛如童话:一个小女孩把当时还是小苗的自己放在身边,刨坑,提水,而后栽下。从那一天起,树的趾上感到有小小的触动,它记得,脚趾上开始有一颗宝石般的露珠,在缓缓上升。树一直记到现在。

    (选自《田园书》)

    1. (1) ◆整理诗化意象。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树的十二时辰,也是万物经历盛衰的十二时辰。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将导图中的横线处补充完整。

      ②文章画线处,树认为人类是自以为是的。请结合上下文,选择树桩图中合适的一类人分析其原因。

    2. (2) ◆揣摩诗化语言。本篇散文具有浓郁的诗化色彩,分行建构是诗歌最显著的形式特征。请参考示例,将原文画线句分行,并结合整首诗阐述理由。

    3. (3) ◆解读诗化结构。本文采用十二时辰逐时记录的方式,请结合链接材料及文本推测作者的意图。

      链接材料:

      十二时辰来自先民对大自然、天象人事的观察积累。“人定”等名称是古人给这十二个时辰起的诗意之名,或描绘天地一景,或阐明起居作息的道理,指引人们顺天时而为,接地气而活。

    4. (4) ◆探究诗化视角
      古今文人沉潜草木,染草木之气,得人文之心。请关注叙述视角的转变,比较分析材料一、二和《树知道自己的一天》,探究“草木心”内涵。
  • 4. 新闻撰写·体悟海洋之威

    汤加海底火山爆发,引发了同学们的关注。大家由此搜集材料,开展解释性新闻报道。

    ◎材料一

    ◎材料二

    自汤加海底火山爆发后,其威力之大让很多人联想到了1815年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爆发,那是人类历史有记录以来最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之一,强度达到了7级,受此影响,亚洲、欧洲、美洲都在1816年夏天经历了霜冻现象,导致农作物大量死亡,全球性粮食减产。这一年,也被史学家称为“无夏之年”。

    从最新卫星监测数据来看,此次汤加附近海域的海底火山爆发的火山灰最高达到约28km,这已经到了平流层的中下层,根据Sentinel-5P/TROPOMI(卫星)对进入平流层的二氧化硫的估算,大概有40万吨二氧化硫进入平流层。总体而言,这一数值距离可以对全球气候有所影响,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钱江晚报》)

    ◎材料三

    海底火山,就是形成于浅海和大洋底部的各种火山。这些海底火山多位于板块的交界处,有的已经寿终正寝,有的则正在休眠,有的仍然年轻活跃。

    洪阿哈阿帕伊岛火山是高度活跃的汤加-克马德克群岛火山弧的一部分,2021年12月20日后开始活跃,2022年1月11日一度进入短暂休眠期。这座火山2014年底、2015年初多次喷发,当时曾造成汤加空中交通瘫痪。

    (《国际在线》)

    ◎材料四

    此次爆发是以一种剧烈爆炸的方式喷发,如果岩浆缓慢上升到海水中,岩浆和水之间也会形成一层薄薄的蒸汽隔热层,使岩浆的外表面得以冷却。但是当岩浆以爆炸的方式快速喷发进入水中时,蒸汽层被破坏,岩浆与水直接接触,此过程被称之为“燃料与冷却剂相互作用”。岩浆在接触海水的瞬间会导致海水剧烈汽化,体积剧增发生爆炸,类似于武器级化学爆炸。极端猛烈的爆炸将岩浆撕裂,暴露在水中,爆炸便重复发生,最终造成这次堪比1000颗原子弹威力的海底火山爆发。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官方公众号)

    1. (1) ◆明确报道对象:汤加海底火山爆发◆拟定新闻提纲

      基于读者意识与解释性新闻价值 , 补充新闻提纲。

      知识卡片:

      解释性新闻是指运用背景材料分析一个新闻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或预示发展趋势的新闻报道。

      (《复习导引·语文》P109)

    2. (2) ◆撰写新闻报道

      小语为这次灾难事件的报道拟定的标题为《汤加火山超级大爆发——地球的一颗青春痘又爆了!》。你认为合适吗?发表观点并阐明理由。

    3. (3) 小文发现目前的材料无法解释火山爆发带来全球性无夏之年的原因。请你结合下图,帮他写一段说明性文字进行解释,注意说明的科学性和可读性。

    4. (4) ◆复盘新闻姿态

      回顾解释性新闻撰写过程,请你代表小组在班级交流会上分享写作经验。

      【写作要求】①表达得体,思路清晰;②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③120字左右;④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5. (5) 请结合名著内容,完成表格梳理。
    6. (6) 请依据上表,结合具体内容,阐述海洋对小说中人物塑造及主题表达的作用。
三、深读绘本·观照万物与我(65分)
  • 5. 阅读绘本故事,请从以下任务中任选其一 , 完成写作。

    池塘里有一条米诺鱼和一只青蛙,他们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一天,出去周游世界回来的青蛙向鱼介绍岸上的世界……

    (选自李欧·李奥尼《鱼就是鱼》)

    任务一:阅读以上绘本故事,发挥联想与想象,提炼主题,进行文学创作。

    任务二:以上绘本故事触发了你怎样的回忆?请记叙你的故事,表达你独特的情思。

    任务三:学校将举行“万物看我 我看万物”主题演讲,请你以此绘本为素材,撰写演讲稿。

    【写作要求】①自拟题目;②符合文体特征;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